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半天只有一个靠谱的回答。
什么都不用说,先上照片,懂的都懂
此人名叫:约瑟夫·罗季诺维奇·阿帕纳坚科,战前5大将之一。只要了解一下他的贡献,就对“远东地区对卫国战争的贡献”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了。没错,你没看错,“在远东维持庞大兵力”对卫国战争反而是个贡献。
简单说来,现实不像打游戏,造了军队点一下鼠标军队就造好了,然后剩下的就是哒哒哒啪啪啪。现实中你要募兵,征兵处征的兵要集合,要发武器,要训练。在远东征的兵在哪训练?一边就地训练一边防备日军他不香吗?
德军不也一样?大西洋防线上除了东方营之类的完全没有战略机动性的静态戍守部队,大部分都是新组建的训练师、以及东线撤下来整补休整的部队。一边训练一边守海滩岂不美哉?
那么实际上阿帕纳坚科大将是怎么做的呢。这位远东之王,一直在向西方前线大规模输送经过充分训练的兵力。不只是步兵,也包括装甲、机械化、骑兵、空军。不光包括兵力,也包括海量的弹药、粮食、武器。
没他给的兵的话,朱可夫打不赢莫斯科会战。因为斯摩棱斯克会战、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之后,“西方面军的第16、第19、第20集团军,以及预备方面军的第24和第32集团军全部被合围在维亚兹马以西和西北地区,无法弥补由此导致的巨大缺口,德军到达莫斯科的所有道路一路上实际上是畅通无阻的”。然而后来,德军却被击退。顶着严寒将德军击退100多公里的,正是从远东调过来的部队。而一个基本常识就是,可以发动有效的战役进攻的部队,一定是状态良好、训练充分的部队。像西方宣传的那种,2个人发一支枪后面用督战队架机枪逼着冲锋的乌合之众,不可能达成任何战役突破。
同样的事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在苏德战场上。
你以为这百万兵力,是在亚洲部分整天吃香喝辣(或者喝着西北风),看着对面小日本,坐观欧洲杀的血流成河。悠哉悠哉等到战争结束?
不是的
只要不是拿常备军莽一波就停战的长期战争,其兵力都是在不断流动中的。老百姓要组织起来,送上战场前要训练,训练完新兵蛋子要在次要战场或者次要人物先练练手,然后派上主要战场。
主要战场几次大战下来,还没死,也不会一直在战场上,总要撤下来休整休整,执行一些次要,伤亡率低的任务。老兵和提升上来的新军官也要去训练新兵。并带领这些新兵重复上述过程。
所以二战苏联东线地区防备日本人的远东力量差不多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别看东线规模很大,但大部分士兵最后还是要踏上西线的绞肉机的。
我也觉得很迷
首先,苏联在远东与日本打持久战因补给能力的限制,确实比较困难。
而日本沿西伯利亚铁路推进同样困难。
而远东又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业。对苏联不太重要,对日本也没什么吸引力。
日本如果发起进攻完全可以放弃远东。
如果大量部队留在远东与日本进行大规模战役,反而消耗苏联补给,对东欧战场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