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政协委员磨长英建议,主流媒体适当减少娱乐栏目比重,让科学家霸屏而非流量明星,你支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支持。

当下国内娱乐节目的问题是娱乐节目的质量差,而非是娱乐节目不应当存在。

无论是在知乎上还是现实中,总有那么一批人认为理工科这样的实务性学科是有价值的,文科是没用的。然而,就像我之前说过很多次的那样,苏联解体可以归纳出很多原因,却谁也不敢说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的科技实力不够强。事实上,直到苏联解体30年后,苏联时期的很多科技也依然不能说落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认为理工科有用而文科没用的话,那就等于直接否认了政工工作对解放军的价值,也否定了政委这个职位存在的必要性。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科技的进步是比较大的。但相比于科技领域的进步,中国在文科领域的发展则是严重滞后的。对于未来的中国来说,在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争夺话语权也是同样正确的事情,而决定话语权的并不仅仅是导弹和航母。

或者说,导弹和航母可以威胁一个国家,却并不能影响这个国家。

如果没有VOA和好莱坞,美国也不会是今天的美国。

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娱乐节目的质量,同样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现。好莱坞电影的背后,不仅仅是美国的编剧和导演有多厉害,更是美国难逢敌手的电影工业实力。如果在战争时期,这个宣传机器全力运转起来,至少也能抵得上三四个航母编队。

从一个227能折腾到今年,某人至今还能在媒体上四处露脸,大家就知道当下中国娱乐圈最大的问题是流量当道。对于流量的追逐,让作品的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可以说是在给观众强行喂屎。即便是那些所谓的“良心作品”,虽然剧情还说得过去,但在服化道等其他方面与英剧、美剧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整体的影视工业实力上,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可是要比辽宁舰和福特级航母的差距还要大。

而且,难道娱乐与宣传科学就一定是对立的吗?反应原子弹研制过程的《横空出世》,今天仍然在年轻人中有广泛的好评,李雪健、李幼斌等一批优秀的演员,也非常好的还原了老一辈军人和科学家的精神。许多人也是由着《横空出世》,逐渐去了解了邓稼先、于敏、张爱萍等先辈的人生经历。让李雪健、李幼斌这样的在屏幕上多露点脸,把那些有名无实的小鲜肉挤下去不行吗?

而近年来的一些能反映出中国电影工业进步的作品,比如《战狼2》、《红海行动》等,也在收获了良好的娱乐效果的同时,起到了传播军事文化、引导国防舆论的价值。我身边有很多之前不太关注军事的朋友,在看完电影还来问我某某人拿的枪是什么枪、为什么那么厉害,最后发射导弹的那个舰艇叫什么名字、什么型号、导弹发射的原理等等。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只要用心制作,影视作品、娱乐节目一样可以起到很好地宣传作用。

如果一定要将科学家进行宣传,那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个。其一,能用来进行广泛宣传的科学家,基本都是在本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但他们的工作专业性很强,普通观众不一定能看懂,兴趣也不一定很大;其二,媒体对于科学家的形象塑造容易流于浅薄,引发不必要的争论。比如说袁隆平,他在专业方面的成就学科内部是有着自己的准确判断的,但很多媒体对于袁隆平的造神式宣传,让很多人只知道有袁隆平而不知道那些在小麦、玉米、土豆等粮食方面有增产贡献的科学家。而这也让很多人反感这种造神式的宣传。

我个人觉得,科学家在媒体上的亮相,能够像钟南山院士这样就可以。危急时刻,他出现在媒体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力挽狂澜。危机结束后,他隐退幕后,该干什么干什么。普通人会记得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但同时也不会打扰他。如果未来钟南山院士突然成了媒体的常客,你天天刷屏都能刷到,我觉得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国家只要能做好保障、提升待遇就够了,这比让他们在媒体上露脸,靠媒体曝光来挣钱要好得多。


user avatar   liu-ji-84-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霸屏的是科普家,不应该是科学家。

