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海底捞将牛肉粒换成大豆制品是否是海底捞末日的开始?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怎么可能...


海底捞强在哪?强在服务?

觉得服务是重点的,千万别去开连锁餐厅。

服务是一家餐厅的重要板块,但服务绝对不能成为连锁餐厅业务的核心。

因为服务不可控。你一家店几十号人都很难保证人人服务态度好,海底捞门店上千,你要怎么管服务质量?

体量稍大的连锁,没有服务,只有规章制度和流程。因为只有机械式的管理才能突破人与人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底捞服务已经够好了,他们家服务流程严重过剩。


海底捞的强,强在餐饮供应链。

首先,火锅这类餐厅,天生需要供应链,天生也适合搞供应链。

没有复杂的加工,就是在几类汤里煮着,食材的品质能直接表达出来,没办法用复合味和煎炸等高温手段来遮掩。

黄焖鸡为什么火?再烂的陈年冻鸡肉也能通过高压熬煮入味,你吃的是酱料。

而且火锅菜品少,消耗量稳定,也适合启动标准化。

火锅来来回回就那几样东西。北京南城有几家确实好吃的羊肉涮锅店,靠的就是认识几家好的羊肉供应商,可以开十年;

换个鲁菜淮扬菜馆子,后厨每个季度还得研究点新菜,采买能及时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就算厉害,哪有时间去深化供应链。


负责海底捞供应链的蜀海公司,07年就开始独立运作了(还有颐海等公司)。

你一家店是能够轻松保证食材优质。要是在北京上海各有一家,你就开始抓瞎。

07年海底捞全国铺店,供应链有段时间混乱不堪,张勇于是跑去百胜取经(肯德基必胜客的母公司,但餐饮行业提百胜就是提他们的供应链部门),回来开始搞海底捞自己的供应链独立运营。

这14年下来,单蜀海公司,22个城市有自己的冷链物流中心,多温区超20万平米,冷链车和常温车2000余辆。

京东物流做冷链已经很彪悍了,到了和顺丰冷运抢一哥地位的水平,京东的生鲜仓加总,去年刚过40万平米。

靠着这个底子,蜀海号称能做上万种食材和菜品,有专门的SaaS系统进行管理,还能给农场和肉厂这些上游供应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服务?那是什么?


当你的对手做到可以给这块牛肉的供应商放贷时,比赛已经结束了。

打仗,你要去买子弹,而人家给子弹厂投资、包车包仓储存运输、做系统来管理,甚至给子弹都写好了使用说明。

打毛啊。

一两个城市几家店的局部战争,别的火锅店可以靠在当地的底子和海底捞拉锯一下;全国火锅市场,没几个是海底捞的对手,因为连食材标准化都没法保证。

呷哺呷哺可能都更有点希望,毕竟人家有自己的三级配送仓。

很多餐饮品牌其实早就选择依附海底捞了,蜀海现在支撑了至少600家餐饮连锁品牌的食材供应。


这才是中国现在的产业竞争,早已经不是“一项服务一款爆品”就能做起一家公司。没有足够坚实的系统化支持,微创新只能带来短期内的收益。

然后迅速被人抄袭,再被人用强悍系统支持的改良版打趴。

海底捞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做什么“优质服务”或“口碑火锅”,海底捞就是奔着肯德基麦当劳去的。而且不止要留下一个消费者记得住的大众品牌,更要留下一个餐饮行业的基础建设。

做到一个行业的基础建设,那就是百年买卖,不管你喜不喜欢海底捞,你都会用到海底捞。只有大环境能影响,一两起负面新闻没有意义。

胖友们,要加深对“巨头”的理解啊。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持有海底捞股票的人,觉得这明显是小题大做。

如果不是因为海底捞即便下跌,还是偏高,我都应该因此补仓了。

几年前海底捞后厨脏乱差、有老鼠的新闻都没让它垮,牛肉粒怎么会让它垮。。。

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管理体制、充沛的现金流和成熟的仓储。

高票答案讽刺海底捞为了短期股价,在疫情期间盲目扩张,但没有思考为什么海底捞疫情期间可以新增数百家店。

要知道,

2019年海底捞市值和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百胜差不多,但海底捞现金是46亿,百胜只有11亿,前者是后者的4倍,而海底捞的负债率是48%,百胜却是54%,海底捞甚至偏低。

