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滴滴正式启动造车,如何看待这一消息?网约车企业造车会有哪些不同? 第1页

  

user avatar   eidos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米和滴滴造车有相似之处:

1.原有主营业务已经可以看得到尽头,增量有限

2.原有主营业务面临一些风险会导致满盘皆输,尽管风险本身不大

对于滴滴来说如果碰上反垄断法会怎样还不一定,对于小米来说如果碰上美国制裁那大概率药丸。

而且,如果未来政府上线“线上公共基础设施”,那必然包含打车系统和操作系统,这对两者来说都会带来巨大的杀伤。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造车就是安全的:

  1. 国家支持制造业,尤其是自主可控的制造业
  2. 汽车更新换代相对慢,竞争不激烈
  3. 不存在降维打击风险,友商很难做到性能碾压

在这种情况下,造车就保险一些。


网约车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对交通的理解更为深刻。最简单的比如做插电混动,使用何种油电切换策略,手机厂/网约车app/传统车企就会从不同方面考量。而网约车更注重整个交通网的整体效率,不在乎一城一池,但传统车企可能就会搞百公里加速。

电动汽车仅仅是替代短距出行的油车就有很大市场了,值得争取一下。


user avatar   castiel-stev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利益相关,滴滴前PM。

这几年,我在知乎上回答的滴滴司乘关系相关问题下的答案,可以说是条条挨骂。终于等到一个不会挨骂的问题了!(握拳

「注意⚠️」:以下答案为从现状倒推原因的推测,并非实实在在的内部消息or情报,谢绝一切采访or公开报道中的引用,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自18年后,车服团队经历了挺多内部的调整和业务方向的改变;可以看得出来,滴滴是真的希望在网约车主营业务的基础上,以自己所积累的出行大数据为切入点,切入车辆服务的市场,从这块目前基本上是去中心化的半蓝海市场上切走一块蛋糕;放眼所及,唯一的成体量的互联网思维竞争对手,就是途虎养车。

与途虎养车的加盟制不同,滴滴后市场(也就是车服,下同)在各个方向上的尝试一直坚持直营模式,这在保证用户服务体验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限制了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的可能性(特别是18年黑天鹅事件发生后)。

滴滴后市场团队先后尝试过加油、保养、租车(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在后市场架构下的业务)、维修等等业务,但感觉都没有太大的水花和动静。

可以理解,后市场是一个深耕本地市场的业务性质,如果只是小范围试点,那么是很难在车主心中建立起可持续用户认知的。

更何况,作为滴滴后市场天然用户的快车司机们,他们无论是从体量上(快车司机vs私家车司机)还是从消费意愿上(营运车辆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其所有者在中高端维护消费上天然就弱于私家车车主群体),都无法快速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滴滴后市场故事的想象空间。

网约车车主群体可以作为后市场锦上添花的存在,但很难作为雪中送炭的中坚骨干。

那么,这次Will把造车项目交给车服团队的负责人来带领,意味着什么呢?

(我先去开会,晚点再继续)

(我回来了)

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造车,大家所能想到的都是:用户体验加分,软件体验加分,人工智能加分,外形加分……但是对于一辆车真正的性能方面,确实是不会和主机厂自己造车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特别是滴滴这次其实是和比亚迪联合造车,那毫无疑问,就是比亚迪的硬件+滴滴的软件。

那么,滴滴为什么要造车呢?

几个原因:

1、打通网约车上下游供应链,营造资本想象空间。

一个滴滴网约车司机开着滴滴造的车接上用滴滴/花小猪打车的乘客送到了目的地,乘客用滴滴金融支付了订单然后扫开了一辆滴滴青桔单车完成了最后一公里路程,而司机则去滴滴车服下属的加油站加了油,顺便又在滴滴车服下属的车辆保养门店洗了车,然后被告知车辆的行驶里程快达到营运车辆报废上限,于是司机联系了滴滴合作的租车公司,租车公司又向滴滴下了一辆新滴滴专供车的订单……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心潮澎湃?嗯,我相信今年滴滴上市后,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和股民们会很喜欢这样的故事的。

