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国演义》里打仗,为什么总要大将先单挑,士兵站两边观战?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wei-8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节选自咱家的《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浅说古典军阵艺术


全文刊于《战场决胜者:冷兵器时代


转载请经作者许可~




单挑

单挑是小说迷最爱的段落,尤其是喜欢《三国演义》书迷,对书中的历次单挑和名将们之间的武力排序总是津津热道的一二三四五的排下来,而且还免不了一番争执,例如张飞挑灯战马超到底谁更强之类的话题。


但是,在真实历史中,相对而言单挑并不多见,例如三国时期的史料中所记载的单挑不过寥寥数场而已。例如《魏书 卷七 吕布传》里的郭汜对吕布的单挑,结果吕布一枪戳中了郭汜,郭汜随后就跑路了。再比如樊城之战中关羽对庞德的单挑,结果关羽反被庞德射伤。至于书迷们如数家珍一般成为热点话题的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长坂坡、张飞挑灯战马超等等著名单挑案例,其实大都是小说附会而已。


三国之后到唐时期,散见于各种史料中,比较集中的史料只有在武经中讲到了几条,如:晋陈安对平先,南朝刘宋时期的王应之对何惠安,南朝刘宋时期的薛安都对鲁爽,南朝梁时期陈昕(陈庆之之子)对宝乐,隋时期的史万岁对某无名对手,唐时期的白孝德对刘龙仙等,由于单挑事例较少,且记载零散,在这里就不一一举出。


这种单挑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春秋战国时期“致师”习惯的遗存,也不排除双方将领为展现个人武勇鼓舞士气而进行,但随着军事活动的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强,总体上而言这种行为是越来越罕见的,与战争的规律和频率相比而言,是绝对的非主流。


但是,非主流并不等于说,在特定的时候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宋金交战时期,就有这么两个典型的单挑案例:


案例一:

吴武安驻兵关隘,金人栅其上,一日,敌出骁将,垂青丝鞯,握马槊,策马戟手詈玠,求独斗,麾下两将辈出皆歼焉。诟益甚,曰:“此犬彘何以辱我?”,玠未以对。有曹武者,位甚下,未尝以勇闻,请行。玠难之曰:“两将犹不当,子毋重辱我。”武曰:“得公所常自乘马,则无不济矣!”问其故,曰:“敌诚骁果,然吾视其马于回挽间微疵,此成擒易尓."玠解以付之,武骑而出,与之两道驱驰,若无意于格斗者。忽跃身赴之,敌马力猛骤前,急回不能如人意,迟一二步,为武所碎,持其首以归,三军大噪,敌怅解而出。

----《山房集 卷八》


案例二:

初,金人于蔡州,乘大雪突骑五百,寇城下。(赵)撙出骑迎击之,金人退去,众请追之,撙曰:‘惧其诱我也,纵之去。’庚辰,探者报金人兵势甚盛,行且至,撙唯孤军。又,吴拱遣踏白军统制焦元来应援,合军不过数千人,皆危之。撙与诸将议,分四壁守御,且以忠义相勉为死守计。是日,金人逼于城下,先遣兵断撙归路。黎明,已列阵于城西,须臾分布四隅,下马鼓噪逼城。撙激厉将士曰:‘金人虽多,而无攻具,将士但坚一心无恐。’金帅魏都监亦厉其众曰:‘此城卑薄,汝所共知,一鼓可陷矣。’于是以劲弓数百齐射,矢著城如猬毛,守者不能立。未亭午,从西壁坎墉而上,倐忽金人登城者已溢满。撙时在西壁,知其不可当,乃弃城而下,跨马率诸军巷战。金人壁立城上,官军甚危,皆奋勇鏖战,从午至申,金人败出城去。方鏖战之时,有官军旗头与虏之旗头战于城上,移时两边众兵如山不敢动,以待旗头之胜败,(官军旗头)竟杀虏旗头,城上百姓望而呼曰:‘赵提举且保明此旗头做好官!’虏之旗头既死,即时散乱,多堕城而死者。官军旗头亦战死,竟不得其姓名。蔡州人为哀之,金人败去。

