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老板更苦我们才要消灭资产阶级让老板也加入我们工人的行列一起享福啊?
你们这些老板配合点配合点,排好队我们一个一个枪……哦不一个一个改造不好吗?
没毛病,皇帝或诸侯也可能比部下或老百姓更苦
这有什么好反驳的?
这个“可能”用的很好,一个可能就有无限可能了。
外面欠着一屁股高利贷,里面老婆孩子要养,睁开眼睛就得想销路,早出晚归风力雨里干一年勉强能糊口,这是老板。
上七休七,一天工作不到三个小时,月薪两万,六险二金顶格上,干一年下来皮肤白白嫩嫩年轻了好几岁,这是工人。
哪个更苦?你愿意成为哪个?
世界这么大,资本家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工人过得苦的老板有的是。
那又如何?
我们反对资本主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这样的社会不可持续,所以要有更先进的生产关系取而代之。
无关道德。
老板承担了更多风险,老板吃更多的苦,老板更有道德,能说出一百一千条。
那又如何?
对于一个共产主义者来说反驳这些完全没有意义。
你好不重要,你坏也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那就请老板和员工换换呗,
题目说的是“老板”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老板。
1.工商业的业主,法人代表及其代理人。
2.占有较多股份的股东。
3.旧时佃农对地主、雇工对雇主之称。
4.旧时对不相识者的敬称。
5.方言。旧时对著名京剧演员或组织戏班的京剧演员的尊称。旧时对丈夫的俗称。
你去下馆子,按摩店接受异性按摩,扔给乞丐一块钱,人家也称呼你是老板。
郭德纲的前半生,为了省打车钱,顶风冒雪,冒雪顶风,穿着一件塑料做的大衣,走在二环路上。一边走一边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出名啊?此时挂在胸前的两块烤白薯晃荡了一下,这是今天的晚饭。我还有吃的,人生还有希望,我一定要努力。此时的郭德纲,也是老板,说相声的老板。
我们家楼下买油条豆浆包子盖浇饭的,早上4点就开门,忙到晚上9点钟。我拿着七块钱,一样熟络地讲一声“老板,一根油条一碗豆浆一个茶鸡蛋。”
你往按摩店的按摩床上一躺,走进来一个非常朴素的女人,由于贫穷,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看起来很像是小孩子穿的,自己舍不得扔,于是穿着来上班了。这件衣服很短,连肚皮都遮不住,一件很省布料的小裙子,露出了光光的大腿。看见这番情景,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这就是为我提供服务的穷人家的孩子,她还那么年轻,应该上学的年纪,却出来打工讨生活。于是你深情地说:“小妹,你受累,你辛苦了。”小妹说:“老板,您辛苦,您亲自来按摩,真是蓬荜生辉呢。”老板和打工人一边亲切交谈,一边享受着舒筋活血的愉悦。这样和谐的一幕,真是打破了阶级的界限呢。
说句老话,过去一个拉板车的苦力,就因为这辆板车是他自己的,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老板,车老板。
老板这个词的定义太宽泛了。
如果把“老板”改成“资本家”那就划根分割线,接着聊。
你没法反驳。因为他用了“可能”,那就有无数可解读的余地。
你无非是想说新工人辛辛苦苦赚钱养活了老板。可这对原命题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呀,是想当一个工人干不下去的时候,他其实可以辞职再换一个公司,但是老板要为整个公司负责,当公司亏损状态下,它依然要发给工人工资,当企业面临破产,工人可以拿遣散费遣散,但是老板要负责任,把债都还完。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位置,大家认为辛苦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你作为一个工人,你觉得天天扛活很辛苦,作为一个老板,他虽然不用天天烤火,他天天操心为全厂人拉生意,他觉得劳心是一种辛苦。大家的位置不一样,关注的点不一样,你觉得辛苦的点也不一样,就像农民种地很辛苦,你在学校读书辛苦吗?农民觉得坐在教室里翻翻书多开心,但你觉得要是能花体力数学题就做出来了,那你也愿意去花。
这种问题上别提什么屁股决定脑袋,凡事都是屁股决定脑袋,你觉得场主老板屁股决定脑袋,其实你自己也是这样,只不过你把屁股坐在了另一边而已。辛不辛苦这种事都不要坐在自己的立场去说,要么你将心比心,要么你不能体会对方的辛苦,就不要妄加评价。原命题既然用了可能,那就把所有的情况都包含进去了,那还有什么好反驳的?
利益相关,北大本硕,2020年毕业生,拿到上海中学、深圳中学offer,入职深圳中学。
1 先讲自己的情况。小镇做题家一枚,出身山区十八线小城市下面的农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家里收入最高的是作为乡村退休教师的爷爷。可以算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从小就被家里教育要好好读书。尽管家长从小灌输的理念是读完大学要当官,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反而从小就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初中的时候最想去的大学是北师大。高中选择了文科,在分科之后就被认为是清北的苗子,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没进自己心仪的院系,之后跨院系保研到了本校感兴趣的专业。一开始是有做学术的打算的,但是读研期间也算是饱受打击,认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做过两个大厂的产品经理实习,经过实习之后确实认识到自己不擅长这种工作也不喜欢这种生活。反而是更喜欢在本科期间在学而思兼职的那种工作,觉得给人传授知识于自己也是一种享受,于是秋招的时候目标非常明确,下定决心做老师。秋招也比较顺利,拿下深中offer之后就没有再参加任何招聘。在上海中学和深圳中学里选了后者,待遇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就是喜欢深圳的气候和大海。
入职以后的感受:基本符合自己的预期。被领导赏识调到了高三。因为自己教的学科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最感兴趣、最擅长,也是研究生的专业,所以备课做题之类的工作都没有太大压力。学校不要求坐班,基本上朝八晚五。(晚上如果有学生约了答疑会晚一些)几个月过去了,上课的功力有所进步,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确实很适合当老师,也确实很喜欢这个工作,每天上班并没有在互联网实习那种不想上班的感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觉得教高中并不屈才。本科和研究生上的课,有一些知识还是能很好地融入到高中的教学中。再加上本人喜欢骑行、喜欢旅游,了解的杂七杂八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课上的内容会比较丰满。另外深中的高一高二有类似于大学通选课的校本课,等我以后下去也打算给大家浅显地介绍我那小众的专业。
看到有答主说清北的老师教出来清北的学生,然后回来当老师,这听上去很讽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读一个好的大学是可以让人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自己选则做什么则是另一回事。
2. 说一下其他人的情况吧。深圳教育系统也只是这一两年异军突起,大量引入高学历的新教师。其实北京的一些名校早已如此。确实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坚定的做老师,已经离职或者有离职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这个职业的。
从我校今年的招聘状况来看,基本是清一色的清北海龟,偏文的学科基本是硕士,偏理的学科基本是博士。对于没有职业偏好的人来讲,一些基础学科确实也未必能找到比深圳的老师或者公务员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了。
另外,深中毕竟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所以招聘名单里看上去有这么多的清北学生。但是放到整个深圳教育系统来看,其实清北毕业生所占比重就小很多了,放到全广东、全国来看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去看清北的毕业就业统计,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并不高。(貌似不到10%?需要确认一下)所以题目的提问方式并不是太恰当。
我们校长曾经说,引入名校的硕博是“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我自己并没有多优秀,但是我自认为还是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些不一样的课、提供了些许有价值的知识或者信息。我也的确见到一些做了班主任的同事,在倾尽全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之前看的一张图,很好解释了这些法国反华学者以及一些喜欢说中国的外交是战狼外交的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