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感觉国内博士毕业手里的paper普遍比国外博士多?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外群体很大——但是如果就美国和中国来说,我还相较于比较了解,讨论几点,供大家批判用的。

中国的博士人才培养体制偏向以“论文”发表为导向,这个思路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目前学术圈充满了争议。争议较大的原因有很多,讨论几点:

第一,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有利于博士生在学术圈就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国也是如此。但是,美国的博士就业范围不限于学术圈,他们的博士数量过多,不得不去中学,小学,幼儿园,企业,非政府机构或者政府机构,等等等等,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理念问题,而是一个实际环境,就业土壤的问题。中国的博士如果不去大学,或者科研机构,会引起很多争议:比如某些知友就会说:哇,博士毕业就来深圳/北京/上海当个高中老师???这是人才浪费。这种争议最后会上升到批判培养母校的学术声誉。需要理解的是:中国可以授予博士的大学都是公立大学——相当于半个政府机构,很多大学的校长都可以和副市长,教育局局长平级调动,所以很在乎舆论的反馈。所以,中国的很多大学在设计博士人才培养方案时,会刻意的加强对学术的考核

这点可以归为: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针对学术方向的就业

第二,博士人才培养理念。中国的博士培养往往以“输出”为考核目标,认为博士就应该有“代表作”,像样的“研究成果”,或者高分的文章。美国大学更加偏向于(这里并不绝对,只是某些大学的倾向)认为博士学生应该以“摄入”为主。所以,偏向于知识累计。他们对博士培养也会要求论文,但是会综合性的评估,比如美国的某些大学,常常会把把第二语言(除英文以外)作为博士毕业的考核目标,(某些美国顶尖大学甚至要求博士毕业前会三钟语言,比如日语,中文,英文),还会把国际会议演讲作为博士毕业考评——总体来说,他们更加希望设立的博士毕业标准是摄入类型(INPUT)的标准

第三,博士人才培养方案。这点算是美国自己的特色——美国的博士人才培养方案,习惯性地把课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course work的学习往往会占用博士学生2-3年时间不等(当然,也有快的,跟大学,专业都相关),造成美国博士前期作业都很难完成,更别说花额外的精力去写论文。后期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更加占用自己的时间。中国博士的接受课程训练时间,没有这么久。

第四,博士人才培养体制中培养的文化差异性。这点经常被人忽略——在中国的博士人才培养方案中,导师占了相当大的重要性。并不是说美国大学的导师不重要。但是中国的博士导师跟博士之间的关系,往往更加的紧密。大部分的导师,也会对学生更加的负责(有时候也会起到反作用),但无论是正作用,或者反作用,这种超过正常工作的交流,都使得博士生更加的愿意去论文,得到导师的认可(导师甚至直接帮助动用关系,帮助学生发论文),这种文化的导向型作用,在北美并没有那么那么的突出。

所以,中国培养博士的平均论文数量,理论上是应该是高于美国培养博士的论文数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代表,或者等同于:中国培养的博士的质量优于美国培养的博士。很多学者持有相反的看法(这里介绍下,博士质量其实是可以根据长期的跟踪调查,做研究报告的——但是由于近年来社会科学一直发展不好,所以真正需要被研究的问题,长期被忽略,很多有兴趣的学者,无法进一步真的去研究)。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基础教育强,中国博士入学时候的average水平高。

可能有人会说“国外尤其是北美学校,对中国学生的bar可高了,能去的人都不会留国内(当然这点现在也不成立了),而国内学校招的留学生大部分都只有辣鸡水平”云云。

这种人建议他学一下统计学——辛普森悖论。

中国学校:95%中国学生,average水平75,5%外国学生,average水平5
国外学校:30%中国学生,average水平90,70%非中国学生,average水平50
中国学校average水平为71.5,国外学校average水平为62。

71.5>62,有什么奇怪的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鉴于要讲小圈子内的事情,决定匿名。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不是国内的导师,但是是某北美华人导师,并且和国内联系紧密。

如果只看发文章的话,此人毫无疑问是文章机器:一年行业内顶刊20篇都能做得到。我有一天无聊数了一下他手下某个博后,2年多一点发了22篇顶刊。

因为是同行,所以我当然知道他每篇文章的工作量,那么,如果从头做,两个月一篇的顶刊是现实的么?当然不现实。实际上是怎么完成的呢?