----《三朝北盟汇编 卷二四九》


案例一中的单挑发生在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三月中旬,金军挟富平会战的胜利余威,对宋西北防线发起进攻。金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金将折合、乌鲁率领,准备取三国时期的阴平小路入川。另一路由完颜没立率领,取道凤翔,准备自大散关入川。折合、乌鲁那一路金军由于地形崎岖不利行动,又加上遭遇江河涨水,最终只能撤退;完颜没立率领下的金军占领了凤翔府之后,在和尚原遭遇宋将吴玠邀击,双方发生对峙。


由于和尚原地形比较险要,金军只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击,而单挑就在攻击的间隙中发生。金军派出一位铠甲鲜明的将领向宋军挑战,宋将吴玠看对方武力甚强,于是派去了两员将领接受挑战,但都被对方打败。对方于是在阵前直呼吴玠的姓名,逼他出来与自己决斗。这时,有个叫曹武的低级军官主动要求出阵应战。吴玠则认为对手太厉害,曹武名不见经传,恐怕难以取胜。曹武则对吴玠分析了局势,他认为敌将虽然勇猛,但是马的转弯有点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如果他能借用吴玠的好马,就有很大把握抓住对方。于是吴玠就让曹武骑自己的马出战。双方开打之后,金将直冲曹武而来,曹武却不应战,转身就走。金将催马加速急追,最后两马“并身驱驰”,贴得很近。曹武抓住机会,突然驱马转身,金将的马则暴露出转身不灵的缺点,没有跟上曹武的马。曹武就趁机打中了金将的脑袋,将其临阵打死。金将的死给双方士气带来很大影响,宋军士气大振,而金军则士气低迷。又因为和尚原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完颜没立最终放弃进攻,率军撤退。


案例二中单挑发生在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元月十五日,是金主完颜亮南征失败的尾声。金主完颜亮在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发动南征之后,在当年十月即击垮淮南宋军的抵抗,兵临长江。但南宋在各条战线上都成功顶住金军进攻,金军的海军在陈家岛被原岳飞旧部李宝完全歼灭,使完颜亮的南征遭遇沉重打击。在关中方面进犯川陕的金军部队则被南宋名将吴玠之弟吴璘击败,南宋趁机收复了七个州的领地。在京湖方面进犯的金军则无法突破原岳飞旧部京湖大军的防御,后勤辎重被京湖大军烧光。完颜亮亲率的主力部队则在采石矶登陆战中被虞允文组织的宋军零散部队击溃。最终完颜亮由于无法渡江而对军士将领过于苛刻,导致引发军变,本人被乱军砍杀,随后双方的战事逐步平息。


但战事逐步平息不等于战事结束,本案例中所列之单挑就是第二年年初之时,宋金双方为争夺蔡州而发生的战斗。这次战斗中,金军虽然没有攻城器械,但是兵力雄厚,宋军兵力仅有数千人,形势非常危急。而且在交战中,金军以强弩掩护部队爬城,成功占领了西面城墙的一部分。宋将赵撙则不得不率领军人和蔡州群众进行巷战。在双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的这次单挑就非常有典型特点,这次单挑的双方是宋军的旗手和金军的旗手。旗手即旗头,是指引引导军队进退的人,军中历来都以最骁勇善战者为旗手,例如民族英雄岳飞从军后就因武力高强担任过旗手。当旗手受伤了的时候,能把旗手救下来的人也会获得重赏(“与敌斗,旗头被伤,救得者重赏。”----《太平御览 卷二九六》),可见旗头对于军队士气的重要性。


在这次作战中,宋金双方的旗手进行了一对一的搏斗。由于城墙狭小,结果宋金双方的军队都不敢乱动,只能看着两位带队搏杀的旗手单挑。最后宋军旗手取得胜利,将金军旗手杀死,于是宋军和蔡州群众士气大振,纷纷叫主将赵撙保举这位旗手有个好官职做。随后大家气势如虹的把金军赶下城去,击退了金军的进攻。可惜的是,这位确保了胜利的旗手在随后的战斗中也战死了,结果竟然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这次单挑,虽然是两个无名战士之间的战斗,但却直接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负,胜利一方一改之前的颓势士气高昂,失败的一方则一改之前的昂扬状态,竟然被之前劣势的一方完全压倒,最终被逐出战场,可见单挑对于军队士气的重要性。


