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空中巴士(巴铁/立体快巴)是否为骗局?能否实际应用? 第1页

  

user avatar   VTD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圈子里有个梗叫:设计一时爽,维护火葬场

这个玩意很明显也会是一个典型案例啊...

你别看高铁平时贴着地跑,现有高铁的维修车间的挑高你不进去看看真是很难想象,完全和车子高度不是一回事

参照地铁和动车检修的经验,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大家伙检修车轮(如果最后有的话)的时候绝对会十分酸爽

其他部分也是

路轨怎么修,什么频率修,需要什么品质的材料才能修这些都不是说说就行的

并且其实还有很多大家已经提到的问题了,概括一下主要是安全性、动力系统和路权

我再提一点就是有关这个龙门式设计本身的问题

这个系统我看意思貌似是要做成一个半隧道的概念

里面提到了一点叫做半封闭,小车出入需要在特殊时机才能完成

那就很尴尬了,岂不是说我想拐个弯都不行?

这样的设计真的能减缓交通压力么?会不会所有人都挤去其他车道因为这个车道太迷醉?

很有可能啊

而如果按照龙门式进行前后开口的设计,为什么不能让车辆自由出入?为了速度牺牲路网本身的意义划得来吗?

退一万步说,如果真是半封闭且所有人都愿意遵守这个规则

那么为了保证安全,转弯怎样保证一样的速度和角度?

问题很多的,这里只是抛砖引玉随便写写

欢迎评论去积极探讨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静下来等8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了,希望可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正面回答技术上的疑问,毕竟能够以严谨、科学、创新的精神解决掉我们的质疑,将是造福全国的壮举,届时让我掏钱买巴铁的理财又何妨。我拭目以待

---------------------------------------------

回复说打脸的,请问这叫试运行吗?

如果完全模拟实际道路情况,并且成功通过测试,我绝对认打脸。

现在平交道路测试了吗?坡路测试了吗?达到实用时速了吗?

需要测试的包括而不限于以上,前天所谓的测试本应该是在工厂里或者实验室进行的,完全没有封路测试的必要啊。

如果以上测试都没有,就要打我的脸,对不起,这个锅我不背

----------------------------------------------------------------------------------------------------------------

巴铁幕后推手是华赢,华赢老板是白志明,这位白董还成立个组织叫中国建设企业联合会,很不幸,是4月公布的山寨社团组织之一

-----------------------------------------------------------

更新:

这样算不算是暴露本质?

这样算不算是暴露本质?

--------------------------------------------------------------------------------------------------------

运营方是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网组织机构有个知乎是什么鬼

------------------------------------------------------------------------------------------------------------------

继续更新:

网上可以查到“巴铁”的专利情况,具体如下:

从这份专利我们不难看出,巴铁居然是利用内置蓄电池和太阳能续航的,果然是黑科技啊!

------------------------------------------------------------------------------------------------------------

新消息:

从采访内容可以看出,正在生产和准备试运行的“车”并不是车,而是等比例模型

-----------------------------------------------------------------------------------------------------------------

朋友圈看到车体生产情况的新照片,懂的朋友给解读一下:

-----------------------------------------------------

负责巴铁项目公司情况:

---------------------------------------------------------------------------------------------

有朋友发了车体生产的照片,我不懂,懂的帮忙鉴定一下。

----------------------------------------------------------------

再补充几点吧:

1,技术上是否可行知乎上没人能够完整的论证,所以论证这家公司的实力与动力更加有现实意义。

2,秦皇岛交通部门已经否认建设此项目。

3,2010年的新闻里,所谓总工程师说已经和巴西签订建设协议,世界杯期间即可投入使用。巴西奥运会都要开始了,车呢?

