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当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不直接推翻清朝瓜分中国而是要谈判? 第1页

        

user avatar   jiao-zi-you-fang-zhang-xian-z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距离瓜分中国的程度还差得很远。

首先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顽强抵抗,让八国联军深有顾虑

事实上八国联军之役已经是直到清朝覆灭的历次对外战争中,中国抵抗最坚决的一次。八国联军并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散着步就进了天津和北京,而是付出了沉重代价。就连日本人也认为这次战争的激烈程度要远超甲午战争。

特别是7月14日八国联军总攻天津城(守城的主要是练军和义和团),联军在天津城下尤其是南门遭到痛击。这一战作为主力的美军损失惨重,其上校里斯库姆(Emerson H Liscum)被击毙。《天津租界史》则称协助美军攻城的英军死亡50人,日军死亡20人。可知美军死亡人数一定不少(里斯库姆的英语维基词条称美军死亡150人)。

而《天津海关报告》和《华北作战记》都证实联军在这一天伤亡人数为750人,占联军总兵力14%!这与过去历次中外战争中,外国军队伤亡人数常在两位数和个位数之间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俄国史料甚至称八国联军死亡人数在800人以上,沙俄军伤亡150人。这个死亡数字可能有些偏高,但俄军的伤亡应该属实,而俄军并不是天津城攻击的主力。

守卫天津城的义和团(《华北作战记》将他们称为“穿红衣服的中国人”)的顽强抵抗和联军的惨重伤亡让联军极为震惊,后来联军进攻北京的时间比起攻占天津拖了一个月,估计也和伤亡过大有一定关系。

后来进攻北京的途中,清军和部分义和团(联军情报称这部分义和团的武器和正规军一样)又在北仓给联军重大打击,日军死亡人数在100人以上。

而联军称北仓战役后清军就没有有力抵抗了,但就算这样,裕禄自杀的杨村之战,英军和美军还是伤亡较大。

在这次战争中日本人已经发现清军士气比以前高昂得多,并准确判断出这种情况与义和团的协助有关

所以如果八国联军如果要在攻占北京后马上就“瓜分中国”,必将刺激起更全面更暴烈的反抗斗争,将会给联军带来更加惨重的伤亡。

其次,联军希望通过谈判让清军与义和团自相残杀

慈禧太后逃出京城后,留在直隶的清军还有很多有生力量,陕甘和南方的勤王军也在源源不断地开往北方。袁世凯的武卫军更是实力未损。如前所述,如果联军马上开始要“瓜分中国”的话,光是在北方就要面临不小的阻力,八国联军曾经进攻过一个小县城束鹿县,在没有正规军守卫的情况下,八国联军用了一天才攻陷束鹿。事后联军称:“自北京以至所过州县,皆莫与抗,独此区区一乡人皆敢死,亦奇矣哉!”而在直隶南部,还有更多的联庄会等民间武装在等他们。而联军并不像清军那样熟悉地利和人情,要对付这种“游击战”肯定是不如清军的。

古语云:“困兽犹斗, 况国相乎!”八国联军面临一个选择:是瓜分中国,逼得包括南方在内,全体中国人一起来决一死战,还是分化瓦解,利用清军的兵力来消灭义和团,坐收渔翁之利?很显然八国联军智商在线,选择了后者。

首先通过谈判,联军占领了要付出重大伤亡才能占据的地方:天津附近的北塘防守坚固,联军不能攻下,于是让李中堂下令守军撤防。保定府是重镇,聚集了大量清军,联军通过谈判让清军统帅荣禄离开,并让署理直隶总督廷雍不战而降,轻松占领了这里。至于山西的紫荆关,也是李中堂严令守军撤防才失陷的。八国联军占领这些战略要地,反过来又增加了谈判筹码。

当然联军谈判最大的收获还是促使清军与义和团自相残杀。梅东益在沧州镇压义和团、董履高在正定镇压义和团、吕本元在雄县镇压义和团。很多地方的清军都把被杀的义和团首级挂在村口等待联军过来看(“当联军向保定前进时,常常发现中国军队与拳队相战之遗迹。各个城镇入口之处,多悬己斩拳队领袖之头,以欢迎联军。”《瓦德西拳乱笔记》)。瓦德西因而自吹:“现在余已居然自认为攻打拳党之中国官军统帅矣”(《同前》)。

再次,联军消耗过大,大多数国家希望迅速了结军事行动。

虽然八国联军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抢劫,但抢劫来的财物大多被军官和士兵私下瓜分。而军事行动的开销却要列强官方买单。沙俄事后清算自己就是亏本的,出兵最多的日本估计也差不多。沙俄和日本离中国还比较近,消耗量都很大。远离中国的欧洲国家更不用说了。出兵最少的奥匈帝国最后就发现自己亏大了:

因此,相比于遥遥无期的瓜分中国的行动,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快点把钱拿到手。毕竟真金白银的赔偿比起空中楼阁的远期收益来说要实惠得多。而如果长期陷于与中国的战争的话,最后到手的赔款不可能榨取得翻倍,消耗则很有可能是天文数字。

最后,世界人民的反帝运动给了中国很大的支援。

义和团运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20世纪初,很多地区都爆发了反帝运动。在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还在南非和布尔人苦战,美军还在菲律宾镇压游击队,法国人还在和黄花探的抗法义军在越南对峙,德国还在进行侵占喀麦隆的战争。即便是当时比较“平静”的地区,如沙俄的芬兰和中亚、日本控制的朝鲜、意大利的利比亚都有不稳定的因素。