这两次单挑,都是以军士们的个人武勇稳定了军心,打击了敌方的士气,从而引导了战局往有利于宋军的方向发展。可见单挑在特定时间和特点地点、特定背景之下,对作战的过程还是有直接的影响的。《三国演义》也好,《杨家将演义》也好,《说岳全传》也好,这些话本小说中以单挑决战斗胜负的表现形式,倒也算得上“其来有自”,而并非全是文艺工作者的凭空虚构呢。


user avatar   zhang-fang-3-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演义》是小说,写战争时先让双方大将单挑,从艺术方面既好写又好看。要是真有板有眼的写行军布阵,小说家不擅长,读者也未必有耐心看。

比如写《抗日演义》,你要详细讲述战争经过,没点军事常识根本看不懂。但你要写成:“为首那员大将,姓朱名德,乃井冈山第一条好汉,手舞一双铁扁担重八十二公斤,有万夫莫敌之勇。三五回合,手起扁落,便将鬼子拍死于马下。”这就瞬间一目了然了。

古代战场很少有大将单挑这种机会,项羽曾找刘邦单挑,被刘邦深深鄙视。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记》

真实的战场上,大多数是猛将带着士兵冲锋,可以起到提高士气的作用。真要是双方大将在战场让碰面了,狭路相逢,那只有交锋了。比如关羽乱军之中斩颜良,黄忠突袭斩夏侯渊。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关羽传》

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三国志.黄忠传》

颜良与夏侯渊都是死于遭遇战,颜良可以确信是被关羽斩杀,夏侯渊有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历史上的华雄也是在与孙坚军对阵时,被击败然后才斩首的,而不是死于单挑。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史料中有一则三国时期吕布与郭汜真实的单挑案例。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吕布找郭汜单挑,郭汜不知道怎么脑子一热就答应了,结果吕布刺中郭汜,郭汜保镖前来营救,双方各自罢兵。估计这件事之后,郭汜再也不会动单挑的心思了。后来郭汜率兵包围长安十日,吕布也就败走了。

一个人好不容易混成大将,身系全军成败,谁肯白白冒险去送人头?双方各带几万人去打仗,然后让士兵当观众,用大将单挑的方式决出输赢,这不是脑子有病吗?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拉拉队?”

欢迎关注本人的微信公众号:小方说历史(xfsls1990),轻松读文史,潇洒侃古今。


user avatar   yan-mu-2-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为了让读者看懂,所谓三国通俗演义嘛,作者如果写“引兵入诸侯之地,遇大林,与敌分林相距,使吾三军分为冲阵,便兵所处,弓弩为表,锁盾为里,斩除草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高置旌旗,谨敕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那就变成兵法了,读者会觉得一头雾水而且无趣。

同样的,如果作者写“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读者会觉得冗长乏味,但是如果写成”毛主席虚晃一枪,掉头便走,蒋介石拍马追来,不料毛主席杀了个回马枪,两将捉对厮杀,战不三合,毛主席一枪把蒋介石挑落马下。“你看这么写大家就看得懂了而且画面感爆棚啊,再配上京剧唱腔都能上台了。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个回答说建国后某地方真的有唱过这么一台戏,后来被取消了……


user avatar   zhao-xi-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载于史册的三国单挑事件大致有这么几个:

1、太史慈VS孙策

(太史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基本上与《三国演义》的描写没有太大的差异,孙长沙与子义打了个平手。

2、吕布VS郭汜

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英雄记》

郭汜单挑吕飞将,分分钟被秒成渣。看看历代三国志游戏,就造型而言,郭汜你就输了。

3、郝萌VS曹性

(郝)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砍萌一臂。顺砍萌首,床舆性,送诣布......
性言“萌常以此问,性言吕将军大将有神,不可击也,不意萌狂惑不止。”布谓性曰:“卿健儿也!”善养视之。创愈,使安抚萌故营,领其众。
---《英雄记》

郝萌(这个名字真的好萌)背叛吕布,被部下曹性黑吃黑。曹性被刺伤,砍掉郝萌的一条手臂,并得到了三国武力创世神吕布的夸奖,曹性表示,这波不亏。

4、阎行VS马超

(阎行)少壮健,时腾子超亦有勇名。行尝刺超,矛折,因以断矛挞其颈,几杀之。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

