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苏丹最爱的巴克拉瓦,一种果仁蜜饼,直到19世纪一直被认为是富人的奢侈品。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土耳其人仍在使用“我不够富有,不能每天吃巴克拉瓦”这句话。
然鹅现在甚至在淘宝都可以订到了,义乌出品,好吃不贵,经济实惠,平民消费,帝王享受,我觉得也就是奥斯曼苏丹吃的那个味道了。
有关阿拉伯的各种甜点,可以看我的这篇回答:
草莓,
很多年前,我们这边草莓超级贵,非常小一盒十几颗就要30元,每次带孩子逛市场,他看见漂亮草莓就欢喜,不肯走,
然后就出现了有趣的画风
我 : “老板,你草莓多少钱一颗?”
草莓老板 : “我们是论盒卖的,不是论颗卖的”
我 : “可是我们只需要几颗好看的,所以你需要计算一下一颗多少钱?”
草莓老板 “好吧,那你选吧”
然后我就让孩子去选三颗最漂亮的,
然后那三颗上秤秤半天,无法打出重量,最后只好给人五元,后来每次路过,
我们就买五元三颗,
就变成了
“老板,我们要选三颗漂亮草莓”
那时候的感觉就是草莓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只能远远看着;
现在这边草莓不到五元一斤,感觉差距不止十倍;
上个世纪80-90年代,蔬菜供应是困扰北方地区居民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那个时期,一到冬季家家户户都开始囤积白菜与萝卜,一楼住户挖地窖囤积,二楼以上住户就将白菜堆积在阴暗的角落里(或者楼道里),房间堆不下就将白菜(或者萝卜)做成腌白菜(或者腌萝卜)。
整个冬天,北方居民就靠这些囤积的白菜与萝卜生活,因为蔬菜品种实在太单一,所以那时人们发明出各种方法来囤积其他品种的蔬菜。
比较典型就是将西红柿熬成酱,装进玻璃瓶中密封保存,这种方法扩散之后让玻璃瓶成为抢手货,甚至医院里输液后的吊瓶也被无数人争抢。
1、菜篮子工程
为了解决北方居民蔬菜匮乏的问题,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菜篮子工程。
所谓菜篮子工程就是由中央统一部署,地方由市长直接负责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工程。
这个菜篮子工程时间跨度长达32年,在历届政府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才从一个蔬菜匮乏的国家一跃成全球蔬菜最丰富的国家,32年艰辛努力取得辉煌的成就——人均蔬菜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
2 韩国泡菜
前几天无意看到韩国小学生午餐晒图,这个韩国小学生午餐图片让我“大开眼界”。
在这一张张看上去色彩丰富的图片里,全是咸菜泡菜的腌制品。我完全无法理解给小学生提供这样的食品居然也堂而皇之拿出来炫耀的目的何在?难道让孩子们稚嫩的肠胃提前经历大量亚硝酸盐的腐蚀也是一件好事吗?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韩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这与韩国人喜爱泡菜绝对有密切的联系。
(来源:澎湃网)
现在问题来了,韩国人为什么喜爱泡菜?
原因很简单,撇开文化、传统的因素不谈,韩国人酷爱泡菜主要还是新鲜蔬菜供应相对匮乏,导致韩国人只能选择泡菜这种可以长期保存的腌制品。
2017年韩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197公斤,而同期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是377公斤,14亿人口的中国蔬菜人均消费差不多是韩国的2倍!
韩国是东亚发达国家,人均GDP是我们的3倍,为什么人均蔬菜消费量却远逊色于中国?