世界人民包括列强国内的反帝运动一方面束缚了列强的手足,让他们不能全力进攻中国,另一方面又反过来让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的局面如果久拖不决,可能会对自己的殖民地产生影响。因而也迫使列强放弃直接侵占中国的想法。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没有那个能力。

东印度公司把全印度变成他殖民地花了几百年。

日本人蚕食民国也蚕食了几十年,最后摊牌占领了还是无法稳定控制。

即使是100年后,靠当代最强大的意识形态、军队,占领一个区区中等国家,也很难维持统治。美军当年秒杀伊拉克,伊拉克现在怎么样?更别提“瓜分“了。”瓜分“还要相互之间达成agreement才能”瓜分“的,这比烂账怎么算?八国联军相互之间有28个双边关系,都得满意了,才能”瓜分“。


八国联军要有这个能力早瓜分了。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再一次体现了很多人,赢了就是牛啤透顶、输了就是一文不值的刻板印象。

有高赞已经说了,八国联军赢得并不轻松。继续往西打已经没有可能。何况从塘沽到北平都是比较容易进军和运输辎重的平地,再往西就是各种山了。

老佛爷在西安呢,离京城一千多公里呢。

英国人正陷入南非的布尔战争。

法国嘛,算它苟尸运,混在大部队里面。

意大利,难道和法军不是一样?

德国和法国还在争非洲呢。

美国刚结束和西班牙的战争,正在吞并和巩固菲律宾。

真正比较有旺盛战斗力的日本和俄国。

但是这两货的目光其实都在东北。互相死盯着

这不,很快,日俄战争就在东北爆发了。

说白了,清朝实在是太弱。李鸿章等人的东南互保从长远看,有利于削弱满清对全国的统治,但是短期看仍然是内部组织力低下的体现。仍然是把内部争权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当然,就是东南新军北上,能不能及时发挥作用也不好讲。

另一方面,不论是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实际上在海外占领的大多是“生地”,就是开发程度极低、文明存在代差的地区。对于像东亚这样的“熟地”,一般不采用殖民地的方式。

欧洲列强精得很,占领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钱,打仗和统治都是要成本的,多少年才能收回?对于熟地,还不如取得战争优势后直接签协议索取。

俄罗斯当时乘机巩固了东三省之外土地,乘机想侵占东三省。当时的东三省,由于满清两百年一直设为禁地,不让开发,所以也和生地差不多。

日本作为新进列强,还没有参透统治之道,一味狼吞虎咽,贪多嚼不烂,不知天高地厚。是最积极进攻我国的。但是,欧洲列强又不愿看到日本占领带清土地后,利益独享。

最后,互相掣肘之下,就达成了一个赔款协议。

话说,欧洲人被义和团搞了一把后,进一步认识到,像中国这样的熟地不好整,后来没有再动过侵占土地的心思。最多就是搞点租借。租借理论上是一种买办式经济特区,不过当然还是不平等的。

通过租借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产品,买走资源(猪鬃、茶叶、丝绸、瓷器等),导致我国白银大量出超,不亚于战争赔款。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那个时候我国的手工业发展,猪鬃、茶叶、丝绸、瓷器这些也是当时国际上畅销的东西。清朝得以借助洋人发展起现代海关制度。每年的海关水银甚至比以前收的地方税还多。除了赔款外,还有钱训练新军。

这个时候,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的日子其实不差。可怜的是内地的农民。朝廷派各种税,又不能出口。爽了的是东部沿海,特别上海这地方。买办风生水起,滋润的很。

所以,八国联军入侵,客观上改变了我国那个时候的南北力量分布。

所以,大革命都在南方爆发。

扯远了,扯远了


user avatar   qi-ning-zhong-hua-si-zh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整个战争,八国联军伤亡都不到5000人。可是,与顺利相伴的,是洋大人不妙的发现,中国越来越像是个坑------战争花费将会呈几何倍数狂增:光是从大沽口到天津城的联军基地,这短短50公里的战线,就要部署2万兵力,而要进军北京,还需要动用几倍的人力和物力。

美国的战争史学者施达格在书中写道:“事实上,西摩尔退回之后,联军官方估计推进到北京和维护交通线,所需的武装部队得从二万五千人增加到四至十万人”。

那个时候,华北民众组织的义和团,实际是各类会党、民间乡土宗教的大杂荟。各团队信奉的神仙五花八门,有信达磨的,有信玉皇大帝的,有信哪吒三太子的,有信孙悟空、二郎神、关帝爷、赵子龙、黄天霸的。各自诵颂神咒,自认刀枪不入。

这些坦诚质朴的青年农民、老少爷们的精神世界,是各类戏曲神剧、评书鼓词的主人公们的世界,是《封神传》、《西游记》的世界,是穆桂英、樊梨花、张桂兰或者托塔李天王的世界。

这些千千万万来自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秉奉着各自的神道信仰汇聚在一起,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对自身民族决不甘受外来欺侮的信念却是一致的。在八国联军最先进的杀人机器面前,在马克沁、加特林机枪的暴雨般的无情扫射下,在哈乞开斯速射炮、克虏伯重炮的震撼轰击,甚至是毒气炮弹的攻击下,这些幻想着用刀枪,用引魂散、雷火扇、阴阳瓶、如意钩、九连环、飞剑去杀敌灭洋的人们,一次又一次被疾风扫落叶般的火力收割,“死者如风驱草”,被现实残酷教育着,却依然没有退缩!一次又一次“遇有战事,竞冲头阵,”一直打到只剩“后队区区之数”,依然义无反顾,奋勇冲杀,从容赴死。

