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以前的戏曲,花一分多钟就唱了10来个字,等得我心都燥起来了,为什么以前的人还这么喜欢听?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da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京剧欣赏最大的障碍不是“慢”,而是——

京剧承载的所有的东西,和现代人的知识体系完全脱钩,甚至背道而驰。

换句话说,我们接受的现代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欣赏京剧这个问题上,根本一样也用不上。

所以,在京剧最流行的旧社会,反对京剧最明显的,都是接受西方教育的那些文人,不仅有胡适,而且有周迅:

从昆曲变为近百年的“俗戏”,可算得中国戏剧史上一大革命。大概百年来政治上的大乱,生计上的变化,私家乐部的销灭,也都与这种“俗剧”的兴起大有密切关系。后来“俗剧”中的京调受了几个有势力的人,如前清慈禧后等的提倡,于是成为中国戏界最通行的戏剧。但此种俗剧的运动,起原全在中下级社会,与文人学士无关,故戏中字句往往十分鄙陋,梆子腔中更多极不通的文字。俗剧的内容,因为他是中下级社会的流行品,故含有此种社会的种种恶劣性,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关于这种教育体系的差别带来的欣赏障碍,我先举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京剧唱腔里最难欣赏的是啥?

不是题主Po出来的这段四平调,而是“散板”和“摇板”。

这两个唱腔板式一个共同的特点是——

没有节奏!没有节奏!没有节奏!

它有一个大概的旋律,但是没有重音、轻音,也没有时长限制。

这个是和现代教育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件事情。

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乐理,最基本的就是节奏、拍子,什么四二拍、四三拍。哪怕我们写作文,老师也会告诉你,要照顾情节节奏。

节奏,是现代人学习中藏在内心的魔鬼。你敢想象张学友唱歌没有节奏吗?

别说歌星了。左小祖咒、曾轶可知道吧?唱歌跑调那两位(一个是故意的,一个不是),已经够离谱了吧。但是,他俩也只不过跑调而已,没敢把节奏唱乱。

因为唱乱节奏,乐队不好办。

但是人家京剧摇板、散板,就是没有节奏!名正言顺的没有节奏。

即便是有节奏的快板、流水板、原板、慢板,之类有节奏的唱腔,京剧里演唱起来,也讲究“干板剁字”、“抢板”、“让板”、“耍板”,反正就是让演唱者,千万不要照着节奏唱啊!

您看京剧表演的时候,乐队(行话叫“场面”)面前从来没有谱子,琴师的两只眼睛永远直勾勾地望着演唱者。

这就是说,节奏啥的,根本不重要,第一重要的是演唱者的情绪。

所以,京剧场面里,琴师和打鼓佬最值钱,他们把握演唱者的情绪,带着整个乐队走。

后来样板戏火过一阵,又被传统节目超过了。样板戏这个东西唱腔不是不好听,主要还是太规矩,交响乐伴奏,乐队和演员互相看不见。那玩儿意就没劲了。

后来,许多京剧团都曾多次尝试过“交响乐伴奏京剧”,但最终没有成为主流。我曾经和一个京剧演员交流过这事儿,问他交响乐伴奏的感受,他就一个字——累,真累。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京剧,在基本乐理上,就和现代教育不一样。

以上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京剧欣赏不了,根本就不是你欣赏水平问题,在新式教育之前的中国,那可以说是垂直型最强的文艺形式,和“高雅艺术”不沾边。

咱们就不提那个一直污蔑我们京剧的胡适,就说京剧爱好者吧,以下故事来自《京剧谈往录》

有一天某先生坐着人力车出门办事,在车上哼着谭鑫培先生的《卖马》。
哼到一半,车停了,他挺纳闷,还没到地儿呢,怎么就停了。
正待要问,却听拉车的说:
“爷,您刚才内句唱错了,应该是这么唱……”


当年上到慈禧太后,下到贩夫走卒,都会哼两句,不仅能哼两句,还能懂得欣赏。

所以这和欣赏能力一点关系也没有。

京剧,其实是当时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的一个凝结,所以特别受到国人的喜爱。

京剧当时被称为“乱弹”,有一点看不起的意思(主要是对比昆腔。),京剧演员要是会点昆腔,那就了不得,那叫“昆乱不挡”,你比如说梅兰芳,到一个新地方,必定要唱《游园惊梦》之类的昆曲,管你观众爱不爱听,就为告诉你,老子和他们那一帮唱戏的不一样,爷们儿会昆腔。

接下来,我稍微解读一下京剧包含的旧文化的内容,一般来说,喜欢这些旧文化的人,欣赏京剧是很容易上手的,而且会很容易喜欢上这门艺术。

同时,我也希望能把京剧包含的东西和现代教育的冲突说明白。

分析结束后,我再说一下京剧“一个字唱2分钟”这个问题,这也是题主提出的主要问题,不能不回答。

一、首先是热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就是宗族群居。一大家子十几二十口同住一个屋檐下,一个人说一句,一整天你耳朵边都哄哄的。更别提人来人往锅碗瓢盆打情骂俏了。

即使在城里,家族人口少的家庭也是被关在各种类似唐代“坊”的建筑群里,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亭子间。

推门就是熟人。

所以,喜欢热闹这个基因,传了几千年,拔不掉了。

京剧之前流行的文艺形式是昆曲,乐队乐器都是笙管笛箫这些吹出来的东西。

京剧皮黄这玩意儿一出来。

弦子、锣。动静特别大,

顶风能传出10里地。

你说我来戏园子干嘛来的?不就是图个热闹嘛!

现代人,已经完全没有这个生活基础了。

二、剧情和演唱的关系

现代人是无法想象,一部剧情片里,剧情是次要的,或者根本不重要。

前面说过,胡适之特别不喜欢京剧,但是,他也有喜欢的剧目,那就是《四进士》(又名“宋士杰”)。他曾说过——

很少如《四进士》一类有意义的戏。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胡适为什么喜欢《四进士》(又名:宋士杰)这出戏呢?

因为胡适在评价文艺作品的时候,关注的是情节和思想意义,他曾在评价《红楼梦》的时候说:

“不是一部好小说,因为它没有一个plot(有始有终的故事)。”
——唐德刚《海外读红楼》


胡适所受的西方教育和我们当代所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差不多。我们老师教我们写作文,尊尊告诫我们要“虎头豹尾猪肚皮”、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

而京剧,基本上是没有的、特别是折子戏。

京剧的核心,他就不是剧情、更不是什么思想意义。

当代观众走进戏园子,听京剧会有一种无处安放的感觉。

当他看到——

台上60岁的老太太,扮演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叽哩哇啦唱半天,台下还疯了一样的叫好!

必然要问自己:我来这儿干嘛来的?

一个现代观众,要向欣赏京剧,走进戏园子,必须要端正一个态度——

我是来看著名京剧歌星于魁智演唱会的,不是来看《伍子胥》这个故事的。

三、声腔艺术的古典教育内容

我们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是完全两个概念,无论从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上。

先说内容:

当代教育是以语数外为基础的。这是我们熟悉的领域,是欣赏舒适区。

古代教育是以三百千、音韵、典故为基础的。那是他们熟悉的领域,使他们的欣赏舒适区。

京剧全面反映的是他们那些个东西,这也影响了京剧好坏的评判。

文艺欣赏能力,从本质上说,就是辨别好坏的能力。

辨别好坏的基本标准,就是让你舒服了,就是好;让你不舒服了,就是不好。

京剧声腔艺术是个大话题,我简单说几个和现代教育冲突的地方。

1)“声腔艺术”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声”、一个是“腔”,前者指的是“声音、发音”、“腔”指的是旋律。

现代音乐欣赏里,旋律第一,但古代音乐欣赏里,发声更重要。这个声,指的是发声方法,包括一个字的四声、归韵。平上去入不能错,错了就叫“倒字”。

这个现代音乐欣赏以旋律和配器、和声为主,完全相反。

京剧,基本上就没有和声。

京剧,极端的说,可以说是唱“字儿”,现代音乐,是唱“歌”。

2)京剧声腔艺术的欣赏乐趣在于重复;现代歌曲的欣赏乐趣在于新鲜。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欣赏趣味。

都是好东西。

前者吸引你的是前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后者打动你的从未有过的新潮体验。

总的来说,现代教育宗旨还是鼓励学生创新、开拓,所以现代人更愿意接受快节奏的生活,更愿意接受新奇新潮。

当然啦,过去年轻人也是,只不过过去这种欲望被过去的那种教育体系压抑了。

京剧就反映了这种教育体系,

是旧教育体系的“硕果”!


