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说银行不好的那波人,和挤去银行的那波人,信息是非常割裂的。
我的直系师姐,14年进入了银行工作。在我们毕业前,专门跟我们说,不要去银行。并跟我们细数了银行的种种不好。
结果呢,我15年毕业的时候,在几个offer里面,选择了银行。
这些应届生,和当年的我一样,踏着银行业的余晖入场。
我当年的心态,和如今挤去银行的应届生们,应该殊途同归。
那么,为什么我会无视大家口中的银行的不好。
因为刚毕业的我认为,他们口中的困难,我皆能克服。
一、银行业绩压力大
大学刚毕业,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有的境遇,实现阶级的跃迁。相信按劳分配,只要能吃苦,就能得到回报。不怕压力大,就怕当咸鱼。
但事实却是,没有资源的我在银行里,很难使力,压力一度大到爆炸。空有一腔热血,无处安放。按劳分配这种剧情,可能只能出现在事务所里。
二、做柜枯燥,客户奇葩
在参加工作以前,我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好脾气,并且觉得自己是非常善于和别人打交道的人。并且那时候天真的对穿着制服坐在柜台里面数钱的人心生羡慕,觉得点钱,办业务应该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毕业时的天真,在做柜不到一个月就暴露无遗了。那时候并不知道善于和人打交道,和善于和奇葩打交道是两回事。毕竟奇葩客户真的挺多的。
三、银行应酬多
学生时代的生活让我们对进入社会的应酬,多有误解。大学的时候,我喜欢玩儿,喜欢热闹,喜欢和同学喝酒聊人生。让我误以为,应酬多没什么,不就是喝酒。
不曾想,银行的应酬,更多得是,身不由己。
喝酒变成了一个,讨好别人,为难自己的事情。
四、银行会议多,培训多,加班多
刚毕业的我,觉得成长是最重要的。任何会议、任何培训都对自己有益。加班是对自己的锻炼,毕竟没有家庭,能不能按时回家也并不重要。
但是我没想到,培训会议会夸张到这种程度。一个柜员,有时候下班后有4个会。营业部夕会,零售条线会,会计条线会议,党支部会议。毫不夸张,开到晚上10点是常态,重点是大部分的会议和培训都毫无营养可言。
五、银行的关系复杂
曾经我想,关系复杂是上头的事情,我做好我手头上的事情就行,不站队,不多事。一个小小的普通员工,谁还能盯上我不成。
等我进去了才知道,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我做柜不到半年,就被好事者要求明确站队,不留给我中庸的余地。
为什么想要挤进银行,除了觉得自己能克服那些困难,还有银行对我莫名的吸引力:
一、银行的稳定
经济下行,传统行业受到冲击,内卷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环境下,体制内工作的稳定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选择。
严格意义上来说,银行并不是夕阳行业,只是越来越趋于红海,结束利用存贷差就可以暴利的黄金时代。而那些说银行不好的人,很多是经历了银行辉煌时期,接受不了落差的人。
但是银行还是金融体系的巨无霸。银行会加速分化,大型银行依然会成为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起步只求稳,平台只求大。
因此,珍惜校招机会,进入大行,就成了一众毕业生的首选。
二、银行的相对高薪
虽说银行的薪酬已经早就不如当年的盛况,但是横向对比,还是好过社会上大部分企业。单说银行的12%的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就甩外面民营企业一大截。
虽然每年银行都在传降薪,但是每年公示出来的银行平均薪酬都不低。除了互联网,金融确实还是高薪的不二选择。
三、银行的体面
不得不承认,很多毕业生对西装、白领、精英这些词语都是毫无抵抗力的。
当我们看到银行穿着工装,画着精致的妆,言行得体的银行员工的时候,很难不心动。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这样的精英。
银行虽然不再是“金饭碗”,但是当亲戚朋友听到你在银行工作的时候,还是会流露出认可的表情。
所以,对于应届生来说,银行的不好是别人口中的不好,银行的好是我实打实看在眼里的好。
永远不要企图用过来人的经验去说服年轻人,不管多大的坑,他们只有自己踩了才知道。不管多么大的成就,他们只有通过自己取得才有用。
25岁的困局,只有30岁的他们自己才能感同身受。
最后给在银行工作,和想要进银行的小伙伴,分享一个金融交流群,里面有很多金融圈小伙伴和各路大神,还会定期邀请金融圈知乎优秀答主分享经验。或许在群里,从他人的经验中,可以找到,银行去还是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