随军的俄国记者,看到这样的场面,在一次次齐射之后,义和团队伍倒下了、溃散了,但依然不屈不挠,重新又组织起来,继续不畏生死的冲锋。这一次,“走在前头的小孩子举着大旗,上面写着‘义和团’三字”,此时,“月亮照耀着这些丧失理智的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他们的信奉是神棍似的,但不甘屈辱的精神是真真切切的,被枪炮打回现实世界后,他们没有怂,面对枪林弹雨,依然有进无退。这一刻,愚昧升华为悲壮!联军们简直感到自身文明在物质上是强的,但在意志上却是软弱的。

为了降低这种可怕的抵抗,嚣张自负的联军甚至开始低调起来,他们发表《大沽宣言》,特别澄清他们没有瓜分中国的意思。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后来承认,这种抵抗,“永远消除了那个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论点:也就是说,一小队外国军队就可以在整个中国大地上横行,长驱直入”。

深受震撼的西方的军事权威,已深信不疑,“如果没有一支足以准备应付一切意外事故的庞大的野战军,没有在中国人进攻下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络的话”,想打到北京是不可能的。

当联军靠着疯狂增兵占领北京后,也是凶焰万状,又四面处击,组织了46支讨伐队(其中33支是德军),一直打到张家口,甚至攻入山西。然而规模越大,联军反而越感到隐隐的不安:虽说一路屠村灭镇,中国民间的自发抵抗却不见衰退,在张家口打劫得满载而归的联军,被义和团伏击,德军上校约克(伯爵)被砍死,北京周边以及附近州县,到处是出于自卫而组织起来的拳民武装,只要出了京城,外国人根本不敢正常活动。不时有联军在突然而至的冲突中吃了败仗。9月15日,俄德联合出城七十里与义和团作战,结果却是“俄兵败绩”、“俄兵服义和团之能”(《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著名的英国政客、中国通赫德在发往伦敦的电文中,深感中国人民不屈服,使他忧心忡忡,“义和团和中国兵已在京城数里处出现。。。。正成群结队来到北京周围,甚至在城内也出现了”、“现状极其混乱,解围并没有使我们的处境改善,邮电不通,供应短缺。。。。。“,要是再这样下去,“中国很有可能使各国援军遭到拿破仑在莫斯科的命运”。

所有人都要问,继续打下去,将如何收场? 有人不安的感到,一个体形庞大的对手似乎就快要觉醒了,而自己却还在招惹他!

法军部队司令佛莱将军(gener al h.frey)后来就心有余悸的庆幸,幸亏中国人被一个腐败的政府管着,政府投降得快,很快就签了《辛丑和约》。这使他们没有陷入日本人后来在中国战争中的泥潭:

“对联军来说,幸运的是满清政府并没有像中国人自1930年起所做的那样,大规模地发展游击战的战术和政策。义和团的狂热和排外主义,尽可以为游击战争中的艰苦危险生活提供必要的推动力。如果这次战争恶化为游击战,联军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拖入一场漫长而消耗巨大的战争之中。即使是现代的军队,以他们的炽烈火力、空军的支持和机械化的速度,也不能轻易找到一条解决之路“。

法国议员在国会里告诫他们的人:“中国土地广阔,民气坚劲,绝不是印度、南洋各处可比。中国人不过是久受政府压抑,所以智力未显。如果(用战争)拔动他们,谁敢说这个亚洲堂堂之大国,出不了华盛顿那样的人物?所以我认为瓜分中国之说,不啻梦呓!从欧洲利益出发,莫过于多索要矿藏以及多开通商口岸这两项”。

狡猾的美、英更从教士到商业官员,都在这场表面上一边倒的战争中,深切警惕到陷井在向他们靠近:如果中国人真的不放弃抵抗,那这样的恐怖海洋里,八国联军能游得了多久? 所以,瓜分中国已经根本不可能。

“不管中国哪一部分领土被割出去,都必须用武力来统治”,如果中国真的被瓜分,那么“全国就会协同一致的去反对那几个国家”,所以,“这样做合算吗? 这样的解决办法根本是无效的!”,甚至,“没有一个基督教国家可以统治中国,因为他的人民每隔五年就挑起一次大屠杀(对反侵略的诬称)”。

甚至连不可一世的德国人也深知八国联军还是早点散伙为妙。八国联军初成立时,德皇威廉二世以世界征服者的姿态,下令帝国军人对中国官、民武装“绝对不要手软,不要留战俘,格杀勿论!”。他还驾幸不莱梅港,对赴华参战的帝国大军训话:让他们在中国打出德意志的威风,“打得中国人从此再也不敢蔑视任何一个德国人”。

然而,他的手下、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元帅在经历了这场战争后,日尔曼容克贵族的傲慢却变成了害怕激出大祸的忧虑,在天津向威廉上书,他说今天中国的整个统治阶级,极端腐朽和愚昧,“毫无精神可言”,唯独“中国群众,不能视之以衰弱之人,他们在实际上,仍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以及出人意料的勤俭智慧等性格“。“中国的好战精神,并没有完全丧失,从这次‘义和团运动’中可以见之”。

所以,他认为,要想从中国取得侵略利益,唯有改以经济侵略为上,扶持清政府,阻止中华民族的进步。 如果一味依仗武力,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都没那个脑力和兵力能统治世界四分之一的生灵”,所以,帝国主义列强妄想瓜分中国,“实属下策,如果要行此下策,将会后患无穷!”------(英)赫德《“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

所以,八国联军战争结束后,对中国的瓜分狂潮反而突然降入低谷,各个帝国谁都意识到付不起那个侵略成本。各列强“近年以来时常讨论‘瓜分中国’一事,在义和团事变后,各国报纸再不喜欢讨论这个题目了”(佐原笃介《八国联军志》)。