3 大棚种植
在北方地区,菜篮子工程首先是生产环节,为了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种植的问题,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到大棚种植就不得不提一位山东的农民——王乐义,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中国冬暖式大棚蔬菜创始人。1978年王乐义在担任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就带领村民探索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东地区就有零星盖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但是这种塑料大棚是需要“烧煤加温”的大棚。这种棚子低矮、窄小,只能种些叶菜,效率很低,最关键的是浪费能源,一个大棚冬天要烧5吨多煤。
为了提高大棚种植的效率,王乐义从1988年开始,带着村干部到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学习求教,同时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反复试验,不仅熟练掌握了大棚技术,而且对大棚进行了大胆改革,终于发明出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
建大棚投资大,多数村里人开始不相信仅靠日光就能种植的大棚。王乐义和16位村民冒着风险带头建起17个示范棚。几个月后,黄瓜大棚获得成功,第一批越冬黄瓜上市了,各地菜商赶来高价抢购,三元朱村出了首批万元户。
第二年不用动员,全村一下子上了180多个大棚。王乐义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由此横空出世,带动了中国的一场“菜篮子革命”。
4 四个阶段
大棚种植只是解决了蔬菜生产的问题,但是蔬菜采摘后存活时效太短,如何将新鲜蔬菜从农田快速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菜篮子工程主要就是建设这个供应链体系。
中国菜篮子工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88年到1993年底。
这个阶段首先提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也就是由中央统筹,地方打造菜篮子供应链体系。
从1988年到1993年花了5年时间,全国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地方农产品自给自足的供应体系。
这个阶段虽然初步完成菜篮子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但是农产品供应链还主要局限于当地,另外部分地区农产品存在农药超标比较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从1993年到1999年底。
这个阶段就是将菜篮子工程范围扩大,构造全国一盘棋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1995年,农业部公布了全国23家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同年,农业部实施了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联网。到同年9月,该信息网已与28个大、中城市和主产区的33个批发市场联网。
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4000家。到1999年底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全国各地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菜篮子”市场体系。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到2009年底。
这一时期进入菜篮子快速发展,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的阶段。1999年9月,全国有10大城市召开了第十二次菜篮子工程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国内菜篮子的供求形势从长期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
2001年4月,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强行推广至全国,在农村建立了大规模无公害建设基地。从2001年到2009年底,我国基本进入无公害产品时期,一些大城市农产品实现无公害时间更早一些,比如北京早在2005年就宣布96%肉类、蔬菜类和蔬果类农副产品无公害。
第四个阶段就是从2010年初中央1号文件开始到当下。
这个阶段中央一号文件年年聚焦三农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理顺农业生产体制,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简单的说,菜篮子工程4个阶段大致就是这样的过程——
首先是推广大棚种植,建立地区供应链体系,就地解决菜篮子供应问题;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发现大城市周边动用太多的耕地种植蔬菜性价比太低(或者也可以认为大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需求太大),于是就建立全国性的统一供应链,以全国一盘棋的思路统一调拨各个地区的蔬菜供应问题。
按:以北京为例,1978年北京辖区蔬菜种植面积84万亩,2002年增长到172.5万亩,差不多翻了一倍,但是2002年后北京蔬菜种植面积年年下降,2014年蔬菜种植面积又降为85万亩,基本回到1978年的水平。
目前北京市蔬菜供应本地蔬菜占比不到10%,河北、山东、辽宁、海南蔬菜才是北京老百姓餐桌上蔬菜供应的主力。
我们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宏大的工程,其实中国还存在大规模的南菜北调、西菜东输的普遍现象。
比如北京、天津、华东、华南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蔬菜就是净流入地区,而河北、山西、山东、东北、海南、西北、西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就是蔬菜净流出地区。
看着各地区蔬菜流动地图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中国确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一旦分裂,别的不说至少蔬菜价格就会出现暴涨暴跌——经济发达地区蔬菜价格暴涨,经济不发达地区蔬菜价格暴跌。
中国菜篮子工程能构建全国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得益于最近几十年我们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有了发达便捷的交通路网,让我们建设出全球领先的物流网,农产品结合物流网,让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冠绝全球。
等到全国性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形成之后——也就是蔬菜短缺问题解决之后,又开始抓蔬菜质量的问题,在流通环节狠抓蔬菜质量检测,在生产环节大规模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双管齐下,总算解决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的问题。
简单总结一下,我国菜篮子工程大致就是这样的路线——
解决短缺→四季常新→注重质量→吃得放心→标准化生产
按:中国菜篮子工程不仅仅只是针对蔬菜这个品种,是涵盖肉、蛋、鱼、菜、果等系列农产品供应的一个巨大的工程。本文主要聚焦蔬菜供应,其余肉、蛋、鱼农产品就不展开了——其实,中国淡水鱼养殖也是一个很逆天的奇迹,中国每年养殖水产产能超过5000万吨,全球占比超过60%。
经过中国政府长达32年不懈努力,菜篮子工程终于结出丰硕的成果。
5 烂牌打出王炸
中国耕地面积只占全球7%,人口却高达14亿,占全球人口20%,2019年中国人均GDP才达到1万美元,大致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排名70位左右,基本资源就是这个现状,但是中国人民食物消费水平却非常高。
2017年东亚三国人均食物消耗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人均蔬菜、水果、鸡蛋消耗量都超过了韩国与日本,只有人均水产消耗量低于日韩,肉类消耗量低于韩国,高于日本。
而中国有14亿人口,日本只有1亿多,韩国5000万,日本人均GDP是我们的5倍,韩国人均GDP是我们的3倍!