其实京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下一脉相承的结果,从元杂剧开始、再到明代戏曲,再到京剧,其一贯形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而我们现代人突然走进戏园子,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完全是因为现当代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出现了语境断层。

四、最后我来说一下京剧一个字唱半天这个情况是如何形成。

再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以京剧老生行当为线索,稍微捋一捋时间线。

第一代成型的京剧老生代表:程长庚(前三鼎甲时代)

第二代:谭鑫培、王桂芬、孙菊仙(后三鼎甲时代),这一代的三位演员,都有录音传世(王桂芬、孙菊仙的录音基本确定不是本人灌录,但因为伪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把当代人都给骗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几段录音可以代表这两位先生)

第三代:前四大须生时代: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第四代:后四大须生时代: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这四个人都活到了建国以后,马连良和有视频存世)

我们一代一代分析,会发现,唱腔时长,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越来越长。

我们先分析,再做结论。

第一代,我没听过录音,所以不讲。

第二代、在现存的录音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唱腔中耍腔的现象很少,王桂芬和孙菊仙几乎没有甩腔,赶紧利落,比现代摇滚乐还要猛。

第三代、高庆奎的唱腔里开始出现“拉汽笛”的表演形式,

一下这段视频中,从40秒开始,“父子们”三个字,高庆奎唱了20秒,中间没有换气。

“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一句,一共唱了1分05秒,中间只换了三口气。

而余叔岩的唱腔,依然比较干净利落。

第四代、耍腔的现象比较普遍了。

杨宝森文昭关里,一个“前”字,就唱了20秒,相当于高庆奎的三个字时长。

在第二代的余叔岩录音里,也有类似的唱腔(二黄慢板,耍腔的时间连杨宝森一半都没到)

这还不是最长的,有兴趣可以听他的《碰碑》,一个字一分钟。

奚啸伯的二黄慢板也不短。这里就不举例了。

谭富英和马连良要好一些。

但是,这进入第四代时期的马连良和第三代时期的马连良,做一个自我对比,也会发现,这一时期比上一时期尺寸慢、时间长。


也就是说,一代人更比一代人唱的慢、唱的时间长。

这是为什么?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是关于谭鑫培和他同时期的另一个老生:刘洪升的故事。


《珠帘寨》原系花脸戏。由谭氏改造者。据说当年刘鸿升红时。曾与鑫培打对台。时捧刘之人渐多。有时上座竟超过谭氏之上。以致谭氏气得二个月不登台。因在家改排此戏。拟打倒之。知刘氏右足残废。不善于演靠把戏。故于沙陀国之后加“收周德威”。扎靠起埧。对刀。比箭等场以难之。自此戏贴出。刘氏上座果渐逊于谭。不久乃一气而走上海云。
——《谭鑫培文献专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刘菊禅 著


王威按:在第二代后三鼎甲时期,谭鑫培可谓一统京剧江湖,但是这时候半路杀出个名叫刘鸿升的人,上座率居然超过了谭鑫培。

刘鸿升的艺术特点有两个:一个是调门高、另一个就是拉长音。

刘鸿升还有一个追随者,就是前面说的那个2分钟换三口气的高庆奎。

刘鸿升用这种方法,在上座率方面超过谭鑫培。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观众喜欢。

我们再回到上面杨宝森那段一个字唱2分钟的。

那一段是现场录音,我们可以听到,这个“前”字唱完后,有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事实上,我们听杨宝森现存的现场录音,都是这样。

所以说,京剧“拉长音”,是在和观众交流中经验的产物,观众喜欢看、就算不喜欢,也会因为你的努力而给你叫好、鼓掌。

所以京剧表演到后来,就越来越在长音上下文章。

这是舞台艺术特性决定的。舞台艺术表演的目的是征服现场观众,让观众鼓掌、让观众叫好。

而现代有了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表演者不需要和演员互动了,所以也没必要费力不讨好的去拉长音,甩腔了。也没有这个动力了。

舞台艺术和科技时代的艺术,呈现出不同的着重点,除了上述的拉长音之外,还包括:唱段时间的区别、唱腔起伏音阶跨度的区别、以及表演者“劲头儿”的区别。

科技时代的音乐,歌曲时间段、旋律起伏不大、表演者比较轻松。一个听众习惯了这种表演行驶之后,就很难欣赏动不动就十几分钟、高低起伏、音量始终保持在刺耳的高度上,这样一种艺术形式了。


我说句很负责任的话,如果没有录音机、电视机等科技手段,现代所有歌星,只考演唱会被大家熟悉的话。

那么,这些歌星,无论是张国荣还是周杰伦,他最终还是会走向戏剧的表现方式,而不是现在这样的“靡靡之音”。

+++++3月6日更新+++++

半夜爬起来更新,是因为看到一个评论用了“胡说”这个词来评价我这篇文章中关于节奏的问题。

有点气愤,所以半夜爬起来更新一下。让路过的人评评理,看看我是不是胡说。

首先解释两点

1、我很喜欢有人评论,我也很愿意看到相反的意见。本人才疏学浅,这个我认。但是希望能够以讲道理的方式批评我,对我也是帮助。

2、这篇文章很爆肝,但是依然有很多地方没讲透,主要是戏曲这东西要讲的太多,只能针对问题,我觉得不重要的地方,就简单说一下。

既然谈到京剧的节奏(其它戏曲我不是特别熟悉,所以不强答。也希望熟悉的朋友指正。)

京剧唱腔主要分皮黄两种,简单地说是和发源地有关。这个不展开,百度应该能查到。

那么节奏这个问题,百度我看了,讲的不太详细,我稍微解释一下。

我们常听人说“一板一眼”这个成语,原本的意思就是制“跟着(戏曲旋律的)节奏走,不做任何变化”。

其中“板”指的是“重音”、“眼”就是乐理中的“轻音”。

京剧节奏主要分:慢板(也可以叫“三眼”)、原板、二六板、流水板等,此外还有两个特殊的板式,就是我文中提到的散板和摇板。(也有人认为“板”是指:小节,但是我个人倾向于指“重音”)

慢板,用现代乐理可以理解为“四四拍”,4/4拍:4/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可以有4个4分音符。强、弱、次强、弱。京剧行话叫:一板三眼,或者就叫“三眼”

原板,可以理解为四二拍,2/4拍:2/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可以有2个4分音符。强、弱。京剧行话叫:一板一眼(也就是这个成语的来历)

二六板,可以理解为速度更快的原板。

流水板,是四一拍,1/4拍:1/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1拍。这个行话叫“有板无眼”,也就是说,只有重音,没有轻音。(这是通常表示)

以上解释,不熟悉京剧的可能会有点一头雾水。

反正只要记住,板是重音,眼是轻音,大致就不错了。

比如我们有时候听到“快三眼”这个词,说的就是慢板,只不过长的快一点而已。

此外,还有两个特殊的板式,就是摇板和散板,行话叫“无板无眼”,现代乐理术语称之为“自由板式”,其实歌剧中也有,但是不像京剧那么普遍。

比如京剧《洪洋洞》的老生唱段,除了著名的“洪三段”有节奏以外,其他都是大段的散板。刚刚入门京剧的观众特别不喜欢,但是老观众却特别喜欢

见功力!

那么散板和摇板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的说

散板是慢打慢唱;摇板是“紧打慢唱”(这好像也是个成语),关键在于听弦子,烘托不同的背景。

那么有节奏的慢板原板流水板,是不是和现代音乐一样要遵循节奏呢?

