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淬灭指荧光分子由于和其它分子发生作用而出现的光度降低、发光时间缩短乃至停止发光。
激发态反应、共振能量转移、形成非荧光性的络合物、分子碰撞、pH变化、温度变化、压力变化等各式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引起荧光淬灭[1]。激发光的长时间照射是荧光淬灭的最常见原因:荧光的产生需要激发光的照射,但这会促进激发态分子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碰撞,进而导致荧光淬灭。
能够引起荧光淬灭的物质称淬灭剂,常见的是卤素离子、重金属离子、具有氧化性的有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重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氧分子。例如这是在紫外激光照射下的两份奎宁溶液,左侧溶液由于存在氯离子而淬灭,右侧溶液发出奎宁正常情况下的蓝色荧光。
一部分荧光物质可以自我淬灭,例如溶液中的四苯基卟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