就这种战斗方式来看,不知道算不算单挑,倒是挺像两个混混斗殴。

以上的单挑实例证明,单挑常发生在小型战斗中,至于演义中几万大军面前大战几百回合基本上是没影的事情。

@张方

说的很好,《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单挑,从艺术角度更容易为大众接受。两军阵前,敌我双方各派武力max的武将上场,旁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飞,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武将你来我往,奋力厮杀,很酷,很潮,看着觉得热血沸腾。

直到今日很多热血漫画也都是如此处理战斗,比如《火影忍者》我就没看出来那忍者联军有个毛线用。

在一些崇尚武力的时代,体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挑确实会出现,比如秦末汉初,三国,南北朝,隋唐之际,五代,一些名将自身很喜欢冲锋陷阵,如隋朝的史万岁,后梁的王彦章等。战争越往后面发展,单挑的例子越来越少,因为军事运筹在战争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在战争中大多数主将都会在中军,也就是最为安全的地方,以确保指挥官的安全。毕竟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一旦指挥官缺失,整支部队就会崩溃。将战争的胜负,武将的身家性命寄托在一次单挑上,无疑是原始个人崇拜的残余。

最后希望大家多多努力,早日由“兄弟们,和我上”转变成“兄弟们,给我上”。


user avatar   zhao-en-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剧情需要,要不怎么出来的万人敌,挨个让他杀都能累死他


user avatar   di-yi-da-zo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89年3月26日,海子抱着四本书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二十五岁年轻的生命。


在他奔赴坟墓之前,他留下了五封遗书:第一封和第二封,皆指出是常远和孙舸两个道教徒使他精神分裂,两个人不断折磨他,要为他的死负刑事责任。第三封写给他的父母,当中提到如果自己死亡,一定要找常远和孙舸两人报仇,但是要先学好气功。第四封写给骆一禾,同样说常远和孙舸两人是凶手,其次嘱托骆一禾为他整理诗稿。第五封写给校领导,不外乎说自己因精神分裂而产生的行为都是由常远和孙舸造成的。



海子赶上了气功热,练气功走火入魔比比皆是。当年还是小学,也爱凑热闹,参加了于光生的气功班,讲的是九宫八卦门的六脉通灵珠,那是个冬天,1988年的冬天,我那同班同学是个肥胖,三十多岁,戴个平顶,就是苏联式的皮帽子,因为我那时候懂八卦,能和于光生唠两句周参同契,肥胖却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周易,他就一直认为我有特异功能,不是凡俗,我就装模作样给他发外气,样他伸出手掌,用食指给他掌心劳宫穴发气,说凉气热气?他默不作声。我说如果是热气,那是我的体温,所以我发的是凉气,并且,是打着旋风钻入劳宫穴,对,就是掌心!


他说了,真是啊,真是凉气啊!真打旋往手掌里螺旋式钻入,我这手拔凉拔凉啦!快停下来吧!他捧着手给我看,他一脸震惊,小兄弟,你的外气把我手背静脉都给冻紫了!你看看!


许多年之后,这厮大大有名,信徒无数,被通缉,逃亡美国。真的,我最清楚,他那一套都是于光生的东西,邪教害人害己,不但害了海子,害的人太多了。



邪术如雾如墓,海子走不出迷雾就自杀了,我用了好多年走出来了,走出这个坟墓,其实,我们其实都是孩子,一直唱着自己的歌。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袁腾飞引发的关羽辩论? 
  曹丕废掉汉献帝的废掉指的是什么? 
  假如你穿越成蜀国覆灭前夕的诸葛瞻(具体情境分普通模式和地狱模式),你会如何做? 
  请问您对孙权所说的这段话,有什么看法吗? 
  假如穿越成马腾,马超已经跟韩遂起兵,怎么做才能保住全家性命? 
  为什么大家在讨论《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时总有人跳出来谈《三国志》之类的史实? 
  三国时魏国的旗上面写“魏”,蜀汉大将魏延的旗上也写“魏”,如何区分?打仗时会不会混淆导致误伤自己人? 
  为何关二爷打个樊城,降个于禁,杀个庞德就能威震华夏了呢? 
  如果让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将领随便选出108位,让他们和梁山108好汉打一架,他们谁会赢? 
  关羽被活捉前为什么不自杀? 

前一个讨论
我特别爱解释,活的怎么那么认真。是不是我自尊心太强了。?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否不利于个人的个性发展?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