只有日本还心存妄念,直到37年后,它们用狂妄和愚昧点爆了一场把它们几代人维新成果彻底埋葬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日本人发现,战争每进行一天,它们就要消耗相当于10万两黄金的财富,直到整个日本无法抽身,陷入万劫不复。


user avatar   peng-zha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真的跟义和团的抵抗没有太大关系,李鸿章怒斥列强的片段也就是电视剧里的情节,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国博弈。

先说结论:

法、俄是坚决主张瓜分中国的,即长江以南归法国,长城以北归俄国,其他鸡零狗碎的地方给英、日、德;但是英、日坚决不同意,德奥中立,最终倒向英国一方,遏制了法国的企图。

从头说说沙俄在近代试图瓜分中国的过程。

1833年至1905年这73年的时间,世界史称之为"英俄大博弈"时期,也是整个19世纪的主旋律。

英国自开始开拓海外殖民地以来,先后搞垮了西班牙、荷兰,又通过"印第安-法国"战争夺取了整个北美,在印度驱逐了法国和葡萄牙的势力,彻底奠定了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的地位。

俄国人则是通过击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协助欧洲各君主国镇压国内革命,确定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

双方第一次热战发生在19世纪中期,即克里米亚战争。在整个世界近代史中,单个事件来看,克里米亚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最大。

因为沙俄在战争中的惨败,导致其向欧洲、土耳其的扩张方向完全被堵死,自此之后,沙俄开始不遗余力地向中亚、东亚扩张,而在这两个方向跟沙俄接壤最多、也是受害最多的,就是清帝国。

1858年5月28日,趁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率兵500余人于5月初直迫瑷珲,迫使奕山与其夫签订《瑷珲条约》。

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沙俄;同时承认乌苏里江以东直至太平洋海岸的40余万平方公里为俄、清共管地带。

1860年11月14日,清廷与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1、 割让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共100万平方公里与沙俄。
2、 对于伊犁以北、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领土划界问题、通商问题,由两国另选钦差大臣友好协商。
3、 在西北勘界划地明确之前,清廷同意沙俄在乌兰巴托、喀什设立领事馆。

这个条约的第二、三条是为了占领外西北(巴尔克什湖)做准备。

之后,沙俄趁太平军、捻军起义之际,在新疆煽动各民族叛乱,并暗中支持陕甘起义军,新疆大乱,除了塔城之外全部是失守,同时,沙俄暗中支持中亚浩罕国悍将阿古柏入侵新疆,自己则派兵占领最富饶的伊犁河谷。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沙俄与阿古柏联合,换取沙俄中立,给清朝平定西北叛乱争取时间,清朝先后与沙俄签订了一系列割地条约。

1864年10月7日,对西北已经失去控制的清国,与沙俄在塔城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伊犁以北以西地区44万余平方公里割让与沙俄。

1869年9月4日,清廷与沙俄签订《乌里雅苏台界约》,将原属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地的唐努乌梁海西北地区割让给沙俄。

1870年8月12日,清廷与沙俄签定《塔尔巴哈台界约》,及科布多十佐领、斋桑泊以东以南以北划归沙俄。

以上三处合计共64余万平方公里。

1881年2月24日,清廷与沙俄在圣彼得堡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沙俄所占伊犁地区11.5万平方公里土地80%划归中国,20%划归沙俄,清朝赔款白银540余万两。

这里说一下,如果没有左宗棠,现在的中俄边界很可能是嘉峪关。

如果你将以上内容串联起来看,就会发现沙俄这些举动并不是偶然的,它的策略就是一旦清廷内乱或外患,就咬一口,占片地,而最终的目的是,在远东地区获取一个暖水港。

而要想获取一个陆路相通的暖水港,就必须将中国东北、内外蒙古、新疆全部占据,以长城为中俄边界,这就是现在盛传的“黄俄罗斯计划”。

但是在左宗棠干掉阿古柏后,这个计划出了点问题。

一是当时的清廷正在搞洋务运动,跟英国打的火热,沙俄动手害怕英国干预,毕竟刚刚在克里米亚败了一次;另一方面左宗棠军队在平叛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战力,驻阿富汗英军曾经做过评估,认为左宗棠地军队在平叛过程中地战力并不逊色于沙俄,这一点也让沙俄有所畏惧。

而甲午战争结果,让世界看清了这个帝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沙俄开始马不停蹄地寻找机会,占据东北。

沙俄这几十年不遗余力地侵略,难道就会因为义和团的抵抗、死了千八百人而放弃瓜分中国?

但是比较搞笑的是,甲午战争失败后,整个清廷竟然认为,要想保住统治地位,必须联合沙俄制衡日本。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曾经大量散发“驱满兴汉”的传单,这让清廷十分恐慌。对于清廷而言,沙俄就算把整个长城以北的地方全占了,无所谓,只要能够制衡日本,就能保住我的统治地位。

这就是晚晴最高层一贯的思路,虽然截至此时,沙俄已经侵占了中国接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说一句,教科书里沙俄占据150万平方公里的说法及其不严谨,实际远不止这个数。

我根据现在俄国及哈萨克斯坦地行政区划测算地晚清实际割地面积为197.02万平方公里,再加上蒙古的156.65万平方公里,所以,近代失去土地最多的国家真的不是土耳其,就是中国。


近代失地示意图

按照这种思路,1896年3月28日,清廷派李鸿章去沙俄,以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礼的名义去更沙俄结盟。

