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写作这种事真的很吃天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个….啥,也不是天赋不天赋的,就是好像脑子里头儿住了个外星人儿,还自称K532来的,他吧啦吧啦说,我就噼里啪啦写,拼音不错,打字快,嘿,嘿嘿,嘿嘿嘿嘿。


user avatar   nsy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最吃天赋,一是艺术,二是体育,三是数学。

这三样东西不会就是不会,菜逼就是菜逼,努力的菜逼努力一生都不如天才的一瞬闪光。

什么叫阶级,这三样才是真正的阶级差距。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前和文学系的同学交流的时候,就问他既然是对文学理论如此精通且拥有浩瀚的知识储备,为什么不自己去写点东西,他的回答是:“他们教授之前也是和他说这个话题,想让他写,但是他一点要写东西的想法都没有。他的结论就是像他这样的人,只适合去做研究,而不适合创作”,所以一个人要写东西最基本的首要的,就是他要有表达的欲望,或者说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这种表达的趋向,这已经是一种天赋了。有的人可能认为既然这是后天可以形成那就不是天赋,其实这种讲法完全错了,因为造就这类趋向的土壤环境和时间是不可再生也不可选择的,并且他还和人本身对环境的反应有关。鲁迅先生如果不是在那个时代,在霉菌课下课的时候看到中国人围观中国人被枪杀有可能他就不会写作。

当你有这种表达的强烈欲望之后很多东西就可以被弥补了,因为其余的需求几乎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得到。那么除开写作欲望,其次要讲的就是观察和感受,再就是表现力。

在观察力上人和人的差距是巨大的,这又是一种天赋的表现,当我读普鲁斯特书的梗概时,就已经能感觉到这人的观察力不太正常,他对生活很多细节的敏感达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程度。虽然我不同意加缪的很多观点,但对他说的:“所有好的小说家都是哲学小说家。”的这一观点,觉得好像还是有那么点意思,这种对于生活中“哲学”层次的感知就和观察力有关,至于第一类需求中的后者“感受”,可以定义为“在某事发生时你的情绪波动完全超出常人”,这种对于外界的反射表现并不一定是天赋的作用,但是在部分人身上也可能是天赋发挥了作用,就像鲁迅看中国人围观杀中国人喊万岁一样。人在长期被鄙视,欺压的时候,形成的敏感心理就是如此,在战场上形成的ptsd也是如此。这就是第一段中提到的人本身对环境的反应。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就是当一个人是为了写作而有强烈表达欲望(也就是满足上文所说第一点)的时候,就很可能已经有了超出常人的观察能力,或者对周围的环境已经有超出了常人的感受力了。

然而这些能力对于文学创作的条件来说只是入门,如果为了提升,那么我们应当要想的更多,观察的更多,这种在想和观察中表达实践可以让我们弥补差距到一定程度,这部分不完全看天赋,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能力创作者可以通过阅读名作家的作品来学习如何选择观察事物的视角并且深刻的分析看似是常规的事物,分析时主要注意力放在表现感受的再塑能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说到底其实还是驾驭文字的能力。这个层面后天的学习占很大一部分,也是差距最容易被弥补的部分,这方面体现天赋的例子,像奈保尔写《米格尔街》在表现主体上,也就是在视角的选取上用了小孩子作为主体,这就很惊艳。这类形式上的,首创者展现的“灵机一动”的东西,确实是看天赋的。但后续者通过学习却也能!“从仿写到自成一派。”莫言就是说受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是他自己的作品不能说就不好。洛夫克拉夫特在写作生涯的中期还在仿写邓萨尼的作品,但是创作后期他完成了对科学恐怖主义的转换个重构,在恐怖小说领域的成就并不比邓萨尼低。对于文字的控制创作者从字词语句,流畅的插入对话等一些基本的功底开始就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这是文学创作的地基,是理所当然但是却实实在在不可以忽略的问题,在此地基之上的那些高级形式,才是建筑的风格,或哥特,或巴洛克,或中国,或日本,这样他整个形成的体系和感觉的再塑才是相辅相成的东西,否则就会形成空中楼阁,倘若没有地基?何来“XX式建筑”呢?(这里我们暂且不考虑如先锋,歌词这类特殊的因为形式反作用地基的特殊类型,并不是说这类没有逻辑,而是此类需要考虑大量如语调,篇幅等另外要考虑的其他逻辑,甚至形式不仅限于文学本身)这类事物也是能通过长期实践得到的。创作者去表达,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需要不断的写作,学习来打磨。做到如何像形成电影画面一样的展现文字,或者利用大量的串联来引导读者的共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我们也能写出:“一个人睡着时,时光的系列,岁月和星辰的顺序都围绕着他。他醒来时,会本能地根据这些信息,用一秒钟工夫就得知自己处于地球上的哪一点,度过了多少时间;但是它们的排列可能会发生混乱,甚至出现中断。”这种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却说不出来的感觉的自然的语句时,也就快形成再塑感觉并且拥有作家们柔细的表达能力了。




  

相关话题

  鲁迅先生如果生在现在是不是会被人划为公知一列? 
  有哪些演员演活了书中的人物? 
  村上春树再度陪跑 2020 年诺贝尔文学奖,你有什么想说的? 
  如何看待诗人余秀华和她的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如何用武侠风描写俩老太太撕逼? 
  一支以小学生为主的军队,使用的武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多年以后,再读鲁迅的文章,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如何看待三国中猎户刘安「杀妻供主」的行为? 
  有哪些电影是以坏人的成功而剧终的? 
  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和过去相比)是在倒退吗? 

前一个讨论
德国到底哪里好?
下一个讨论
爱情、婚姻的区别是什么?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