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明朝寒门容易当官,清朝寒门再难出贵子?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忘了明代有宗族这个东西。

就用题主给的这个链接里的一些名字举例子。

熊廷弼

张瑞图

黄立极

朱国祚

李廷机

李春芳

严嵩

顾鼎臣

方献夫

陈循

马愉

权谨

金幼孜

杨士奇

就不挨个数了,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

那个回答里列出的这些人,小时候确实穷过,可是基本上都有有钱的亲戚。就像刘备虽然卖过草鞋,可是他叔叔出钱送他去卢植那里上学,和公孙瓒这样的富二代当同学。

科举的确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提供了相对合理的上升机制,凭文章取士,自然比世袭是更公平的。

但是,一个人要怎样才能有好的学问,写出好的文章呢?

首先,他们家必须供得起一个壮劳力脱产读书。否则的话,人家天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你得先下田耪地,晚上四点多回家,趁着太阳下山前最后一点时间学习,你得是什么天才才能学得过人家。

科举考试的书目也不少,哪本都得烂熟于心。

要是家里吃饭都吃不起,还买书?所以,古代的读书人为了求学有很多抄书、借书的故事。明朝后期出版业发达,市面上还有大量的教辅材料,专门研究考试。人家花钱买来研究,你买不买?买,没钱,不买,你就没有人家会考试。

文房四宝要钱,脑力劳动的消耗也是很大的,吃的可以不好,但总不能特别饿,那种每天只喝一碗粥,饿得头晕眼花的状态,是很难学出什么成果的。当年范仲淹划粥断齑,但学了三年也觉得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两次外出游学,有姜遵、戚同文等师长照拂。顺便一提, 戚同文也是家境贫寒,但是受到名儒杨悫看重,在其门下学习,还娶了杨悫的妹妹。

要外出游学,就得有差旅费,结交师友增长见识,也不可能没有开销,如果不得到资助,单靠普通平民的财力是根本负担不起的。

对于一个宗族来说,资助宗族里天赋优秀、能努力但比较贫寒的子弟读书是很有意义的,这些人如果将来能够仕进,一样也是自家的代言人,历朝历代的民间办学,宗族的财力都是重要的支撑。以这样的方式接受教育,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的官员,其阶级立场与大地主家庭出身的士子也是没什么分别的。


user avatar   shen-long-ti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引用的答案只统计了明朝政治中枢的高级官僚,不能直接论证“明朝寒门容易当官,清朝寒门再难出贵子”,不过清朝寒门确实更难进入政治中枢成为高级官僚

因为清朝事实上恢复了带有部族色彩的半贵族统治,八旗贵胄和皇亲国戚长期活跃在政治中枢(例如满汉复职、议政王大臣会议),挤占了科举文官的上升空间;明朝虽然也有重用勋贵的现象,不过主要集中在军队和锦衣卫,和科举文官不是一个系统。

后金大英明汗、清太宗、世祖、圣祖不必多说,以自世宗始的军机大臣(包括办理军机事务、总理王大臣)为例:

共有军机大臣、办理军机事务和总理王大臣143人,其中皇亲国戚17人(11.9%)、八旗贵胄62人(43.4%)、官宦世家32人(22.4%)、其它出身32人(22.4%,其他出身不等于贫寒出身,且有一部分是史料较少记载不全);

如果只统计到文宗,共有104人,皇亲国戚12人(11.5%)、八旗贵胄52人(50%)、官宦世家22人(21.2%)、其它出身18人(17.3%,略);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富察·傅恒家族:傅恒出身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祖父为户部尚书米思翰、父亲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姐姐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走侍卫路线(蓝翎侍卫-头等侍卫-御前侍卫)进入政治中枢,他有三个儿子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和一个侄子明亮进入了政治中枢。


此外,由于清朝的捐纳过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清朝寒门再难出贵子”