滴滴之前已经和比亚迪合作过定制网约车D1,这次再次合作造车,在双方沟通方面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2、滴滴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动驾驶方向的探索。

自动驾驶无疑是未来路面出行的最终答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路面车辆服务线上提供商,滴滴在过去9年中积累了亿兆级别的道路路况数据、车辆行驶数据和行程数据。

这些数据,除了能帮滴滴利用大数据+算法准确预测各城市的高峰期时段和打车冷热区外,能不能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必然啊。

这些数据可是各个自动驾驶算法团队垂涎欲滴的资料。

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做自动驾驶呢?

但是,网约车行驶场景与个人驾车场景还是有那么些微的不同;所以,通过自造车&向大众销售,来收集收车用户的私家车驾驶数据,补齐这最后的拼图,无疑就是滴滴自动驾驶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由此,我们就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

汽车行驶数据的收集,离不开与汽车主机、硬件的联动;在滴滴目前的业务中,与硬件最接近的,就是车服团队了——滴滴完全可以在现在的车服服务基础上,搭建自己的服务站点和销售站点,快速铺开自造车的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

甚至进一步设想,在自造车接受后续保养和维护时,滴滴又可以进一步收集某些车辆本身不会联网的部件的损耗数据和历史记录……以此类推。

3、淘汰(网约车)司机。

在上面两个分析结论的基础之上,淘汰网约车司机,也就成为一个顺理成章可以幻想的未来了。

从这几年的滴滴负面新闻中可以看出,服务人员(司机)仍然是网约车服务中最大的不可控变量,也是最大的成本支出部分。

一个AI,假定它可以覆盖99.9999%的城市道路行驶场景,那么赔偿其无法覆盖到的0.0001%的意外事故的成本,也一定低于这个AI应用到所有网约车上后,所节约下来的司机人力成本。

一个具备完全行动能力的自然人,不管有没有强契约的约束,都会是最大的风险点和不可控因素。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说,自动驾驶才是网约车和所有道路服务的最终解法。


所以,只有造车,才能继续从二级市场获取资金,才能更好的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最终达到淘汰网约车司机,实现无人驾驶、通过人工智能管理和运营的、随时随地的、无微不至的网约车服务。


"如果有朝一日你希望自己能够把烦恼留在门外,那就一定得是德拉曼豪华出租车的车门。德拉曼是夜之城唯一一家由人工智能管理,将乘客的安全和舒适视为头等大事的出租车服务公司。光是德拉曼妙趣横生的性格就足以让他成为你旅行的良伴。通过高效的管理和创新的技术,他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追求永无止境,同样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商业伙伴。"

——赛博朋克2077


我恐惧且充满希冀地等待着。


user avatar   na-yici-ya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周关于小米造车的问题,写下的答案,现在又能用上了:

当时我在答案中就写到了关于“百度造车”、“滴滴造车”的内容,委实是没想到才一周就应验了,看来巨头们都急了啊!

百度手握技术不可能不想着变现,滴滴有着海量需求(未来必然会大量投放的无人出网约车),不可能都假手于人,都促使它们必须要下场造车,等着吧,后面还会有更多巨头下场。

还是那个观点,与共享单车一样,之前是第一阶段是菜鸡互喙,现在到了第二阶段巨头时代,对行业、对消费者,甚至对民族工业都是好事,唯一不好的就是对先下场的菜鸡们是个毁灭性打击。

下面进入竞猜环节,现在的造车新势力们,谁会第一个倒下,谁又会活到最后,或者说有没有能活到最后的?

