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俄罗斯为什么对中俄自由贸易区始终不感兴趣,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第2页

        

user avatar   shuang-ye-hong-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普京嚷嚷半天开发远东,为什么不敢利用东北的资源,劳动力、技术、设备,很大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领土问题。 1954年,赫鲁晓夫来的时候,他就提过这事,那时赫鲁晓夫给了中国很多援助,又是钱、又是设备,还主动归还了旅顺口。毛主席也是很感激他,说赫鲁晓夫同志你看你们需要什么,我们也应该帮你们,赫鲁晓夫说我们就是缺点劳动力,毛说好那没问题,我现在给你派一百万人过去。赫鲁晓夫没管过外交,你想他刚上来,他原来在乌克兰管农业,后来到了莫斯科市委书记,所以他不知道这里面利害关系,马上就答应啦,说好啊,毛主席咱俩说定啦。一回国,人家外交部就说,不能这样,这原来远东就是中国的,他再来一百万人,在这儿生儿育女,这不就拿回去了吗?后来这事就搁下了,一百万人改成十万人,最后就去了不到一万人,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这很敏感的。 -------以上摘自 沈志华先生文章 :沈志华:从中朝关系史的角度看“萨德”问题 (第3页)_爱思想


user avatar   si-tu-qia-12-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说结论:不仅仅是俄罗斯,中国对自贸区也没有兴趣,也有抵触情绪。

俄罗斯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经济处于弱势地位,这是次要原因,二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害怕西伯利亚不稳,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自由贸易区必然带来人员的流动,以目前中国的人口基数,如果流动过密,短期内取得了利益,后期很可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人口结构,如果俄罗斯族人不是占大多数,以毛子的尿性,是断然不会安稳睡觉的。从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文意译来看,毛子始终对我们是有戒心的,内心里也有一丝丝的阴暗想法,看,我祖上阔过,这是我占的你们的地方。

中国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中俄经济体量相差太大,这也是次要原因。二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我们改革开放是怎么来的?重工业打底,资本大量涌入民用企业,引爆了工业革命,从而产生了自我更新的能力。我们为了一点点贸易蝇头小利给俄罗斯翻盘机会?半死不活的毛熊才是好猫熊。

所以,双方的意图是互斥的,压根不存在合作的基础。

我们感谢苏联帮助我们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转移和工业化,仅此而已了。


user avatar   shi-du-qiang-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由贸易的前提是有来有回吧

毛子要是真疯了和中国玩自贸区

那就是中国这一帮轻工业老板们的单方面屠杀

俄罗斯现在中国能看上的

只有核技术,潜艇技术和航天技术

这玩意跟自贸区也搭不上边

除非毛子想通了拿美女换轻工业产品

不然两边都想不明白这个自贸区对两边有什么好处


user avatar   ku-er-wo-ta-sen-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俄罗斯能够在让远东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附庸的同时,在经济上取得显著的成功——成为财政盈余地区,为中央财政提供有效支持;同时能够以一种不是单纯的被剥削者的姿态,融入东北亚的市场经济中,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地区陈旧的基础设施的更新。我想莫斯科会迫不及待地对中国开放市场,至少也会单独确立远东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自贸关系。

毕竟经济联系密切并不一定导致政治关系的靠拢,卑诗省与西雅图的经济联系一定比之与安大略要密切,也没见卑诗省要与华盛顿州合并;阿尔萨斯的经济联系是跟着莱茵河走的,斯特拉斯堡在对岸施瓦本还有个卫星城kehl,支持阿勒曼尼民族主义[1]的人还是少得可怜。怎么到了语言、文化甚至肤色都迥异的黑龙江/阿穆尔河两岸就变成外东北回归的叙事啦?问号脸。

在远东区,尤其是外东北,并入中国的危险几乎完全不存在[2]的时候,如果建立自贸区真的香为啥不加入?因为确实没好处呀。

1、自贸协定是啥?

货物贸易无关税无壁垒自由流通,更进一步扩大到服务业上,在进一步扩大到劳务和投资自由化,再扩大应该就到了制定共同的对外关税政策——这就升级成立关税同盟了。

自贸协定在经济方面的好处当然是发挥各自的禀赋,从而在交换选择改善生产专业化的作用下达到总体福利水平增加的效果,

2、为啥不签?