按:日本人均蔬菜、水果、肉类消耗量低于韩国是因为日本对农产品进口设置了很高的门槛,韩国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相对要少得多。
比如韩国90%泡菜来源于山东省平度县,平度县泡菜生产企业对韩国天气旱涝情况了若指掌,根据这些气候数据为本地蔬菜种植提供大数据参考。
产能不足甚至从全国其他地区购买大白菜,制作成泡菜出口韩国,所以别看韩国人将泡菜文化吹上了天,其实掌握韩国泡菜命脉的是隔壁邻居中国的一个县城。
也许只与日韩比较大家缺乏直观的感觉,我们把中国食物消耗水平放到全球范围内比较就是这样数据(2012年的数据):
谷物人均消费(Kg):中国:152、发达国家:131、发展中国家: 156;蔬菜人均消费(Kg):中国:377、发达国家:115、发展中国家:118;肉类人均消费(Kg):中国:60、发达国家:80、发展中国家:28;鸡蛋人均消费(Kg):中国:22、发达国家:12、发展中国家: 7;海鱼人均消费(Kg):中国:26、发达国家:23、发展中国家:13;淡水鱼人均消费(Kg):中国:12、发达国家:2、发展中国家: 5;牛奶人均消费(Kg):中国:30、发达国家:294、发展中国家:81
水果人均消费(Kg):中国:97、发达国家:86发展中国家:55;
中国食物消耗量中蔬菜、水果全球第一,其余大部分指标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牛奶消耗量低一些,这与中国人体质对乳糖耐受力较差有关,另外就是肉类消耗量略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按:1月22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在这篇文章里,每年人均肉类消耗量高达120公斤的美国作者大言不惭的提出,每年人均肉类消耗量只有63公斤的中国人(2019年数据)应该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来为全球碳排放做贡献。在美国人眼里,大概中国人属于没有资格吃肉的低等民族吧。
对比上述数据,再结合我们的基本资源条件与人口规模,是不是有点一副烂牌却打出王炸的效果?
