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各家大厂的 AI Lab 现状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lei-90-87-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大厂的AI LAB徒有虚表,对外算法工程师及什么科学家,对内算法外包;主要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

1.企业的核心是什么,赚钱,但是大部分的AI Lab都是花钱的,不会产生直接收益,对公司来说都是间接收益,比如企业影响力、对人才的吸应力、技术储备、技术落地产品,但是这些没有一个确切的收益数据,所以公司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败家玩意”。

2.既然AI LAB不赚钱,那么公司给AI lab的资源就会变少,比如项目经费,员工数量,员工工资和职级,就比如华为的天才少年有几个去了中央研究院了吗?比如秦通,钟钊等,研究院养不起,最适合搞研究的没去研究院。

3.还有就是国内最常见的AI LAB的技术不知道给谁用,AI lab和产品部门合作难,最终变成研究院和产品部门变成竞争关系,例如达摩院把菜鸟给合并,然后竞争不过的,就乖乖做算法外包,求着产品部门大爷落个地。

4.国内对AI LAB的定位失败,本来AI LAB干的是长期的活,还面临着失败的风险,但是考核制度却时刻要求落地,研究人员还有勇气拿自己的饭碗去挑战高难度的研究吗?研究人员的双手双脚被KPI拷者,然后只能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最终和国外实验室越差越远,然后老板结果导向一看,AI LAB不行,压缩资金投入,减少人员投入,加大KPI考核,然后恶性循环。

5.一个没有钱,即要求落地,又要求创新的AI LAB凭什么能留得住那些学术大佬,人家找个学校当教授不好吗?既能搞学术又能赚大钱,比如清华的汪玉教授,名利双收。

我是自动驾驶拖拉机,一名研究自动驾驶的工程师,如果你希望了解自动驾驶领域最新的行业知识,或与我一起交流,请关注我吧


user avatar   zhi-yi-xing-nan-2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帖子似乎引起了很大的舆论效应,再补充一点。

我从不反对业务上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这和设立Lab并不冲突。Lab的设立是为了通过颠覆性技术进而引发商业模式的巨变,例如当年的mapreduce之于云计算以及几年前的CNN所引爆的行业浪潮,此刻的烧钱不是为了情怀,恰恰是居安思危,为了更广阔的未来。

颠覆性的技术因为占得人才先机,往往会成就完整的工业体系,进而形成技术行业壁垒,这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并不冲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浪潮的引领者,从而跳出在一个domain里反复内卷的怪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国外大厂整出什么大新闻之后再穷尽力气复现,然后在前面简单加上“中国”二字继续尾随。

另外我之所以认为国内公司不缺人也不缺钱,主要原因是AT两家如今已达万亿市值,且拥有垄断性的商业地位,已经大到需要国家出政策来限制的程度,拿几十亿美金出来办个Deepmind OpenAI这样的研究院早已不在话下。实际上国内CV四小龙拿到的融资也已经达到同样规模了。我们培养的人才并不劣质,Google Brain FAIR Deepmind里优秀的华人科学家比比皆是,MSRA也已经验证了国内的人才质量。可惜微软也不是中国企业,国内大厂并没有提供优质的资源和宽松的环境,上层领导者更专注于商业模式创新以在短期内割更多的韭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

一觉醒来没想到这个帖子依然能保持如此热度。感谢大家支持。

本文只是我一时兴起之作,对于国内各厂研究院现状描述可能有不太准确的地方,但是基本上国内各厂挂Lab的羊头卖业务的狗肉的事实是大差不差的。至于私信质疑我发言权以及护厂让我道歉删帖的各位,本人呆过的国内外大厂研究院不下五家,文中很多表述也都是我曾经的亲身体验,如果你觉得你比我更专业,大可以公开站出来贴文护厂,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另外这层楼下似乎有些人比较喜欢摘抄,这个号下的贴子也都是我无聊而作的牢骚话,我也不指望靠这个账号引流赚钱,你们爱抄就抄吧。