清朝的捐纳自世祖始,圣祖、世宗、高宗不断完备,文宗、穆宗泛滥,简单来讲就是花钱买做官的资格(当然有的只是买个半官的身份)。

圣祖在平三藩之乱时,在3年内卖掉了超过500个知县职位;世宗开始允许卖道、府以下的各种官,高宗更是允许卖道、府、郎中和游击及以下的官;到了文宗时约有超过六成的官吏出身捐纳。

乾隆年间,一个白丁可以先花150两左右成为国子监生员,然后再花4500两左右成为一个候补知县,就可以去京城等着当知县了;如果再花至少5000两左右(实际上很难说,因为不是明码标价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捐花样”,就可以不用等待,直接当知县(前提是有空缺)。

随着清朝统治的动摇,捐纳的价格一直在降,例如穆宗之后花20两银子就能买顶九品的顶子戴戴;不过捐花样的价格一直在涨(捐纳的人太多,想插队得多加钱),想买一个九品的实职大约要花500-800两。


user avatar   wang-long-r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亏后继者的陪衬,让明都成为华夏的代名词了,如果不是反清复明的口号喊了两百多年,谁会在意明朝啊?


user avatar   lefang-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已删除

2、已删除

3、已删除

4、已删除

5、已删除

6、已删除

7、已删除

8、已删除

9、已删除

10、已删除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常有人问出一个蠢萌蠢萌,还有点大脑宕机才能问出的问题,你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写的不咋地?

如果看点书就能写名著……这世上最应该成为大文豪的人,就是专业文字校对……

看多少书,只是入门,想要写点东西,还得多练,最后……决定成功的是天赋和运气。

缺一不可……

经常有人问,努力和天赋哪个重要?

可现实里是,努力是必须的,天赋也是必须的,你必须要同时做到,缺一条腿的人,不可能跑过刘翔。

看书只是门票,很多人以为拿到门票,就等于电影院都是他们家的了,这个……真没法跟这种智商的人解释,门票就是进门的票据而已。

电影是一门很贵很贵的艺术。

所以导演们是没有机会,太多次试错,如果能够让导演连续拍十部哪吒,我估计怎么也会成功了。

毕竟哪吒的导演,本身是具备各种成功元素的。

随便拉一个网文作者,失败二十次以上,只是小事一件而已,我披马甲写过,折戟沉沙的书,虽然没有确切统计,两百本总有了。

这几年沈腾和贾玲的成功,是无数小品,话剧一部一部喂出来的,哪里观众喜欢,哪个节点必须舍去,观众不喜欢,这种历经十年以上,具体多少作品的试错,是其他导演和演员都没有机会。

经常有人说,劝导演看看xx作品,好好学学……别闹了,如果仅仅看看电影,就能做导演,我挂个大饼都能行了!怎么可能?拉片是影视行业的基本功,就算资深影迷也绝无可能比得过这些导演,但真不是看看就能学。

不知道这个题材,影视行业还会不会给机会了!

希望哪吒的票房能更一些,让这个题材还有继续尝试,最终突破的机会。




  

相关话题

  清鼎盛时有 1316 万领土,明灭亡时仅有 350 万,所以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 960 万国土吗? 
  西班牙远征明朝(福建)的计划有成功的可能性吗?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明朝会不会更加强大? 
  为什么庞青云靠流民组建的乌合之众能冲破太平军火枪阵,而满清精锐面对英国火枪阵却毫无还手之力? 
  朱元璋北伐时蒙元的北方汉人军头都在干什么? 
  假如把明朝和清朝调换一下会发生什么? 
  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20多年,张辅等名将尚存,为何败得这么惨? 
  如果海瑞做十年首辅,会怎么样,会超过张居正吗? 
  皇太极和文德嗣谁的水平更高?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为何选择将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踢出太庙? 

前一个讨论
网上流传山东女人吃饭不上桌,是否为谣言?
下一个讨论
普通美国人一年交多少税?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