经济规模

国际贸易理论上,将“大国”和“小国”分开考虑,其原因是大国在商品贸易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影响国内商品的价格,而且可以影响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大国是贸易价格的制定者或影响者,因此自贸协定虽然可以促进整体福利水平的增加,但是大国可以通过影响贸易品价格的方式,将福利留在本国国内。

而在中俄贸易关系中,说个题外话——中俄自贸协定应该是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协定的子集,经济规模更大的是中国,而且规模有显著的差距,更令俄罗斯绝望的是规模差异还在不断的扩大。这一定让她很不习惯,毕竟在面对西欧的时候,俄罗斯一直是作为享有规模优势的一方存在的。

为了避免签订自贸协定后陷入一个不受自身控制的市场环境中,俄罗斯一直在寻求有序与一带一路对接,这意味着既利用中国的经济力量又尽量控制其潜在风险。

俄罗斯搞欧亚经济联盟其实也是为了寻求与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建立相对平等的贸易关系,但是奈何Eurasia的规模还是太小了。。。

贸易结构

中俄的贸易结构很不适合建立自贸区,或者说水平过于低以至于没有必要。根据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较之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层次更高;较之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区域,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区域国家之间更容易建立自由贸易区 。现实社会中,大多成功的自贸区,都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比如欧洲共同市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

根据衡量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 工业化国家的平均GL指数为52.8%,新兴工业化国家为43.04%,非新兴工业化国家为25.87%,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占据总贸易份额的比例是在逐渐扩大的。在贸易规模相当的前提下,经济体往往倾向于发展与产业内贸易经济伙伴的自贸关系,这不仅将取得常规的贸易福利,还显著降低本国产业发展的交易成本,并利用他国资源禀赋为本国产业的发展赋能。

然而中俄之间恰恰不存在发生大规模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

垂直型跨国公司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实行纵向分工,设在母国的总部和工厂从事产业链中关键的产业环节,一般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活动;海外子公司则往往从事产业链中增值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种纵向分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
在水平一体化模型中,跨国公司因为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之间从事类似的经营活动,因此倾向于在各个国家都建立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在当地生产,满足当地需求。从表面上看这种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际贸易,但如果结合产品差异和消费者偏好来研究,则会发现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这种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之间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差别产品交易,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同时又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在需求的拉动下,产业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3]

敢问以上哪一种能成?

考虑垂直一体化,上个世纪中国拒绝被纳入经互会体系的时候,就不存在成为俄国海外工厂的可能了、让俄罗斯成为中国企业的代工厂?东南亚明显香很多;水平一体化更加不可能,因为先决条件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这就完全没法满足。

产业内贸易玩不转,就只剩下产业间贸易了,当下的中俄贸易恰恰多数都是产业间贸易:

那么这些产品间贸易能不能扩大呢?

有利因素在于,双方都存在相关的市场需求,在另外一国境内也能找到对应的产能。中国的中端工业品就不用说了,俄方降低关税之后必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俄罗斯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和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但是占据其出口目的地前列的国家却是:土耳其、埃及、伊朗、沙特和孟加拉国[4],看起来中国确实存在扩大对俄罗斯农业进口的市场空间。

但是同时需要考虑不利因素:双方都有需要保护的产业部门:

俄联邦的制造业增加值占了其GDP总额的13%,工业(不等于制造业)从业人口分布占据了其男性就业总额的37.1%[5]和女性就业总额的15.4%[6],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及政府采购保护的不具备竞争力的产业。

而中国最近一直在扩大对俄罗斯能源领域的进口,但是对于农业领域却只能说是有序扩大,只以单个联邦主体为单位颁发检疫证明,始终没有授予俄罗斯全国以出口农产品到中国市场的权利。

因为咱们的农业部门是缺乏竞争力的一方,也是需要保护的[7],这就跟俄罗斯需要保护自己的制造业部门一样,毕竟各有禀赋,谁没有几个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低效率需保护的经济部门呢?

边境基础设施水平

双方边境上的连通性,俄远东地区的陆路交通运力都不是一般的差,黑龙江上的跨江大桥是最近几年才修建完毕的,至于俄领土内部的基础设施更是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更新了。


鉴于上述原因,中俄自贸区并没有到达其必然出现的历史节点上,所以关心中俄经贸进程的朋友们不如先放下一蹴而就的心态,转而关注一下有没有类似下述的新闻:

1、中俄/中国-欧亚经济联盟按照互惠原则达成了部分产品的关税减让协议。

2、中俄政府撤销了阻碍服务贸易的歧视性政策。

3、中俄重新谈判并更新了2006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8][9],提升了双方的投资自由化程度。

4、中国-欧亚双方启动了在2019年10月25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具体条款的实施工作。

5、中国银行业对双边贸易和建设活动提供金融支持(俄机构受到制裁),像中哈产能合作基金这样的专项合作基金设立。

6、双方各种标准体系的对接等。


[10] [11] [12] [13]

