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解齐国围魏救赵的计策?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cheng-yin-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一次不请自来的低水平私货大王爱好者在此,不喜勿看~

毕竟孙瘸子可是本包包小时候最喜欢的战国人物……

……之一,哎呀呀,不提了不提了,都是黑历史啦……

结论:本包包以为,齐人就没救成赵,魏军主力也基本无碍,甚至重要城邑也没有易手。所以如果是试图避免庞涓被捉的话,那么就需要庞涓同志自己别辣么头铁了。

首先,上点干货,试图挽回下名声~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庞子攻卫……将军忌子……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途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于是徙舍而走平陵。……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大夫孰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环涂甲之所处也。吾未甲劲,本甲不断。环涂击柀其后,二大夫可杀也。”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直将蚁附平陵。夹环涂夹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事将何为?”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
——孙瘸子自己的记述(孙膑兵法·擒庞涓)

……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桊,救鬬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
——太监记述的瘸子故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对曰:“夫魏氏并邯郸,其于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獘魏,邯郸拔而乘魏之獘。”威王从其计。
……
——太监记述的齐人庙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十七年……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
……
——太监的太长不看版(史记·魏世家)

另:按竹书纪年这边的说法,桂陵之战庞涓很可能就没参加……

接下来就是私货时间啦~

馋(包包)子表示:铲(屎的)子,你去传达下精神。

emmm……不得不说,孙膑同志的口癖好奇怪啊……

按孙膑自己的说法,为了让庞涓本人轻装简行进入设伏地域就擒,他引导田忌向魏国支付了高昂的代价。

救赵的齐国一方前前后后的虚实亏损本包包大致罗列如下:

  • 邯郸沦陷并被魏人持续占领至魏赵单独媾和(救赵?齐人都是怯战的大屁眼子,信都哪有邯郸好哇)
  • 齐城、高塘地方长官战败,损失惨重,且有可能主官阵亡或被俘(齐人的两位地方长官以身涉险)
  • 前述两位大夫率部在平陵强送了一波人头,除了“势如蚁附”外,几无更值得记载的收获,还疑似被夹击的魏军袭取了集结地(低效率攻城害死人呐)
  • 之前进入卫境的魏军主力并未遭受重大损失。(没办法,比战斗力齐人自己心虚嘛)
  • 另一支联手宋卫军队围攻襄陵的齐军——与田忌援赵军同时出击的牵制力量——被魏人调来的韩军击败,并在楚人介入调停各国休战后才得以撤离战场。(蛙跳佯攻要地却差点赔了个精光,地方选得不行哦)
  • 魏赵媾和、邯郸光复以后,齐军账面上的最大收获——庞涓同志,被释放,并回到魏国再次掌军。(整个一出“捉放涓”)

这么看来,很难说齐人取得了什么光辉战绩,而此时身残志坚的孙膑同志甚至很可能只是田忌“私人谋士”的身份……

按馋包包的原话,“围魏救赵,就是一次以列国为马场、各支军队为马匹的大型田忌赛马现场”。孙膑指导下的田忌援赵军推翻(或者说极端化)了段干朋的救赵原计划,以精妙的计谋与高昂的代价演绎了一出“捉放涓”。

所以,在桂陵,庞涓的破局选择很多、也很简单,包括但不限于:回大梁时慢一点、多带点人;放弃在卫境的威慑行为去魏地迎击齐军主力;或者占据邯郸后返回大梁努力打消魏罃对卫地的贪欲;或者学习齐军的做派深入齐境直趋临淄……

甚至庞涓就按史实来,桂陵战后去齐国住一阵子,但“下次注意”,别没过十几年就在马陵掉进同一个坑里,并一败葬送自己、麾下魏军主力和魏太子申就行。

当然了,要想了解围魏救赵是咋肥四,本包包还是建议从“那一年,赵军攻入卫国治下的长垣县地界”说起……

to be continued (诶?本包包之前是不是还有哪个齐人故事的坑忘了填来着?啊,就当无事发生过算了) ……


先丢张示意图,然后补点干货……

……邯郸伐卫,取漆富丘,城之。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邯郸四曀,室坏多死。十七年,宋景㪨、卫公孙仓会齐师,围我襄陵。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东周与郑高都、利。郑厘侯来朝中阳。有一鹤三翔于郢市。十八年,王以韩师败诸侯师于襄陵。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王会齐、宋之围。
……
——魏人视角下的“围魏救赵”(竹书纪年·惠成王十六年)