6月3日,经过一个月的秘密会谈,李鸿章与沙俄外长阿列克谢·洛巴诺夫签订《中俄密约》,内容如下:

1、如果日本进攻清国、沙俄、朝鲜,则清、俄均需参战,且签约国不得单独与日本媾和。
2、为便利俄军参战,清国允许沙俄在黑龙江、吉林建设中东铁路,由沙俄全权建设和管理,且无论在战争时期、和平时期,该铁路管辖权均属于沙俄。
3、战争时期,沙俄海军可自由停泊清国任意港口;
4、沙俄物资经由中东铁路运抵海参崴,无需向中国政府纳税,沙俄物资经由中东铁路运抵中国,中国政府应给予减免1/3关税之优惠待遇。
5、本条约有效期15年。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英日同盟条约》,在我看来,李鸿章签的这一份是爹与儿子的条约。当然,沙俄是爹,而清朝,则是认贼为父。

这是卖国,赤裸裸的卖国。

要知道,在1896年这会儿,英日同盟还没有签订,如果清廷这时候联系英国,给予英国以上条件,英国绝对先跟中国签一个中英同盟条约,把中国当儿子保护起来。

再者,清廷是让李鸿章去谈判,签署同盟条约,并没有让李鸿章把整个东北拱手送给沙俄,可以说李鸿章参与的几乎所有外交谈判清廷都是吃亏的,东方俾斯麦到底是褒奖还是嘲讽真的很难说。


中东铁路

1897年8月27日,按照密约规定,中东铁路开始动工,当时在松花江、阿什河交汇处有个小渔村,满语意为打渔泡,音译为哈尔滨。沙俄工程师尼古拉·谢尔盖耶维奇确定以哈尔滨为中东铁路工程局所在地,并作为中东铁路枢纽站。

五年后,这个城市成为了东北第一大城市,市民半数是俄国人。

中东铁路开工后,对英日的刺激很大。英、日均明白,清、俄之间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关系,很可能是睡一个被窝儿了。

对英国而言,此时看清朝就像看一个挥霍一空、流浪街头、沿街乞讨的白痴富二代,不仅可怜,而且憎恶。

对日本而言,终于明白如果清朝还是这一堆白痴当政,清朝这块大肥肉很快会被沙俄吃光,所以他们开始一心一意扶持中国的立宪、革命势力。

1897年11月1日深夜,鲁西南巨野县的两名德国天主教牧师38岁的弗朗兹·奈斯、34岁的理查德·汉勒被30名义和团成员杀害,在教堂的另一名牧师28岁的乔治·斯滕兹侥幸逃生,巨野、曹州一带当晚有3座教堂被焚毁。

消息传到德国,德国朝野狂喜,终于有占地盘的借口了。11月6日,德国海军总司令提尔皮茨命令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官冯·迪德里希斯少将立即占领青岛。

不仅德国这边高兴,沙俄这边也很高兴。1897年12月14日,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费多·杜巴索夫少将奉命率兵舰5艘驶入旅顺口,声称特来帮助中国抵御德国之入侵。

清国守将宋庆上报北京,清廷命令不得抵抗。

需要说明的是,从1889年至戊戌变法,清廷的最高统治者、外务决策者是光绪,不是慈禧。

1898年3月22日、26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连续上书光绪,要求清廷放弃联俄抗日的卖国政策,认为只有联英抗俄才能挽救中国、才能保住东北。

光绪未予理睬。

1898年3月27日,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亚历山大·巴甫洛夫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将旅顺口及周边海湾3168平方公里租借与俄国25年,同时,清国军队无俄国同意不得在辽东半岛此驻军。

俄军占领旅顺后,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

当时与旅顺毗邻的有一个叫青泥浦的港湾,港阔水深,是天然的良湾。根据俄国人的记载,青泥浦每年1月-3月有结冰期,需要破冰船,但港湾水深要深于旅顺;旅顺口结冰期虽然一般不到1个月,但是是浅水港。

根据两处港湾的不同特点,俄军决定同时建设。

除此之外,俄国人还给这两处重新命名,将旅顺口更名为亚瑟港,将青泥浦更名为达里尼,Dalniy,俄语意为远方。从此之后,这个港湾就有了新的名字,大连。

开始建港后,俄国人发现劳动力十分难征,因为清政府限制汉人进东北,所以当时的东北是地广人稀,于是俄国人要求清政府放开汉人入关。

清政府被迫同意俄军要求,大批汉人开始涌入东北,是为第一波闯关东。

清政府这一系列精彩操作,看得英国目瞪口呆,沙俄没费一兵一卒,就在远东得到了暖水港。要知道,西亚病夫土耳其当年为了封住沙俄出海口,那可是豁出血本跟沙俄干,而在东方,一切都是那么容易,那么神奇。

作为对沙俄占领旅大的回应,英国要求清政府租赁威海卫。1898年7月1日,庆亲王奕劻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爵士在北京签订《威海卫租赁公约》,内容如下:

1、清国将威海卫、刘公岛共750平方公里租借与英国,租期时长与俄国占领旅大保持一致,也就是沙俄占多久,我就得占多久。
2、清军亦可在威海卫驻扎,威海卫开辟为国际自由港,提供关税优惠政策。

这里我不是替英国人说话,只是客观说一下,在近代所有帝国主义国家中,英国是比较厚道的。像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总共花费军费约合1263万两,但是英国认为在途耗费不应计入清朝赔偿范围内,所以只核算在清朝战斗中得耗费,让清朝赔付了852万两。

在俄国统治期间,旅顺口成为远东第一军事要塞,大连成长为新兴商业重镇,吸引了20万汉人至此谋生。

曾经我一度非常非常疑惑,连康有为这种政治白痴都看得出来,联俄就是卖国,为什么外交奇才李中堂就看不出来?