很遗憾的说,就像“一板一眼”这个成语不太用于褒义词一样。对于京剧演员来说,完全按照谱子,他们也做不到。

所以又有“抢板”、让板、耍板、干板跺字的说法。

抢板:就是还没到这个板的时候,演员先把这个字唱出来,破坏原来的节奏。

让板,就是板的位置已经过了,演员才开始唱这个字。

耍板,就是完全不按照板眼甚至小节规定的时间来唱,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当然大致还是保持旋律的)

正因为有这些个破坏规矩、不讲节奏的东西在里面,京剧才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唱同一段唱腔,完全不一样。

在八大须生中,最喜欢耍板的,第一是奚啸伯、第二是言菊朋。

其他几个,我敢这么说,你只要能找出一个规规矩矩按照谱子常德人,我王威从此推乎。

都是比较自由的。

我们来停一段奚啸伯先生的《白帝城》,注意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抛”,就是让板。

另外还有干板跺字,这个说法比较多,我就不一一解释了。

我再贴一张照片,选自《京剧戏谱集成》,随便拿的随便翻的,应该是《失街亭》里的一段摇板。

主要是请大家注意,这个简谱,没有“小节符号”,为什么没有,就是因为没有节奏,就没办法标。

另外,评论中还有人提到了京剧唱腔有长有短的问题。

我稍微解释一下。

一出戏里,唱腔肯定得又长又短,但还是以长为主,短的作为调剂,一般都是过场。就好像你买了一件白衣服,尽管上面可能有其他颜色的点缀,你还是说这是一件白衣服。

舞台节目一定要长,因为观众定下心来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

比如郭德纲,同一段相声,在小剧场演出都会比晚会、电视上长,这还真不仅仅是晚会电视对时间要求高的原因,主要还是吸引那么多观众共同的注意力,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

这位朋友好像还提了另外一个问题,我忘了。

等查到了再更新吧。

非常感谢大家,晚安啦

++++3月6日再更新一波++++++

特别兴奋。

说实在,没想到京剧这个话题能有人关心讨论。

关于京剧,我有一肚子话,真的从来没跟人说起过。身边的人没人愿意讨论这个话题。

所以,我必须再针对评论区说一些个人观点,和大家印证。

我的观点主要来自我的听戏经验、阅读和思考。

这次更新主要想讨论评论区谈的比较多的几个问题

1、节奏问题和“心板”问题。

2、故事情节问题

3、以及那本《京剧曲谱集成》一两句话。

一、先说节奏问题和心板问题

这个评论被点赞挺多,所以我会说的比较多。

首先我重复一下我这篇回答的观点——

京剧欣赏障碍,主要是我国传统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完全脱节造成的。

这个问题,无所谓好坏。

“散板无板无眼”,但是还是有“心板”的,这句话,我也经常听老先生说。

“心板”这一提法,正是证明了,传统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非常大的冲突。

现代教育体系:知识的发展是无限接近于“确定性”(当然,这是做不到的。)。

为了达到“确定性”这个目标,甚至不惜才用人为定义。例如理科的“公式”以及“乐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趋于确定的表现。

这些都是人为定义的。

确定性的好处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是便于人类的知识传承和知识积累。

举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勾股定理。

我国古代的表现方法是:勾三股四弦五。

现代教育的表达方式是:a平方+b平方=c平方。

我相信我们现代人都能理解“勾三股四弦五”在说什么,是因为有了“公式”反推的。

但是古代人,不知道这个公司,你就给他一个三四五的数字关系,他是完全没有办法来解决除了三四五之外,其他数字的三角关系的。

这就得靠悟性。

注重悟性,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心板”也是这样的。

一个人学京剧,你说是给他用现代的谱子教他,学得快?还是跟她说“心板”学得快?

现代教育里,有板就是有板,没板就是没板。

“虽然没有节奏,但是你心里要有节奏”,这样的论述,你如果跟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传统中国文化的人去说,他能发疯。

高考,有道题,我答错了,我能跟老实说“虽然我没写对,但是我心里是对的。”

这种情况在传统教育里,其实问题不大。但是不被现代教育体系接受的。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分支问题,也是一个评论中指出的,说:流行音乐里也有“让板”的情况存在。

的确如此。

但是,这种情况是被记录在谱子上的。

为嘛呢?

因为现代音乐里,乐队和歌手是可以分开录音的,也就是说,乐队演奏的时候,可能根本不知道你歌手他会怎么唱。他就是照着谱子来。

而且现代伴奏比戏曲复杂,和声多声部配合,你不是先说好,一个人耍板,那整个团队就乱了。

还有一个评论把散板对比“爵士乐”

我感到非常非常钦佩。

我不懂爵士乐,看了他的评论,特别听了一些。反正我的感觉,和听散板的感觉是一模一样。

再次表示感谢!

二、关于京剧中剧情的问题。

剧情在京剧中的确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京剧表演者,是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连良先生的《清风亭》。

但是京剧就情节来说,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情节比较松散,第二,他是靠唱来推动剧情的。

所以演唱者的唱还是比剧情更重要。

我说件事情。

我曾经在天蟾看过李军的全本杨家将,从金沙滩开始,到审潘。特别热闹,剧情也比较完整。

前一个小时没李军什么事。

接下来李军先是大段翻二黄,长靠;中间大段叹五更;最后大段念白。

李军都累脱相了。青筋都宝气来了。

所以说,你要以剧情为主,主角一整出下来,能死台上。

这还不算

我记得当初这场戏的票价不贵。具体记不住了,但是肯定不贵,不贵到我一点不心疼。

过了半年,于魁志来天蟾,其中有上面说的叹五更。

反正我一早起来买票没买到。

这说明啥?说明人家来看戏,根本就不是来看你寇准是怎么报仇的,就为看演员的唱。

三、关于《京剧曲谱集成》这本书。

的确挺贵的,好像有10本,二手的大约400一套。

如果不是为了收藏,也有PDF版本可以获取。

再次感谢大家

感谢知乎

让我有机会在京剧这个没人关心的问题上一吐为快。


++++3月8日更新++++++++

我好像是吃定这个回答了,不知道照这样更新下去,会不会成为网络文学

特别开心,首先祝大家女神节快乐。

大家这么捧,我必须要更新一下,表达我的谢意。

我每一条评论都看了,注意到好多朋友以前没怎么听京剧,这是让我特别兴奋的地方。如果我的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京剧,哪怕只有一个人,我都会感到非常开心。

所以,我这次更新主要是献给你们:

其实,京剧入门难,入门之后,会欲罢不能的,真的。

我就是大学才开始听京剧,到现在每天不听心里别扭。

所以我就推荐几段吸引我入门的京剧。

京剧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我这次主要推荐生角。

为了更好的理解京剧,我想拿几个流行歌曲来对比,稍微讲一讲。


首先推荐的是著名老生李少春演唱的《野猪林》选段《大雪飘》。说的是林冲的故事。

林冲被发配沧州,看守大军草料,心中郁闷,出去喝酒,在路上就唱了这段反二黄。

我曾经在公司卡拉OK活动中唱过这一段,在座的同事都说:“挺好听的呀,没想到京剧也这么好听。”

这一段是建国后重新改变过的,所以在配乐上进行了强化,比较容易被接受。

在听这段之前,我先贴一手流行歌曲——80年代的流行歌曲吧。

Dire Straits(恐怖海峡)的代表作《战火兄弟连 Brothers in arms》,这首歌曲,当初销量3000万张,是全球销量最高的歌曲之一。

再听一首枪炮与玫瑰的《dont cry》

李少春这段,就有这种“软摇滚”的感觉。

我每次听这段,都是心潮澎湃,为英雄而落泪。尤其是情绪堆积到高潮的那一句:“。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血刃未锄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满怀激愤问苍天:⋯⋯诛尽奸贼庙堂宽,壮怀得舒展,贼头祭龙泉。却为何天颜遍堆愁与怨⋯⋯”

不由令人想起杜甫的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再贴一个于魁智的同一段,不过我总感觉,于魁智表现不如李少春悲壮。

不过,于魁智的音响效果好。


第二段我要推荐的是周信芳(麒麟童)《徐策跑城》中的高拨子

如果说上一段是软摇滚的话,那么这一段就是“硬摇滚”

我保证开口第一句就能把你震撼到

这不就是崔健吗?

