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年内到达比邻星!最早2036年出发,有生之年能见到“三体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让人怀疑为机器提问的提问方式之“复制粘贴其他媒体的标题而不放链接和内容”:

读者就不用点进去看了,内容是翻译一下外国网站报道的对“突破摄星”计划的进一步研究: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引力天体物理学中心(CGA)的研究员 Chathura P. Bandutunga 博士领导的一支团队,讨论了在地面上建设推动突破摄星计划的光帆所需要的激光阵列的规模(约一亿个激光器)及其面临的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重点讨论了大气失真问题。
  • 在没有修正的情况下,大气层很可能让从地表射向太空的激光束偏离微小的目标,修正相当麻烦。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设置激光引导卫星,也就是让携带激光器的卫星从地球轨道上发射激光到地面上、测算其光路、将数据交给激光阵列来预先校正出射光路。

外国网站上的原文:

Sending a Spacecraft to Another Star Will Require a Million Lasers Working Together - Universe Today

对应的论文:

Chathura P. Bandutunga, Paul G. Sibley, Michael J. Ireland, and Robert L. Ward, "Photonic solution to phase sensing and control for light-based interstellar propulsion," J. Opt. Soc. Am. B38, 1477-1486 (2021)

“突破摄星”计划打算使用强电磁波推动非常轻的光帆飞行器达到真空光速的五分之一,这是理论上完全做得到的,而且事实上并不非要在地面上设置激光器,可以放在近地轨道上。但是,在工程上,有十几项现存技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要改进几个数量级才能支持这样的行动。

这些光帆飞行器携带摄像设备、计算机、导航设备、核衰变电池、将数据传回地球所需的天线之类,不打算减速。为了获得较多数据且减少途中意外损失部分光帆飞行器造成的影响,一次要投放大量的飞行器,目前的计划是投放一千艘,每艘飞行器的加速时间约 10 分钟,对应的电磁波阵列的输出为 100 GW。光帆本身的形状和尺寸还在探讨,起初的方案是边长 4 米的正方形,后来研究显示直径 5 米的圆形会更有效率。

显然,这种水平的计划即使成功,也无法让你见到“三体人”——无法亲眼见到,拍摄的分辨率也几乎不可能让你看到长轴 1000 米以下的东西——其实该计划最初考虑的分辨率是 1000 千米,可以大致看到比邻星 b 表面的大陆,2020 年才有研究提议可以改动计划的细节将分辨率提到 100 千米。何况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比邻星 b 上有生命迹象。这部分是在中文互联网上发布该译文的人们加上去的。

三体系列爱好者可以选另一个方向介绍这计划:称这是人类用当前技术水平发起的黑暗森林打击。以真空光速的五分之一冲进比邻星 b 大气层、急减速并粉碎的光帆可以散布少量的地球微生物。




  

相关话题

  如果地球变成木星的一颗卫星,会对我们的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地球上只有几十万人类,那么人类文明有希望吗? 
  假如你女朋友寿命无限长,是否会有你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种合适的生日礼物送她的时候到来? 
  是否发现没有卫星而带有行星环的行星? 
  如果人类进入全银河系如何纪年? 
  宇宙是像生命一样新旧更替吗? 
  2015 年 7 月 23 日,NASA 宣布发现 Kepler-452b 意味着什么? 
  如果人类在宇宙中发现比自己落后的文明,人类会走上殖民这个文明的道路吗? 
  是宇宙大爆炸产生了空间?还是宇宙大爆炸在空间发生? 
  为什么人类进军太空的速度被高估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明明生育观念还较为传统的中国整体生育率会这么低?
下一个讨论
最近参加初中高中同学聚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当初学习好的同学很少来聚会,学习不好的都来了?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