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望.....
大概率除了酷炫没什么用。
其实我们写代码的时间在整个软件开发周期中所占的比重不高,甚至不到四分之一的比重。
按照我对大多数组的观察,甚至不到1/5。
多年前我也对这种辅助编程的东西很着迷,在 Emacs 中有个叫做 snippet 的模板系统。可以自己定义一些模板,或者函数,然后一个快捷键就给我生成部分代码, 我接着补全就行了。
这东西看起来很炫.....
像是电影中的程序员哗哗地生成代码。
直到你深度使用的之后,感觉没什么用。
甚至包括 tabnine,可以根据你之前的输入帮你补全一部分代码,甚至某个函数片段。
是很酷炫,但是我在使用的过程中我需要不断去 Review 他补全的东西是否真的是对的。
这对我是一种思维上的干扰。所以,我把这东西也给关闭了。
如果代码中本身包含有很多重复的片段或者逻辑,这类工具肯定是可以加快你完成代码的速度。但我不相信这东西会对编程有根本性的改变。
烂代码并不因为写得快就会变好。大型软件开发的难度在于协作和沟通,对于企业来说业务分析也是痛点。代码敲得更快是程序员的自嗨,不解决根本问题。
你给猴子再好的辅助编程工具,猴子也没法完成有意义的软件。
这种工具对软件的质量可能是一个负面的影响,你不知道某个程序片段可能就是AI生成的,但是那代码不是程序员的本意,他只是没仔细 Review 生成的代码.
可以想象,今后程序员又多了一个甩锅的理由,这 TM 不是我写的代码,是 AI 生成的!
其他可能会引起的问题:
收到试用邀请,今天玩了好一会儿。
感觉还是对面试最有用,尔等退下,让我手撕红黑树:
日常工作使用一段时间再更新...............
日常使用了近三周。
总体来说比预期要好一些,特别是根据上下文会推测出编程者的意图,有时候的结果确实会让人惊喜。而且习惯了对编程中的干扰也不算太多。
个人使用过程中有Go、Powershell、Ruby、Rust,其中Rust 效果最不好,rust-analyzer 就很好地能补全了。
Visual Studio 2022 将会把智能的代码补全当作一个亮点,到时候这个工具的体验应该会更好。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我的建议是看今年年会的摘要集:
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 - 论文检索系统 - 中国化学会
可以看到有很多分会,不过计算化学分布得比较散,夹杂在各个分会中。各分会的主题可以从这里找到,可能相关的包括:
有一些主题是理论计算夹杂着实验的,还需要仔细辨别。回到摘要集,以第一分会为例:
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一分会:物理化学前沿 - 论文检索系统 - 中国化学会
可以看到题目和单位全都标出来了,而且还可以下载。
显然,能找到相关方向的摘要的单位,就是开设了相关方向的院校,甚至还能精确到具体的某个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