我先猜,如果有能活到最后的,我猜是蔚来,至于第一个倒下,舍理想其谁?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参与造车的,除了经常能看到的蔚来,威马,小鹏,理想这些新能源车企,还有恒大,格力,百度,小米等这种跨界的,与传统车企分一杯羹。新能源车补贴再过几年会慢慢取消,要造车就趁现在了。


对于滴滴来说,其优势在于平台。滴滴造车如果能做成,对于做新型出租车公司将会是绝对的优势。


但这是建立在完全无人驾驶普及的情况下。完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私家车已经没有存在意义,只需要通过平台约车,共享汽车就会过来接你,用完就走,不再需要私家车。这种情况下,汽车主要的购买方是出租车公司。


私家车没有太多必要。因为你要维护,你要去停车,交停车费,修理费,出交通事故还得自己去处理。


想象一下,现在滴滴现在是国内打车第一大平台,滴滴拥有无人驾驶,还有自己的车厂,这样其他车厂就无法高价卖车辆给滴滴,滴滴有自己的共享汽车出租车公司,从造车,买车,用车,甚至连维护都可以自行解决,一旦形成这种局面,那滴滴就掌握了极大的主动权。


对于滴滴来说,用户群和平台是最大的优势。因此我判断即使滴滴一开始造车,也会是从共享汽车或者出租车这样的方向出手,应该不会往私家车冲,私家车现在是一片红海。而且,各位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目前传统燃油车因为我国发展起步晚,关键领域难以和国外车企竞争。而新能源车则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一旦实现,那就可以实现造车成本和难度降低,到时候造车更不是问题,问题就会汽车本身延伸到汽车以外的地方去。这个时候,滴滴的平台优势就出来了。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滴滴又是搞社区团购,又是搞电动车。黔驴技穷了,要是滴滴打车业务增长率,利润率都好看,早就Ipo去了。十有八九是原本业务数据难看,即使去上市也没办法有好的市值让之前一轮轮投资的机构退出。现在连共享充电宝这种货色的企业都去美股上市而且还有不错的市值;出道早,早早就有独角兽之称的滴滴难道投资人就不想早点落袋为安吗?估计已经骑虎难下,滴滴也在拼命在现金流耗尽之前找到起死回生让公司焕发生机的业务,所以才饥不择食,什么热门就做什么,完全是有一下没一下地蒙,这是要败亡的迹象。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还是任意门吧,毕竟站在普通人立场上,拥有时光机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不谈高赞答主那个关于较真分析“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只是纯粹看漫画里面任意门的作用,那基本就是打开门可以前往“之前到过的地方”。

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打工呢?

通勤时间,不需要了!别人还在急急忙忙赶路,我还可以呼呼大睡。

买车相关成本,全没有了!最重要的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堵在路上了。

哪天心情不好,随便找个国外的地方转悠一圈,然后回家睡觉。真正说走就走。

只要隐藏到位,就不会轻易被人发现,确保我得以闷声发大财。

相比起来,时光机的风险就很难控制。从《哆啦A梦》原作来看,实际上是出现了两种不同路线:

1.无论过去怎么改变,未来都是一样的。

2.可以改变历史。

如果是第一种,那时光机本身就失去了应有价值。而第二种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回到过去随手扔的一张纸会引发何种蝴蝶效应,轻则自己都会消失,重则改变世界历史走向。

老爸自认为没有这种抗压能力,还是任意门吧!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相关话题

  特斯拉 9 月交付 56006 辆,同比环比增长均超过 300%,如何看待这一销量表现? 
  你怎么看待新版的五菱宏光mini EV? 
  中国一季度对日本出口电动汽车激增逾 8 倍,大部分是国产特斯拉,对此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因修路改道女子怀疑绕路拒付车费,司机急得下跪要钱「刚才那修路我还跟你说了」「我挣钱不容易」? 
  福州一滴滴司机开车多次撞向乘客致其死亡,司机和平台或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为什么国内有那么多的特斯拉吹? 
  发现最近各大车企都在推混动车,混动车的竞争力到底有多大?什么原因让你要买一辆混动车? 
  按照特斯拉当前售后的处事方式,消费者会像当年“三星爆炸门事件”那样,最终抛弃这类品牌吗? 
  为什么特斯拉出了事,还在调查中。但是还是有人买特斯拉? 
  新能源增程汽车是脱裤子放屁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4 月 8 日华为发布的新一代华为智慧屏 V 系列?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全球芯片荒之际,英特尔投资 200亿美元资建立两个新工厂,将产生哪些影响?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