当然是流水线,A只做合成,B只做测试1,C只做测试2……然后根据老板的需要和心情来署名文章。

这样当然,博士的文章会多不少。而如果换一个组,让一个学生从实验开始要求跟进每一步测试,每一步分析,自己从头学写作的话,速度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问题是,前者培养出来的博士,还配叫博士么?他会什么?


user avatar   chen-chen-1-13-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感觉是对的。

这种情况在老欧洲尤甚,这里不但博士不要求发论文,甚至教授也不要求发论文。

以法国大学哲学专业为例,我们是从前年开始要求博士答辩之前必须拥有一篇发表的,刊物不限。在这之前,没有任何对于发表的要求。

那么他们重视的是什么呢?一个是专著,大论文直接出书,书根据出版社等级可以评出三六九等,高级的可能直接获个学术奖项,基本上你的教职就稳了。在法国大学当教师需要两个比较大的标准:一个是agrégé, 教师会考,这个过了,你就可以在中学和大学当老师;另一个是HDR,可以称为导师资格,这个过了,你就可以当博士导师。所以,一个法国学生,想要教职,大学三年都在一门心思准备会考;然后去读硕博,把大论文出书,这本书可能决定了你去哪所学校;接着,努力准备你的第二本书,这本书是用来评导师资格的。接着去准备你的三四五不知多少本,这就得等一个教授职位的空缺了,没有位置,你再努力也没有用。当然,一旦出来位置,要选谁还是看专著。一些著名学者比如梅亚苏之类的,至今连个教授都没混上,按水平他绝对够了,但就是因为没位置。所以,你看到法国人特别能写书,书还特别厚,这也是多年的学术习惯造成的内卷现象。

另一个是人脉。这个是可以拿到台面说的。不是潜规则。拿哲学专业来说,全巴黎的哲学系的教职基本都被高师人承包了。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是同学师长前后辈,那自然就会互相帮助了。这也可以看作一种近亲繁殖和学术阶层固化吧。如果你不是高师人怎么办呢?那就和他们混在一起,比如和他们同一个导师,有前后辈关系,总之,你被承认为这个圈子的一份子。这样,你一开始可能只能在偏僻外省找一个教职,但一旦巴黎这边有空位,你的小伙伴也会直接提名让你过来。

至于博士生,大部分是不需要发表什么东西的,但是有例外:一是导师希望你把成果发表在自己学院的刊物,或者导师很喜欢你,愿意把你的文章放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二是开会。 欧洲各个学校会议特别多 ,每次开会,都会把会议论文集结出书,这样你的论文也会发表。因此,会议论文就也成了博士生研究的一个评价标准了。

所以,以法国的现象看,国内国外的卷不是一个方式,但卷都是存在的。这可能来自于不同的评价体系和学术组织方式,并非简单的卷可以概括的。


user avatar   icenore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玩笑!你是没见过伊朗的博士!

我最近刚发自己的第一篇通讯作者文章,然后我的邮箱就爆了……各种低分杂志约稿邮件删都删不完,然后!我居然收到了一封博后应聘的套瓷邮件!

我的天!

我自己都还没出站,居然有人来应聘了!!!

一开始我没理,后来有一天熬夜写文章,中场休息吃烧烤的时候,突发奇想点开了附件的简历。

不点不知道,一点吓一跳!!!

这位今年刚毕业的伊朗博士,一作文章有二十多篇!!挂名文章总共一百余篇!!!

你以为肯定是光有数量没有质量吧?

我仔细一看,好家伙!一作文章包括Bio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等。(你没概念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些虽然不算顶尖,但也都是不错的杂志了)

还有一篇二作的Nature正刊!!!正刊!!!(我没自己去搜,搞不好是共一也说不定)

还有一篇三作的柳叶刀……

我的妈啊……

我瞬间就很有冲动回复他的邮件,

大哥,你们伊朗已经卷成这样了吗?快来中国吧,你这简历还投啥博后啊,中等偏上的高校都能分分钟给你正教授啊。



后来跟办公室同事说起这个事,办公室同事说,“他们伊朗就那样,我以前单位有个伊朗来的博后,没你这个牛批,但也有十几篇一作、四十多篇挂名。”

我都惊呆了……

我怕是读了个假的博士?