警告:本包包就要尝试复盘整个桂陵之战的始末了,在接下来的大段文字中,你将会看到很多逻辑不通、想法古怪、甚至莫名其妙背离“围魏救赵”经典故事流程的描述被某只兔子的私货串联起来。

在魏惠王执政的第16个年头,赵家人的部队又一次攻击了魏国的盟邦卫国。赵军在占据了漆与富丘后暂停了攻击行为,并开始就地组织防御、筑城自守。

对于衰弱已久的卫人而言,来自赵家的攻击早已稀松平常,毕竟早在三家分晋以前,赵人就反复进行了对这个灭国而复立的古老诸侯的侵略,而这次赵军明火执仗的“境外防御”行为毫无悬念地引起了卫国的盟友魏国的注意。

春秋早期叱咤风云的中原大侯卫国在白狄迁徙引起的入侵中战败亡国,一度避居济水畔的卫人残部虽然后来成功地向狄人发起反击收回了故地,但卫人对于周边大国的依附关系却日趋显著。为了应付早就对自己治下平原垂涎三尺的赵人,卫人成功地把自己置于了战国初期风头无两的魏人的保护之下,但魏人保护卫人的真实动机却并不光彩:限于有限的绝对国力,魏人只是在尝试保住这片自己嘴边的肥肉不被他人先行偷去而已。所以当赵人开始在漆与富丘筑城尝试隔断魏卫的联系并在卫境钉入楔子时,一支强大的魏军北上包围了邯郸。

难以独自招架的赵成侯迅速派人为自己拉外援,只是和大家熟知的围魏救赵故事不同,赵人最开始求援的对象,是晋人的老对手,“南霸天”楚国。可惜当时烂地王(楚宣王)正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巴人的地盘那里,于是赵人只看见一支在大司马景舍率领下的楚军攻入了魏国南部。这显然不是赵成侯期待的救星,所以接下来赵人的使者又来到了齐国。

战国初年的齐威王有一支赫赫有名的官僚队伍,不仅是因为这支队伍里的一些突出分子通过自身努力把自己送进了油锅,更是因为在邹忌引导下经历了改革的这支官僚队伍提高了齐王的行政效率与齐国国力。

但面对赵人的求援,邹忌的态度简单明确:救不起。在他看来,彼时的齐国国力尚无法支撑与魏国的正面冲突,而历史上齐军面对三晋军队时糟糕的战绩更是坚定了他的决心。

但段干朋不这么想,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救赵。毕竟在他看来,这可是一个提升齐国影响力与国际地位的好机会。而且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势,当莱夷不再是齐人背后的威胁,而齐人又已经取得了对老对手鲁人越来越稳固的优势之时,齐人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向别的方向——河济平原(齐人:下海是万万不能下海的,燕国也灭不掉,就在河济平原东段占占地盘才维持了生活的样子)。这里不仅可以增加齐人在西部边境的缓冲区,更是齐人向着梦想的中原之地迈进的垫脚石,眼下这场始于河济平原西端的战争正是一个良好的介入契机。

除了反对意见,段干朋还提出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可行的行动方略:出动两支军队,一支袭击襄陵吸引魏人的主要注意力,另一支趁魏人被吸引去东南边境时击破邯郸城下的魏军。

那么齐军真的有必要这就去西边跟强大的魏人对线么?以当时的形势看,还真有。

齐威王时期齐人开始尝试进一步拓展自己在河济平原上的力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西不边境,另一方面,这里也是比翻越泰沂山区或者穿过东面的沂沭谷地再迂回向西更方便的进军中原跳板。但齐人在这片原先充斥着狄人的平原上的拓展事业并不顺利,在东北-西南走向的平原西半,齐人遭遇了晋人的强力阻击。到了救赵前夕,如果不加干预,老对手赵人很可能会长期告别河济平原,甚至被迫离开河北平原的属地,但接下来齐人就得和占据了邯郸与卫地的强大魏人竞争。对于齐人来说,还是维持三强竞争的局面更有利于相对弱势的自己。