4,这家公司的老底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费不了多少时间。

5,新闻里说的秦皇岛合作企业之一,今年刚刚被取消乘用车生产资质。

6,继续吹捧只会让更多无知的中老年把养老钱拿去买他们的理财产品,也许就有你身边的人。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脱离主导公司单纯谈产品了,就像再好的经也会被坏和尚念歪-------------------------------------------

1,搞这个项目的是个p2p理财公司。

2,这家理财公司网站上显示的完成项目只有两个,两个项目工程总投资不过2亿多。吸收了几十上百亿存款,只做成了2亿的项目,还要付给投资人10-20的利息,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3,这个所谓的巴铁项目,2010年就炒作过,当时宣传的建设区域后纷纷辟谣,表示没有可行性。

4,去年曾有机构发出预警,部分p2p公司短时间内很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包括e租宝和这家公司。

5,此公司去年开始大规模宣传所谓巴铁项目,恐怕是资金链断裂前,希望利用对此项目的炒作,进一步吸收大量资金,化解资金危机。

6,此项目本月的炒作进去白热化,不知是否已经脱离公司的控制。如果上面的分析大致符合事实的话,那么该公司是没有能力实现此项目商业化的。届时两种情况,要么压住此事,宣布项目失败,投资者血本无归;要么庞氏骗局败露,投资者走上维权之路。

7,欢迎转载,欢迎讨论


user avatar   hat6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6年8月4日更新见后。

==================================

我记得这玩意2010年叫立体快巴来着。

它看上去只是对现有道路和轨道交通进行了改进。一般人仅凭直觉判断的话,会认为有问题但都能解决。然而它的每个改动都不小,每个都需要投入时间、资金和专业力量去论证和试验。轨道交通是一个专业高度细分的行业,短时间内绝对是做不出来的。

以下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任何可以绕开的问题均没有列入。

==================================

第一,下方车辆超限

这个东西下面的净空,据他自己说,下方净空只有2.2m。要保证超高的车辆不进入相关车道,必须有很严格的限制措施,他自己是这么说的

“巴铁”行驶线路是半封闭的,小汽车通行需要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该出入口设在“巴铁”站点,机动车可在站点驶入“巴铁”肚内,即“巴铁”下边的车道。

然而很明显他还在说平交路口的问题

“巴铁”适用于在主要交通干道通行,完全参照快速公交(BRT)优先的法规。

所谓BRT优先就是在平交路口上通过控制信号灯来优先通行。所以平交路口是有的。

那么怎么防止超高的车辆从平交路口进入相关车道?他完全没说。想要自洽的唯一办法是每个平交路口都装一堆限高杆。但这意味着所有垂直道路都只能通过不超过2.1m的小客车了。

要么搞一些比列车下方洞口小一圈的限高杆,真是个美丽的风景。(由于车下净空只有2.2m,这个方案不太可行。)

在我看来,这已经只能是构造一个只限高度不及2.1m的小客车通行的全封闭快速路了。

notes:

  1. 这个快速路的出入口并不是永远都能通行(因为列车开过来的时候是会遮挡住出入口的);而且因为在站里,列车要加速减速上下客,出入口不能出入的时间比想象的还要长一点。
  2. 如果利用既有快速路,所有的桥都要加宽(他自己说的)。

第二,自身超限问题

继续说超限,这个东西本身是超过一般道路限界的。一般道路限界高度也就4.5m(CJJ 37-2012),你下方有2.2m,就只剩2.3m了。作为参考,地铁列车的地板以上高度是2.7m。

考虑到一些车辆过高、高架或桥梁较矮,车辆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可车内净空总得有2m吧(一列能运1000人肯定是大量站席,不要跟我说双层公交车),加上结构,可能还得有空调,在2.3m里塞下很困难。何况城市里有的地方净空只有4m也说不准。

所以这个路上方的净空要在5m左右才能通行

  1. 绝大多数城市的既有道路都没这个条件。在已经遍布立交桥(包括道路立交和铁路、过街天桥等其他立交甚至过街楼)的地方涉及大量迁改。如果有架空线路和管道也涉及迁改。另外灯杆、指路牌、摄像头等很可能要升高。这种交通方式最初的目的,就是试图塞在一般道路里,因此如果涉及大量迁改,这个项目的意义就没有了(但不是不能做)。
  2. 当然也可以像他说的一样下挖;但是这东西应该是采用轨道供电,造些下沉立交,又会在没良心的城市发生短路。
  3. 如果新建,那么所有路口必须上跨。