卷是一码事,但平均每年二十多篇文章的产出,我真的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经历:海归博士,国内高校工作。

我以前回答过,科研经历过两个时代

早期是大师辈出,突出个人能力、研究兴趣的年代,那个年代,所谓paper其实就是杂志文章,本质和故事会、知音上面的刊载的文章没什么区别。发文章不是目的,目的是报道交流个人的研究: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研究本身。爱因斯坦是因为相对论与质能方程闻名,而不是他发了物理年鉴。

到如今,科研早已经是个吃饭的活儿,也就是,行活:是几百万人吃饭的饭碗,paper是产品,是目的,是成果。衡量paper和人的,不是研究,而是期刊,IF, citation, H-index……,paper是你毕业拿学位、找教职、申基金,拿帽子,评职称,学术山头的通行证。是学校申双一流,冲Times, US news, QS排名的利剑,申请基金项目、纵向横向的狙击枪,学校排名档次是招生的招牌,学校是政府,教育部门的政绩,是城市的名片,招徕年轻人落户买房的诱饵,是GDP……

科研这个生态圈里,和演艺界没什么不同,从高高在上日入斗金的“爽”们,到下面无数横店群演的科研小兵。你以为你发paper是在搞科研,其实除了你之外,这个生态圈里,只需要paper。

博士、博后、研究员、小硕、工程师,甚至进组的本科生、乃至高中生,职高校长,民科都在发文章。

国内的研究生三年,与很多国家博士生一样学制,国内硕士文章发的好的,完全是不输洋博士生。

到如今小本也能发,课随便上上,大一新生进大学校园就进课题组打杂。只要努力上进,英语差不多四六级,嘴甜和导师学长关系好,两个暑期各加两个月班,毕业有一两篇一区文章甚至顶刊的不少见(有的欧洲国家博士都做不到吧?)。当然,发了文章挂了科的,也有人。

好一点的中学,学二代们暑期去爹妈手下研究生那里刷两个月瓶子,妥妥一篇好文章出来。

中国最善于什么?一旦越过门槛,那就把东西做到白菜价:哪行哪业不是如此?

科研不是技术,文章不是专利,科研本质是低门槛的,如果有,那么现在门槛大概就是国际学术圈人脉威望壁垒了:老教授、院士、导师(老板)的名望,众多刊物编辑的海外人脉了。这也是国内这些年拼命送学生出去联培博后访问学者,挂名外国老板的原因。很多洋博士一定要搞清:

国内学术界,海归博士不是光环,海外关系才是硬核。

除此之外,我们看看还有什么门槛?

科研经费:与十几年前不同,国家如今强大了,不差钱的。并且成本还极低,生化环材同样一瓶药,人民币和美金一个价。

硬件条件,仪器设备:得益于后发优势,咱买的都是最新型号的美日德英法货,比国外大学的老古董更好更先进,低端仪器设备有的是国产的便宜货,大型设备坐个高铁就能便捷共享,那几台大国重器,只有中国在投资建设。

英语:80后很多农村出身的苦孩子们一个英语句子都说不利索,但是如今,95,00后,从小上着新东方,学而思、考着托福雅思长大,比在国外留洋多年还在subway里this this that that的老中千老们英语好得多。

:还用说?多,太多太多了,今年909万高校毕业生,2020招收111.4万研究生,人还聪明能干,还能加班,有什么能难倒中国人?

工作效率:和制造业一样,国内现在发文章是产业集群运作,从课题组内海归小老板选题构思,师兄专业绘图,留学生语言润色,大老板挂名。外面是外包科研、测试,数据处理,绘图、超算模拟、文章构思写作辅导,期刊运作投稿,甚至咳咳你懂吧……997产业链:我5.1期间在外包公司做了个测试,共40小时,在国外读博时候,要4 weeks……在国外每周去costco,中国超市买菜,回出租房打扫卫生自己做饭,开车去实验室,去Mall里购物……在国内,食堂宿舍实验室取快递,生活高度简化。