正因为中国食物供应丰富、营养均衡,所以——
(来源:中国青年报)
6 政府的努力
中国食物消耗水平取得如此出色的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回头看看西方国家搞多党制轮流执政是根本不可能将一项民生工程贯穿到几十年的时间里执行。
以美国为例,奥巴马上台搞一套,川普上台后全盘否定奥巴马政治遗产另搞一套,然后拜登上台又废掉川普的政治遗产再搞一套——如此循环反复,西方政治制度如同一个拳击赛表演,除了能观赏娱乐,实际意义并不大。
而我们则是一场接力赛——几届班子轮流接力,数十年艰苦奋斗,久久为功,才有今天菜篮子工程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我们菜篮子工程基础扎实,所以即使今年爆发新冠疫情,全国各地也能保持农产品供应充足。
其实细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府开展的民生工程还有很多——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防沙育林工程、希望工程、覆盖西北地区雨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农合、扶贫攻坚工程……
每一项工程贯穿时间都以十年以上计;
每一项工程都惠及千家万户;
所以,我们生活里看起来很平常的事物——也许是一盘青椒肉丝,或者是一份拍黄瓜,在其它国家可能就是一种奢侈品。
至少,人均GDP是中国3倍的韩国,他们只能面对一盆子五颜六色的亚硝酸盐;
而在中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季,我们都有肉、有菜,有新鲜,有健康!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我想,一定是荔枝吧,杨贵妃兴师动众才能吃到,到如今人人皆可尝鲜。
前段时间做了荔枝酒,突然想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杨贵妃对荔枝的嗜好,竟是到了劳民伤财的地步。
一颗颗圆胖鲜红的荔枝,携着清露和枝叶,轻轻剥去略粗粝的外壳,莹若凝脂的果肉便蹦跳出来,像极了18岁南方女孩子吹弹可破的皮肤,吃到嘴里满口甘滋爽脆、鲜嫩多汁。
荔枝,原名离支,最早记载于汉朝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隐夫薁棣,答遝离支(晋灼注:离支,大如鸡子,皮麄,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用现代话意译一下就是这个果儿大又圆、嫩又甜。离支,意为割去枝条,离读去声,是动词,或许古人也明白荔枝这种水果易腐坏,摘取时需要连带着枝条,这样才能多保存些时日。
因着荔枝的不易保鲜,“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这就让远在产地千里之外的长安美人犯了难。
光知道杨贵妃、苏轼爱吃荔枝,你知道荔枝有多少种分类吗?
1、三月红
因该品种在农历三月下旬成熟,故名三月红,属最早熟品种。
果实呈心脏形,上广下尖;龟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缝合线不太明显;皮厚,淡红色;肉黄白,微韧,组织粗糙,核大,味酸带甜,食后有余渣。
2、圆枝
圆枝又名水东或水东黑叶,5月下旬或6月上旬成熟。分布于广州市郊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因适宜水多栽植和叶片尖长,近似黑叶而得名。
果实短卵圆形或歪心形,果肩边高边低;龟裂片略平宽,深红色,果肉软滑多汁,甜中带酸,微香。
3、白糖罂
白糖罂又名蜂糖罂、中华红。该品种果肉爽脆,味清甜,是广东省品质最优良的早熟品种。主要产于茂名市的高州、电白等地,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4、黑叶
黑叶荔枝又名乌叶荔枝,6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其粗生,叶色浓绿近黑,故称黑叶。黑叶原产广东,为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南亚热带沿海一带广泛种植的古老地方品种。
果实短圆形,果顶浑圆或钝,果属平;皮深红色,壳较薄,龟裂片平钝,大小均匀,排列规则,裂纹和缝合线明显;肉质坚实爽脆,香甜多汁。
5、桂味
6月中下旬,桂味上市。桂味品种优良,因有桂花香味而得名,广州市郊和广西灵山县所产最佳。
