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到缅甸,没想到在2021年开头就能见证世界范围内的五学复兴,感动的泪水流淌成了爱 河。
说明情报部门或外交思路很有问题。
16年的罗姆苏丹郑汴,北露在紧要关头通过对大苏丹埃尔多安提供关键情报,帮助苏丹绝境反杀。对埃苏丹来说,米国从此成路人,北露则成了救命恩人。通过一波利益交换,北露在黑海和海峡大胜,并直接成为东地中海和中东的主要话事人。
弥赛亚.嵩子曰:外交和情报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巨国国人由于长期浸淫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氛围下,对除经济力量之外的其他国力要素都十分的轻视,认识不足。事实上按照多种国内和国际上流行的综合国力计算公式,广义经济实力最多占综合国力计算的30%权重。像郑智实力、外交实力、情报力量、国土资源、地缘力量,还有最重要的军事实力都很重要,在国力评判体系中占的比重,比多数国人想象的大得多。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东方巨国的情报系统事先掌握了东吁即将郑汴的消息,在关键时刻提供情报,是不是就成了东吁朝事实上的救命恩人?那么接下来,仿北露在罗姆苏丹的故事有何难事?
然而现实是,中南半岛上的两个邻居,一个东吁,一个暹罗,三天两头搞郑汴,背后全是远在四万里外的西明的黑手,而东方巨国对这些卧榻之侧的事插不上半句话。丧失的战略机会和筹码不可谓不多。
“宣称election fraud” - “把总统扣押” - “和平过渡(?)”
没人比川普更懂川普。
难怪拜朝大开边缘群体之门,草莓化陆军……
川大消毒液和7500W Magaist还在办公室里看着呢。
如果可以无脑把缅甸独立历史比做辛亥革命的话,军方是孙中山先生的南京国民政府,技术官僚方才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做这样简单的比喻是为了让大家对缅甸军方的历史脉络和不断政变的动机有个了解,不要套进自己平时的思维里。
---------------------------------------------------------------------------------------------
五花八门流水线生产的答案真给我看乐了,有说中缅关系背后是中美关系的,有说军政府亲中昂山亲美的,还有上来就五学的。目测知乎现在的阿婆主既无对军政府时代缅甸的了解,又没对两国外交关系的基本认识。这种临近中国人口5000万的国家只要想一边倒,真的完完全全可以自主独立,能不能别老把大明在东印度洋的那点儿可怜的影响力扯进来啊,你说新加坡都比大明可信。
只能先定个基调:中缅关系和中美关系八竿子打不着,说相关性是0也可以。缅甸自从1962年政变以后就进入以军政府为主导的封闭‘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直到1988年8888运动后,转为名义上开明的军政府统治;最终于2011年,军政府从一线退去隐居幕后,实际仍然保持统治;在大选后,军政府迫于民意压力选择与昂山素季合作,但08宪法中留给军队的接管政权特权及其解释权仍被保留。五学家看明白了吗?人家国家打建国到现在,一共就有大概20年不是军政府,现行宪法下这通操作根本就不能叫coup,叫transition of power还差不多。
外交上,中缅地缘关系中更是根本没有美国的一丁点儿事儿。尤其在2015大选后更能说明,缅甸没什么“平衡政策”,缅甸国策就是“以什么样的姿势倒向中国”。
作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占据缅甸42%出口额,与第二名泰国(18%)合计后超过缅甸出口额的60%,第三名的印度、第四名的日本都是不超过8%的个位数额度,并且这16%是在特殊年代经过有意设计的结果,可以说中泰两个邻国对于缅甸贸易的支持足以供养这个国家所有的对外经济关系了。
缅甸自48年独立以后就开始亲中,其一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二是由于缅甸中央政府政令不出伊洛瓦底河谷,对于掸邦、克钦两个超大北方邦的多支地方武装(包括49年自大西南退却的国军、云贵土司武装)保持表面统一只能靠中国支持(或不反对),不然随时陷入内战。所以即使是在冷战刚刚结束的前20年大明国力巅峰时,缅甸军政府也主动寻找中国合作突破封锁,协助中国出印度洋,并积极提供实兑港(若开邦首府)至昆明的天然气管。2005年,由于嫌弃英国人钦定的首都仰光对美国-印度为代表的昂撒皇协军阵营太易接近,干脆直接迁都内陆深山之中。昂山素季上台后,更是积极向中国开放缅甸基建建设、贸易发展,以及通过驱逐罗兴亚人加强民族主义构建。昂山和军政府的区别只有亲中和更亲中之分,因为缅甸所有派系都知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焦点在北方不在海上。
本次政变源于军政府对于11月大选议会席位骤减的不满,死盯住选票舞弊事件为依据,依宪法紧急状况条款接管国家政权。