可以看看现在材料类期刊,如今是一水儿汉语拼音名字+几个洋老头通讯。这不是妥妥地做成了白菜价么?很多出版社年年办新刊,专门给中国人发文章,各中有多赚钱多暴利我就不说了。

十年之后,随着国内外一大批华人教授院士成长起来,洋老头们退休,国际学术山头腾笼换鸟,华人届时占据各大期刊编辑,海外关系这个门槛也会低下来了(但不会消失,毕竟还有中东印度这些学阀)。


说点有用的,发paper写本子吃饭,不是个长久之计

这个年代,什么都在通胀贬值,paper也是如此,发的人多了,发文量越来越大,影响因子水涨船高了。如今就是科研流水线,科研富士康。

和互联网大厂薪资倒挂一样,paper行业,年轻的后浪比老家伙们更能发,博士年龄大一点,还真不一定比年轻人有优势。飞升疾走,进了高校,没编制的追着永远提高的paper,本子要求,到了年龄,合同期满考核不达标,走人,换下一茬文章更多,更能干的年轻人。

无论是写本子申基金的钱,人才引进,吃paper饭,本质都是上面的人赏的钱,不是自己挣的钱,这钱,爱给不给,去看看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朝令夕改,实际落实情况吧,看看每年基金申请,名校博士们跪舔求赏口饭吃的样子吧。

像不像猴儿?

唯paper论英雄之下,学位在淡化。

西安的那个硕士,paper发的多,硕士答辩可以被当场授予博士学位,未来说不定可以本科答辩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博士课程60分万岁,最重要的开题(对应美国的QE),学位答辩,早就成了一个形式过场,thesis束之高阁无人问津,paper才是衡量一切的金标准。

无论土洋,无论

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还是中学生

只要你能发文章,你就是好学生。


未来本硕博甚至名校中学生,人人简历都有publication list,H-index,citation。

发表文章(科研训练)和曾经高高在上的英语、编程一样,最终会成为所有受当今 研究型 高等教育人群必备的寻常履历技能。

但对于个人呢?本科生发一篇一区paper,说明科研写作能力优秀,受过正规系统的研究型高等教育,给简历增光添彩,你发十篇,说明,说明你是熟练工……

靠发paper吃饭,真不是个长久之计。


user avatar   guan-tang-bao-shao-m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卷不卷不是原因。论卷,北美学术圈肯定是比国内卷的。终身教席从制度层面决定了北美研究型大学的岗位空缺只会是零星而偶尔的,而角逐这些零星岗位的除了能言善辩的美国人、吃苦耐劳的亚洲人,还有恐怖的德国人和俄国人。反过来,国内高等教育正处于扩张期。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格局大概率会和美国类似,哪怕在青海、西藏这样的省份都会有两三所若干学科学术成就在国际上排得上号的大学,而中美对立短期内加快了这一进程。因此宏观上国内高等教育对师资的需求明显是要高过北美的,只是目前发展道路抉择上有些彷徨,加上地方财政资源的限制,导致了一些乱象。事实上身边同届少数在北美研究型大学拿到教职(尚非终身)的,确实就是同辈中的翘楚;而另一些也很优秀的,尝试过北美教席失败后,大都拿到了青年千人。只是与国内相比,北美卷的形式可能会有差异。第一它不是全年龄向的,主要集中于起步阶段的(半)独立科研狗,比如博士后或拿到TT冲终身的青椒,因而博士生并不直接面对卷力。第二它比较的维度有点抽象,并不单纯数论文、引用或影响因子,还要看与学院既有研究方向的匹配/互补度。但相信我,如果你的论文列表真不够看,那在北美拿教职的希望一样渺茫。它们要求得更多而非更少。那些论文列表不够漂亮的国外博士毕业生,如果博士后期间不努力攒文章,其实就是已经盘算退出到工业界了,论比例,可能海外盘算退圈的博士比国内要大。


是事实。但导师的因素可能未见得占比有多大。人是多样的。我老板就与许多答案提到的不同。他常跟我们说的是:既要有红花也要有绿叶,不建议为了开花而忽略了长叶子,只盯着基础性的课题有可能长时间出不了结果,他看过太多这样的人最终退出了物理。所以这里我说说导师外的因素。