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桂味个头中等,圆球形,果壳浅红色,薄而脆,龟裂片突起的刺细密而尖锐。桂味的肉质较爽脆,有特别的桂花清香,味甜,核小,不会因为剥壳而果汁横流。
6、兰竹
一般于6月下旬成熟,为中熟品种。这个品种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一带。在龙海市九湖镇,该品种种植面积较广,使该地有“荔枝海”之称。
果实心脏形,果项丰满;果梗细;龟裂片中大无刺,大核居多,味甜而酸,品质中等,除了用作鲜食,还有其他用途,比如制干或酿酒。
7、挂绿
广东增城的荔枝珍品,封建时代列为贡品,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岭南荔枝谱》记述,其果“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较低,谓之凤尾。熟时红装相间,一绿线在贯到底,改名。”
挂绿果实扁圆,个头不大。龟裂片平,缝合线明显;果蒂带有一绿豆般的小果粒;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挂绿”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细嫩爽脆、浓甜多汁、清甜幽香。在2001年、2002年举行的挂绿拍卖会上,曾创下单颗55.5万元的天价。
8、玉荷包
玉荷包又称为妃子笑,也称为落塘蒲。杜牧有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指的就是这种荔枝品种。
玉荷包一般在每年的6—7月份上市。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区,是早熟优质品种之一。果实大、肉厚、果皮青红、核小、味甜,肉色有如白蜡,脆爽而清甜,品质风味优良。
9、糯米糍
又名米枝,是广东的特产果品。7月上旬成熟,果实属心脏形,略扁,果柄歪斜。
最初上市黄腊色,旺期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呈纵向排列,稀疏,微凸,缝合线阔而明显;果顶丰满,蒂部略凹;甜度高,个头较大,肉厚,核小,糯而嫩滑。最适宜鲜食和制干。
10、淮枝
传说古时有尚书路过岭南,把乡亲送的荔枝抱入怀中,“怀枝”这个品种故而得名。怀枝,又称淮枝、槐枝等。
淮枝是晚熟品种,7月上旬上市。果实饱满,近圆球形,蒂平;果壳厚且韧,深红色,龟裂片平滑,排列不规则,近蒂部偶有尖刺,密而少;皮色多呈纯粹、鲜艳、讨喜的红色;肉乳白,软嫩多汁,味甜带酸,核大而长,偶有小核。吃完后嘴里还会有点涩,属于中上等品种。
吃荔枝的时候想到了苏轼,想到了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联想到了苏轼对待生活的态度:苏轼的魅力,在他的“人情味”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苏轼作为吃货,绝对当仁不让。
苏轼喝酒时,有一股英雄气。四十岁,他在密州喝酒,喝得耳酣脸热去打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打猎是假,想匡扶社稷是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想起少年得志、雄才大略的周瑜,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不再饮酒,而是把酒洒入江中,凭吊英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而他写过因为喝酒进不了家门,但还不生气:“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不知苏轼喝荔枝酒多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罗兰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爱它。
苏轼就是如此。他总有一种力量,超越于逆境和悲哀之上,把他乡变故乡。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生活困窘。爱吃的他,很快发现了一个花很少钱就能解馋的方法。在凄风苦雨的黄州也写下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词。看他从翰林学士到狱中囚犯,再到躬耕东坡,却仍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魄。