后来苏联解体后,公布的一部门密档中或许有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李鸿章收钱了。

根据俄罗斯官方解密档案,李鸿章收取了沙俄160万卢布贿款,有60万确定是李鸿章本人领受,另100万由俄华道胜银行转汇给李鸿章养子李经方。户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收取了30万卢布,俄国另向东北各级官吏行贿60万卢布。

这就是《走向共和》中怒斥列强的李鸿章,大公无私的李中堂,多亏他野心小,不然之后东南互保时他真当了总统,能把中国卖个底儿朝天。

《旅大租地条约》签约后,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迫不及待地由海参崴迁至旅顺口。

1903年7月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沙俄远东总督府、阿穆尔州州政府亦由海参崴迁至关东州。这个关东州是当时沙俄的租借地,包括今天的旅顺和大连,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

至此,沙俄已经实际控制了东北全境,开始准备正经过日子了。只待一个借口,就可以将整个东北全部吞下,变成沙俄的领土。

很快,这个借口就来了,它的名字叫八国联军侵华。

说起八国联军,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攻击北京的那伙儿,其实在北京的并非联军主力,至少对沙俄并不是。

当时的俄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中将率兵20万于1900年7月12日入侵中国东北,一路由关东军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率兵13150人参与进攻北京、天津。

也就是说,对沙俄而言,跟随联军攻击北京只是个幌子,占据东北才是目的。

8月25日,吉林将军长顺向俄军投降;
8月28日,俄军攻陷黑龙江首府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寿山饮弹自戕;
10月1日,俄军攻占沈阳,盛京将军増祺被俘;
10月中旬,东北俄军在山海关与关内俄军会师。

其整个八国联军总和,也就27万人,沙俄一国占了21万人。

除此之外,沙俄对境内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进行了种族灭绝的大屠杀,沙俄远东阿穆尔总督尼古拉·格罗德科夫中将将海兰泡的5千多中国人几乎全部杀光;滨海边疆区军事总督尼古拉·奇卡戈夫中将在江东六十四屯至少杀害中国人2千余人。


海兰泡大屠杀

然后,就是辛丑条约了。围绕是否割地,是否瓜分中国,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当时的八国主要分为三派:

第一派,沙俄和法国。他们主张:俄国占领长城以北,法国占领长江以南,中间地区由德国占领,再割让一些零碎地区给英美日。

当时的法俄关系正浓,之前法德俄就联合干涉还辽,英日同盟签订后,法俄更希望拉拢德国对付英国。

第二派是英、美、日。他们主张:反对侵占中国一寸领土,希望以赔款了结此次纷争。

虽然都反对割地,但是他们反对的理由不尽相同。英国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一殖民帝国,对再占领更多的殖民地兴趣并不大。同时,由于有统治人口众多的殖民地(印度)的经验,起义不断,所以英国并不想沾染中国这个烂摊子。而且中国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俄国的扩张,所以英国反对。

日本当时的情况是,如果要割地,俄国肯定要东北和蒙古,而这两片地方日本更想要,但是当时的日本尚无胆量跟俄国人一较高下,所以既然不敢打,就索性谁也别占。

第三派是德国,德国对远东没有太多兴趣,虽然它也想要殖民地,但是中国距离德国太远了,当时德国的海军也未成气候,只想保住山东。而剩下的奥匈、意大利两国因为三国同盟的原因,完全以德国主张为主张。

三方势力经过长期谈判后,最终德国判断俄国占领中国如此广大地域,必然惹怒英国,遭致一场恶战。而德俄、德英关系都不错,一旦开战,德国必然要选边站,德国两方都不想得罪,所以不应置身其间。

最终,德国选择支持英美日,反对瓜分中国。英美日、德奥意达成一致,俄法同盟顿时孤掌难鸣。但俄国虽暂时放弃夺取北中国,仍坚持要求清国割让东北三省,法国则要求清国认可广东、广西、云南三省为法国势力范。

最后英国拍板,整个长江流域(名义上是英国势力范围)、黄河流域不能动,长城以北为俄军势力范围,但是俄军不能在东三省长期驻军,一年以内必须撤出。山东为德国势力范围,福建为日本势力范围,云南、广西为法国势力范围,广东为英国势力范围。

1901年5月10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辞职。伊藤博文是个比较理性的人,他一直反对对俄开战,认为日本根本无法战胜俄国,日本只要能够保住朝鲜就可以了,染指东北没有希望。

但是沙俄占东北实在是太简单了、太无耻了,这让日本朝野群情激愤,认为内阁不作为,所以伊藤博文辞职了。

6月2日,主张对俄强硬的前陆军大臣桂太郎出任日本首相。

然后就有了接下来的日俄战争。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要是日俄战争日本输了,大连现在就是“达里尼”了,山海关将是边境口岸。

编者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鹏人文”公众号。

字字有出处,句句皆是梗,每段都是段子,讲述真实、有趣的前清故事。

每周二、四、六、天晚上固定更新,每周四篇。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大伙对八国联军侵华这事的性质有误解。

本质上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属于洋野爹教训带清孝子,你喊了爸爸磕了头,把野爹们舔得气消了这事就算了。

因为便宜儿子不听话就弄死他,不至于不至于。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八家除了在维护自己对华权益上有共同语言以外,在其他方面不仅没有共同语言,相反还存在着巨大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你让他们坐下来商量瓜分中国?咋瓜分啊?他们自己就得先干起来。