我在美国头两年是没有导师的,一直都处于在各个报告厅混水果混披萨的状态,觉得各方向了解得都不透彻,想不清楚自己该从事哪个方向。回国聚餐时,留校的朋友们听闻后对我能否顺利毕业表示了担忧,事后证明他们真是太有远见了。与我一起啃srednicki的朋友也处于类似的状态,只是他倒是一直没断过导师,浅尝后又换方向。

导师选择自由度只是一个方面。它是北美大学整体自由散漫风气的一个缩影。自由当然有很多好处。它能真正筛选出情报收集-理解能力强大、有独立的学术洞见、有一定抗压能力的人才。我一位在UCR找到教职的朋友,读书时所有课题就是自己找的,头两年因为执着于形式化的工作一直没有结果而迷茫,但扛过去,将攒下的理论功底用于分析具体的反铁磁系统后,他做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工作。论他毕业时手握的文章数,比国内是不遑多让的,而质量与毕业生平均水准比更有云泥之别。但是对于情报收集力弱/有选择障碍/拖延症/追问意义的中二病患者而言,自由无异于毒药。自由的背面,即是不必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达到足以毕业的水准”一事负责,大量的博士研究生最终拿一个硕士就离开了,甚至对于博士毕业生,学校、学院、导师都很少表现出期望他们留在学术圈的执念,说得漂亮是对自由选择的尊重,但同时也是对坑位稀少的现实的妥协。在这种妥协下,普通博士生的学术成就不那么漂亮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强调一遍。情报收集力弱/有选择障碍/拖延症/追问意义的中二病患者,非常不适合在北美读研究生。如果以富有成果的人生为目标,他们显然更适合借助外部时刻表与任务栏的约束与指导。但讽刺的是,这样的个体富集于研究生,尤其是海外研究生群体。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特质没有给他们的本科学习造成多少困扰,并且无论是否愿意承认,研究生群体对约束、纪律打心底是排斥的。不过随着国内科研年龄逐步下移,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但是,人生为何非要以富有成果为目标呢。


PS:若干年前国内顶尖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能力已经不逊北美了。在本行当为数不多的在北美名校任教的年轻中国人里,X. Qi与E. You都是清华出身。他们现在所供职的高校自己培养的研究生都未必能有在同等级院校找到教职的能力。


user avatar   ceng-zhao-yun-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事实。国内的原因大家说了很多,我来讲讲美国这边的原因。

首先,在我们专业,如果你的导师不是华人,他很可能会要求你自己从零独立设计一个课题并进行研究。我在国内本科的时候在实验室打杂,发现博士新生一来,老师就会直接给他一个思路成熟,设备完善,难度不大的项目。博士生就一边上课,一边拿这个项目练手。一年后一般都可以产出一篇SCI。而在美国,博士生前两年会专注于课程和Qualify考试上。到了第三年开始科研后,又要从零构思研究方向,并和导师不断讨论、改进。这其中包含了很大的试错成本。到了第四、第五年,思路是成熟了,又要忙于Comprehensive exam,开题,博士论文撰写和答辩。美国这边很看重博士论文,并不是简单拼接几篇小论文就能蒙混过关的。这样下来,博士生很难有时间发表期刊论文。因为期刊论文要满足期刊的格式要求,要应对审稿人无休止的诘难,会花费大量和科研本身无关的精力。我们实验室的大部分博士在毕业时一篇发表的的论文都没有,都是在毕业后的几年才逐渐把博士论文整理成期刊论文发表。

第二,美国的导师十分重视自己的声誉。他们认为发表一篇没有真的推动本领域发展的论文对他们的声誉是负面的影响。不像国内的导师会千方百计地推动论文的发表,美国的导师经常拦着学生发表论文,而且会要求学生把内容相近的几篇论文合成一篇发表。作为学生的我们肯定是想多发论文的,所以要不断向导师争取,有时候甚至会迫不得已“先斩后奏”。