大部分人不会经历苏轼那样离奇的起伏,不会像他那样,被命运几度高高举起,又重重摔落。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这位被林语堂称为“无可救药乐天派”的全才,虽然一生在政治上不怎么得志,却丝毫不妨碍他穿越古今,成为了豁达、有趣的代表。在经历过人生磕磕绊绊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的态度,是面对命运不公时一种释然的选择。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人生为何不开心?只因没在6月,吃过广东的荔枝。
珍珠奶茶,曾经的奢侈泊来品到现在的平民饮品
小时候在矿属小学上的学,三年级的某一天,班里副矿长的千金拿着一杯水在班级里引起了轰动,只见塑料封装里是一坨褐色的面汤,面汤里还有一颗颗的像煤渣的东西(矿区最不缺的就是煤渣块),刚开始还以为是千金搞的黑暗料理。
“这个叫珍珠奶茶,是我爸爸特地从县城里给我带回来的”
“课本上的珍珠都是白色的,你这个怎么是黑色的”围观的同学疑惑道
“这个珍珠不是真的珍珠,是从台湾来的可以吃的珍珠”千金一边嘬了口奶茶嚼着珍珠,一边得意的给我们科普,着实把我们给羡慕到了。惭愧的是90年代就见识到的东西,鄙人直到初中才有幸品尝到。
珍珠奶茶,首先在1987年由台湾春水堂推出,火爆之后传入大陆地区,在物质条件不够充裕的年代妥妥的奢侈品。
从城市商业街标配再到动辄排队几小时的网红奶茶店
从街边推车小摊到到一年卖出12亿杯的香飘飘
曾经的奢侈饮品到现在众多加班狗的续命茶饮,珍珠奶茶伴随着90后的成长
印象里,在我小的时候,“水果” 基本上等同于苹果、梨、橘子,外加夏天的西瓜。或许还能再加上葡萄,然后就没有别的了。到了香蕉这种级别的存在,已经不是日常能吃的了。倒是也吃过类似菠萝、芒果之类的东西,但确实堪称奢侈品了。
到了晚秋时节,还有两种很特殊的时代性存在,一是冬储大白菜,二是自制西红柿酱。其中后者最为有趣,常用输液用的生理盐水瓶子当容器。至今依然记得,帮我母亲烫西红柿的皮儿,再切碎熬成酱,用漏斗往输液瓶里面灌,还需要时不时用筷子疏通一下漏斗,颇为有趣。
最怀念的,还是小学时的捡废铁生涯。其实说是捡废铁,但小孩子哪里分得清。几斤重的螺纹钢,也就这么捡走了,还发生过几个小伙伴和工厂看门大爷斗智斗勇的趣事。记得一公斤貌似能卖两块钱,能买5个冰壶,或者一个火炬冰激淋,还有富余。还有一次,攒钱攒了很久,砸了7块钱,买了个梦龙。期待很高,但吃过后觉得不值。
这种匮乏,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一丝泛黄老照片般的温馨的。但我会称之为 “old golden age” 么?那也是不会的,毕竟我真的经历过。
松茸。我大学毕业以前我都同龄人差不多就我一个人吃过。
一上知乎,发现几乎人人都吃过是的。
肥肉。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人吃顿肉是件大事。
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在文革中蹭饭》,作者是书籍设计家吕敬人。
肥耷耷、油腻腻、浮囊囊、白呼呼这一连串形容肥肉的词,那油光锃亮、肥旺流油的视觉形象对今天的许多减肥人士来说不亚于碰上恐怖分子的人肉炸弹来得恐惧。
然而对于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我们却是另一番心境,肥肉真可谓月月盼日日盼的“北斗星”。六十年代初天灾人祸,造成全国大饥荒,但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还有一个月二两油和少许蛋肉配给,这要比一些灾区挖草根、树皮、咽糠菜的农民兄弟强百倍。不过少量的供给满足不了体内体外循环的需求,人们仍然缺油水。
肉铺里最受欢迎的是肥肉,肉皮炸完挂在阴凉处,待春节吃;肥肉部分炸油,可留着慢慢用;油渣可即刻炒菜吃。一食三吃,一举三得,全部装进肚里,没一点浪费。
家里有海外关系的,就盼着装有一听猪油的邮包,令邻里垂涎欲滴,羡慕不已。当然这等事仅限于“文革”之前,“文革”时期有海外关系的人早被红卫兵小将从政治上到肉体上将你下油锅“煎炸”了无数遍,身上这仅剩的脂肪早就烤干了。
一九六八年,我在毛主席发出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的最高指示之前,为逃离遭遇无穷无尽批斗迫害的家庭,远赴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战天斗地”去了。
在我看来,那时的军垦农场绝非饥荒之地,经五十年代转业官兵卧薪尝胆,艰苦创业,已开垦出一片片肥沃的黑土,并成为中国极为重要的粮仓。我们有口粮,还有每月三十二元钱的工资,这比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要好得多。