再来一段《追韩信》中的唱段《我主爷》快流水,也是硬摇滚风格的。

这出戏侯宝林父子在春晚上表演过。

接下来推荐一段旦角:

京剧界的杨坤——程砚秋程老板

程老板不仅用杨坤的嗓子唱女声,而且一副周润发的大高个。

所以程派旦角,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唱,没啥配角。

太高大威猛了。

下面请听程老板最著名的《锁麟囊》

以上是京剧入门唱段,选的都是比较有特色的。

如果有兴趣,请点击追更,我再推荐一些进阶的,进阶的,就需要带一些讲解了

欣赏京剧,肯定要配合讲解的,靠自己听,挺难真正体会那种美感的。

谢谢大家伙儿。

++++更新3月10日++++++++

感谢大家的捧场。

这次更新,主要针对入门者,以著名老生唱段《甘露寺》西皮原板转流水为例,说下我个人对京剧欣赏的理解。

最后会介绍一下德云社郭德纲先生这段唱腔的表演。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内容,要说就说百度上没有的。

在讲解之前,我先建议初学者熟悉一下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胡琴。

胡琴这个乐器,比较闹。比如你去听京剧交响乐,一开始听得挺好,挺和谐。突然胡琴响起来,能吓你一跳,把所有其他一切乐器都盖住了。

当时当你熟悉胡琴的声音之后,你就会体会到他的美妙。

我个人认为,胡琴最美的部分,体现在这段名为《夜深沉》的曲牌里。

他完美的诠释了《琵琶行》那两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弦乐的美妙。

非常适合入门。

而这个曲牌最为京剧爱好者所熟知,主要还是因为他出现在京剧《击鼓骂曹》中。剧中主演,要现场打鼓,配合夜深沉的节奏。

所以,一个京剧老生演员,能演《击鼓骂曹》,那就算是行了。

下面正式欣赏,先听一下马连良先生的这段《甘露寺》,然后一点一点的解析。

配合这段唱腔,我们来先讲一些京剧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呢,知道不知道也许不重要,但如果知道的话呢,可能会增加欣赏兴趣。

也便于吹牛皮。

就好像我现在在这里吹牛皮一样!(哈哈哈,手狗)

第一、区分西皮和二黄。

京剧,又称“皮黄腔”,说来说去、包了归齐、归根到底,他就只有两种唱腔:一种叫二黄、一种叫西皮。

至于为什么这么叫,网上有好几种说法,咱们不去管他,我只说网上没说的,最容易区分的方法:

一段唱,第一个字落在强音节上(行话叫“板起”),这段唱就是二黄;第一个字落在弱音节上(行话叫“眼起”),这段唱就是西皮。绝对没有例外!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题主在问题中引用的这段“四平调”;另一个是郭德纲最喜欢唱的“叫小番”。

题主这段,一般称为“四平调”,那么四平调,到底是西皮还是二黄呢?

你听第一个字“海”,他是强音节。那么可以肯定,他就是“二黄”板式。

所以京剧四平调,也被称为“二黄平板”。

第二个例子,郭德纲最喜欢的“叫小番”,一共就三句词——

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

叫小番

注意第一句“一见”两个字,重音落在第二个字“见”上,而不是第一个字“一”上。

不用问,这是西皮。

回到这段《甘露寺》,

它就是典型西皮板式,第一句话“劝千岁”,很明显是“眼起”,重音落在第二字“千”上。

所以就算你一段京剧也没听过,人家放一段,你听第一个字,就能告诉别人这是西皮还是二黄。

跟老戏迷一样一样的。

另外,关于西皮二黄,我有几点补充。

1)西皮的音阶跨度比较大,旋律起伏比较大;二黄旋律起伏比较小。

2)京剧演唱有“男怕西皮,女怕二黄”的说法。就是说老生唱西皮比较吃力;青衣则正好相反。这个大家熟悉之后可以试试。

3)京剧中除了二黄、西皮外还有会小曲小调、梆子吹腔,称为“京梆两下锅”。这些不属于皮黄的旋律,自然也就不符合皮黄的规律。

(在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里面,有几段特别有意思的小曲小调,有兴趣可以去听听。)

二、京剧唱腔中高低音怎么欣赏、怎么唱。(这部分比较长)

京剧说是“唱戏”,其实是“唱字”。也就是说,京剧唱段里的高低音不是根据旋律决定的,而是根据汉语拼音“阴阳上去”四声来决定的。

如果没有按照四声标准,唱出来的,就是错的,也就是行话说的“倒字儿”。

以前,京剧唱倒字儿,是要被人笑话的。

尽管很名家出于各种目的,也倒字儿。但这个规矩还是规矩,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遵守的的。

最注意这个老生演员主要是言菊朋、奚啸伯和余叔岩。这几位老先生都过世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几个名字。这三个人是京剧里有文化的代表,其中言菊朋和奚啸伯还是八旗子弟。

那么这四声,怎么唱才不会倒字儿呢?主要规律如下:

1、四声有个口诀,但是呢这个口诀只可用来记住以后吹牛皮,不可当真,这四句口诀是——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2、吹完牛皮,开始用人话翻译一下:

第一声:必须高音,高唱。例如郭德纲的“叫小番”,三个字,嘎调(高八度),必须嘎在“番”字上,其他俩字儿,不行!因为“番”是第一声,阴平。

而且,注意,第一声不仅要高唱,而且不能耍腔,就是不能拐弯儿。

我们来听今天的唱段,第一句“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其中,千、杀、休、口四个字,都是第一声,那么就需要高唱。

“休”和“出”,连着两个阴平,都得高唱,没办法,只好采用“跺板”的技巧,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其实就为了凑合规矩。当然,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些趣味性。

不信,你回头再听一遍。

第二声。必须低唱。

今天这段唱腔的第二句“老臣与主说从头”。

这一段,其实“说”字唱倒了,但是问题不大。

注意第二声的三个字“臣”和“从”“头”,都是低唱。

不过呢,第二声这一条“倒字儿”情况发生的最多。京剧老生行里,除了言菊朋,其他人都做不到“正字儿”。

马连良是倒字儿最严重的。这里面三个字,有点不正。

第三声和第四声,在京剧里,是互换的。也就是说,第三声要唱成第四声,往下扔;而第四声要唱成第三声,拐弯。

同时,第四声,要甩腔,就是要曲了拐弯一点。

这一段的第三句

“刘备本是靖王后”

这里面第三声的有“本”,要唱成“笨”。马连良这段不太明显。

第四声“备”“是”“靖”“后”,就分别要唱成第三声“北”、“屎”、“景”、“吼”。

而且这几个字要耍腔,这个情况,在这一段里表现得还是比较明显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第三声和第四声倒置的情况呢,这是因为现在京剧老生都是学一个叫“谭鑫培”的人的唱法,所谓“无腔不成谭”

这个谭鑫培呢,是湖北人,他唱戏多少带点湖北口音,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京剧行话里,叫做“湖广音、中州韵”。

谭鑫培这个人很自私,他当年录唱片,故意把唱词唱错,就是怕别人学他,影响他的经济收入。

结果后来的人也都跟着他唱错。

唱对了反而不对。

你说这都哪儿的事儿?

更说明了京剧这个玩意儿,需要规范化的重要性。

明白了以上这些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在欣赏这个唱段的艺术特色。

一、这段唱腔的故事背景:

这段选自《三国演义》里刘备去江东孙权那里娶媳妇,孙权要趁机杀了刘备。孙权的妈妈吴国太不太清楚怎么回事儿,这时候吴国太的亲家,也就是孙权哥哥的老丈人出面替刘备说好话。

这个人名叫乔玄,是个戏剧人物,在吴国太面前夸了刘备半天,最后吴国太不但没有杀刘备,还把女儿孙尚香嫁给了刘备。

这段唱腔,就是乔玄在吴国太面前给刘备做广告。主要内容是介绍刘备的家庭状况以及手下几个马仔的个人特长。

二、这段唱腔分为两个部分,前面是原版(也就是一板一眼,四二拍的节奏。)主要介绍的是刘备的家庭背景。

欣赏的要点,是感受演唱者那种替别人吹牛皮,眉飞色舞的劲头儿。

你比如说第一句:休出口,三个字用了跺板,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为什么呢?