有回复说美国灌水的也很多,我觉得还是要看人。我博士导师二战后出生在荷兰,接受的是old schooled的学术训练,认为PhD就要研究哲学问题(自然哲学也是哲学),研究工程的博士是Doctor of Engineering,论文就要言之有物,要对人类的知识库做出贡献。况且他这个圈子的人早已经是各大杂志的主编副主编了,发论文如探囊取物。即使每年多发几十篇论文对他们的学术地位也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一旦某个论文被挖出些问题,对他们的终生声誉是巨大打击(参考最近爆雷的某崔姓大牛)。所以论文对他们来说不是成绩而是负担。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一是没有受过古典学术思想的熏陶,二是要靠论文养家糊口,自然会水的多一些,但也仅仅是多一些了。

对于在美国读博士又想将来回国的人来说,在论文上和国内以及香港新加坡竞争是真的难。美国这边找教职并没有那么迷信论文。Research Plan, Teaching Demo, Recommendation都十分重要。我的一些同学靠论文进国内的211都难,结果在美国找到了综排前50专业前十10的教职(玉米地里那几所工科强校)。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这行,国内在意的是发文章,而不是科研本身。

实际上发文章是科研的载体而已,就是报道科研结果的一种方式。国外教授在tenure之前其实也在意文章数量,但是之后就会更在意研究本身的评价,而不是单纯发在哪个杂志上。

国内没有tenure-track制度(或者说很少的学校才有此制度),大家无论是哪个阶段都疲于奔命在考核的路上,所以追求研究就是扁平快,自己要吃饭,也要给手下人饭吃。放在博士生身上,就是Paper多。

近年来我们专业因为push学生出的事情还不少嘛?高压锅都没有泄压阀。

上面这些道理其实大家都懂,无奈就是扭转不过来。


user avatar   benderbrodrigue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久以前,有次聊天,老板漫不经心地对我说,BR,我们需要发很多篇好文章才能建立起一个好的学术名声,但只需要一篇坏文章就能把好名声毁掉。说到这里他突然严肃起来,仿佛是自言自语道,我觉得我40多年来学术名声都很好,希望能保持下去。

当时我的理解是老板不希望我水文章,至少不要挂他的名水文章。加上当时我的主要合作者是一个俄罗斯人,整日价怼天怼地怼空气,导致我第一篇文章毕业那年才出来。文章一审的时候,俩审稿人的意思就是小改一下,加两个引用就过了,结果再投的稿子我们自己改了20多版,图全换了一遍,还自己提了几个审稿人没提的问题。对于审稿人要求的引用,给予了温和而坚定地回绝。二审审稿人直接让发了,我觉得是吓得。我本来想投个好点的综合杂志,于是咨询合作者意见。得到的其中一个回复是,Mr. Rodriguez, 如果你想在那种时髦的杂志上报告我们这个严肃的结果,请把我的名字拿掉。

这样的后果是找工作时苦呀。我只好觍着脸跟老板申请晚点毕业。老板说excellent,我学生毕业的平均时间是4年半,你如果延期一年,应该几乎不会拉低这个平均数。


每次开会遇到国内的博士,看人家报告后面附的一大堆文章,其中不乏顶刊,都特羡慕。遇到好心的小哥哥小姐姐,他们提醒说,哎呀呀,你做的这个东西太艰涩太冷门了,你不妨去做一些实验相关的工作,很好发文章的,引用也会上来。你按照影响因子排个序,一个一个投总能中。我眼馋,终于忍不住试着搞了一篇,竟然很快就发了个不错的杂志。然后我还怂恿师弟师妹跟我一起搞,一下发了好几篇。我老板说good,我正在发愁他们毕业问题。

就这样,我顺利找到了工作,而不久之后师弟师妹也都毕业了,他们都跟我说厌倦了调参,大部分去了工业界(继续调参)。博后老板对我说,BR,我不关心你发多少文章,只关心你花多少时间在我们的项目上,这个东西很基础很重要,前面几个人都没有做出来。我明白你有文章压力,所以我不反对你做以前的工作。我于是接着灌以前的东西,手一滑一下子灌了好几篇。后来和博后老板一起受邀在大会上报告,他报告新的工作,而我报告原来的工作。回来后博后老板很生气,就跟我说他招我是看重我之前做的基础研究中的韧劲,而不是想招一个造纸机。