需要的是专业人士做科普,例如科技猿人什么的就很好啊,还有haiboraemily,(粉丝这么多年,不知道写得对不对)。


user avatar   duan-cheng-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业知识庸俗化是非常有害的,科普很大程度上给人“知道”的错觉。我既不同意科学家“明星化”,也不同意专业知识“娱乐化”。

科学家和明星可能还真有些不一样,明星是真有可能靠自己的能力、魅力等优势称为我们经常想象的个人英雄,而今天的科学家都只是某个领域里的专家,他们通常无法一个人完成具有很大影响的研究,所以这就注定了科学家根本无法成为“明星”,他们缺乏“明星”所需要的这些特质,因此很难将科学家明星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明星又可以唱、又可以跳、这都是他个人的能力,但是科学家很难。

科学家目前已经因为头衔的问题出现了不平等,如果以后靠流量靠影响力,那其实更妨碍科学家之间的平等关系。为啥要强调这一点,大家还记得柴静采访丁仲礼院士,院士说过的一句话吗?“科学家有没有主流一说,科学有没有主流”,如果因为某人影响力大在舆论上霸占话语权,对科学又有什么意义,难道他普及了错误的知识的危害不是更大吗?


与其让大众因为崇拜科学家不如让大众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能独立对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让大众盲目喜爱科学家,崇拜科学家,这和封建迷信就没啥区别了。目前的科学家已经因为很多因素诸如资助、考核、商业利益等等,已经无法保持研究的客观了,如果再把大众的舆论拉进来,可能真正危害的是科学自身的发展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才是终极的追求目标。

至于专业知识“娱乐化”,这种危害我就不说了,听说个“量子”就去搞量子速度、量子针灸,还不如不知道“量子”。既然是专业知识,那一定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理解的,要想普及这些知识,只能靠教育,靠电视节目、短视频那点时间是不够的。比方B站上毕导的视频,看着很热闹,传播力也很好,但是看过的人真弄明白了吗?当然其实我觉得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难,非常不错了,所以如果我们只需要这个程度的普及,我建议给包括毕导在内的很多科普视频加点流量就行了。


从长远看,解决针大众科学素养的问题,还是得放在教育中,因为教育的时间长、持续性好、很多专业知识是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理解的。这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从幼儿园到本科教育的内容,方法等,这需要实践和摸索,并非一蹴而就。


从整体来看,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如果普及所有的专业知识非常不现实,还是因为抓住主干,重点还是从普及知识的过程中普及科学思维,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知识本身很容易获得,但是思维方式是需要训练的。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中学同年级的同学里有三个人,大家对谁兴趣最大?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轨道力学与太阳系小天体演化的赵研究员。她的团队构建了“气体挥发导致天体形状变化的模型”(MONET模型)。太阳给人类艺术带来的灵感,让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创造性地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光影与色彩。而太阳给遥远的星际边疆带去的光和热,改变了天体的形态,也激发了人类对遥远星空最浪漫的想象和探索欲望。赵研究员对记者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了‘莫奈模型’,这个模型不仅为天体形状的演化机制提供了新颖、有趣且合理的解释,也更坚定了人类对宇宙演化、对地球形成、对生命之源的探索,它的身上寄予了很多美好的人类愿景。”

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孙教授。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博士、济南大学副教授、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荣誉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特聘专家,发表高水平 SCI 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近30篇,申请中英两国专利6项。他在功能性电刺激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及老年人运动模式识别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他回国后神经假肢康复医疗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希望通过康复医疗技术,造福脑卒中、脑瘫等中枢神经损伤患者,希望借此切实降低其因病致残率,帮助患者重建肢体运动功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饼叔

就是跟王冰冰吃饭的那个饼叔。

显然,大家对饼叔最有兴趣。然而我对他印象最淡,这仨人里我就没他的微信,因为不知道加了微信之后聊什么……

主流媒体适当减少娱乐栏目比重是可以的,然而让科学家霸屏就不现实了。人对娱乐、消遣的需求大于求知。科学家闲来无事也喜欢打游戏。每天能在黄金时段播出半小时科普节目和科普公益广告,告诉大妈WIFI没有辐射之类的常识就足够了。虽然大妈对WIFI的恐惧拼夕夕也能治。


user avatar   wang-qi-wen-85-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不是在谋害科学家吗?