于是,踌躇满志的齐威王很快同意了段干朋的计划,并派出了一支齐军……

……emmm……对,派出了一支齐军……

……北上去攻击燕国……

在泃水畔,来势汹汹的齐军一触即溃,一不留神就跑得只剩下一脸懵逼的燕军,但是,燕军并未发起追击。

后人常常把齐军的这场大型丢人表演解读为对魏人的欺诈作战,以使魏人相信齐人也和之前虚与委蛇的楚人一样正把注意力放在别的方向而不是邯郸。

未受影响的魏军最终攻陷了邯郸,赵成侯也溜去了邢台(也就是信都)。这时齐军再次出击,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魏军控制下的襄陵。按段干朋的设想,攻击襄陵要地是为了将魏军主力骗去东南,这样齐军主力在北面夺回邯郸的救赵行动才更容易成功。

但齐国的西南边境不仅不靠近襄陵,甚至中间还隔着一整个宋国。这地方挑得就有点意思了啊。

为了完成南路的佯攻计划,齐人使出了江(姜或者说吕)小白时代的老办法——找带路党。

在齐军牵制部队围攻襄陵的行动中,景㪨、公孙仓粉墨登场。所以为啥宋国和卫国要参与齐人佯攻襄陵的行动呢?

这时的宋人与卫人怕是和魏人一样,尚不明白齐人真正的打算。

对于齐人来说,没有宋人的默许,齐人甚至到不了襄陵城下,所以宋人就是这支齐军的完美“带路党”。那宋人为啥不简单给齐人军事通行,还非要亲自出兵参战呢?

因为襄陵,是宋人不可放弃的先侯陵墓。是的,“不可放弃的”和“先侯陵墓”。从名字看,襄陵的某处大概埋着宋襄公,把自己祖先的陵墓所在地交给别国统治是一件让人如鲠在喉的事。更重要的是,宋人此时的国都仍在睢阳(虽然他们也营建了彭城作为陪都),隔着睢水,睢阳与襄陵一南一北,魏人又在襄陵驻扎了重兵,所以你觉得魏人这是想干什么?更不用说魏人还一度控制了东面的仪台(景舍的楚军通过在睢水与濊水地区的攻略夺走了仪台)。所以借助齐人的力量夺回襄陵这种条件,是宋人无法拒绝的。

那么卫人的军队南下宋国西南边境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记得么?故事一开头入侵卫国的是赵人,于是卫人的盟邦魏人以雷霆手段攻陷了赵人的首都,遗憾的是盟友的强力支援却并没有直接帮卫人收复失地。简单来说,之前卫人是失地于赵,哪晓得请神容易送神难,现在卫人是失地于魏了。所以给魏人的东南重镇点把火,以期滞留卫境的魏军离开,正是卫人期待的结果。

最终在襄陵城外,齐宋卫联军开始了围困行动,但显然,这种各怀鬼胎的联军是很难取得什么像样进展的。

可能稍晚些时候,在齐国的西南边境,田忌率领的齐军主力开始向河济平原进发。北路齐军很快也遇见了自己的难题——魏军主力依旧在齐境之外虎视眈眈地等着迎击齐国可能向西派出的援军,正面上打不过可怎搞?(不得不说,齐军上下还蛮有自知之明的)齐军可不是不畏牺牲迎难而上的党员队伍,他们接下来的战略选择充分展示了自春秋以来齐人精明狡獬的特征:估计野战打不赢?那咱就不去触那个霉头,魏军辣么多,打哪一支不是攻魏呢?

接下来,就是大众们喜闻乐见的同门师兄弟恩怨报应故事时间啦~

to be continued……


按擒庞涓的说法,此时庞涓(庞子)是魏军主将,而孙膑(孙子),大概是齐军主将田忌(忌子)的幕僚。

按本包包对擒庞涓故事的理解:魏军意图是攻占卫境(魏军稍后攻击邯郸是阻止赵人分享卫国领地的“凶悍”侧翼掩护,赵国会元气大伤,但要认为赵国会就此亡国那你就太小看这支擅长绝地反击的赵家人了);齐军意图是阻止魏军在排除赵人后占领卫境独霸河济平原西半,给齐人西境施加过大的压力进而断送齐人在河济平原向西拓展的梦想;庞涓的意图自然是实现魏军的意图完成对卫国的吞并来获得功绩,如果战场斩获能增加自己的军功那就更好了,这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魏廷的地位;田忌的意图是率部完成对魏军计划的破坏,再次挽救卫国,维持河济平原西半多家角逐的局面;而孙膑的意图就是阻碍庞涓的计划(老子要报仇、借齐人的手报仇,要是能干了庞涓最好XP)。所以说好的救赵呢?擒庞涓故事开始时,忙着截断卫国的赵人还没挨打呢,倒是庞涓领着魏军“救卫”去了哦……