与百胜不同,海底捞明显处于扩展期,2015-2019海底捞营收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5.6%(继续如此增长,2030年规模就会增加20倍)。

我觉得海底捞未来可预期的成长性不会比星巴克差,而风险却比星巴克低很多,因为2019年星巴克的负债率是130%,且海底捞的扩张期在商业租金方面已经拥有足够的议价权(当年的星巴克可没有)

之所以说海底捞成长性不比星巴克差,原因有二:

其一,海底捞的主战场其实是二线城市。海底捞在二线城市的翻台率也最高,而未来二线城市的人口还会继续扩张,每年净增人口200万以上。

其二,海底捞拥有成熟的人才管理、丰富的现金、成熟的仓储,让海底捞在餐饮行业几乎可以无边界扩张,可以入侵其他餐饮领域。

第二原因,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懂。

这个逻辑我之前也不是很懂,直到几年前朋友和我商量加盟一家西安网红泰餐店。。。

在了解的过程中,我才知道这家店的老板已经推出了5家网红店,除了泰餐,还有日料等等,而且这个老板以前也经营了很多效益不错的餐饮。

加上,虽然知道呷哺呷哺推出凑凑火锅,但毕竟是同领域菜品,当我知道九毛九推出太二后,才真正明白成熟的餐饮经验是可以跨菜品应用的。

所以,先不说海底捞现在是扩张期,根本不可能末日,而且即便这个品牌末日了,它也可以利用人才、资金和仓储优势经营子品牌。

其他不说,知乎不就被咪蒙的团队运营的不错么,这还仅仅是运营人才。。。

最后,再次提醒海底捞股票挺高,本文不是荐股啊。。。


user avatar   boysanged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底捞最大的问题,是董事长选择移民新加坡。

从此以后,海底捞就从一个中国企业,变成了一个新加坡企业。


从很多角度来说,海底捞可能还是中国市场上最好的火锅品牌之一,但他摇身一变成为新加坡企业的一刹那,就注定他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了。


三星曾经是中国最好的安卓手机品牌,但是现在不再是了。

苹果也曾经是中国最好的手机,但在中国现有的高端市场,华为小米也分掉了不少。

肯德基和麦当劳依旧是中国最好的炸鸡餐饮品牌,但是炸鸡奶茶的外卖狂潮之下,她们也没有获得最大的发展。


一个新加坡企业,一个新加坡的董事长。

所有的思考,都只剩下在中国捞钱,然后转移到新加坡去。在生产经营上自然会失去重心,而随着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也必然会抗拒在一个新加坡火锅店门口瞎等。

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本来是一件小事。

这本介绍全球化的书我很喜欢。当代有一股反全球化的思潮


user avatar   wuzixuyusun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底捞末日的开始是上市

从只对顾客负责

转变为只对,是只对股东负责,只考虑如何利润最大化

疫情来了,裁撤员工,后来招不上人,员工工作时间每天超过13小时,最多的时候15小时,不信的可以上招聘网站问一问,或者去门店问问基层小员工

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员工关怀不够,离职率飙升

开始恶性循环,不然为什么海捞还一直在招人呢?

是因为疯狂开新店吗?不是,是因为一直有人离职,如果是一个好工作,为什么还会有坑位呢?

价格也一直在提升,首先就是锅底,牛油全锅从112上涨到120,清油从76上涨到82

肉类,冻货,土豆,蔬菜都在上涨,并且砍掉了一些人工多的菜品,鱼片之类的。开发的新菜品,也主要以半成品为主,拿过来就能用的那种,而且数量比较少,价格比较贵。

之前有个黑椒牛排,180g还是多少,50块钱,但是就是袋装半成品,想想你买半分,100g左右,25

~~~~~

海捞目标顾客是城市中产,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服务的敏感度非常的高,从知乎这两年的问题也能看出来

其实海捞可以算是餐饮中的平民奢侈品,就像LV和prada这种,平民也买得起,但是你让他吃到黑卡,太贵了,一般都是浅尝辄止,然而一旦奢侈品开始向ZARA或HM看齐,失去了奢侈品属性,那么销售额肯定大幅度下滑

一海捞服务质量一旦出现明显的下降,那么城市中产就不会买账,销售额出现大幅度的降低是在所难免,然而总部可能以为是疫情原因导致下降或者觉得疫情以后再培训就好,有时候积重难返,回不去了

等疫苗接种基本完成,海捞发现营业额还是不如预期,那时候就会着急了,呼呼也会有铺天盖地的热度,软文

