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武汉东湖一业主买下 556 个小区车位只售不租,如何看待这种不违法的「个人垄断」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xubinlv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题有意思,我的看法如下,仅供参考:

1、成立个业委会,把物业公司换了,保安就是自己人了;

2、号召广大业主直接下去停车,每家只能登记1~2个车牌,自动门禁,外来车辆只能停地上;

3、等着做被告。

官司还不一定输。

这个“不做原告做被告”的方案,我们在数年前一个客户级别(中央部委)非常高的小区里成功应用过。开发商被迫来起诉业主,我们就应诉。做被告应诉就很舒服。你可以引用物权法,明天就是民法典了。

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六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这里的业主指的是全体业主,而不是某个业主,允许一个业主买下556个车位的做法本身是有一定问题的。民法典那个规定,是原本物权法就有的,只不过由于制度上小业主相对开发商和物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法条本身写的水平一般,毫无具体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

所以如果你做原告,用这个条款去“打掉”556个车位的产权,风险就非常高。

做被告,就算输,无非也就是给你租金咯,只售不租不攻自破,租金如果按照市场价,也没几个钱,对方去掉诉讼成本完全不赚钱。

法律规定、制度设计的不健全,间接的成全了今天这种“高价车位”的出现。

这个案子的特别之处其实不在于这个事件本身造成的不公平,仅仅是因为这是小老百姓欺负小老百姓,而不是开发商、物业欺负小老百姓。如果是开发商、物业欺负小老百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只租不售、只售不租、捆绑销售,实践中非常普遍,就因为太普遍,所以连新闻都上不了。

这个案子是小业主欺负其他一群业主,大家都是业主,没有地位高低的分别,所以才成为一条新闻。这是真正体现了,在社会和媒体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开发商更加平等。

在这些不平等的基础上,业主内部也是一团乱。

实践中,总会有人买这些车位,于是又变成了没买车位的人维权,侵犯了买车位业主的利益,买车位的业主认为没买车位的业主是穷疯了,什么小利益都要赚,于是自己人就内部分裂打起来了,开发商、物业的卧底在业主群里呐喊助威,挑拨离间,最后他们这些“始作俑者”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于是,地产商的代表,钱夫人就讲过这样一句话,完美的阐释了中国房地产的现状: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user avatar   qian-tan-di-yu-sui-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一位业主”,“持有人许某”,

开发商就开发商,

以为全人类都知乎平均智力水平?

你去试试把你小区新建停车位一口气买下来看行不行?


user avatar   cheng-qing-q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行为在行业内有个专业的名字叫:包销,有些开发商写的隐晦点叫大单协议。

这几年车位、商铺一直是开发商销售的难点,而且都是后期销售的项目改赚的钱早就赚了,后面车位没有销售完毕项目公司迟迟没办法做项目决算,也没办法注销项目公司,留一个尾巴始终不爽,尼买给业主吧,再怎么便宜抖卖不完,而且开始卖便宜了后面更难卖,所以开发商对于车位和商铺一直很头痛。

这个时候就有一批人专门来头痛医头了,直接给开发商谈, 你的车位没有全部要了,直接给我一个最低折扣吧(一半最低可到5折),但是钱呢给你分期支付,我再对外销售(这里由涉及到是否更名两种模式),这个买方我们称为包销方。

包销方当然是要赚钱了,收取租金还不够包晓方的租金成本,为了赚钱只能快速销售,快速销售价格还不能低(为了利润和租金成本)就只有做逼迫业主买车位了,最好的方式不就是不出租逼迫买嘛。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有些人说这是媒体裹挟流量进行的恶意报道,说实话,在确切真实的反转到来之前,我持怀疑态度。五百多个车位算便宜点,十万一个,那也是一口气拿出五千万的级别,深圳最贵地区的房子随意全款无压力的存在。

这可不是普通的中小企业甚至一般的集团老总能望其项背的。

你说这样一个能力的人,是弱势群体,是被欺负的一方。我不是说胡搅蛮缠,我觉得跟我的常识认知差异略大。


赌博里有一种“以本压人”的手段,一次性押上对方不可能跟的出的筹码让对方跟,跟不上你就只能乖乖认怂,不然就去借高利贷。

赌博的以本押人,还存在着弱势方翻盘的几率,而题目里这种行为,一点机会都没留给普通人,就是利用自己先发的富裕优势,攫尽最后一点油水,独占所有的利益。

这种行为,在欧美日英国……等任何国家,你都可以无奈,因为法律没有明确禁止。

但是在我国,数十年前是没有太多富豪的,这批富豪的产生是政策的扶持,通过牺牲了很大一部分中底层的利益而创造了市场和机遇让这批人起飞的。

那么在起飞前,为了团结中底层人给这批人让利。出台政策的一方给了被牺牲利益一方一个承诺:

先带动后,实现共同

相当于第三方作为担保人给这些人担保了,你们放心下岗,以后共同富裕。

而如今,这种垄断式的代表不仅没打算实践承诺,反而还在借着优势妄图吃干抹净赶尽杀绝,不仅没有共同升华,反而拉大差距的行为,上纲上线一点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投机倒把,而是在践踏担保方的信用了,建议担保方采取承诺之前那几年的手段进行处理,不然受损方对担保方不满,就是天经地义的了。


user avatar   li-ao-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今年是不会回家过年的,当然我不会阻止别人回家。毕竟有很多人是存在这样的客观需求。

但是,以普遍理性而论,今年不回家过年确实是更安全的选择。

你回家过年,有几种情况:

  • 你上班的城市封城了,你就没法回来上班,结果工作,危。
  • 你回家的城市封城了,你还是没法回来上班,结果工作,危。
  • 你回家的城市出现状况了,你回城大概率隔离14天,结果工作,危。
  • 只有你回家的城市跟你上班的城市都完全没事,最后才没事。

不回家过年的话呢?

无论你上班的城市出什么事,你都在同城,都没什么可怕的。


现在比较特别的是,学校食堂破天荒的说今年寒假不休息,这可真是史无前例啊,大概是为了让一部分师生能够不回家过年吧。至少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很有可能,这学校是真有很多人没法回家过年了(至少食堂师傅是没法回家)。

客观情况已经摆在这里了,今年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回家过年,那么回家过年的那部分人,一切平安自然好,一旦发生什么状况,之后很可能会被企业追责清算穿小鞋。所以个人看法是今年不回家是更优选择。

当然,具体选择肯定还是以各位自己的需求而定。


user avatar   pang-dun-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今年是不会回家过年的,当然我不会阻止别人回家。毕竟有很多人是存在这样的客观需求。

但是,以普遍理性而论,今年不回家过年确实是更安全的选择。

你回家过年,有几种情况:

  • 你上班的城市封城了,你就没法回来上班,结果工作,危。
  • 你回家的城市封城了,你还是没法回来上班,结果工作,危。
  • 你回家的城市出现状况了,你回城大概率隔离14天,结果工作,危。
  • 只有你回家的城市跟你上班的城市都完全没事,最后才没事。

不回家过年的话呢?

无论你上班的城市出什么事,你都在同城,都没什么可怕的。


现在比较特别的是,学校食堂破天荒的说今年寒假不休息,这可真是史无前例啊,大概是为了让一部分师生能够不回家过年吧。至少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很有可能,这学校是真有很多人没法回家过年了(至少食堂师傅是没法回家)。

客观情况已经摆在这里了,今年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回家过年,那么回家过年的那部分人,一切平安自然好,一旦发生什么状况,之后很可能会被企业追责清算穿小鞋。所以个人看法是今年不回家是更优选择。

当然,具体选择肯定还是以各位自己的需求而定。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user avatar   jin-zhou-tie-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三流明星能出现在知乎的头条,

还被知乎当做热点来推广,

是知乎的耻辱,也是知乎的堕落。


user avatar   san-tian-97-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慨万千。

如题,确实不违法,也是一个个人商业行为,纯粹的资本优势,也是商业自由。

虽然,做了在大众不满、有关部门协调的条件下,做了一定的妥协。

这其实,还不算所谓“垄断”,算是一种投资。好听的说法,叫做“商机”;不好听,叫做“投机”。

就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是资本的集中,也是贫富分化的体现。

大家为什么不满?为什么不去买一个车位,还不是买不起?反观这个人,居然可以买556个!资本差距,高下立判。

也不要简单谴责这个行为,前面也说了,这不违法。资本也是要盈利的。

这仅仅是一个小区的停车位而已。

除了停车位,还有大量的商品楼的房姐,房哥,房爷……现在已经逃出大众视线。不然,那么多的房子,还有那么多的人没房子……

现在,作为穷人,我也有点仇富。凭借资本优势,也在穷人身上聚敛财富。长此以往,贫者愈贫,富着愈富。这一代没机会了,下一代怎么能增加机会?




  

相关话题

  如何看“武汉小区装修工坠亡,业主不让用电梯?”的失实报道及后续的澄清报道? 
  如何看待武汉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低头不动,市民以为在休息? 
  武汉光谷发生枪击案,一名律师中枪,嫌疑人已落网,具体情况如何?嫌疑人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武汉8个人爱情故事导致武汉全员核酸检测,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如何评价武汉这个城市? 
  参加 2016 武汉马拉松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武汉的哥哥姐姐能看一下嘛? 
  怎样看待『武汉出租车集体缓行游街 疑似抵制“专车”』事件? 
  武汉市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吗? 
  怎样看待『武汉出租车集体缓行游街 疑似抵制“专车”』事件? 

前一个讨论
美国所有健在前国防部长联名发文,称「美军卷入选举纠纷将把美国带入危险境地」,释放了什么信号?
下一个讨论
未来坦克等主战装备有可能会纯电化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