因为这句话,乔玄是劝阻孙权杀刘备的。

用铿锵有力的跺板,表达一种斩钉截铁的态度,似乎在跟孙权说:“不行!你不能杀刘备。”,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乔玄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老丈人,所以尽管孙权是江东之主,但人家乔玄是大辈儿,可以用这种态度来跟他说话,更何况现场还有吴国太撑腰。

马连良这个处理相当符合剧情,也表现了一个只知道家事,不关心国事的老人。

后面开始,语气和态度趋向平和、

毕竟人家孙权是主子,一开始的激动劲儿现在平静下来。开始好好跟孙权掰扯掰扯。

但是呢,内心还是有点对刘备的崇拜,所以那种崇拜英雄的情绪还在。

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刘备本是(中山)靖王后、汉帝玄孙一脉流。”,

这两句,要表现出乔玄对人家皇室血统的赞扬和崇敬。

我都听出“啧啧啧”流哈喇子的动静了。

下一句,上半句是原板、下半句转流水板了。

为什么转?

因为后面是夸刘备的手下,主仆有别,不应用同样的方式对待。

流水板特别难唱,因为“有板无眼”,唱不好,就是那种“啪啪打脸”的感觉。马连良先生这段流水的处理堪称世界之最!

同样的这段《甘露寺》,不同流派唱出来大相径庭,我们最后我们再欣赏下,其他京剧演员是怎么唱的。

奚啸伯奚派版本,奚派创始人奚啸伯是个文化人,他觉得马连良那个版本有很多错误,就把词给改了,重新设置唱腔,别有一番风味。我个人特别喜欢奚派。

表演者 张建国

最规矩的杨宝森杨派版本。如果说拿京剧对标书法的话,那么杨宝森的唱腔就是“楷书”,最规矩,适合入门学习。当然,楷书也有楷书的问题,就是呆板、不灵动。

青年京剧演员表演者 天津张克

下面再听三段南派(也就是海派的唱法),和上述几种唱法就完全不同了。

南派孙国良版本。

周信芳麒派版本,唱词都不一样。辙口也从“油求辙”改成了“言前辙”

演唱者 青年演员郭毅

最后听一段郭德纲的版本,郭德纲曾经拜南派京剧艺术家赵麟童为师。当然啦,赵先生那么大岁数,也不可能交给他什么东西。

不过,江湖有传言,郭先生花了上百万从南派老先生手里,买了一批京剧曲谱。

所以,我怀疑他这一段可能是跟谱上学的。和我们现在听到的南派两种唱法完全不同。

这五段《甘露寺》,你更喜欢哪段?

我想下一次更新,分析一下这几家的艺术特色,从而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欣赏京剧的唱腔之美。

(这个东西,我要是能视频讲解就能更清楚了,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希望我能有空出来的时间,拍几段京剧入门的视频,边说边听边长,那就算行了。)

总之,内心一句话:特别感谢大家!

+++++3月12日更新+++++++

再次感谢大家。

我可爱聊京剧了,我把我知道的关于京剧的一些入门知识,都在这个回答里聊聊,

尽量照顾趣味性和知识性。

所以会有很多野史故事,

对不对的,请行家指正。

今天顺着上次更新的思路,打算稍微进一步聊一聊老生这个行当。

在聊之前,先聊聊马连良先生的地位和他的收入情况,也就是上次更新里唱《甘露寺》的那个角儿。

在京剧老生行当,最出名的是谭鑫培先生。有句话叫“无派不宗谭”,也就是说,自打谭鑫培先生之后,天底下唱老生的,别看那么多流派,什么余言高马杨奚,除了周信芳先生以外。

包了归齐,都可以说是“谭派”。

那么谭鑫培之后,地位最高、最受观众欢迎的老生,就应该算是马连良先生了。

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如此。

那时候,马连良在娱乐圈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谁呢?

我觉得应该相当于郭德纲。

说两个例子,来论证一下。

一、马连良的工资

网上有一个民间收藏家收藏了一张50年代北京京剧院演员的工资条,里面有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

工资条上有名字,有备注,马连良名字后面的备注一栏中写着1020元,再往下看,谭富英900元;张君秋870元;裘盛戎840元

排在第一的马先生工资和第二的金额差距,远远大于排在后面的三位之间的金额差距。

马先生1020元,这个工资收入,就是拿到50年后2000年,也不算少了。

那这个工资水平在当时如何呢?

我们再放一张照片

这张图片是建国初期实行的24级干部工资制度,这个制度显示,工资最高的,也就是毛主席应该获得的工资是594元。

也就是说马连良先生的工资差不多是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两倍。

其实,这在当时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没有一个人说马连良先生这个工资高了。

当然,网上有传说,50年代京剧行工资最高的是梅兰芳,月薪2100元。

但是无图无真相,我不是特别相信,

尤其是因为下面说的这个原因。

二、建国后一众京剧大咖排名

京剧演出之前,要出节目单,以前叫挂“水牌”。

京剧水牌上的演员的顺序和德云社不一样。德云社是按照出场顺序拍的,京剧则是谁的咖位大,谁拍在前面。

比如这张《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建国后呼声最高的一线京剧演员大集合。

节目单演员的排位,也说明了这位演员的地位。

马连良不但排在第一位,他的御用琴师李慕良也是在伴奏乐队人员名单中排在第一位。

以下这张节目单对比前面说的工资条上的工资金额,更能说明问题。

这张节目单上演员表顺序是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

而前面那张工资条上的金额大小,也和这个顺序相符。

马连良1020元、谭富英900元、张君秋870元、裘盛戎840元

一下这盘磁带,我相信喜欢京剧的朋友必定人手一份,其中马连良也是妥妥地一番位

以上这个排名,第一排是老生;第二排青衣、第三排花脸,这说明:

在京剧各个行当中,老生的地位要比其他行当高,

所以我觉得前面说的梅兰芳先生工资比马连良高,不太可能。梅先生也是懂规矩的人,旦角得让着老生,他那个身份,也不差这点钱。

下面我们来聊京剧第一行当——老生。

关于老生的基本常识,百度百科都有的,我就不抄了,我就说说百度没说的。

老生这个行当,是可以细分的,大致可以分为——

安工老生、文武老生、衰派老生、王帽老生和红生。

安工老生,又称为唱功老生,反正就是以唱见长,比如前面说的《甘露寺》的乔玄乔国老,基本属于唱功老生。还有《空城计》里的诸葛亮,站在城楼唱完散戏

文武老生,又叫武老生,“文武”两个字是副词偏义的用法,文字在里面没有意义。

文武老生,在京剧行话里,又叫“靠把老生”,这可不是骂人哦。靠,指的是盔甲;把,指的是武器。

武老生的特点,就是穿盔甲,行话叫靠,长的叫长靠,短的叫短靠,更短的叫短打。

靠,也分“硬靠”和“软靠”:他们的区别倒不是盔甲的软硬,一般把带开打的,叫硬靠;只唱不打架的,叫软靠。

图片这个《李陵碑》,我认为他是软靠,但是我看了李军的全本《杨家将》,前面居然还有开打,所以如果演全本,那就算是硬靠了。

武老生的话,唱功可以差一点,但是要能打。就算不能打,穿着几十斤的长靠唱戏,束手束脚,也不行,多少得会点武功。

建国后最出名的文武老生就是李少春了,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唱《大雪飘》那个。

衰派老生。这个最难了,以“做功”为主,就是通过表演展示人物性格和剧情,一般都是苦情戏。

现在衰派老生戏已经很少了,经常演的也就《走雪山》,这个张建国演过,还行。

马连良先生的衰派戏那是天下独步,当年他只要上演《清风亭》,那效果真的堪比《你好,李焕英》,观众能哭成一大片。

王帽老生。就是皇帝,主要表现雍容华贵,最著名的就是《上天台》的寒光武帝刘秀。

这个倒不难言,反正谁也没见过皇帝,连张铁林都能演好,京剧演员就更不必说了。

但是,有一个皇帝,他既属于王帽,又属于另种老生——红生。

这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红生。红生,就是红脸的老生。他在老生这个行当里最为特殊。

一般来说,老生都是“俊扮”,这是他区别于花脸的一个特点。花脸的脸上用比勾画脸谱(行话叫:勾脸)。

但是红生不一样,他的脸上大面积的红色,勾红脸或者揉脸,跟花脸没有区别。

这种红色花脸的人物,既可以用老生唱法来唱,也可以花脸演员的花脸唱法来演。

行话也可以叫“两门抱”(不过,京剧行话里说的两门抱,一般是指某个演员会两种以上的行当,或者一种行当里的两个分支,比如侯喜瑞先生就是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两门抱。上海京剧院的二路老生齐宝玉更加牛,小生老生两门抱。)

老生应工的,就叫红生。

花脸应工的,就叫红净。

京剧里的红生主要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关老爷,一个就是前面说的宋太祖赵匡胤。

红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嗓音一定要高亢。一定要高亢。

我们来听两段的《斩黄袍》,一段是刘鸿升、一段是李宗义的。

是不是滋溜滋溜的?

