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就是easy模式」这一观点? 第2页

        

user avatar   shuang-tian-xiao-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废话吗。

要是蓝星第一发达国家民众生活都是Hard模式了,不发达国家民众生活岂不是十八层地狱还得挖个地下室的模式?

人家好的地方就得承认,睁眼说瞎话有啥意思。

至于你羡慕人家生活之后,是争取移民,成为发达国家一员;还是奋发图强,让自己国家也成为发达国家。

那是另个问题了。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拿最基本的吃饭做例子。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这个系数的算法和数值口径经常不同,但是基本上结论差不多,就是美国是独一档的,剩下新加坡1.5档,英国第二档,然后是剩下的富裕国家日本德国这些第三档,中国现在大概是第四档。

如果明天美国所有食品价格都涨一倍,它的恩格尔系数仍然比日本德国要低。美国人甚至拿粮食造汽油来开车。


user avatar   doug-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当美国老百姓吃着牛排,汉堡,开着福特老爷车,全家老小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看着刚刚登上电视银幕的《猫和老鼠》的时候:

中国重庆的老百姓为防止日本法西斯大轰炸,通通挤入了狭窄密闭的防空洞,造成了惨烈的重庆隧道惨案。中国河南的老百姓忍受饥荒的痛苦,展开背井离乡逃荒的旅程。

拜托,别人已经easy快一个世纪了。的亏当年没有网络,要是有的话还抗个啥日啊,电视机,大沙发,大豪斯它不香吗?

当然,当年的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各国更easy,现在easy不下去了。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当个普通人,生活,确实容易。

可问题是,中国有几个人是自认为普通人,且以做个普通人安稳过完一生作为人生目标的?

内心都是要做人上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憋足劲要“比别人活得更好”。稍微点刺激就焦虑,一个人拱火就能歪了一群人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是生活在处处和别人比较的世界中,美国的生活一样不容易。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只不过跟这里比,美国的失业福利好(我听到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冷笑声)。所以,有一部分国人,拿到美国的绿卡、护照后,就失去动力,躺平了,甚至以钻政策空子为生。说这种话,是没见过华人中产阶级,为了下一代成为社会精英,有多拼。有一些书,讲白人精英家庭的子女,压力巨大。但是因为政治不正确,美国的主流媒体不敢提及。因此,这里的自媒体翻出去也抄袭不到。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本美硕在美国上班的程序员告诉你的确是easy模式。

美国上本科只需要好的高中平均成绩和SAT成绩,SAT是可以考无数次的,不像高考一次定胜负。如果家里没钱任何学生都可以申请学生贷款,工作了之后还钱。美本上美硕更简单了,我美国考研成绩(GRE)特别差,但还是上了常春藤硕士,因为美国读硕士的人就不多。

工作我在硅谷当程序员,工作三年之后加股票年薪40万美元左右,除了有几次要赶进度,基本没有加过班,每天十点上班6点下班,下班之后去公司合作的健身房运动,假期是无限的(当然大部分人最多一年请一个月假)早午晚餐公司免费吃,一般工作四五年的程序员都能买房。

如果我在国内,我觉得我连一本都考不上,更别说去bat 996,我可能要被整死。所以我现在过的日子的确是easy模式。美国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无聊,有种族歧视,找对象不方便....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群体统计层面,这是一句无意义的废话。

美国是一个坐在全球头号强国位置上百年的发达国家;是自苏联解体后,已经当了30年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是人均产出超过6万美元的国家里,或世界人均产出超过6万美元的国家里,唯一的一个大国。

直至今天,美元依然是全球第一大交易、结算、定价、储备货币。在美元破防之前,纯靠货币政策,美国就足以执行全球花式剥削。

这样的一个国家,在统计上,普通人的生活不easy,那也太拉胯了。

但依然,这是一句无意义的废话,因为并不存在需要强调这句废话的真实和现实的场景。


但是,各国确实各有国情在。而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却是来自于比较和预期管理。

在发达国家里,美国是一个相对更偏向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而不是偏左的福利国家。

今日的美国,确实比全球任何一个主流大国,都更像是赛博朋克2077。即,你是顶级资本家,你是顶级资本家旗下科技或金融企业的员工,你是广大无稳定就业且走向概念解体的旧中产,你是大城市中下层hood盲流,你是广袤乡野的nomad红脖子……生活状态、预期、展望、压力、幸福感,都是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