我给你算算这八国联军哈,其中奥匈帝国、美国和意呆利跟风的性质更多,暂且忽略不计。

法国表示别的我不管,但维护基督之荣光是我辈应有之意,你们义和拳暴民杀我上帝子民就是不行!所以法国是八国联军最初的牵头人,在1900年1月就召集了英国美国和德国一起组建了“传教国联盟”,并不断提出武力干涉的想法。

英国当时在中国的利益最大,所以它一方面非常担心义和团运动不断扩大后损害到自己的在华利益,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各国动武之后会削弱自己的在华优势。而且当时英国正深陷南非恶战,分身乏术,他们希望能尽可能地避免战争。所以你会看到英国在法国提出了武装干涉的建议之后反复从中斡旋:

其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认为,英国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谨慎从事,绝不应居为首地位。他还指责窦纳乐,没有请示他而带头发起武力威胁的提议是愚蠢之举。[1]

而1899年英俄两国刚划分完势力范围,东三省跟华北正处于俄国的势力范围之中,因此俄国人的想法跟英国人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俄国人还有更重要的理由置身事外——你们欧美传教士在中国内地瞎吉儿传教引发的矛盾,跟我东正教有一分钱关系么?我在东三省还忙不过来呢,谁有兴趣跟你扯那些啊!

义和团的仇恨主要是针对欧洲人的传教活动,这种仇恨由于欧洲商业和铁路利益渗入中国内地所引起的经济竞争而加深了[2]

然而义和拳越闹越大,终于伤及英、俄两国利益,搞到不出兵不行了。而就算这样,俄国人也始终不愿意争夺联军统帅的位置,以免给中国人留下“俄国人主导了这一切”的不良印象。在俄国陆军大臣强烈要求掌握联军领导权的同时,沙皇还是阻止了这一行为。俄国外交部甚至直接表态:

我们不认为俄国对被直隶的军事行动区域有特殊的兴趣[3]

但我不谋求联军统帅,不代表我就能同意你英国人主导整个军事行动。而英国人受限于兵力不足的问题,非常希望把日本拉下水。而日本人虽然很想插一脚,然而在经历了三国干涉还辽的破事之后他们对诸位列强有着心理阴影,而且日俄在东北问题上存在巨大矛盾,所以日本的策略是在诸位列强(除俄国外)面前好好表现,顺便恶心俄国人。几方互相掣肘,最后的结果就是在进攻北京期间日军出兵人数最多,但却必须跟着欧洲军队一同行动。同时日、英、俄三方之间的矛盾也给了德国人一个天赐良机——在他们的大撕逼下,最终联军领导权落到了德国人手里,而德国人的诉求是什么呢?

非常单纯,威廉二世想立威扩军,到中国狠狠地抢他娘的一票。

在你们遇到敌人时,要给以打击,绝不宽恕,绝不收容战俘! 谁落入你们的手中,就要归顺你们! 要像一千年前在国王埃岑尔统帅下的匈奴人那样,这些匈奴人所获得的名声至今还使他们在传说中和童话中威风凛凛。愿德国人的千年名声也要以你们的方式在中国得到证实,叫中国人再也不敢对一个德国人侧目而视! [4]

这事沙雕的地方在于8月14日联军攻陷了北京,19日“联军统帅”瓦德西才离开柏林,9月下旬德国远征军才抵达中国。俄国此时已经开始要求各国控制情绪,甚至张罗退兵了——好方便他们跟中国人谈判。德国人表示这不行啊!老子才到这,啥都没干,你这就退兵了我上哪要好处去?硬是把这事给搅黄了。所以八个流氓各怀鬼胎,最后能整个联军出来已经是极限了。大家严重缺乏共同语言,而且也几乎没有统一的战略目的,虽然结成了联军,但是互相拆台的事几乎是一刻都没停过。最搞笑的是列强始终不愿意向中国宣战——野爹教训带孝子,家务事。万一真宣了战彻底跟带清闹掰了,以后还怎么割韭菜?

各国仅对义和拳及那些反对派遣部队前往北京援救他们本国同胞的人进行战斗。保持和平的责任须由中国官员承担
如果大沽炮台未奉北京政府的命令开火,而且对各国部队的进攻未得许可 ,那么 ,没有理由认为存在着战争状态[5]

我们可以这么说,1900年在中国发生的一切,根本上来讲是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分赃不均、腐朽的封建王朝试图利用群众运动来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而失败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失败之后,带清便彻底沦为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双方终于在父子局中各自摆清了自己的位置。但起码在这个时刻,列强的本意还是希望继续维持清帝国的存在,让一个中央政府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压迫中国人民。而也正是由于列强之间彼此互相牵制的原因,导致了“瓜分中国”这件事情没能成为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的一个选项——大家的意见是在是太不一致了,每个人都想自己多吃两口,同时阻止别人下嘴。这种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的局面一直存在,比如说1900年8月9日英国出兵上海,迅速引起了其他各国的强烈反应,大家纷纷派兵进驻上海,直到1902年才达成撤军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还保留着一定组织力的清廷依然可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来保全自己,毕竟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嘛。这就是: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当然了,你带清孝子终于明白谁是爸爸了,我们洋大人也绝对不会坑自己儿子——日后各种会党起义带清地方军队打不过了找谁出头?洋大人!我庚子赔款万一还不上怎么办?我给你算!大清擎天白玉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同志精心计算,最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海关数据帮助大家敲定了讹诈……啊呸,是赔款的数量:

赫德的意见书最为详尽,主张赔款分年摊付,以海关、盐厘、常关作抵,关税提高到切实值百抽五,等等,这些意见被所有国家采纳。后来辛丑条约中关于赔款问题的规定,基本上是根据赫德的意见而来的。[6]

看到没有家人们?洋大人对带清那是绝对够意思,只要你肯乖乖做狗,我们便同意你把关税提高到切实值百抽五,让你续命还钱。就这父子情深,还瓜分?

