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真是这样,正常情况下可能的情况有几种:
一是社会太发达了,博士谈专业大众都能听懂。
二是社会太扭曲了,博士靠专业活不下去了。
这个问题,作为本硕博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目前仍然频繁活跃在相声舞台上并且没有其它单位就专门说相声,且自认为说的还不错也可以靠相声养活自己的我,还是认真回答一下吧。当然,这样的人,也只有我一个。先放照片,万一有人怀疑呢……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的核心论点是:没有白读。
当然,我的个人经历和问题中的“只想说相声”略有出入,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几个逻辑重音,不同的重音,导致关注点不一样,也导致了推出“白读”的这个结论是否顺畅。
1 重音在“只”上,也就是说学术完全不想,也完全不花费任何精力,也不想把自己的研究和相声做一点有机的结合,那可能白读的成分大一些。我的博士论文是《民间说唱艺术的都市传播路径》,论文写作期间做了很多访谈 案头工作和问卷调查,把我的专业传播学和相声结合起来,包括李宏晔的《相声的有限元》,我是文科生,看不懂理工的理论,没有读过,但也是把自己的专业和相声做一结合的有益尝试,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就没有白读。
2 如果重音落在“想”上,可能是不是没有进行实践?那就更不可取了,光想不干,还耽误时间,那这博士确实白读了,连点儿执行力都没锻炼(不过这么说话的人也不多)
3 如果重音落在“说”上,我觉得狭隘了,不太符合博士的视野,如果只是“说”,白读的成分也大了一点儿~还要想创作啊,理论研究啊,为曲艺的体系化建设做点儿事情啊,比如一直在研讨“曲艺作为学科进入高校”,虽然我个人不看好,但终归是个可能的发展方向吧。仅就创作而言,我觉得博士训练让我的作品更偏批讲论说类,虽然也经常表演腿子活,但那是叶蓬的嗓音和学唱优势使然,我自己常演的一般都是按照总分的结构编排,大话鲁迅是:逐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 名言和名篇,再逐一展开。大话古文是:古文的特点,题材丰富 人物众多 语言精练。上周的离不开的输入法是:输入法有编码的 拼音的 手写的,编码的特点是一劳永逸,拼音就得不断更新,手写是我个人提倡,然后再展开。这种思维模式,我认为是学术训练的,当然了,老前辈创作表演的很多作品中也是这个结构,比如规矩套子啊,老少乐啊,批三国啊,也是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逐一说明阐释,人家也没上过什么硕士博士,我只说我的这种创作习惯,我认为得益于学术训练,也使得我创作相对快一些,原创作品集《十载笑缘——李寅飞曲艺作品集》也纳入了清华大学支持原创出版计划,也才有能力为一些晚会创作表演节目。
4 重音放在相声上,就是没想说别的,没想说评书啊,评话啊,脱口秀啊……(谁这么说话啊!)
还有一点就是,他说相声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是为了自己过瘾就得,那读不读博士恐怕差别不大。如果为了说出点儿名堂,让更多人知道并且挣钱能活着,我觉得清华博士四个字给我加了太多分了,实话说,如果我拥有和今天同样的相声表演和创作水平,但我不是清华的博士,可能就没什么媒体关注采访我了,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点,应该说很有助于我的相声事业发展。
看到评论中说,有多少能靠相声养家糊口的?我应该说勉强可以吧,靠说相声写相声电视台录像电台录音等等的……一年到头……反正够花。至于说一个人如果想好好说相声,就没有精力读博士,还是有些人做到了,这个可能是时间管理精力分配上的事情吧。吹句牛逼,我就是在2016年又拿到博士学位又上了春晚的。(虽然12点以后节目也没啥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