就当下这个网络环境,你让科学家变成公众人物接受群众审视,不就是想让他们战战兢兢、畏畏缩缩、变成谨小慎微的袋中人嘛。

现在哪个明星不是在时刻注意自己发表的言论,每发一句话,都要细细思量会不会冒犯某个群体,一着不慎就是一场舆论灾难,极有可能被围攻。

咱先不说理工类科学家,先说文科类研究员,目前我们所知的,有罗翔是吧?

我们都知道罗翔出口成章、言辞幽默、富有深度、能融入群众,可哪怕能言善辩如罗翔,也得接受网友拿着放大镜上纲上线。

因为一条微博,发了书里的一段话,就被全面围攻:

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

这则微博被很多人认为,是在影射当天的钟南山先生获奖。

高赞阴阳怪气:哪天老师家里办喜事,我颂两句丧歌请老师也不要过度联想哦。

注意这不只是其中一个评论,这是最高赞。

而后罗翔及时回复了高赞,称以后发微博前一定仔细阅读新闻,避免他人过度联想,非常抱歉。

但依旧无用,大批微博网友仿佛磕了毒品一般,开始疯狂攻击罗翔,说他是人模狗样的垃圾货色

说他是“阴阳人”

上一年9月8日,罗翔表示自己生气失望,暂时不再更博。

这还不算结束,这些人开始对罗翔挖祖坟式清算,都之前罗翔发过的所有言论都审查一遍,稍微觉得有点问题,就拉出来示众,迅速高声欢呼,他们找到了罗翔是阴阳人的证据!

被当做证据的两则微博,一则是在2月18号发布的,说对于民众,只要有合理怀疑的证据就可以发声不属于谣言,另一则是在1月29号发布的,说新型肺炎是M国生化武器的说法是谣言,应当受处罚。

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理解能力有限,两则微博就表意方面,并没有丝毫冲突。注意罗翔说的不是“任何怀疑性发声都不属于谣言”,而是“有合理怀疑的证据进行发声,才不属于谣言”。

就罗翔的判断来说:新型肺炎是M国生化武器的言论的确没有拿出“合理怀疑的证据”,只是在捕风捉影,所以他会认为这是谣言,注意,这里我们谈的不是“新型肺炎是否是M国生化武器”,我不想引屎上身,我说的是:罗翔的逻辑是前后贯通的,而非阴阳人。

另外一个由他们找出来,认定罗翔是阴阳人的证据,是罗翔在2月5日转发过一则科普“武汉病毒所申请美国新药专利是否可行”的微博,称罗翔是阴阳人的人,把这当做罗翔是阴阳人的铁证:“根本没有确定病毒是哪国的,你竟然转发把病毒说成‘武汉病毒’的微博!阴阳人铁证!”并圈出“武汉病毒”四个字。

大概是挖祖坟挖到头昏脑涨也没发现证据,导致突然发现一则疑似阴阳人的消息还来不及看完就瞬间高潮了,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武汉病毒后面,还有个“所”......

武汉病毒所和武汉病毒,完全是两码事:

但罗翔的言行真的没有丝毫纰漏吗?

当然不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罗翔不可能毫无纰漏,他不是无瑕疵的神,甚至还有过一次听信朋友的说辞,造谣吹哨人妻子感染新冠的事件,罗翔也会“犯错”,这必须批评,但这少有的零星错误,就能直接否定罗翔的一切贡献吗?