第三,侵限问题

比如靠边停车,停在轨道上,怎么办。

虽说这玩意属于有轨电车变种,但是有轨电车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专用路权,铺上草皮就都知道是有轨电车了。

而这种双层有轨电车的设计初衷就是尽可能减少所需的路权,普通城市道路简单改造就实施。很显然,越是运量大,越应该保证路权;现在这样一面说自己运量大(一列能运1000人已经接近地铁了),一面又说只需要有轨电车级别的路权,实际上是自相矛盾。

当然也不是没可能,我们已经是全封闭快速路了,把轨道放在隔离带上就可以省点儿事。毕竟它自己疏散还要一定的宽度。

发生事故时,两侧车体可自动下翻至地面,下翻后车内栏杆、扶手即转化为滑梯护栏,从而让乘客有序逃生、避免发生踩踏。

然后记得用不侵限的围栏拦上,避免人走上去。顺便还能解决轨道供电的触电问题。

PS 这个占地目测已经超过高架轨道交通的占地了。

第四,事故

除了利用两侧疏散,他还说

发生事故后,“巴铁”车头、车尾两侧的安全栏杆会自动拦截后续车辆进入车道。

那么此时车道是全部封闭的。但,在塞车条件下怎么办呢?

包括在塞车条件下如果列车起火,对于下方车辆来说简直就是要命。

当然它的电机大概主要在两侧,也肯定是轨道供电,顶部起火可能性比较小。

第五,检修

电机在两侧,转向架……呃……这玩意没转向架。也就是说它的每一对轮子之间都不以轴相连。纵观整个轮子领域,这种都很少见,除了一些高级四轮驱动车辆以外,我只能想到类似月球车火星车,或者某动画里的美国队,单个轮子可以抬起来的这种。

而且从图片看它居然是钢轮钢轨系统

车辆检修虽然困难,但肯定有相关设备,保证轮对之间的距离还是有希望的。然而轨道检修就很难了,测量轨距都是个麻烦……即便中间快速路停运,这么宽也够喝一壶的,搞不好没几天就出轨了。

在这里特别建议改成胶轮系统,省不少事。


最后,这个几乎是致命的,前面已经透露了一点,

-

-

-

位于列车下方的车辆看不到路侧和上方的道路交通标志。

-

-

-

这是死结。总不能靠列车自己显示吧,一方面车下面没什么空间了,另一方面不同的位置要显示不同的信息,就跟地铁车里的屏幕一样,要么烧钱,要么可靠性难以保证。

当然,如果有一天无人驾驶铺开了的话,应该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还有,摄像头看不到下面的车,233,需要额外添置车底摄像头……

===============================

从最近热炒的什么超级高铁,还有包括spaceX来看,知乎用户需要好好复习一下这个了

File:Hype-Cycle-General.png

这玩意只看到模型,没看到样车,相当于第一代产品都还没出来,充其量位于第二个圆点处。

对了,给你们看看中低速磁浮的产业化进程。

大事记 - 北控磁浮
1999年01月12日 以建设北京八达岭磁悬浮列车旅游示范线为初始目标,北控公司与国防科大合作,启动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工程化研究。
2001年04月11日 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列车试验线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建成。
2001年07月15日 中国首辆全尺寸磁浮试验车在常州长江客车集团下线。
2001年08月15日 磁浮试验车在长沙试验线正式开始运行试验。

2004年03月01日 中低速磁浮列车安全运行5000公里,中低速磁浮工程化样车研制成功。

2005年07月29日 中低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在唐山机车车辆厂下线剪彩。
2005年12月28日 中低速磁浮工程化样车成功进行试运行试验。
2006年02月08日 工程化样车与试验车成功进行联挂运行试验。