缺乏职业官僚的军政府更倾向于一个长期半分裂、经济特权由军企垄断、缺乏变革动力的缅甸国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军人群体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在2015换届后的文官政府体系中,必须保持军队在议会的高度影响力。
缅甸是中国在南线的巴铁,中国在东南亚最忠实的伙伴,中国外交对象中一贯的准盟友,无论如何希望该国两派可以在我国斡旋下度过这次难关,达到技术官僚系统与职业军人之间的利益和解,将政局导向稳定局面,促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尤其是印度洋沿海地区,我说完了。
彩蛋:
该来的还是来了,狗改不了吃屎。
作为一个从1962年以来就是军人掌权的国家,2008年到现在12年的西式皿煮表演,才是非正常状态,与这个国家的现状格格不入。更何况,现在缅军的实际掌控者,是敏昂莱,缅军内部的强硬派,果敢88事件的主谋。
缅军的背后,是阴魂不散的大缅族主义,而缅甸的多民族格局又是大缅族主义的最好养料。只有军队才能满足大缅族主义者的情感需要,压制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推进国家的缅族化。从缅甸独立开始,就注定了军人掌权,武夫当国的命运。
要理解缅甸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缅甸的民族格局,脱离缅甸的民族格局,大而化之的把缅甸视为一个整体来讨论,不是外行,就是坏。缅甸人至少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世居下缅甸(大概是缅甸南部)的缅族(或许还包括孟族),我们滇缅边境叫他们“老缅”,是些皮肤黝黑,女人普遍脸胖,喜欢往自己脸上涂粉圈圈的家伙。另一类是缅北各少数民族,他们在文化血缘上都和云南各族(包括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两拨人可以说是相看两厌,“老缅”认为缅北各族不配做缅甸人,把他们视作二等公民甚至是外国难民,不给他们平等的权利。缅北各族也看不起“老缅”,不屑于做缅甸人。他们觉得“老缅”好吃懒做、言而无信、愚蠢贪婪而又横蛮霸道、仗势欺人。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
在英国人入侵并在缅甸建立起殖民统治以前,今天缅北的许多地区都处于半独立自治状态,这个“半独立”不仅是对于缅族国王的半独立,也是对中国皇帝的半独立。历史上的滇西(云南西部)和缅北可以被视为同一个政治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除了少数中国州郡和缅族军事据点,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各少数民族土司的统治之下。土司多是骑墙派,对外同时向中国皇帝和缅族国王纳贡称臣,对内则世袭自治。
英国殖民者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在征服缅族王国的过程中,英国人不断向北推进,通过一系列的入侵活动把大量少数民族土司辖地划入自己的殖民统治范围,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中缅边境线。
缅甸独立后继承了英国人留下的边境线,虽然与印度同是当年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同样继承了英国殖民当局的遗产,印度和缅甸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政治格局。在印度,主要分布在恒河流域中部的印度斯坦族只占总人口的不到一半,而在恒河流域外围,还存在着多个强大的少数民族群体,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等都是人口众多且位于富庶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力量雄厚的族群,为了维系国家的统一,印度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政治体制,并且以英语作为沟通各民族精英的语言。某种程度上,独立之初的印度政府,是一个民族主义色彩较弱,更多的代表现代文明方向的世俗化政府,当时的执政党国大党民族主义色彩也一样较弱(印度现总理莫迪所在的人民党的基础:国民志愿服务团在当时只是个边缘团体),这就确保了印度内部的稳定和文官统治的持续性。