作为普法者,他输出了大批量法律专业知识,还有辩证的思维、纯粹的理想,对不少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有错误可以批评,可以改正,但这都不能否认罗翔曾做过很大贡献,不能否认罗翔功大于过的事实,即便他借此赚了不少钱,但我们不能既要求别人发光发热,还要求他分文不取。

稍微受点教育的人,都知道这才是对待名人的正常态度。

但很遗憾,很多网民脑中就只有一根筋,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思辨,只会上纲上线,只会拿着放大镜当网络警察。把你的祖坟挖个底朝天,不搞死你不罢休。

张文宏算是严格意义上,我们口中常说的科学家吧?

就我了解,张文宏也算是科学家里那一批为数不多既能搞研究、又能言善辩的科研工作者了,年初一直被追捧,为老百姓说了不少话,结果呢?

不还是后来因为说“早餐不要吃粥,要吃高蛋白食物”,被骂成狗吗?

“崇洋媚外”、“崇洋医生”之类的词,都被安到张文宏头上,后来张文宏隐形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想必用了不少心力,才把这种子虚乌有骂战慢慢消化殆尽。

哪怕不是在舆论场混迹的,稍微有点名气的科学家,不都在接受群众审查吗?

袁隆平因为买了两个华为手机就被喷、被诅咒。

只是在湖南车展上看了一眼奔驰车,就被贴上生活奢靡的标签,还变成了一群人口中的诈骗犯、在与利益集团勾结。

小七之前在文章《容不下“活人”的微博,把罗翔也“踢”出局了》里明确说过,现在的网络环境,已经极化对立到每个人都要谨小慎微的地步。

这种谨小慎微,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骚客文艺举过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十年前:天津煎饼果子是最好吃的面食,不接受反驳;
十年后:我个人认为天津煎饼果子最好吃(没有说其他东西不好吃的意思(但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不是地域黑(也没有瞧不起其它地方的煎饼果子)。

科学家是要在自己的领域内踏踏实实做出一番成就的,不是来舆论场上跟你玩语言艺术的。

整日想着怎么说话不得罪人,怎么应付一不小心说错话之后的骂战,还能有多少心思干事业?

不是每个科学家都像罗翔那样能言善辩,更不是谁都能拥有张文宏那样强大的心理,可以消化的来网络暴力。

小七写文三年了,也算是在舆论圈里混迹许久,写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有杠精来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围攻谩骂,诅咒我死全家,正常人哪能受得了这种架势?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因此而抑郁,中间停更了将近一年,但这种创伤至今都在我心头无法抹去,我现在都不太敢去看私信,就怕突然又看到一条跳脚骂娘的话。

况且,你整天呼吁关注科学家,关注将军,要让科学家变成顶流,你问过科学家和将军的意见了吗?

小七在《别假装爱科学家了,你更钟爱戏子》中回到过这个问题:

当谈到“「将军墓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是病态社会的体现吗?”的时候,科学家王立铭这样直接了当的回答:请给我钱让我单独待着做研究。

很多科学家本就不想得到太多关注,他们只想安安静静做研究,毕竟做研究本身就需要安静的环境。

除此之外,有些秘密研发的武器、药品、尖端科技也根本不可能曝光出来给所有人关注。

如果有一天,“戏子”们默默无闻,反而科学工作者们每天活在聚光灯下,搞语言艺术,玩弄话术,那才可笑,才是真的误国。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给予科学家优质待遇、给他们营造一个适合研究、不被打扰的优质环境,发足够的工资,让这群国家最重要的动力引擎,能安心工作。

是提高娱乐内容质量,让群众都能看得到优质文艺作品,对娱乐圈乱象进行适当纠偏。

各司其职,才是一个社会正常、稳健、高效运转的关键。

至于让科学家取代明星成为顶流霸屏的蠢话,我不想再听第二遍。


如若有所触动,还望您能点赞让更多人看到,感谢阅读。


关注我 @王小七 ,每周2-3次,带你看一个深度、犀利的事件解析。

新文章:

王小七:警惕滴滴司机撞死乘客背后的社会矛盾,不然你我都可能成为无辜亡魂

王小七:庞麦郎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一个庸人被残酷现实消磨殆尽后,走向毁灭的故事

王小七:货拉拉事件,警方的不偏不倚,恰恰导致了群情激愤


往期深度长文:

王小七:这个猝死的饿了么外卖员,像是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

王小七:逼得江苏外卖员自焚式讨薪,国内这些巨头不配做资本家,它们是奴隶主

王小七:你中青报的怨气,为何要往我们身上撒?