搞了六年才搞出工程化样车。

这什么巴铁虽说没什么全新技术,但是毫无疑问比磁浮复杂,8月试运行?车都造不出来。

秦皇岛市的小朋友们还是回家看蓝猫吧。


————————————以下2016年8月4日更新————————————

我实在是没想到他们真的只做一个足尺模型就敢叫车,小看民科不要脸的程度了。

你们想打脸?不好意思,分不清模型和车是你们的问题,打不到我脸上。

先说什么叫模型。

以飞机为例,你拿纸和铁丝糊一个1:1尺寸的,里面装个厉害一点的电扇,配个电池,差不多就能飞起来了。然而这不叫飞机,这只是个飞机模型。

这次所谓试运行只不过是这种程度。模型从我答这个答案的时候就在做,照片一直都有,是拿木头做的(实际不可能允许),车身自重都和实际状况不同,更不要说结构强度。完全不符合工程要求是不能叫造出来车的,只能叫模型。

你说这「巴铁」里面都能站人了啊?对。可它里面站了多少人?

——他们自己说的,定员打算要300,那好,试验里至少得有一项是:车里站300人(实际上是放相当重量的大米),车辆使用设计动力运行

——没完,从这个足尺模型的尺寸看,这300人远远到不了极限,为了确保乘客安全,应该还要做等同于每平方米站至少9人的实验,这个实验里至少要确保地板不塌,你这是二楼,推荐做一个每平方米10人的。做完之前是不可能允许使用的。

你说这「巴铁」自己能动啊?能动还叫模型吗?

这您就是少见多怪了。正经火车模型都能动。——

比利时大比例火车模型沙盘(1比例)

(1 scale是1:32)。

你说这巴铁又不是1:32的,人家是1:1而且会动,这还叫模型吗?

人家日本人可造了个

1:1会动的高达模型

哦?看来以后要奈何日军有高达了?(

如何看待巴铁一号模型开动? - Rex Tang 的回答

说正经的,动力同样应该符合工程要求,这一般指一个空车可以在最不利坡度推动一个丧失全部动力的超员车辆。当然,在车体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动力符合工程要求没有意义。

再说一点:

这玩意压根就没有新技术,和什么自动驾驶或者什么hyperloop不同,一定能造出来。

——但是,到时候尺寸就未必是现在这样苗条了。

——但是,到时候公安交管未必答应。

——但是,到时候账算下来很可能比高架轻轨还贵很多。

——但是,到时候环评很可能过不了。

如此种种。


user avatar   enzojz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龙门式的设计对于汽车是否危险?尤其是需要变道和转向的车辆。

第二这种超大体积的交通工具在故障救援的时候,需要用什么尺寸的工具来进行。比如如何避免由于下面的汽车意外和巴铁撞上后,脱轨甚至无法继续运行,那么你用什么尺寸的工具来把列车放回轨道?

第三对于这种重型交通工具,轨道的磨损会很快,那么维护直接在道路上进行,对于交通的阻碍也是问题

第四,事故下(比如着火)如何疏散人群,要知道这车的客舱是悬空的。

第五,制动性能,载人1000的交通工具,制动性能和有轨电车和汽车没法比,那么如果有行人或者汽车侵入限界,怎么可以保证不发生冲突。

对于工程尤其是安全相关的,不是做出模型就可以了,大多数需要考虑的都是异常情况和细节。




  

相关话题

  男朋友说钻石是骗局,他是不是为了节约钱呢? 
  当下比较火的摩拜单车、ofo共享单车,还有正在改变的公共交通自行车,你看好哪个? 
  对于公交车/地铁上背着大背包一转身就碰到人且若无其事(无法察觉?)的行为怎么看? 
  进路建立,信号开放,列车驶过始端信号机,突然道岔失去表示。车会怎样?为什么?此故障如何处理? 
  德国的高速公路的不限速情况是怎么样的? 
  这些关于轨道交通这些名词(市域快轨、市郊铁路、区域铁路、城际铁路等等,具体在描述里)应该如何分类? 
  如何评价空铁(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这种交通方式? 
  如何评价上海磁浮全时段降速至 300km/h 运营? 
  一个愿意省十块钱坐公交和一个宁愿多花二十块钱打车的人会有什么结果? 
  如何看待《罗振宇的骗局,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一文?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动漫的名字越来越长,越来越怪?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童养媳」12 岁遭强奸,报警被警方认定为家庭纠纷不予立案?以及其中的家暴问题如何评价?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