我有个师兄在国内混。我问他最缺什么。他说缺学生。我说你以前不是不喜欢带学生吗。他说,没学生就出不来文章量,没文章量就没有好文章,没好文章就没基金,没基金就没帽子,没帽子就招不到好学生…… 这是个循环。在抢学生方面,国内的老师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没当上院士主要是缺个好学生带。如果实在找不上学生,可以去找大佬借,这就是所谓小老板的来源。当然,这个现象不是国内独有。在美国,小老板本质上是高级博后,不管他是叫research professor也好,叫Senior Staff也好,叫Senior Scientist也好。实际上,因为professor头衔的通膨,国外还专门发明了个词,把大老板叫做PI。

小老板这条路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成为小老板的人,大多数不会被考虑进tenure track,所以很多人宁可咬牙换个地方再做一期博后也不去做小老板。但是小老板在国内倒不是这样。在国内小老板是一个积累资历和资源的机会,譬如学生的工作我可以挂名,可以刷数量,其实挺不错的。不过现在我国科研体制很多方面在与国际(美国)接轨,可能做小老板也会越来越不好混。


好了,回到正题,你问我怎么看国内同行发文章数量优势这件事,我当然是羡慕嫉妒恨了。有人说卷,我觉得就像高考一样至少能给我们这群寒门子弟一条路、一张梯子。至少我们知道只要5篇顶刊我一定能拿到教职,不像美国那样是玄学(例子太多,无力吐槽),在美国找过教职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找教职,学校跟你是同盟。

至少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

当然社会的毒打总是能让我们不停地反思。后来师妹内推我进了pe。工作比较轻松,所以我业余时间还在做研究。不靠文章吃饭的我根本不再在乎那些批量生产的文章了——也不能说完全看吧,只是觉得知道这么回事儿就行了。至于曾经梦寐以求的顶刊,我基本把他们当成时髦和谈资来看。我现在理解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套路,我理解,我尊重,但我不是特别care。我想不起任何我关注的工作,能靠几页纸说的清楚的,即使他发了顶看,我也会去找长文章或综述去读。实际上我非常怀疑这些文章存在的必要性——论吸睛他们比不过焦点、新闻和科普,论细节他们又比不过长文章,论实效性他们比不过预印本、会议和期刊(是的,letter、comm.比journal慢的多)。

反过来,最近我老板整天乐呵呵地往国内跑,和国内的大组合作了不少文章,甚至为了一篇文章不惜和我的俄罗斯合作者闹翻也要挂名。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中国是未来。他说有个大项目他计划了好多年,但美国政府越来越不给力,看起来只有中国才会有这种资源才能去做。未来或许基础研究的中心反而会在中国。

所以实际上,文章多少只是表象,也不是说国外学生比国内脑瓜蠢,或者像有些人暗示的国外学者的学术道德更高。实际上主要是大趋势。我们或许在见证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是我的看法。


有人 @Again 提到导师的差异,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更可能的是一代代人的差异。像我老板这一代人,更多的是混圈子。混圈子什么最重要?文章吗,不是的,是逼格。其实我国老一代科学家也是这样的。你看总有老院士出来批评大佬工作标题党过度宣传,虽然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小。而年轻一代更看重数据。大家可能知道,现在我们当前用的数据,IF呀、H-index呀、OCRID其实都是非常新的东西,而且用处也不是做学者评价。比如逼格比较高的H-index是个准民科Jorge Hirsch 2005年时才搞出来的(其实有很大问题)。




     

相关话题

  导师的什么话或者行为让你对科研失去了兴趣或者充满向往? 
  为什么我感觉国内博士毕业手里的paper普遍比国外博士多? 
  导师如何看待出尔反尔的学生? 
  如何看待俞书宏课题组 2018 年几乎每月一篇子刊? 
  对于智力和勤奋程度都一般的人来说,博士毕业有多难? 
  申请美国大学的数学博士,选法语德语俄语中的哪一个比较合适?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将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这对我国文科教育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北京某211学校某位美籍华裔教授说中国大部分博士论文都是不值得参考的rubbish,这个说法对吗? 
  如何看待俞书宏课题组 2018 年几乎每月一篇子刊? 
  读完博士,大家觉得博士学位用处大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一直都很善良,可这世间的苦怎么都不肯放过我?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没有提出和清朝结盟(或者反过来)?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