而缅甸则大不相同,缅甸原本只是英属印度的一个下辖区,没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体系。而缅甸各少数民族,虽然人数不少,分布广大,但是大多居于深山之中,经济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缅族,力量薄弱。缅族在缅甸境内的优势,远远大于印度斯坦族在印度境内的优势,大缅族主义的野望开始了,缅族人想趁机建立一个“缅族的缅甸”。于是乎缅族控制的缅甸中央政权在独立后不断强化对缅北少数民族的控制,试图对缅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统治,并大力推行缅族化政策。本来,以缅北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形态,只要给缅族足够的时间,“缅族的缅甸”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只可惜,缅甸有个邻国叫中国。
中国革命的余波彻底击碎了缅族的幻想,大量国民党残军退入缅甸,占领地盘,训练军队,并且开辟了种植鸦片,以毒养军的模式。李弥领导的国民党边境流亡政府一度控制了缅甸四分之一的领土,训练了大量缅北少数民族战士,想要配合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缅族军事力量根本无力与之对抗,最后虽然解放军跨境击败了国民党残军主力,但是先进的政治和军事知识,以及大量军事装备已经在缅北各少数民族间扩散开,再结合上以毒养军的模式,缅北各民族地方武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缅族军事力量完全无法将他们消灭。
既然剿灭不了,那理智的做法应该是招安,承认其合法性,下放一部分政治权利,但是也要求其维护国家统一。吴努政府就是这样做的,只是,很多理智的事情是让人感情接受不了的,大缅族主义者无法接受这样的妥协,1962年,以奈温将军为首的缅军,推翻了文官政府,开启了缅甸的军政府时代。当然,到了军政府时代,缅族武装力量依然奈何不了缅北民地武,后来民地武还和缅共一起闹起了革命。直到九十年代初缅军内部的温和派钦纽将军才基本上与各民地武达成了和平协议,民地武维护统一保持自治,缅甸总算迎来了一段时间的混乱的和平。但这样的和平注定是短暂的,本世纪初,以钦纽为代表的温和派逐步失势,敏昂莱为代表的新一代强硬派又开始不断加大对各民地武的进攻力度,以果敢88事件为代表,缅北又进入了战乱时代。
少数民族和大缅族主义者的尖锐对立,直至兵戎相见,注定了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样的根本性问题上,文官政府根本无能为力。这也是在过去几年中,在罗兴亚人、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以昂山素鸡为代表的所谓民选政府,不但不为弱者说话,反而做了缅军帮凶的根本原因。
大缅族主义已经深入缅族的骨髓了,他们想要把少数民族转化成缅族或者直接驱逐出境。只可惜自己人菜瘾大,经济发展和文明水平低下,对缅北各族毫无吸引力,缅北少民学了汉语可以在中缅边境打工,月入两三千,还能追剧看综艺玩游戏刷小视频,多么的快乐,学了缅语能干啥?仰光的收入水平还不如中缅边境呢。。。所以只能开打了,打呢又打不过,只能就让军方这么一直拖着了
选举本来只是缅族军方拿来哄骗西方的幌子罢了,要维系缅甸国家统一,还只能靠缅军。但如今几次选举,民盟都大获全胜,已经威胁到了缅军的利益,这还得了,不就是掀桌子,不玩了么,这个可是缅族军人的传统艺能,该来的还是就这么来了。
昂山素季目前处境算是很艰难,由于之前对罗兴亚人遭到屠杀时消极的应对态度而受到西方国家广泛的批评。她曾从西方得到的荣誉,诸如牛津自由奖、都柏林自由奖、爱丁堡荣誉市民、加拿大荣誉市民以及国际特赦组织良心大使都荣誉都被褫夺。
然而昂山素季之所以遭到非难的原因,除了由于军方压力难以干涉外,缅甸人普遍对msl的仇恨也是使昂山素季默许军方行动的缘故。事实上对于msl的态度,恐怕是不论全民盟还是军方以及其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都普遍拥有共识的,当年殖民时代的血债累累早就让两方的仇恨是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
然而,虽然昂山素季对军方的行动表示了默许,但全民盟一次次获得大选胜利逐步掌控缅甸执政权,仍然引起军方的不满。
此外,2015年其实发生了件大事,军政府时代第三号人物,军政府接班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党主席,曾任三军参谋长的瑞曼上将被开除党主席职务。他是军方改革派中最坚定的一员,也是昂山素季在军方主要的盟友,他被开除时,昂山素季曾说,
谁是敌人谁是盟友,现在终于搞清楚了。全民盟将与盟友合作。
瑞曼的开除,普遍被视为登盛等军政府时代要员幕后操控。
缅甸的民主改革其实是军政府因经济压力而主动改革的,昂山素季等人并非打倒军政府后建立新国家,而是原有的军政府执政当局为了解除国际贸易禁令而主动释放大量政治犯。这也导致缅甸的代议制度并不稳定,因为军方仍然掌握大量权力。
缅甸军政府当初的打算其实是,透过让昂山素季等人上台,解除贸易禁令缓和经济压力,之后再想办法透过党派政治夺回执政权。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昂山素季并非如曼德拉那般的理想家,而是拥有相当政治能力的领袖。她和她的团队,虽然并非经验丰富,但大体上成功的维持政府运行,甚至与中方继续保持下友谊。