其实,红生唱的比较好,我个人还是喜欢南派的林树森。

最后说一下关公这个角色。

关公在京剧里既是红生、也是武老生。

但是他和别的武老生不一样。

你看别的武老生或者武生,都是刀来剑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京剧里的关老爷可不是,他手里的大关刀虽然比其他演员都大一号,但是打起来,最多挥一下,就不挥了。

为什么呢?

因为关老爷,是天下第一武圣人,按照京剧宇宙的世界观,没有一个敌人,可以在让关老爷砍第二刀的,基本上一刀就死,或者一刀就败。

所以京剧里的关老爷主要以摆造型为主。

而且在旧社会,演关公有很多规矩,比如演员40岁之前不能登台演关老爷;演出之前要拜神;穿上关公的戏服之后,就算不登台,就不能乱说话了。

说到早年京剧戏班子里的规矩,倒是也挺有意思,以后有机会再聊这个玩意儿。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

大家真的太捧了,太捧了。

没想到京剧这么冷门的回答,都快成为我知乎第一赞了。

下次得空,把京剧老生再掰扯清楚。

《甘露寺》还没说完呢,还有四大须生其他三位没说呢。

不急,咱们慢慢来。

谢谢大家,真的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hnfei-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很多京剧失传了。

比如说老郭说的小杨月楼的《纣王宠妲己》

剧照镇楼




哎呦我的天,你们以为的小杨月楼先生这样

其实这样



哎呦,我一个男生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京剧创作之处本身就是与昆曲所对立的“俗戏”。它创作之初不是个高雅艺术

没想到吧!!!!是不是没想到!!!

当时的京剧就和现在的话剧一样,里面一定有很多包袱,笑料,甚至黄色笑话。看过开心麻花的观众应该知道,《乌龙山伯爵》有句台词,大概是这样。

玛丽莲(曾经是个男的):“我带钱去了韩国,做了变性手术。”

谢蟹(沈腾):“那你这手术做的挺成功啊。”

玛丽莲:“就做了上半身。”

京剧当年也有很多这种比较隐晦的黄色笑话,骂人,打人取乐的桥段。比如《武家坡》,薛平贵试探王宝钏,王宝钏怒骂。

薛:好一个贞节王宝训,百般调戏也枉然。腰中取出了银一锭,将银放在了地平川。这锭银子三两三,送与大嫂做养奁。买绫罗,做衣衫,打首饰,置簪环,我与你少年夫妻就过几年哪。

王:这锭银子我不要,与你娘做一个安家钱,买白布,做白衫,买白纸,糊白幡,落一个孝子的名儿在那天下传

好家伙,真像村里骂街的,连着父母一起骂。



以前的京剧是很意思的,人物构造很生动。

而为什么以前老先生演的好,因为他塑造角色好玩。

比如《古城会》,关二爷杀蔡阳后,与大哥三弟见面,张飞请罪,关二爷训弟,有这么一句台词。

关羽:你见了愚兄,一言未发,提枪便刺。

张飞:二哥,你看我这一枪刺的好不好?

许多老演员是这么处理的,

关羽问话,

张飞哆嗦的问“二哥,你看我这一枪刺的好不好?”

关羽拍着手冷笑:“好,刺的好。”


而请看1984年李洪春先生一版怎么处理的。(b23.tv/gL7cwU链接在这,有兴趣可以观看。)

李洪春先生(时86岁)扮演的关羽大骂张飞,张飞想插科打诨混过去,

关羽:你不由分说提枪便刺!

这时饰演张飞的演员,忽然抬起头来,兴奋的说:

“二哥!!!你看我这一枪刺的好不好!!!”

关羽:“呸!”


一下!人物就生动起来了!

你事后细想!人家演的还没毛病!是不是像你得罪了宿舍的兄弟,拿着烤串贱兮兮的问他

“那个…兄弟…我买了点…吃点串不?”

“滚蛋!!!”


那现在有没有好玩的京剧呢!有啊!

请大家B站搜索京剧《乌盆记》,马志明,黄族民,王佩瑜,邓沐伟版的。

对!就是马三立的公子,相声大师,大名鼎鼎的少马爷,马志明。

对!就是现代“小冬皇”王佩瑜,王老板。

京剧和相声咋就不能合作!!

哎呦,没把我乐死。少马爷嘴太碎了!!整场节目效果特别好!!

特别推荐大家观看!!!!


user avatar   yih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听戏是个社交场合。大家去戏园子听戏,顺便喝茶、嗑瓜子、聊天。

除了去看最nb的名角是去冲着追星去的,其他时候戏就是个茶楼的现场BGM,主要还是聊天沟通感情。

评论有个特别精准的总结:

你可以尝试一次陪家里老人在庙会之类的非剧场的地方听戏,就能最大限度的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

慢慢唱的时候,你正常聊天、话家常,完全不会影响理解戏的剧情。要到重点/高潮的时候,伴奏就会很明显的加强,把你注意力吸引到舞台上去,即使是外行的人,都完全不会错过演员最精彩的那一段演出,保证你不会错过关键剧情。

我本人基本上每次在正经剧场看戏都会犯困,但是特别喜欢去露天戏院、茶楼、餐厅听戏,就特别特别爽,还特别high。即使是没有朋友一起,也可以和旁边的人们聊天。

作为一个热爱社交,但是经常说错话的人,边看戏边聊天,简直是我觉得最舒适的社交场合了。尤其是在陌生人社交,或者陪领导、陪客户、陪家里老人这种实在没什么共同话题的场合,看戏社交简直就是yyds。不需要你去找话题,不会被催婚、问工作,就很自然的聊演员、聊表演、评论一下剧相关的一切。也不用自己调动气氛,跟着戏、跟着演员,很自然的大家一起鼓掌、叫好。气氛保证非常愉快,宾主尽欢。

当然跟对象我一般还是会去看歌剧、或者古典音乐会。主要是因为不能喧哗,想说话只能咬耳朵。


user avatar   xian-sheng-97-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b-box,嘴里噼啪呲溜半天,一个有意义的词儿也不出来。很多人为什么听得很有感觉?

跑步机,站上面跑一个小时,人还在原地踢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用跑步机锻炼?

……

每一种形式的艺术,或者运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get到了,就欣赏。get不到,那就远离,不需要焦躁。


别说过去,就是现在,也仍然有很多人喜欢听戏啊。

为什么喜欢?

因为,好听啊,尤其是好角儿、名师的,那是真好听。

比如这个:

比如这个:

再比如这段夜深沉,2分28秒开始。操琴和司鼓的两位老师,真称得上是神乎其技,令人叹为观止!没有唱词,没有唱戏的演员,只有几位乐器老师的表演,就能如此地震撼人心。


既然提到了《四郎探母》就随便聊两句这出戏吧,从低水平爱好者的角度。

四郎杨延辉探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杨四郎在十五年前的败仗后流落番邦,最后成为驸马。当他知道母亲佘太君押运粮草来到阵前,就想出关夜探母亲。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背景。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无聊的故事,没有没有打老虎,没有闹天宫,也没有对花枪,没有挑滑车。所以,它不算武戏。不热闹。

而且,也不是复仇戏。杨四郎没有偷了番邦的令牌跑回宋营联络母亲,再返回头把番邦杀个大败,彻底报了十五年前父子离丧之仇。它也不是赵氏孤儿、秦香莲、那种,带有复仇色彩、情节有大转折的戏。

更不是贵妃醉酒那样,飘飘欲仙的唯美戏。

要说,他的故事,挺闷的。一句话梗概就是:驸马杨四郎听说老母前来阵前为宋营送粮草,便经由公主取得金批令,趁夜出关,得见母亲,抱头痛哭一番后,返回妻子身边。

然后就没了。

没有四郎带着宋军反杀番邦的戏,也没有再与妻子在两军阵前翻脸厮杀那种在亲情也爱情之间左右为难、最后被逼自杀的悲剧戏码。


那么,四郎探母经久不衰的魅力在哪儿?