话说回来,究竟庞涓是借魏人之手以膑刑挖了孙膑的髌骨,还是以刖刑直接剁了孙膑的腿本包包不清楚;但本包包一厢情愿地认为平陵和襄陵那不是一个地方,相信大家从前面那张图里已经看出来了。

面对随时准备发起野战攻击来犯者以保卫自己“拯救”出来的卫境的魏军,齐人选择了避让,按孙膑(或者他的粉丝)的记述,这支以救赵(卫)为口号的齐军并没有如田忌的耿直计划一样直接找魏军正面PK。他们跑哪去了呢?在听取了孙膑的建议后,齐军最终杀向了平陵。

平陵?还是襄陵?这是个问题。

这问题困扰本包包很久了,所以后面就接着分享一些本包包的推论供大家自行辨别。(反正这篇回答的干货早晚要被本包包淹没于私货之中)

在孙膑兵法传世的大部分岁月里,这些凝聚着瘸子智慧的文字是靠口述或者抄写来传递的。于是很多大佬便将平陵当成写错的襄陵,进而简化了齐军出击的流程:齐人的佯攻动作,那都是朝着驻防埋着宋襄公的土包包一带的魏军招呼的,被截击的魏军,那也是攻陷邯郸以后从北边返回的。但是固执的本包包自有另一套想法。

假如平陵不是襄陵的笔误,这次齐军主力攻击的又是哪里呢?

按照本包包的思路,为了达到调动魏军主力的目的:这平陵总归不能在桂陵或者大梁边上太近的区域,也不能离卫境太远;他又得是一处边境要地、颇具价值,让魏军相信齐军是真的想要平陵在那攻城,从而能把附近卫境的魏军主力吸引过来;他还得“北有卫、南有宋跟齐国本土的后勤线隔着市丘”让魏人觉得齐军主力顿兵城下正是扑上去狠咬一口的好鸡肥。

诶?不对啊,你这肥兔子,孙膑兵法里这不是说了平陵的毗邻关系嘛?你又跟这忽悠谁呢?

很可惜,擒庞涓里描述的平陵与市丘的具体位置后世的我们一个也不晓得,甚至卫国与宋国在这一时期的精确边境线也一无所知,所以说,因为缺乏详细记载,嗐得靠猜呗。

所以本包包猜,这平陵估计在原卫宋交界的济水与菏水的附近地带,并不紧贴齐国边境,但在卫国东南、宋国西北这一区域内,边上有大片沼泽阻隔,本身却又是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而这样一个地方又怎么能让魏人相信齐军这是真想夺取平陵而不是忽悠人呢?

本包包建议回过头来,从齐军的进军救赵思路看起:

由齐地出发的大军团去救赵(卫)自然是要向西走。按照田忌的计划齐军要渡过济水,穿越河济平原的西半去与魏军争夺卫国,或者再渡过河水到达河北平原,再折向西或者西南到达邯郸攻击这里的魏军。这样以来,逡巡在被赵人占领区截断的卫境上的魏人军团就可以相机截断齐人的进军路线,以迎面会战或者半途伏击的方式驱逐、甚至歼灭信心不足的齐军。故而孙膑才会觉得,这办法要是能救赵,齐人必须得正面击溃魏军。然而对此齐人很没信心,所以没戏。孙膑进一步的建议,是让齐军去攻击此时由魏人控制的平陵。

平陵似乎不怎么出名,但在附近的有一座后来大家都很熟悉的梦幻之城——定陶。简单来说,这一带最早是偷窥狂魔曹共公欣赏重耳洗澡的地方(曹人的国都),后来晋楚也在这一带进行过南北大战,到了曹国覆亡时,这附近被宋国吞并了。等到战国初年魏人开始拓展自己的中原领地时,原处宋卫边境的平陵就成了魏军驻扎的要塞。