~~~~~~~~

我说的这些总部也应该知道,然而员工工作时间已经13+了,甚至出现了国庆早上九点到晚上12点无休的状况

工资是多少呢,一线5300左右,一天13小时算,才15.6/小时,而且可能不止13小时,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你还能要求员工什么呢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论:就算海底捞突然人去楼空,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毕竟终归会有泡沫吹破的一天嘛。

前两天,海底捞发布了去年的财务预期,净利润同比2019年(约23.47亿元)下降约90%。按此计算,过去一年净利润约在2.347亿元。

按照媒体说法,对于净利润预期大幅下降的原因,海底捞归结为两点:

第一,全球疫情爆发对消费场所的限制带来的集团营运压力

第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净汇兑损失约2.35亿元。

关于第一点,去年疫情最为严重时期有两家餐饮巨头跳的最欢,一个是西贝一个就是它。

而正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它们也都分别拿到了巨额银行信贷,只是我目前没查到海底捞它们到底有没有还银行的钱。

根据常理而言,很多餐饮连锁品牌没有银行支持,都在2020年咬牙坚持住了。海底捞拿着钱怎么日子还过得越来越紧巴巴,甚至原材料都要换掉呢?

毕竟作为大多数店铺设置在中国的知名新加坡火锅品牌,咱们对疫情控制很给力,到第二季度之后基本上用餐都逐渐恢复了。

所以,我们需要看另外一段描述:

2020年以来,海底捞不但试水了简快餐赛道,相继开出“十八汆”面馆、饭饭林等多个子品牌,还在整个行业都在求稳的共识下逆势扩张。仅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就开店多达173家。据光大证券预计,2020年全年海底捞将新增门店525家。

在明明运营成本压力巨大、还欠着银行一大笔信贷的情况下,海底捞不想着如何维持住现有基本盘,踏踏实实和员工们同舟共济渡过难关,反而还在扩张?

从企业,尤其是餐饮企业经营的角度而言,面对新冠可能造成的未知风险,为何新加坡人张勇如此大胆地赌博?

无他,只有不断扩张才能刺激股价尔。

只看一年来大多数时间表现,海底捞的形势不是小好,简直是大好。从疫情最严重时期的28涨到83的高点,就问你怕不怕?

毕竟和其他餐饮品牌相比,你瞧海底捞还能扩张,牛不牛?太牛了。那股价能不上去吗?

至于扩张的钱从哪里来,自然就是不断缩减现有运营成本,尝试更多收益来源,例如说一边把牛肉变大豆,一边变相涨价,等等。

但开店终归是需要持续投入的,扩张不可能是无止境的,靠着子品牌做做火锅外卖之类,也不是短期内就能成为主要收益来源的。

所以一方面受到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影响,一方面到了今年基本上也是扩张到极限了。

狗鼻子一样的资本市场当然会逐渐采取谨慎态度。

官方预期发布之后,股票市场反应基本是一路走低,显然这个成绩不会是利好:

其实如果按照月来看的话,早在发布官方预期前,海底捞已经有一些顶不住:

怎么才能维持住股价的体面?新加坡人肯定不会想着去改善员工待遇,提升用户体验,稳扎稳打练内功。

未来一个时期,还会不断有更多海底捞门店开业,然后各类打着海底捞名头的概念产品问世,加之各类媒体、营销号持续炒作“海底捞新吃法”“新服务”,依然热热闹闹。

至于被吹嘘出来的“完善产业链”,也未必就是什么独一无二,不可替代,遥遥领先于行业。毕竟这不是芯片,不是光刻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槛。

所以某一天,做空机构发布字字见血的报告,随即股价轰然倒塌,人们才会清醒过来:

这家股价是小米等“新贵”好几倍的企业,实际上除了几把桌子椅子外,什么“硬通货”都没有。

当然了,也无需为海底捞高管们操心,毕竟张勇等聪明人在去年最危急的时候都积极踊跃地套现十几亿,大张旗鼓宣布自己要退休……

如果真到了紧要关头,恐怕高管们跑得比谁都要快。

唯一的心愿,就是在一地鸡毛前——起码把银行钱给还了吧!