因为,《四郎探母》虽没有表浅的、公式化的矛盾和悲剧冲突,但是,它却有一种更深层的,如同虫蚁噬咬心脏一般的隐痛,虽不爆裂,但却无从抵御,永不休止。

首先,看看戏的开端,杨延辉是怎么思念母亲的。

杨延辉:(白)本宫,四郎延辉,乃大宋磁州人氏。父讳继业,人称金刀令公,我母佘氏太君,生我兄妹七男二女。只因十五年前,沙滩赴会,只杀得我杨家东逃西散。本宫被擒,改名易姓,多蒙太后不斩,还将公主匹配。今日韩昌奏道,肖天佐在九龙谷,摆下天门大阵。宋王御驾亲征,六弟挂帅,老娘押粮前来。我有心过营见母一面,怎奈关口阻拦,插翅难飞,思想起来,好不伤感人也……(泣,唱西皮慢板)
杨延辉: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曾记得沙滩会一场血战,
只杀得血成河尸骨堆山;
只杀得杨家将东逃西散;
只杀得众儿郎滚下马鞍。
有本宫改名姓脱了此难,
十五载在辽国匹配凤鸾。
肖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
我老娘押粮草来到北番。
我有心宋营中前去探看,
怎奈我无令箭焉能出关?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
我好比弹打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离山虎落在平川!
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
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
(转唱流水板)
眼睁睁高堂母难得相见——
(哭头)儿的老娘啊!
母子们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


杨四郎,人到中年,身处番邦,虽然身份体面,但真正瞧得起他的人,有几个?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母亲,象征着什么,她就是四郎永远回不去的家乡啊。

其实,我们每个离乡之人,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时常想念母亲的杨四郎。

体会了这层意味,再听四郎探母,感觉就会完全不同。

尤其是四郎唱词中的那四个我好比

我好比 笼中鸟 有翅难展;
我好比 浅水龙 被困沙滩;
我好比 弹打雁 失群飞散;
我好比 离山虎 落在平川!

人在异乡的我们,是不是有种感同身受的酸楚。

有了这种心境,探母的紧迫性,和代入感,就自然强烈了许多。我们会非常关心他到底能不能通过公主的逼问,能不能顺利返回宋营。

当他得到公主的愿为他盗令箭的承诺后,

杨延辉:(唱西皮快板)

一见公主盗令箭,

不由本宫喜心间。(绕场,出宫)

站立宫门,叫小番——(全剧,甚至也是整个戏曲剧目里最著名的高腔之一,出来了。他欢畅、急切的心声,观众都感受到了。)

备爷的千里战马扣连环,爷好过关。(下)


到了见娘那场戏,杨四郎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佘太君:【西皮导板】一见娇儿泪满腮,(老母亲一句话,离乡的游子已是泪流满面。)


所以,那种四郎带宋营军马反杀回去桥段,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不是无情无义的人,他的母亲也教不出这样的儿子。

所以,母子只能抱头痛哭,互相倾诉关怀一番。然后,四郎回到异乡,回到妻子身边。

世界线运行到这一步,杨四郎注定只能在故乡和当前居住地之间,二选一。这,也是最无奈的,却最真实的一面。

戏曲传统里的刻意制造大冲突、大转折、大悲愤的老手段,在这出戏里并不明显。或者,已经被这种无奈和隐忍的基调,给压制住了。它是那么的细致入微,虽十分收敛,但细品之下,却让人痛入心肺。

因为,曾经少年的我们,虽然顶住了变成恶龙的诱惑,但是,却也都无可阻挡地变成了如杨四郎一般的“异乡人”。

四郎的痛,也在我们每个“异乡人”心底回响着。

虽然有痛,但这次的探母之行,对四郎,其实就是一次心灵奇旅。

他的心灵在母亲那里得到了抚慰,他的优思之心,得到缓解。他在异乡的生存,又得到了一丝来自远方的支持。因为,他知道,他的母亲,他的故乡,在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机器猫》里有一集,大雄的父亲下班喝醉了,大雄觉得自己的父亲需要被教训一顿。

于是,大雄借助机器猫的时光机,带着喝醉的父亲回到过去,把已故的奶奶带到喝醉的父亲面前。



但是,奶奶根本舍不得训斥父亲,只问了一句,反而开始安慰父亲。



醒来的大雄父亲,见了母亲,百般委屈涌上心头。


慈祥的奶奶,温柔地安慰自己的儿子。


机器猫感慨爸爸的可怜。(机器猫也向大雄的父亲叫爸爸)



大雄看见平常镇定坚强的父亲,像个孩子似得趴在奶奶的膝头,痛哭流涕。

大雄的父亲委屈地向自己的母亲哭诉着,上级是如何欺负他的,他有多累,多辛苦,多委屈。

大雄的奶奶心疼地安慰着自己的儿子。


机器猫说:


最后,大雄的父亲,在大雄奶奶的膝头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


大雄非常惊讶父亲竟然也会撒娇。


但是,经历了这样一场穿越时光的“撒娇之旅”的父亲,在第二天早上上班时,已经消沉尽去,重新斗志满满了。

想必,探母返回的杨四郎,也是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四郎探母,和这一集的机器猫,是相通的。


正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剧目,才让人觉得,我国的文化,真是太棒了。让人觉得无比的自豪和幸运。

顺便,附上那集机器猫的链接。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此说来,题主小哥大概只听rap了?而且rap也只听一遍?


我小时候和你一样。电视上看人唱歌,我就想起了姜昆相声里那句台词:你就啊吧,“我就不鼓掌,憋死你”!

谁有姜昆的相声《着急》的台词_百度知道 (baidu.com)

甲:我更着急啦!现在唱歌的诸位,好家伙,干拉长声不下来,跟火车笛儿似的,一张嘴:稀拉卡巴……我就不鼓掌!我憋死你。


那时候就是这样,没心没肺的。

后来到了知道“慕少艾”的年纪,忽然听到刘德华一首《来生缘》,顿时就呆住了:

偶尔翻起了日记
翻起了你我之间的故事
一段一段的回忆
回忆已经没有意义
痛苦痛悲痛心痛恨痛失去你
也许分开不容易
也许相亲相爱不可以
痛苦痛悲痛心痛恨痛失自己 oh
情深缘浅不得已
你我也知道去珍惜
只好等在来生里
再踏上彼此故事的开始
生生世世
在无穷无尽的梦里

那种贯穿灵魂的颤栗……


好听的歌,你不光愿意翻来覆去听上一千遍,还愿意自己学着唱、用乐器演奏,唱给别人听,唱给心爱的姑娘……


当然了,你可能同样对这些流行曲没什么感觉。

太正常了。正如席慕蓉《出塞曲》所说的,“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子歌的调子都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
想着黄河岸啊 阴山旁
英雄骑马啊 骑马归故乡

诗词歌赋,往往短短百十字而已。但这百十字却被人传颂了几百年、几千年。

一分多钟唱十来个字?那是因为这十来个字值得花一分多钟慢慢抒发——还值得你之后用无数个一分多钟慢慢品味。


比如这首两三千年前的《蒹葭》,至今仍能激的文学青年心潮澎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因为,诗词是人类最强烈最美好的感情的浓缩与升华。

当你初解爱意时,读着它,自不觉泪花点点: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你和爱人两地分居时: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当你永失至爱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当你理解了何谓国恨家仇时: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当你取得了成功,春风得意时: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你有了娇妻美子、却不得不长期在外时: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如果说鲛人泪就是珍珠,那么我们人类那因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而落的泪,所凝的精华就是诗词。