参考

  1. ^ https://en.wanweibaike.com/wiki-Swabian_nationalism
  2. ^ 指排除二次解体这种极端情况
  3. ^MBA百科-产业内贸易 https://wiki.mbalib.com/wiki/%E4%BA%A7%E4%B8%9A%E5%86%85%E8%B4%B8%E6%98%93
  4. ^ http://cn.dailyeconomic.com/business/2020/06/02/20646.html
  5. ^ 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L.IND.EMPL.MA.ZS?locations=RU&view=chart
  6. ^ 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L.IND.EMPL.FE.ZS?locations=RU&view=chart
  7.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8141415/answer/1434390237
  8. ^ http://qhsk.sz.gov.cn/qhbr/treaty/detail/151
  9. ^ http://www.chinaru.info/huarenhuashang/eluosihuashang/11556.shtml
  10. ^ 凌晨.中俄自贸区建立的制约要素、互补条件及推进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20(09):19-22.
  11. ^ 马相东.新时代中俄自贸区构建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12):65-73.
  12. ^ 杨丽花,董志勇.中蒙俄自贸区构建的经济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22(04):122-128.
  13. ^ 张国凤.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基础、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04):96-107+159.

user avatar   mobda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们不敢有兴趣。

工业国对大部分农业国和资源售卖国都是碾压状态,几十年前的美国、日本、韩国对我们是这样。

几十年后的中国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国和资源售卖国也是这样。

所以,才会有关税来保护本国脆弱行业的竞争力,不然就会全部沦落到外国资本手中。

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的农业不敢对美国、澳大利亚开放,印度也不敢对中国开放他的市场,为的啥,还不是为了自己本国人有口饭吃。

谁要是有能力让俄罗斯把这个签了,谁就是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wong-16-49-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其实不用纠结,我表哥曾经跑过俄货,可以说,在他那个大城市他基本上已经是独家渠道了,结果硬是做不起来!俄罗斯商品对中国市场可以说是毫无杀伤力…除了套娃就只剩糖酒了,可是那些口味真心打不开市场。其实俄罗斯糖酒质量价格都很厚道,但是吧口味不讨巧,果汁太浓,糖果太甜,伏特加度数比白酒略低但是喝起来像酱香不纯,啤酒口味丰富但是国人喝惯了低端啤酒且价格偏高…还有帝王蟹,确实大,但是口感一般,猎奇以后就没有兴趣了…

最后就只剩下从俄罗斯过来的欧洲货国人比较感兴趣了,有价格优势。所以,中俄贸易基本上是中国单方面输出,你说俄罗斯能对“自贸区”提的起兴趣来吗?那相当于是解除了俄罗斯脆弱的经济保护政策让中国货横扫俄罗斯市场…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理解一下俄罗斯朋友的难处就好了!归根结底还是俄罗斯经济太脆弱,怕我们把他经济拉垮了…


user avatar   jiu-yuan-7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看张牙舞爪,近看基操勿六。

这个玩意其实中消协几乎每年都发,变着花样发。


20年,直播带货大火,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醒大家直播带货槽点多:

19年中消协没发,但是让各市消协发了,提醒购物时保护隐私:




18年同理,第一条是提醒支付安全:



17年自己出来发了,那年微商很火,所以第一条提醒大家警惕微商讨论:


16年 提醒大家防范商品信息“表里不一”风险:


15年,电商才兴起没多久,跟16年提醒差不多的意思,要求商家保证货品与明示相符

……

更早的不想找了,想看的大家自己去查。


这么一梳理,消协这个提醒,真是反映了一部宏大的中国电商发展史啊,什么火提醒什么。


我感觉,消协的营业频率就比圣诞老人略高一点,平时毫无存在感,消费者维权也做的不突出。


只有一年出来营业2次,刷刷存在感。

一次是315,一次是双11。


在双11这么大的消费节点,不出来说说话,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提醒了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被人们看到了。


可敬可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今年被看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各大媒体的新媒体能力提升了。


懂得提炼其中一句最扎心的话作为新闻,博取眼球和流量。


「双11有可能全年最贵」,一句话能扎穿多少剁手人的心。


但你看看往年,没人报道提炼,你会知道它其实孜孜不倦给你提醒了好多年吗?


论炒作,还是得向媒体老师们看齐!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wei-bo-29-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相关话题

  中美贸易战,会导致中国房价下降吗? 
  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意味着什么? 
  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斯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意外吗? 
  中国和俄罗斯国际地位及整体实力差不多,为什么俄罗斯真的敢动亲西方国家? 
  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没有一个延续至今而成为发达国家? 
  假设你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时你该如何翻盘? 
  中国在常规武器方面领先俄罗斯了吗? 
  如何看待消息称一旦俄军进攻乌克兰,英军「第一时间就能撤退」? 
  如果俄罗斯军事入侵韩国会是怎样的情景? 
  为什么俄罗斯沙皇还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奥尔登堡的爵位? 

前一个讨论
中国玄幻小说主角为什么姓陆和姓叶的特别多?
下一个讨论
房价下跌最有可能以什么形式展开?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