user avatar   zombiewri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一个真的大女主剧,不是一群妹子,全篇下来只有一个女主角、在我心里绝对no1的——《奇诺之旅》。

这部应该算是冷番了吧,但是对有着漫长漫龄+天性摇摆不定的我来说,差不多有十年了,这部就一直是我不会遗忘的心头好,它就像是酒一样,是越藏越香的那种。

这部动画是时雨泽惠一的同名轻小说改编的,讲的是一个旅行者和一辆会说话的摩托车周游各国的故事。女主人公奇诺,真名未知,一个酷到没边的人,这种酷不是外貌上的,是内心的,又强大又冷静,耍得一手天下无敌的枪法,遇事冷静沉着(几乎面瘫),善良但不完全不会圣母,很多时候其实都是旁观者,喜欢吃(免费的那种),喜欢洗澡,喜欢睡干净柔软的床(可爱死了)。

上面我说摩托车会说话,就能想到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有着许多神奇的国家,各个国家之间几乎没有关联。

比如主人公奇诺来自“大人之国”,这个国家规定小孩12岁就要接受手术变成大人,奇诺因为受到旅行者的影响,不想成为大人而逃离国家,之后才开始了奇妙之旅。

再比如还有一个诚实之国,这个国家因为科技手段超前,可以通过手段知晓他人脑子里的想法,一开始大家还很开心,可以知道别人脑子里真正的想法,不管爱、开心还是愤怒。但仔细一想这种生活简直太可怕了好吧,脑子里的想法有时是无意识且不受控制的,所以这个国家的人后来陷入混乱,大家最后只好一个人住,即使是夫妻也要保持距离,然后当奇诺到这个国家的时候,就看见了一栋栋分开的房子,每一栋里面都只有一个人孤独地居住。

还有号称没有疾病的国家,会移动的国家……每个国家都非常有趣,有着各种奇怪而荒诞的风俗。但是,奇诺的故事却不是轻松有趣的,这是一个奇幻的寓言式题材,里面呈现出了非常多人性阴暗面,灰暗的同时又有些治愈,不会强制讲道理,因为在看到最后的时候,作者已经把他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抛给你了。

我在看的时候,会惊叹作者想象力真是太神了,也会被奇诺平静淡定的性格吸引,因为这部早期画质加上画风的原因,还有不少人以为奇诺是男的,但我在看的时候,完全没想过奇诺的性别,因为故事的精彩程度和奇诺的人格魅力已经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我腾不出空来去想她的性别。

就去年有一部《魔女之旅》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里面魔女的旅行就和奇诺有些像,我看了前面几集,后来就弃了,作为轻松来看的番剧挺好的,但总体感觉太浅了(就是正常拿出来比说一下而已,绝不是出自踩一捧一的想法!)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因为太喜欢反而不太想和别人分享的经历,奇诺对我来说,就是这种程度的喜欢,因为她实在——太棒惹!

(另外,奇诺17年的时候重制过一次,但我还是喜欢老版的奇诺)


user avatar   xu-huan-8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汉字、彝文、谚文等极少数文字外,无论欧亚,绝大多数现存文字都能溯源到腓尼基字母,都很难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文字”。

“谚文借鉴八思巴字笔画”的说法未有实证,至少组合结构是截然不同的,八思巴字仍以线性排列为主,而谚文反倒有些效仿了汉字的结构。

当代各种文字间的借用关系,主要分为两类:

  • 在同一套字形标准下借用和扩展(多数欧洲语言西亚、中亚语言使用的文字系统属于这类,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等例外。我国境内的胡都木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满文/锡伯文之间属于这类关系)
  • 改造后另外建立了一套字形标准(多数南亚语言和部分东南亚语言使用的文字系统属于这类,我国境内的藏文、版纳傣文、德宏傣文等也属于这类)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一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少”。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二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多”。

第一种方式即使用到极限,也就是像越南语这样,多出些变体字母和加符,比如

  • 基于拉丁字母A的:Àà,Ảả,Ãã,Áá,Ạạ Ăă,Ằằ,Ẳẳ,Ẵẵ,Ắắ,Ặặ Ââ,Ầầ,Ẩẩ,Ẫẫ,Ấấ,Ậậ
  • 基于拉丁字母O的:Òò,Ỏỏ,Õõ,Óó,Ọọ Ôô,Ồồ,Ổổ,Ỗỗ,Ốố,Ộộ Ơơ,Ờờ,Ởở,Ỡỡ,Ớớ,Ợợ
  • 基于拉丁字母U的:Ùù,Ủủ,Ũũ,Úú,Ụụ Ưư,Ừừ,Ửử,Ữữ,Ứứ,Ựự
  • 基于拉丁字母Y的:Ỳỳ,Ỷỷ,Ỹỹ,Ýý,Ỵỵ
  • ……(还有些就不列举了)