诗词都是可以唱的。

也只有精心适配的曲子,才能把诗词的味道充分的演绎出来。


我们这个时代的歌曲,其实就是新时代的诗词。

唐诗宋词元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珍宝。


同样的,戏曲也是上个时代的珍珠。唱不尽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和我们这个快餐时代的其它媒体不同,戏曲不等于电影,不等于电视剧。

它实际上近似于诗,类同于歌,是拿来慢慢品的。


换句话说,戏曲是通俗化的诗词,是带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看戏并非听故事。毕竟那些老故事,尤其信息时代,也不过是一篇中篇小说而已。上下班路上就能看完。


但这些故事是值得慢慢品的。品的就是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就好像名著是值得读上许多遍、琢磨无数次一样:林黛玉在贾府,贾母、王熙凤待她极好,她和宝玉还相爱。为什么会写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 知乎 (zhihu.com)


很多时候,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没有设身处地的经验,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很多东西是读不出来的。

而戏曲说白了,就是演员/作者帮你把故事弄明白、把人物思想感情剖析清楚,然后淋漓尽致的演出来。


因此,小孩看戏喜欢看猴戏,看打戏;青年人喜欢看情感戏;中老年人喜欢看文戏……

思想没有进入一定的阶段,很多东西是看不出来的。


亦因此,我才推荐“(哪怕名著)看不懂/没感觉的就别看”——可以不看,但别过早下结论。

时机不到,你可能就会像我小时候一样,再好的歌都不感冒:我就是不鼓掌,憋死你!


当然,戏曲已经不适应我们这个时代了。


这个不适应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拼讲故事、拼表现力的话,它被电视剧/电影甩了几十条街去。

现在的电影/电视,为了真实,那是恨不得抓个外星人/特异功能者过来拍戏——没有?那就想办法变魔术!

比如,弄上一圈几十上百个摄像机,拍“子弹时间”!

按摄像机一万一台算,你算算这个成本。


另一方面,拼唱词、拼调动情感的能力的话……流行歌曲那叫一个短小精炼。

不像戏曲,得慢慢讲故事,慢慢铺垫、热场,然后慢慢带起高潮……

你要剪辑经典唱段呢,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听不懂;而且缺了铺垫,好不容易带进去一点,唱完了,劲儿给泄了……

因为它本来就是为慢慢推进的故事写的,不像歌词,直接挠你痒处。


总之,如果静得下心,很多戏曲听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

但哪怕我这还是能耐下心听完整出戏的都几乎不听戏了,那些文字稍多就“太长不看”者……你能指望他们喜欢上戏曲?


简单总结一下吧:戏曲大概滥觞于“元曲”,发展壮大于明清。是一种较为贴近大众的艺术。

如果你愿意去品,它虽然比不上唐诗之精炼开阔、宋词之柔媚入骨,但在打动人心处别有一番造诣,甚至可以说是远超那些只能“点到为止”的抒情诗的。

只是这种艺术和流行于士大夫阶层的诗词不同,它是文化向底层渗透的产物——或许是因为元人看不上儒学吧——因此更为接地气、市井气息更足。这一方面降低了它的理解难度,哪怕下里巴人皆能欣赏,另一方面也混进去了不少“东宫娘娘烙大饼”水平的东西。


总之,后期,戏曲虽然水平良莠不齐,但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只不过,这个发展被电影-歌曲给打断了。

或者说,电影/电视接过了它讲故事的职能,而歌曲接过了它抒发感情的传承。

事实上,电影/电视/留声机出现较晚,我们本有机会让戏曲和电影/留声机协同演化,就好像西方的歌剧逐渐没落、但却给了电影/歌曲不少启发一样。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尤其后来的八个样板戏,彻底透支了戏曲的潜力。

最终,电影/歌曲继承了西洋歌剧、还从黑人说唱、非洲战鼓方面汲取了不少营养,却几乎没有受到戏曲的多少滋养。

早年,港台一些艺人是尝试过在流行歌曲中揉入地方戏唱法的,可惜效果不佳。毕竟只是生硬的糅合,缺了发展扬弃的磨合。


总之,和西洋歌剧一样,现在唱美声是彰显专业水准的东西;真想出流行一时的作品,找非洲原始部落学反而是条捷径。

盖因前者在专业化之后更侧重于炫技,华丽然而缺乏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内卷”:精致而无用);而后者则是赤裸裸的、多姿多彩多途径的情感宣泄,因而更加容易打动人。

类似的,台湾有个歌手叫邓丽君,她曾经唱过很多现代编曲、宋词为词的歌曲。反响只能说很一般,流行不起来。

毕竟,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礼法森严、含蓄为美的时代了——像秦观一样站一边说风凉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现代人来说已经太隔阂太说教了。


user avatar   neopeking1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是挺严重,但是轮得到美国来说三道四吗?

真实人数是报告的2到5倍,那美国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不然灯塔的光芒何在?此时不拉拢印度联合对抗中国,还有更好的时机吗?(狗头)

虽然印度在3月下旬已暂缓新冠疫苗出口,但到4月中旬,印度数个邦仍出现疫苗短缺的情况。印度目前主要使用的阿斯利康疫苗和本土生产的Covaxin疫苗都处于库存不足的状态,数百家接种中心因此关闭。在继续开放的接种点内,疫苗存量也只够维持一两天的接种量。
据悉,目前,印度政府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当作“救命稻草”,但美国却正在限制对印度的疫苗原材料出口。
印度媒体20日发布的报道称,如果美国不为印度提供37种关键原料,印度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将在几周内停工。

不仅见死不救,还要限制原材料出口,这是要赶尽杀绝呀。


user avatar   pingsha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是挺严重,但是轮得到美国来说三道四吗?

真实人数是报告的2到5倍,那美国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不然灯塔的光芒何在?此时不拉拢印度联合对抗中国,还有更好的时机吗?(狗头)

虽然印度在3月下旬已暂缓新冠疫苗出口,但到4月中旬,印度数个邦仍出现疫苗短缺的情况。印度目前主要使用的阿斯利康疫苗和本土生产的Covaxin疫苗都处于库存不足的状态,数百家接种中心因此关闭。在继续开放的接种点内,疫苗存量也只够维持一两天的接种量。
据悉,目前,印度政府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当作“救命稻草”,但美国却正在限制对印度的疫苗原材料出口。
印度媒体20日发布的报道称,如果美国不为印度提供37种关键原料,印度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将在几周内停工。

不仅见死不救,还要限制原材料出口,这是要赶尽杀绝呀。


user avatar   liu-qi-ha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是挺严重,但是轮得到美国来说三道四吗?

真实人数是报告的2到5倍,那美国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不然灯塔的光芒何在?此时不拉拢印度联合对抗中国,还有更好的时机吗?(狗头)

虽然印度在3月下旬已暂缓新冠疫苗出口,但到4月中旬,印度数个邦仍出现疫苗短缺的情况。印度目前主要使用的阿斯利康疫苗和本土生产的Covaxin疫苗都处于库存不足的状态,数百家接种中心因此关闭。在继续开放的接种点内,疫苗存量也只够维持一两天的接种量。
据悉,目前,印度政府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当作“救命稻草”,但美国却正在限制对印度的疫苗原材料出口。
印度媒体20日发布的报道称,如果美国不为印度提供37种关键原料,印度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将在几周内停工。

不仅见死不救,还要限制原材料出口,这是要赶尽杀绝呀。


user avatar   sun-jun-zhi-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之,槽边往事的读者总能相处得特别轻松。




  

相关话题

  怎么评价《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日本人侵占了中国,人们却还在唱戏的场景? 
  作为现代戏曲演员如何看待「唱堂会」这种演出形式? 
  旧时戏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京剧里为什么没有特别哀婉的配乐? 
  怎么评价《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日本人侵占了中国,人们却还在唱戏的场景? 
  你知道哪些京剧里面惊艳四座的戏词? 
  京剧现在好像都没有年轻人去看,京剧它会不会慢慢消失? 
  余叔岩先生和谭鑫培先生谁好? 
  如何欣赏京剧《伐东吴》? 
  如何看待有人在基本调查都不做的情况下,就断定“与西方古典音乐相比,中国民国之前只有戏曲而没有音乐”? 

前一个讨论
古人写诗词是怎么记住平仄的,难道是有个小册子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书法中的馆阁体?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