没必要!

参考

  1. ^ 李德征·八国联军侵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
  2. ^ 马洛泽莫夫. 俄国的远东政策[M]. 1977.
  3. ^ 孙瑞芹.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M]. 商务印书馆, 1960.
  4. ^ Görtemaker M. Deutschland im 19. Jahrhundert: Entwicklungslinien[M]. Springer-Verlag, 2013.
  5. ^ 胡滨. 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资料选译[M]. 中华书局, 1980.
  6. ^ 胡滨.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矛盾和斗争[J].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5):1-8+20.

user avatar   mei-wen-ti-de-re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一群最勇敢的人,义和团作为“极端中国人”为“温和中国人”赢得了时间和空间。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高喊着“理性爱国”的家伙要污名化他们,因为这些人看到我们靠他们赢得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的翻盘痛心疾首而已。许多事情不是因为对所以要做,不对所以不能做。正确性和必要性从来就不是一回事。认为自己刀枪不入,用大刀长矛去打人家步枪火炮当然是错误的,可如果没有他们用血告诉侵略者:“我们是不会屈服的”,让他们放弃把中国完全变成殖民地的野心,选择通过开办工厂、学校、医院来“渗透”,那些真正的理性的、懂科学的爱国者怎么有机会出现?切格瓦拉那句名言在这里同样适用: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顺便再说一句,评论区里的某些人是不是认为说不搞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没有义和团就不会有八国联军,帮日本人找走丢的士兵就不会有七七事变?


user avatar   san-xin-qing-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他们不想吗?

他们是做不到!

历史教科书说的很清楚了,一是山西的清军击溃了追击的八国联军,二是义和团极大的震撼了帝国主义,让他们意识到瓜分中国的不现实。


user avatar   ni-zhang-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由秦至清,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里,

中央帝国为什么没能实际控制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中南半岛?

滇、黔、川西,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一直是当地土司世袭自治,中央帝国为什么不直辖?

西藏地区,为什么清政府只是派驻藏大臣?大部分事务让当地宗教领袖自治?

如果占领的治理花费大于治理收益,就不会有占领;

如果附庸带来的消耗多过收益,就不会有附庸;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妥协的结果。

之所以西方国家能实际占领美洲、非洲,恰恰因为美洲、非洲没有有效的政府组织,没有有效的民族认知和历史传承,当地组织是零星散在,没有认同度,很容易就能消灭,实际占领的花费小于收益。

虽然清政府无能,清军战斗力差,但毕竟不是美洲那样,基本不死人就能实现有效占领。事实上,清朝武装的抵抗仍然给八国联军带来了5%左右的伤亡。也就是说,实际占领中国全境的花费太大,扶植新傀儡又前途未卜,收益反而不如放任清政府继续存在来得实在。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70年代,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生产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丶化学工业丶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中便应运而生了,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托拉斯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同时,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19世纪末期,世界殖民地体系已经完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占领殖民地获取殖民地贡税的方法已经落伍了。新的帝国主义垄断组织对贡税不感兴趣,殖民地的贡税因为殖民地的落后和贫瘠,还不能抵消建设殖民地的费用。发展工业和金融业,需要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也就是帝国主义者需要殖民地的资源,但是没有管理开发新殖民地的意愿了。

当时对于中国领土最感兴趣的就是日俄。一般研究认为当时日俄的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本身在世界殖民地体系没有多少份额,缺乏有力的资源和经济殖民地,又没有和老牌帝国主义争抢的能力,只能将目标对准尚没有被完全瓜分的中国。主要是东北地区。

而当时的清王朝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不行了,北洋军阀体系已经形成,各自拥有地方军政大权,袁世凯的新军,在全国共建立了36个军镇,合计兵力约五十万(正规军)。清末的北洋新军只效忠袁世凯,清王朝实际上已经指挥不动。东南互保,就是直接和中央政府切割,只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拒绝效忠中央政府,不干涉中央政府和八国联军之间的战争。

如果一定要推翻清王朝,得到的地盘有限,同时和中国的割据势力势成水火。清王朝末期已经没有号令天下的能力,推翻它有多少实质上的作用?能够达成瓜分中国的目的吗?

当然,联军之间矛盾,各自的内政问题,以及帝国主义垄断集团对殖民地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导致他们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方案。与其瓜分中国,不如继续扶持这个代理人集团,将重点放在索取中国的经济利益上,更为合算。




        

相关话题

  娶了个慈禧一样的媳妇儿,是不是意味着没有好结果? 
  为什么不能把满清当异族王朝?? 
  如果穿越成崇祯其他都不管,唯一目标就是不让满清入关,成功概率多大? 
  明末明朝因辽东战事经济困难,为什么满清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呢? 
  怎样评价义和团? 
  拔都福康安兆惠的功绩是否远大于卫青霍去病岳飞?是否更值得称颂? 
  请问清朝各省的附郭县目前情况如何? 
  “精神朱家人”这个词是谁发明的?目的是什么?又造成了什么? 
  如果你穿越到1853年定都南京的洪秀全身上,怎样做能干掉清朝? 
  满清为什么不吹毛文龙? 

前一个讨论
如何激怒左派?
下一个讨论
苏联最强的时候强大到什么程度?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