而第二种方式直接各定字形标准,起步就是abcd和αβγδ的差别。

这张是各位知友用过几十遍的图

比如东南亚常见的tuk-tuk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现实中tuk-tuk指的是下面这个:

这个拟声词来源于机动三轮车马达的“突突”声。

在柬埔寨、泰国、老挝三个国家的写法如下:

  • 高棉文 តុកតុក或ទុកទុក
  • 泰文 ตุ๊กตุ๊ก - ตุ๊ก ๆ
  • 老挝文 ຕຸກຕຸກ

一看就是三种不同的文字,没错。

下面放大再看——

是不是好像有点关系了?

如果将腓尼基字母衍生出来的文字体系视为一棵参天大树,以上三种文字的差别,只相当于在一根枝梢末端,几条新杈的距离。

发源于南亚的婆罗米文字系统,则相当于一根繁茂的枝干。

下面再看个例子,

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中“龙”的原型,据说参照了南亚神话中的“那伽”。

这个梵语借词用中南半岛几种文字写出来分别是:

  • 缅文 နဂါး
  • 老挝文 ນາກ
  • 泰文 นาค
  • 高棉文 នាគ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先对内部结构进行“对齐”

也就是严格按原字母对应关系来“转写”,忽略各语种正字法的差别

得到这组:

  • 缅文 နာဂ
  • 老挝文 ນາຄ(实际不这样写)
  • 泰文 นาค
  • 高棉文 នាគ

放大再看——

是不是也好像有些关联?

或许有朋友注意到,左边的梵语天城文、缅文,和后边几种文字差别更大。

这是因为,相比于高棉文、泰文、老挝文的关系,它们只能算是“远亲文字”。

为什么南亚和东南亚没有出现“统一”的文字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应历史时期,这片区域未曾出现像罗马、隋唐那样的“绝对中心”

古印度之于南亚、东南亚,古高棉之于暹罗、澜沧,顶多像古希腊之于欧洲多数地区那样,只是处于“文化高位”,而非在整体国力和影响力上的全面碾压。

而在中南半岛内部,西边的孟族、缅族,中间的高棉、泰族,东边的占族、京族,也没有任何一方长期受到整个区域的推崇。

欧洲其它语言借入希腊语的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来写。

东南亚语言借入梵语巴利语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各自改订后的文字体系书写。

甚至,即使在南亚次大陆,天城文也不过是用来书写梵语的众多文字之一。

这就好比,假如东亚历史上始终并立着众多实力相差不远,谁也不服谁的政权,几套意音文字各自发展,或许也就不知分化成多少种文字了。

延伸阅读:

《寻龙传说》讲的是哪个国家的故事?

为什么《猫和老鼠》不叫《汤姆和杰瑞》?

卡梅隆为拍摄《阿凡达》创造了纳美人的语言?

是《旺达幻视》还是《旺达和幻视》?

有什么好看的法文原版电影?

有哪些像《人潮汹涌》这样改编了多个版本的电影?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39种语言




  

相关话题

  在海底捞做服务员的工作体验是怎样的? 
  为什么川渝地区吃火锅时喜欢蘸油碟,而北方地区更喜欢麻酱呢? 
  为什么关于一个单品加小吃的套餐比单品更便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0 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目前餐饮业现状如何?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海底捞的过度服务? 
  如何看待媒体报道餐厅浪费现象,年轻人吃火锅调 3 碗小料是浪费吗? 
  你知道的餐饮内幕有哪些? 
  海底捞的计件工资模式是如何实现的? 
  假如在海底捞吃霸王餐的话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韩国的部队火锅真是用美军的剩菜做的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白岩松呼吁「多关注非名校学生」:九成大学生毕业于非双一流学校,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却集中于名校?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媒体发文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仍 60 岁退休会造成代际之间的不公平」?你有什么看法?





© 2024-12-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