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就是能蓋得出來
實際上現在看到的日本城幾乎都是江戶時代的產物 (應該正確說是二戰後重建的,但大多還是依照江戶時代的規格範圍) 由於江戶時代幕府有一國一城令,因此大部分原來戰國的城池都廢棄了,而由於江戶時代基本無戰事,因此絕大部分該時代的城都是以作為政治中心為主要考慮,城池主要效果是要告訴領地的人民"我很厲害我有大城",而不是比較務實的防禦CP值。
大部分戰國時代的"城" 其實就是山寨,大多是依靠某種天然地理優勢而建 (大多是山) 主要的盤算是CP值的問題,如何用有限的資源蓋一個可以以少敵多的防禦據點,讓敵人知難而退,但當戰國時代越打越大,出現織田之類的動員力完全不同等級的大名時傳統的戰國山城就沒啥用了。畢竟人家就是有錢可以把妳堵在城內到妳認輸為止。
(遊戲圖但是這個跟實際樣子幾乎一樣)
舉稻葉山城/岐阜城來說吧,有去過的都知道那是在一個平原中忽然拔起的小山上,真的要走到頂很難的,要大軍開上去更是困難,實務上大多時候城主都是在山下的行館行使日常的政務,只有真的打仗或是爾偶特定活動時才會登城。
以上這兩例都是"大型" 的例子,大多是比這小很多的,要說國人眾,那我舉竹中家吧,相信竹中半兵衛重治大家都熟,竹中家是不破郡 (也就是關原之戰的附近)的兩大主要國人眾之一 (另外一家就叫不破氏 ),大約5000石,算是比較大規模的國人眾了, 那麼他們的主要家族城,菩提山城如何
相信大家看的出來這是能放個百人多點就不得了的空間。距離一公里爬400公尺左右的山路一般人大概30~40分鐘可以輕鬆走吧,當然要全副武裝就不一樣了。但這規格大致上就是也還夠近平地可以在平時不難上下,但如果是百人或是一千人左右等級的戰鬥可以提供相當有效程度的防禦。
也不少在比較平地的武家/國人眾其實就放棄這種策略,頂多就是在村中有個比較有防禦效果的大宅就是,例如武田氏號稱是不蓋城牆的躑躅崎館 但其實也是有護城河,而且實地去看其實是蓋在算是台地上了,要上去其實也都是要爬坡的。
(這是現代從武田神社走出來主要道路的街景,可以看旁邊圍牆就知道是大約多少的斜坡了。
可以呀!
有的城高耸不入云。有天守阁,有城垣。
有的城就是个地主大院。找个山头,立一个屋子,围一圈木栅栏。就行了。
战国史,小助官兵尉的吉法师(信长)诞生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