眼看昂山素季与全民盟的执政固若盘石,缅甸军政府当初的激进派,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这一次的「扣押」,明显是一场军事政变,背后明显有登盛等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甚至军政府丹瑞的影子。
这个问题是新兴组织抢夺原有组织权力空间,但是新兴组织不具有武装能力,最后还是被原有组织所控制的问题。
昂山素季带领的政党当权后,一直非常稳健,在罗兴亚问题上罕见的背离西方,但是却取得缅甸人绝对的拥护。
去年11月昂山素季带领的民主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396个席位,而军方控制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获得了33席。
民主联盟在一步步占领原有军方的权力空间,军方不是只有军队这么简单,背后还有全国性的经济利益。
但是缅甸军方缺乏一个先进纲领,让军方团结在一起的是军队结构的先进性。但是作为政党,军方确实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政党,军方无法用理念来引导国民走向发达国家行列。
昂山素季的机会在于给了民众一个梦想,就是一群人可以通过选举得到一个领导人,带领大家走向新的未来。
可是纵观二战后的国家,人口高于1000万以上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通过民主制度走向富强的。缅甸也不会例外。
缅甸的矛盾在于军队组织缺乏核心纲领引导国民,昂山素季没有军权来巩固权威。
但是昂山素季的民主联盟不断通过地方选举,侵占军方在原有地方上的利益,这说明昂山素季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民主联盟第一个任期就开始侵占军方权力与利益。
让军方在地方到处把进嘴的肉吐出来,这是一个不成熟政治家的表现。也证明靠全民选举选一个领导人出来,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不靠谱行为。
现在昂山素季没有稳扎稳打,温水煮青蛙,而是一开局就想大开大合 ,这直接引起军方反弹,军方虽然没理想,但是不会让自己这么简单就出局。
之所以选择2月1号,因为是新一届联邦议会人民院(下院)第一次召开会议的日子,就是想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迫使议会停摆,防止新政府执政的事实产生。
一群有理想没政治组织智慧的人,碰到一群有组织没理想的人,结果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有组织一方,永远都靠近天平胜利那一边。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自认为是明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少明粉,其实粉的是和“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文明,不是一家一姓,不是几个皇帝。
有清一代,民间的反清活动打着“复明”的旗号,也出于现实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圈地投充、迁界禁海,剃发易服…)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把朱家人请回去当皇帝;明朝只是个寄托朴素民族情感的“意象”。今天的明粉心态在这一点上和民间“反清复明”者类似;如果稍微有点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buff。
至于明粉对明末乱局怎么看这个问题,朱舜水在追忆明末时局时,指出“搢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官僚与百姓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动摇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因此得出结论是“罪在士大夫”。如果把明粉放到明末接受了现实主义教育之后,大概他们也会抱持相似的看法。
所以真把明粉扔到明末,对拯救明末危局还有信心的可能投闯投献,也可能跟着永历去缅甸,也有可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搞个根据地;没有信心的则可能东渡日本朝鲜或南下出海。
说到明末东渡移民,可以参考这本书。
希腊罗马伪史论,都已经够奇葩了。
还没过百年呢,没想到苏联伪史论的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