王小七:比花呗广告还恶心,拜托京东要点脸,这是想吸干穷人的血?

余下的人生路还很长,望能与你同行,一起见证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是算了吧。

鼓励科普可以,让人霸屏就没必要了。

科研人员干的活,很多是大众理解不了的,而能把自己的活讲成大白话的科研人员也是极少的。

别看现在嚷嚷着科学家没人关心,娱乐明星关注得多,到时候依然没人看。因为他们的核心是觉得「为什么明星赚了这么多,我没有」,科学家只是一个幌子。

而且还容易造成误解,科研人员天天的,收入没增加,还增加了辟谣的工作。品一下,石严丽研究蝙蝠在这一次造成的风波。

还有一点,科研人员会产生大量阴性结果,也就是花了钱,啥也没弄出来 。这不得被挂起来骂啊。

科研人员缺的是大众的关注吗?

科研人员缺的是建立福利制度、监管制度以及更科学的评价制度

减少造假、允许发表阴性结果、保障基层工作人员权利、缓和研究生与导师矛盾等等


user avatar   hao-zi-y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觉得,与其让科学家“霸屏”,不如想办法让他们(尤其是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过的更舒心一些。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不要整天在实验室里轮轴转、不要整天疲于应付各种不给好脸色的行政流程、不要因为自己的收入低而发愁、不要因为上升渠道狭窄而对自己的人生一眼望到头……等等。如果科研环境一直如此,就算霸再多的屏,又有什么用呢。

只要科研人员的处境得到改善,他们自然会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工作。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待遇下,科研人员的岗位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会挤破头想要进入这个行业。这样,就算不霸屏又有什么关系呢?


user avatar   da-xiao-bao-ta-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是,真的让科学家霸屏了,谁还会看呢?

就说知乎吧,在各个网络平台中,算是很高大上的了吧。

据说人均985哦!

大家瞅瞅,正儿八经的科普,关注度有多少?

而且,知乎上的不少科普,都很接地气吧?很通俗易懂吧?甚至有的还写得妙趣横生吧?

也不可能比得上各种八卦的热度!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了,曲高自然和寡。

当然,提高全民素质,有所引导是可以的,不过,这不是短期就能改善的事儿!

慢慢来吧。

而且,也需要我们把科普写得有趣一些,有用一些。

比如我的这些或有趣或有料的回答: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真,放进节目也没人看……

大学公开课,有几个人看过?

看过的人麻烦举个手,谢谢。


user avatar   si-tang-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要让科学家跟着屁嘛不懂单纯念词的主持人给另外一群屁嘛不懂2.0重复那些基础知识浪费生命.jpg

这事你找研究生里那些不想走科研路线就单纯混个文凭的来不好么.mpg




           

相关话题

  第 74 届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将涉台提案纳入大会议程,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美国国会正式确认拜登 306 票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四年美国将会如何发展? 
  如何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 
  如何评价王绍光?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为什么会抛弃周芷若?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建议澳政府在对华关系上向日本学习,对此你怎么看? 
  为什么直到到 2013 年 11 月社会舆论才开始集中批评 2008 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 
  赌王何鸿燊的葬礼于7月9日举行公祭,这场世纪葬礼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对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怎么正确看待他的一生? 
  刘慈欣的作品中是否透露出对民主政治和温情社会的无情嘲弄? 

前一个讨论
艺术圈是否被一群骗子在把持,他们根本没有看出一部作品好坏的能力?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父母是公务员的家庭过得都很富裕?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