显然攻击这样一个处于卫宋交界的要地对于齐人的好处要远大于需要跨越整个宋人领土的襄陵,万一真的打下并控制平陵更可以为在西半河济平原缺乏支点的齐人提供一个有力的前进基地,当然,这只是齐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依凭坚城的魏驻军一点也不比魏人的野战军团好对付,于是在孙膑的再次建议下,不擅打仗的齐城和高塘大夫被卖了,这哥俩被安排离开主力率部蚁附攻城,人死了不少却没什么进展,庞涓一看,哟呵,好鸡肥,随即这平陵城下的齐军二大夫所部被夹击而损失惨重,这俩大夫按孙膑的原话那就是“可杀”了。好了,卫境魏军主力的一部分终于被调动了,齐军主力咋又没了动静呢?因为孙膑觉得,卫境魏军的一部分虽然离开了驻地而遭到削弱,但是战场处于平陵守军与卫境援兵的夹击之中,就算齐军倾尽主力两面迎击那也是大概率翻车,所以这预设战场还得换……

田忌懵逼了:你说你这出的叫什么鬼主意?平陵打不下来、魏军也没全被调动过来,自己还死了这么多人,眼瞅着魏军下一步该抄后路断我们的补给和归途了,无论卫国还是赵国,那都救不成了,咱这主力都快玩完儿了,这可咋整?孙膑这才说出了他的最终计划:慌什么,咱分一支高机动部队去大梁附近转转,然后主力去半路截击回救大梁的魏军,这样魏军才会真正离开卫境,我们才有机会完成目标。

to be continued……



诶嘿,这里是未曾料想的更新~



先上图三张:(本包包理解中的桂陵之战流程和图里的箭头标注并不完全相同,仅用于参考地理位置)



好了,等齐人跑来大梁附近了,我们终于不用太纠结这些古战场如今的实际位置了,邯郸、大梁,甚至最终的决战场地桂陵的位置基本是明确的。但稀少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依旧为我们留下了众多难题。让我们从“为啥齐人的机动部队终于真正达到调动魏军目的”这里开始吧: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你这兔子傻了吧?大梁那可是魏国新都,王畿重地,是精英首脑们起居办公的地方,国家资源集中的核心,谁会不救?

确实,但那支齐人军队真的开始攻击大梁了么?

为啥一支在近郊晃悠的轻装部队能引起魏人如此高规格的重视与积极甚至稍显匆忙的应对呢?

除了大家津津乐道的政治因素与某师兄弟的个人恩怨(既然都说烂了,这些就略过不谈拉到),这似乎也意味着魏军此时在大梁的防御力量相当薄弱。

当时是,大量魏军分布在西线盯着秦人、河济平原西半控制卫国并隔断打开潘多拉盒子的赵军归途、在平陵或者襄陵守卫(被围)、参与对邯郸的围攻与占领等多个重要方向上、南面严防似乎浅尝辄止的楚人。

另外,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魏人在大梁那除了水无所畏惧的坚固城防此时是不是完工也很存疑。此时的大梁城要是跟战国末期似的固若金汤,魏人也不至于表现得如此慌张。

而在没有军事卫星,情报全靠骑马和11路传递的魏人眼里,这支出现在自己首都近郊,并未直接开始攻城的齐人机动部队很可能是齐人不久前刚于平陵消失的主力部队的前锋斥候,如果这批齐人再干一干斥候四散侦查、小队在周边劫掠打草谷之类的活动那就更哈人了(当然这类行动完全失载),在自己收回足够的军力之前,贸然迎击只会增加自己丢失首都的风险,所以魏人的选择是优先极速收缩兵力并与齐军先锋对峙。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援军该从哪抽调呢?

