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否可以通过研究端粒的精细长短,来判断生物的大致年龄?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这是因为:

  • 不同种生物的端粒情况差异巨大,原核生物没有端粒,真核生物里也有大量的擅长延长端粒的物种;
  • 同种生物内部的端粒长度的个体差异巨大,年龄之外的影响因素众多,端粒长度与年龄的相关性极差;
  • 同一个体的多份样本之间的差异以下略。

以人为例,出生时体细胞的端粒长度可以从3000个碱基对到20000个碱基对不等,你打算怎么用端粒长短来判断这个新生儿的年龄呢。

同一个人的不同组织细胞的端粒长度有差异,其中一部分细胞类型并没有随着年龄表现出端粒缩短。相对而言,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能够代表“端粒会随年龄缩短的细胞类型”的端粒变化趋势:每年大抵减少50个碱基对到100个碱基对,4岁之前减少较快,随年龄增长而放缓,一部分人会变得特别缓慢(但这些人的寿命也不见得长于其他人)。因此,对人来说,检测端粒长度的常见方法是血样端粒DNA分析。可是,同一个人体内的白细胞的端粒状态很不均一,你检测报告里的端粒DNA长度只是个平均值。

——其实,十年前就有一些公司开展“检测端粒长度来预测你剩余的寿命”的商业项目,一次检测动辄收费数百美元,不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做任何担保,受到2009年因端粒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卡萝·格蕾德的批判。

而且,精神紧张、氧化应激、辐射、毒素、吸烟等都能影响一些组织的端粒长度,让端粒长度反映的时间流逝和人的实际年龄的相关性变得更差。同样地,这也不能证明这些人的身体比实际年龄更老——他们的寿命也未必比别人短。人的寿命并没有触及海佛烈克极限,人体的衰老并不是因为“大部分细胞的端粒变得太短”。

2020年,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证实了15年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人体衰老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流逝,人体实际下降的是细胞协调能力,而非细胞功能。这一研究成果有望为医治衰老[1]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

  1. ^ 许多现代医学人员和生物学研究人员将衰老视为疾病



  

相关话题

  如果我能做到「断手再生」「断肢再生」,无论什么器官切了还能长出个完整的来,有多少医学或生物研究价值? 
  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地球还会孕育出人类或者其他高智商生物么? 
  南方的蟑螂真的很可怕吗? 
  现存生物类群中有哪些缺乏近亲,与其它生物关系极远? 
  为什么大多数生物是两性的? 
  你是如何走上反对某些专业劝退的道路的? 
  有没有实际上并不存在但理论上能成立的,能适应现在地球某种环境的生物体结构? 
  最长寿生物动物是什么? 
  为什么说牲口欺负女人?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明日方舟新年活动【画中人】的剧情和文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伊拉克司法机构对特朗普发逮捕令,称其与苏莱曼尼之死有关?美伊局势会如何发展?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