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粮为纲,经济作物有限制地种植,副食品供应极为不足。我们虽有馒头、窝窝头、棒子面等填饱肚子,但碗里仍缺荤腥。
生产队里饲养有限的猪,要等大的节假日才开杀戒,平日里基本是土豆白菜酱油汤。当时我们那里盛行这样的顺口溜:“汤、汤、汤,革命的汤,兵团战士爱喝汤,早上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心房,晚上喝汤照月亮。汤,革命的汤。”
所以上伙房,汤管够,却不长膘。
我因为有画画的小能耐,经常被领导叫去写条标语,画幅宣传画,布置个会场。那时学习班特多,“斗私批修学习班”“毛泽东思想讲用会”“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会”“批斗反动路线捍卫毛泽东革命路线誓师大会”等等,五花八门,而这些活动都要美化妆点。
我从生产队混到团部,又从团部混到师部,开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开会的次数越来越多,开会的级别越来越高,开会时蹭饭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是属于借宣传布置会场之名,蹭会议饭之实(这种会议饭也称作会餐吧,也正是这类会议的真正亮点)。
大食堂里放着几十张大圆桌,每桌十来个人,围成一圈,人头簇拥,沸沸扬扬,再残酷的斗争内容,再严肃的政治主题,只要从会场转入饭场,磁场阴阳全部转换,人们本能的脸相、吃相、生态相暴露无遗。
菜谈不上精致,但够分量(虽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了讲政治,保障会议伙食,后勤部门什么方法都会想出来),一大盘一大盘的猪皮冻、溜肉段、烩肥肠,一大盆一大盆的猪肉炖粉条、酸菜汆白肉。只听得耳边“飕飕”的风声,是左邻右舍的食客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动筷速度促使空气流动加快的声音。
扫荡在瞬间就完成,人们满头大汗、目不转睛地等待第二轮的围剿,随之又掀起第二拨“飕飕”的筷子疾风。
餐桌上凡带点荤腥的,数分钟内点滴不剩。菜香味、杂烟味、汗臭味蒸腾着一股股史无前例的洪流。菜盘一轮轮上,桌上一次次空荡荡,但谁也没有走的意思,人们还在等待一部重头戏——“酥白肉”上场(这是由一块块纯粹的肥油肉夹着肥生猪油,裹上鸡蛋面放在油里煎炸,然后撒上白糖的菜肴)。
伴随着人们发自丹田“噢——”的欢呼声,只见一大盘金山白雪般的酥白肉端了上来。风声起,那一块块硕大的肥肉塞进嘴里,轻轻一咬,一股像酒心巧克力一般的猪油顷刻溢满喉头,顾不得烫得直咧嘴,这热猪油顺着食管往下流,一路滋润了全身缺油失灵的内脏器官的所有部件,使蠕动的胃肠得以正常运转,这是一种何等的满足感。
肥肉宴结束了,人们抹去油汪汪的嘴边油渣,继续去批判修正主义的唯生产力论,铲除产生资本主义温床的苗。
托毛主席的福,在白菜汤整日灌肚的日日月月,让我有机会借宣传服务之名,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饭菜之实,享用那美味无比的大肥肉。
今天想想,当年这样多少带有一点苦涩和痛楚。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有幸赶上改革开放的时代,希望耳边那“飕飕的风”成为渐渐消失的回忆。
看到讨论不少,推荐读一读朱赢椿主编的《肥肉》文集。
你会发现,在六十年代,肥肉是多么珍稀,多么美好。
肥肉有多珍贵?
有人回忆:小猪仔掉进茅坑里淹死几天后,老婆子还要捞上来,洗刷刮毛熬汤,舍不得一点儿浪费。啊呀,那个香啊,飘几十里地,现在想想,恶心死啦……
还有人讲:
又苦又累的扒河工程,人人抢着干,就盼着最后的猪肉庆功宴。但这顿猪肉也不够人放开肚子吃。
不患寡而患不均,以致于当时的人们创造性发明了“黑吃”法。
也就是说熄了灯,大家各凭本事从肉盆里捞。
吃多了夸口,吃少了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无能。
最后统计一下,人们口头宣称吃到的数目,总是比真实的肥肉片数要多上不少。
肥肉有多美?
带皮的五花肉,炖得酥软颤抖,色红如醉枣,质地晶莹又剔透,含到嘴里就化。
那一块块硕大的肥肉塞进嘴里,轻轻一咬,一股像酒心巧克力一般的猪油顷刻溢满喉头,顾不得烫得直咧嘴。
这热猪油顺着食管往下流,一路滋润了全身缺油失灵的内脏器官的所有部件,使蠕动的胃肠得以正常运转。
这是一种何等的满足感。
非酷爱肥肉之人,断然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大米、白面!