于是姑且这么讲好了:

我国从顶级资本家到贫困县一般居民的各色人等,我都有过较深接触。若把我国最能感到主观困苦的下50%的人群之主观困苦感受程度,作为 “困苦” 的标准,那么,在个体层面,说 “美国普通人的生活都很easy”,基本等同于直接开除了大几千万至一亿多美国人民的人籍。

这是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内的无产阶级的必然。更何况,如前所述,美国过去或许成立的 “中产阶级” 概念,近些年在飞速崩塌。“中产阶级即无产阶级” 这个表述,越来越描述精确了。

当然,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无产阶级,妄想去团结美国的无产阶级,暂时还是痴心妄想。对美国的无产阶级来说,“美国人” 的身份,依然是第一认同,而这就意味着类民族主义壁垒、国家主义壁垒、意识形态和文化壁垒。此乃另话,不再展开。


若没有机会在美国常住去感受,而仅是有机会去旅游,那么等疫情过后,最方便也较全面去感受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的方式,可以考虑去一趟洛杉矶,沿着Wilshire Blvd,从西逛到东:先是Santa Monica的海滨小城,然后是Westwood大学区,然后是Beverley Hill富人区,然后是Miracle Mile的博物馆,然后是Central LA的富人区,然后是 Korean Town的韩国人聚居区,然后是MacArthur Park的破败1.0,然后是金融区的高楼大厦,然后是老市中心的不上不下,最后是Skid Row的破败终极版。


user avatar   huo-gu-itp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做个简单的比喻大家一下子就懂了:


人生就像玩RPG游戏,从一级打起,一点一点攒经验、学技能、买装备。高考是一个重要的副本,当你自己跟Boss血战300回合终于气喘吁吁地胜利时,看看手上的精钢长矛和塔盾,披着的钢甲,以及倒在副本里数不清的同伴,你会有种成就感。


然而你带着这些经验、技能、装备转到“美国”这个服务器时,你会发现这里的怪弱得可怜,一刀一个小朋友,一枪一个小朋友,掉落的东西还更值钱。甚至你连盾都不带了,甲也不穿了,拿着长矛就满街走,一天随手戳倒几个怪捡了东西卖了换钱,剩下时间吃喝玩乐。


而且你会发现,这个服务器的绝大多数人们,打怪还是很费劲,跟你在原来服务器一样。


回到这个题目:正确说法是,在Medium难度服务器习惯了的普通人,忽然间到Easy难度的服务器去打,就会感觉“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就是Easy模式”。


如果你一直在Easy难度的服务器玩,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可能到了同样的年龄,还在用木矛,甚至体质不锻炼,连钢甲都穿不动,连塔盾都举不起来。


有人说不对呀,跨服对战时,没觉得Easy难度的服务器人战斗力弱啊。跨服对战,上的都是排名最高的那些人,这些人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至于你说,为什么有的服务器是Easy难度,有的是Medium,那问游戏设计者去。我只是玩家。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活的easy,死的也很easy,所以叫easy模式。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也是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有一个比较简单的算法,同一个类型的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对比北京和上海吧。当地平均工资和平均房价对比一波,大致就有数咯~

纽约和洛杉矶的年轻人算不上easy,但是跟北京和上海的年轻人比起来,困难系数小不少


容我再骂一句这坑爹的房价




        

相关话题

  秦晖为什么说「在美国,工人比资本家更反共产主义,工会比商界更『冷战化』」? 
  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禁酒令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禁酒令给美国社会的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对当今社会有何启迪? 
  马克·吐温的小说选对理解美国社会有帮助吗? 
  中国人在美国千万别做什么呢? 
  美国疫情确诊人数破50万,你怎么看? 
  在美国一个县政府破产意味着什么?一个欧洲国家破产又意味着什么? 
  南越F4到底是什么来头? 
  如何反驳「英国和美国同一祖先,却没有统一,台湾为什么不能独立」的观点? 
  欧美的医疗体系差在哪里,为什么这次肺炎疫情下都如此狼狈? 
  如何评价「中国女童赴洛杉矶参加冬令营遭性侵」?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网上普遍低估公务员的收入?
下一个讨论
贫困生四年攒四千买一双鞋子有错吗?





© 2024-06-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