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完全不靠谱,论据完全不靠谱,懒得在贵乎写一段文字反驳 “含氧的东西都无毒” 这种谬论。题主转述无误的话,这导师不是自己智力缺陷就是故意当学生智力有问题。
但是结论倒没什么不对的,三酸王水什么的没什么可怕,算是实验里很低级的危险品,放进通风橱戴个手套护目镜一点事都没有(别拿xjb操作喷料喷一脸热浓酸的例子来杠我)。少量吸入蒸气也只需要按 MSDS 说得那样 “立刻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呼吸顺畅” ,说白了就是该干啥继续干啥。就算不小心沾到皮肤,及时洗掉也顶多留下一片硝酸氧化蛋白质造成的浅黄色印迹,大概一周左右就会自然脱落。
这个回答就很令人迷惑,我刚看见图还以为把王水喷脸上了,读了三四遍反复确认自己语文阅读理解没问题。戴着口罩在通风橱里配王水,之后脸上起泡了,怪王水腐蚀性太强是什么逻辑,碰瓷吗?
通风橱里配王水不会让挥发的气体大量逸出到自己脸上,就算通风橱质量太差导致一些气体逸出,氮氧化物和亚硝酰氯这些玩意都是痕量就能闻到的,口罩都挡不住,难道脸比嗅觉感受器还灵敏?
强调实验安全不等于妖魔化实验,时间上的先后性不代表事物之间的因果性,脸上有皮肤病的原因海了去了,起青春痘的怕不是因为空气质量太差导致氮氧化物过敏咯。
检查一下实验室的通风橱,看看管用么,尤其是看看玻璃是不是防爆的。
毒死很痛苦,在毒死和炸开了之后扎一脸玻璃再被毒死之间徘徊也很痛苦。
化材导师名言名句集锦:
1.化学对身体有害?怎么可能呢?有机所的几个老头子,不都是90多岁吗?吸入的化学物质说不定还有营养成分呢?越吸越营养。
2.多在实验室呆对身体也可能有好处的,我小时候有鼻炎,怎么治都治不好,后来进了实验室,鼻炎慢慢就好了。
3.现在这个生活环境,你干什么没健康危害啊,坐在家里不动都可能因为空气污染得慢阻肺,生病都是因为生活不规律。多运动少熬夜,别成天想着这危害那危害的,自己吓自己。
4.硅胶粉,硅胶粉能有啥危害,沙子,你没见过沙子吗?硅胶粉就是沙子,吃两口都不一定有事!
5.什么,这个试剂是剧毒品?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还带着口罩呢?还有通风橱,你记得别喝两口,就啥事都不会有。
6.什么,空调太小,实验室太热了,你们把通风橱开那么大,空调功率再大有啥用,关了通风橱。自然而然就凉快了。
7.实验室和宿舍食堂都是一样的,宿舍里的塑料,橡胶,水泥,药品,脚臭味,马桶味都是化学品。你怎么不说宿舍有健康风险呢?
8.小白啊,你硕士的学制是三年吧,你是2015年9月份入学是吧,按道理你是应该2018年9月份毕业才算正常的,但上学这几年,你经常放假,周末也不来实验室,所以你要2018年12月份毕业才算是正常毕业。
9.含氧的化合物人体都能吸收掉,没错啊!通过皮肤,呼吸道,口腔都能吸收啊,有的进了肝脏吸收,有的进了肾脏吸收,有的进了双肺吸收,有的被生殖系统吸收。。。不吸收难道还能排泄出来吗?
化材导师的名言名句,每每读起来都让人热血沸腾。
我大概知道你是用王水做了什么的。是不是拿王水处理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之类的?目的是用王水的氧化性接一些表面基团?结果没想到这个反应是个放热反应,王水一遇到热结果降解,发生如下反应:
HNO3(aq)+ 3 HCl(aq)→ NOCl(g)+ Cl2(g)+ 2 H2O(l)
2 NOCl (g) → 2 NO (g) + Cl2 (g)
2 NO (g) + O2 (g) → 2 NO2 (g)
你吸入的东西,大概是二氧化氮。
我当年读硕士的时候,实验室里遇到过这个事故。也是一个通风不足,连手套都没有的实验室里住了一帮胆子大,又想做出一点事情的研究生。有两个师弟被呛了两下,索性跑出实验室,也没出什么大事。
首先说,王水是有毒的。王水的MSDS卡上明确写着“Toxic if inhaled. Material is extremely destructive to the tissue of the mucous membranes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1]它的降解产物二氧化氮也是有毒的“The Nitrogen Dioxide component of this gas mixture is toxic at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2]另外一个降解产物氯气,更是可以做化学武器的存在,兼有致癌性。当然,你如果吸入的量少,还OK,不用太紧张。当然你老板说“含氧的化合物人体都能吸收”不是蠢就是坏,我觉得是前者,因为材料学领域化学不好的导师太多了。如果都不是,那就是题主故意引战了,这就没意思了。
咋办?倘若不劝退的话(劝退的说的这里已经够多了)。建议你换用食人鱼洗液。也就是浓硫酸(95%-98%)与过氧化氢溶液(~30%)混合液。不一定要按3:1的比例来混。可以降低过氧化氢的含量,也可以达到和王水相似的氧化性。而且这个配方无毒,只是氧化性略强,只要注意不大量配用(小于100 mL为宜),且不存储在封闭环境中,一般都会没事的。操作的时候一定只在通风橱里,且戴合格的护目镜与丁腈手套。
我真的是非常愤怒。
导师不提高生化环材学生在学校的科研补助,就算了。
导师不停止非人道的996甚至711工作制度,也忍了。
导师没钱为实验室聘请专门的实验安全管理人员,也不怨他。
导师不愿意为实验室提供专门的实验安全改善基金,也没办法。
导师不为实验学生提供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学生只能自己多注意安全。
导师不为实验学生提供大额的商业医疗保险和重疾险,学生可以自己买。
可是导师居然还在麻痹学生的思想,卸下学生的安全意识,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把剧毒说成没毒,为一己私利,枉顾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这种人渣真的应该被唾弃鄙视,再踩上一百只脚。
王水不是要首先强调腐蚀性吗,说有毒没毒不是避重就轻?
某导师还告诉学生:“公务员都是些不务正业的人,不要去考呢。” 认真你就输了。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