前面也提了,被围困在平陵和襄陵的守军是很难收回来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俩地方不适合轻易放弃,再考虑到战国时期的补给水平,这类要塞里也不可能塞下十万大军进行长期的原地吃喝,所以即便抽回来了也意义不大。

从秦人暂时没动静的西线抽调呢?考虑到此前魏惠王在西边筑城的指示,显然这一时期的秦人依旧不是什么“虚弱的老实人”,大量抽调西线部队只会鼓舞秦人在魏国西部的越界行为,而万一西部有失,魏国失去的将是长期经营的核心之地与东面攻略失败时的退路,这风险也忒高了……

南线就更不合适了,即便有尚算听话的韩人协防,但楚人此时已经有军队占据了魏人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虽然景舍暂时没有表现出趁机扩大战果的意图,也不打算理会在襄陵城下各怀鬼胎的齐卫宋联军,但此时抽空南线所带来的风险貌似并不比西边更低。

此时最有可能的援军只会来自北方

到了这个时候,邯郸城破,赵侯跑路,此时位于赵国境内的军队似乎暂时“空闲”了下来。有人可能会问了,此时抽走邯郸方向的军队为啥没引来赵军反扑收复赵都呢?因为赵军的机动部队主力早已被魏人盯死在卫国了哦,虽然赵魏在卫国没有发生激烈交锋,但庞涓同志的魏军已经截断了赵军的退路并持续滞留卫境阻滞赵军(庞涓这稍显“次要”的任务似乎和他鬼谷子高徒的盛名并不相配)。所以直到赵人表现出驯服,并且主要目标失败的事后,魏人才借助与赵人的会盟就坡下驴,主动把邯郸还给了赵人以进一步笼络他们。

至此,围魏救赵的神话破灭,齐人真真假假围了三遍魏才调动魏人在邯郸的部队,由邯郸回程的魏军似乎也没被缺乏信心的齐军半途截杀,但此时邯郸已经陷落,赵侯出逃,赵军主力被阻隔在外,对齐魏来说,此时赵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续抵抗牵制魏国的能力。

魏人想干什么?

此时的卫国既无力“解决”滞留着的赵军,也没能“送走”看起来更加危险的魏军。

虽然场面上形势不甚完美好看,但魏人离独吞卫国控制河济平原西半的最终目标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了……

那么为啥面对撤离大梁的齐军“主力”魏军表现出较强的追击意愿呢?

显然,此时如果能击败齐国野战主力,有条件时再发动一次向临淄的军事威胁甚至攻击以削弱齐国,将扫平魏国吞并卫国的最后一个障碍!

于是魏人开始调动回到大梁附近的军力向他们想象中动作迟缓、战力低下的流窜“齐军主力”发起了反击,在大梁方向上的两军你追我赶赛跑时,携大军在卫境蹉跎已久的庞涓按捺不住了……

于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第一次师兄弟内卷”的大戏即将到来~

to be continued……



接下来作为舞台的桂陵实际上在魏卫边境,离大梁并不近。

无论是出于对军功的渴望、还是基于对自己眼中战机把握的自信、亦或是为了尽快实现对魏惠王许下的愿景,庞涓再次行动起来。按照禽庞涓的说法,这位爷是从卫境迎着撤离大梁的方向搜寻堵截自己想象中慌不择路东撤齐军的。当然与此不同的说法也有,庞涓在攻陷邯郸后回军救援大梁,然后因为想象中齐军主力的东撤,庞涓所部的回程路线也随之向东偏移到了桂陵。总之,庞涓领着轻装简从的先锋斥候们在桂陵撞上了以逸待劳的师弟以及真正的齐军主力。以本包包的水平实际上觉得这两种推测都蛮合理的,毕竟无论魏军的出发点在哪,被齐军“激怒”并急于捕捉“孱弱”的齐军主力的庞涓携少量部下急匆匆搜寻时一头撞进处于齐军东归途中的桂陵的伏击圈都还勉强合乎逻辑。

拥有提前进入战场、数量优势、以逸待劳等多重优势的齐军迅速歼灭了这一小队魏军并捉住了庞涓,以自己的“上马”碾压了“魏军上马的一小撮”。

对于执着同门恩怨的人们来说这事似乎就这么了结了,庞涓反成了孙膑一方的阶下囚,孙膑也自此完成了自己在军事业绩上的首秀。

但事后齐魏两军的主力并未进一步交锋,似乎伏击前哨得手的齐军并没有停下东撤的脚步,他们甩开了邯郸归来的魏军并避开了滞留卫境的魏赵军团回到了齐境。

齐国的军事的军事干涉能力并没有遭遇重大削弱,以至于同样未受惨重打击的魏国功败垂成,卫国并没有被干脆的吞并;魏军在邯郸方向的进展也因难以据守和拉拢赵家的现实需求而被放弃;围困襄陵的联军被笼络来的韩军轻易击败,但慑于楚军近在咫尺的威慑,以景舍的斡旋为契机,齐卫宋联军各自撤回,魏楚宋也默认了南线现状;而在魏国西境,商鞅开始领着秦军开始为自己按照亲自设计的方案积攒军功了。