我爸糖尿病,劝他多吃粗粮他都不干,并且对着粗粮抱有深深地鄙视
糖。
坊间有个传闻,据说粉碎四人帮后,开控诉大会,一位陕北老农控诉江青:江青那臭娘们儿,太奢侈了!床头还放俩糖罐,一个白糖罐,一个红糖罐,晚上睡觉之前还要吃一个白面馍,想蘸白糖就蘸白糖,想吃红糖就蘸红糖。
现在几块钱一斤的白糖,可曾想过曾经也是奢侈品。
在远古时期,人们发现蜂蜜会酿造一种淡黄的透明的粘稠流体。把这种液体放入口中,会迅速地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这种滋味就叫做——甜。
除了美妙的口感,蜂蜜还会让人迅速补充能量,让劳作一天的身体一扫疲惫。在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能量的获取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相比危险的狩猎才能获得的蛋白质,糖的获取途径更加安全。从那开始,对于甜味的追寻,印刻在了人类的基因中。
进入文明社会后,糖依然是最受人们热爱的食物之一。小孩子总喜欢哭着喊着要糖吃,而不是要肉吃。蜂蜜的英文honey也被称作“宝贝儿”,但是由于天然蜂蜜产量很少,蜜是古代昂贵的奢侈品。在欧洲,蜂蜜的数量有多么稀少,蜜也更加珍贵。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人只能把蜂蜜作为甜点。因此,在中世纪,欧洲人在写遗嘱时,甚至会在遗嘱中写出自己有多少桶蜂蜜,以证明自己的财富。
相比欧洲人,华夏大地上的祖先用智慧,得到更多获取甜味的途径。
远古时期,人们只能从瓜果和蜂蜜中获取甜味。商朝西周时,史书上就有了糖的记载,这时糖称为“饴”,接近今天的麦芽糖,是从含有淀粉质的粮食中提取的。当时粮食的产量很低,人们吃粗粮勉强才吃饱,小麦还是属于高档粮食。所以,饴糖只是上层贵族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老百姓也只有过年时候,才能吃上饴糖。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制作麦芽糖的方法,其工序从发芽、浸米、蒸米、糖化、过滤、煮饴、搅拌到加工,与现代的制饴过程大致相同。后又因饴补气血,古人便以此作药用,成为较昂贵的一种药材。
还记得看过一个韩剧《黄真伊》(明朝),真伊小姐姐为了练舞找脚感(力度?)把珍贵的麦芽糖倒在地上,震惊室友几十年!
白糖,是从甘蔗和甜菜中提取出来的。
甘蔗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这是制作白糖的原料。从战国至汉末,人们已经开始种甘蔗,并喝其浆汁。汉朝,人们已经能用蔗浆熬制的糖膏塑成各种动物的形状。不过,这还不是白砂糖。从东汉到唐初我国的蔗糖质量并不好,于是,唐太宗派人赴印度摩揭陀国学习制糖技术,引进新的制糖法,从此,我国的蔗糖生产才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时的蔗糖虽较容易获得,但受地域气候等限制,种植于南方的甘蔗产量还是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大部分北方中原地区,还是不能获得提取的糖,最后只大多在繁华富庶区提供使用蔗浆。
在宋之前,糖主要提供给宫廷及显贵,宋朝始,甘蔗种植扩大、品种增多、生产技术提高,糖的产量和质量提升,糖成为了一种普遍商品。
明朝嘉靖之前,世上还没有白糖,福建人所熬的都是黑糖。嘉靖年间,有一个制糖作坊,偶然间屋瓦缝隙的泥土落在制糖的漏斗中,结果一看,上面的糖像霜雪样白,味道甘美,与平时所熬的不同;中间的糖是黄的;下面则是黑糖,熬糖的人感到奇怪,便取些泥压在糖上,百试不爽。白糖从此才出现在世上。
“黄泥水淋糖法”简单易行,不但可以产糖效果好,而且操作简单,制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中国一下子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制糖大国。随后制糖技术传入印度、日本、欧洲。
长期以来,甘蔗都是制糖的重要原料,而北方地区因为寒冷无法生长甘蔗,所以难以制糖。到了清末,我国东北地区开始使用甜菜制糖。近百年来,北方甜菜糖料推入使用制糖,又进一步满足了糖的需求。
到宋代,制糖业快速发展。在遂宁制造了出了糖霜,也就是冰糖。冰糖是砂糖经过再溶、清净、重结晶后形成的。苏东坡曾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冰糖用途广泛,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用于食品甜味剂、浸渍酒类和滋补佐药等,能清痰去火、润肺止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别看我们现在吃的糖非常便宜,这里面揉杂的不仅仅是植物们的糖晶,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