总之,因为大量细节的缺失,本包包只能认为以齐国为首的魏人邻居们,按照各自的利益和诉求,先后下场干预并阻断的魏人“通过击败赵人排除齐人以吞并卫国”的扩张进程。

除了看见魏人的左绌右支而蠢蠢欲动的秦楚;赵韩再次被足以多面出击的强大魏人笼络进了“三晋”旗下;卫国依靠魏齐的强力干预躲过了赵人对自己的企图并顺利由魏军的阴影下苟活,继续充当河济平原西部的缓冲国;宋人也在魏楚的胁迫与威慑中再次借助齐人的助力维持着自己日益狭促的生存空间;最后是看上去一直四处碰壁的“赢家”齐人,齐人仿佛成功了,但没有完全成功,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齐人至少证明了崛起的自己在挑战魏人方面的意愿与力量,进而导致了齐魏间在所难免的马陵之战最终爆发。

对于本包包来说,这一时期以魏国为中心的列国混战的意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被后世孙瘸子的粉丝们拔高了,即便面对按倒葫芦起来瓢似的困境,魏人依旧居于毋庸置疑的优势地位,只是随着邻居们的追赶与挑战,武侯时代留下的旧式王霸之路终将在众多日益强大的竞争者干预搅局下走进死胡同。最终,先后崛起的新时代佼佼者们将选择“相王”这种看似野心勃勃却又无可奈何的船新僭越方式完成新时代的平衡,以及对洛阳寓公王权的进一步动摇。

被活捉的庞涓自然是愤怒屈辱又不甘的,然而这对于春秋至战国早期的将领们似乎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可能在齐军主力东归、魏赵会盟媾和或者襄陵齐军归国这类机遇时庞涓就被放回了魏国,虽然有没能顺利吞并卫国且自身被俘虏这类黑点,但庞涓仍然能维持自己在依旧强而有力魏国朝堂中的一席之地,并愈加渴望着在魏齐相争背景下对齐军、对意外逃生并成为自己对手的孙膑的复仇之战。

而对于孙膑,击败魏军(一部)并擒获庞涓以挫败敌方意图、提升本方声威的成绩,不仅巩固了自己在齐国的地位,也充分展现了自己对战场的超凡掌控能力与出众的军事才华,以谋略调动分割强势敌军来为弱势己方创造某一时段内局部战场的歼敌机遇这种事,实在是一场精彩的“田忌赛马”呢,当然孙膑自然也清楚,在战后齐魏相争背景下自己麾下的孱弱齐军早晚要迎来师兄率领的强大魏军的再次对决。

到此为止,本包包眼中的桂陵之战就拉上了帷幕,这似乎是第一个被本包包填完的坑了,希望不是最后一个……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途经韩、魏、赵、楚、周、宋、卫等国的商道就可以了。

话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相关话题

  秦国歼灭韩赵魏楚燕五国后,齐国最后独自面对秦国时是怎样的心态?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你觉得有趣的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为什么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就可以拿出50,60万兵力,大统一之后的朝代拿出战国时期一个国的兵力都很困难? 
  楚国在春秋为何没能成为霸主,楚成王为何没能圆梦?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国末期秦灭六国的时候赵国,魏国怎么垮的那么快,就楚国和秦国打了个来回? 
  如何体验在赵国当嫡长子/太子? 
  为什么齐桓公不能一统天下? 
  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那个虢是哪个虢? 
  “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也导致了秦朝灭亡”,你觉得这句话对吗?秦朝为什么会被灭亡? 
  为什么古希腊战争出动的军队人数和同时期的春秋战国相比差那么多?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项目经理终身责任制?
下一个讨论
林奕含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这种诱奸会持续那么多年?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