-------------------------------------------------------

一句话,名存实亡。

阿里的达摩院自负盈亏,腾讯优图沦为内部算法外包,百度自从Andrew走后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字节则干脆直接把lab名字改成了业务中台。国内互联网大厂无一例外,纷纷挂羊头卖狗肉,所有的“实验室”几乎全部做着业务上的脏活累活。不厌其烦的标数据加数据洗数据,然后雇几个实习生来回砍模型上tensorRT再试试trick。昔日挂着各类fancy title的科(tiao)学(can)家(xia)们如今做着跟富士康中的工艺师没什么区别的工作,无非是从研究手机边角到底该设多少度比较防摔变成研究这个weight decay到底该设大点还是小点才能变的更好。

同时国外AI lab也面临不小压力,但是好歹还是出了一些划时代的工作。这期间Google整出了Transformer跟BERT,产生巨大学术impact的同时也优化了搜索和机翻体验。Deepmind从AlphaGo整到了AlphaZero再到AlphaFold,每一次都是学术界海啸级的存在。虽然目前还是看不到商业上这些玩意能有什么卵用,但是产生的PR效应也是难以估量的。相比之下FAIR这期间的大工作也许要逊色一些,但是学术上在其子领域也有不少seminal work。PyTorch也基本已经坐稳第一深度学习框架。

反差似乎大的有些夸张,但是这些也的确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些行业现实,sad but true。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追随者的身份,但是却从来不知道如何在未知中探索未来。最近新闻上最喜闻乐见就是某厂声称要做中文的BERT,另一个厂又要做中文CLIP,还有的厂又要建立中国的Deepmind,但却鲜见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里能做出来世界级的划时代工作。

前一阵和朋友们聊起这个话题,大家最大的感触是国内其实不缺钱也不缺人,缺的是有远见的领导者,无畏的决心和健全的AI工业体系。而国内业界现状,是从要求三五年立马盈利上市割韭菜的投资人,到只愿意各个赛道里大批量生产incremental工作的paper machine教授们,最后再到一线对着屏幕夜以继日调参烧香求涨点的调参侠,整个行业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焦虑且急功近利的气氛。从顶层设计开始,大家考虑的问题都是两三年后是否有钱赚,有饭吃,于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小步快走的模式,把所属麾下所有研究员化整为零,每个人负责一个小赛道,平均每人分几台服务器配几个实习生然后开始了作坊式的生产模式。

更让人绝望的还是国内的一些决策层,对于这种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面谈过的很多title为总监乃至VP级的国内大厂负责人,其中大多喜欢吹嘘的东西无外乎我们今年又跟政府签了几个单,我们有什么流量渠道,我们嫖的github代码加上内部数据整了个产品又赚了多少钱,我们的团队多牛逼今年又灌了多少paper。对于Deepmind OpenAI这种模式,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这种无法落地的企业不值一提,觉得无非是资本的游戏和一时的泡沫。几乎没有人愿意为了长期收益组织力量冒哪怕稍微大一点的风险。我们手握屠龙刀,却不再是当年踌躇满志的屠龙少年。

也许我们还需要时间去适应身份的转变,也许当下的量变终会产生质变。

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吧。


user avatar   mileist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国内的AI Lab要么被并入业务部门,要么在被并入业务部门的路上。

我们对国内AI Lab的期望是氛围类似于科研机构,但是所有权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典型的标杆是DeepMind、FAIR等。实际情况则是:前几年AI Lab几乎是PR机器,每年发表众多创新寥寥的顶会文章或者只能看不能用的demo;近几年则沦为了算法外包部门,给公司内部业务或者外部公司做项目。

PR机器时期,大家不满的是国内AI Lab的工作不少言过其实,缺乏创新,跟DeepMind和FAIR相差甚远,我想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个是国内企业创立AI Lab的动机可能只是怕错过了AI这波浪潮,并不愿意在这个上面长期投入大量资源,比如制度建设、高端人才招聘、资金等,所以只是临时搭了一套班子试试水,不充足的配套会导致对身处国外的高端人才吸引力欠佳,他们宁愿去DeepMind、FAIR,也会导致后续的动作变形。

另一个原因是国内高端人才较少,各类AI Lab把国内的高端人才都招聘过去,最多是国内科研机构的翻版,国内科研机构在AI这一块创新也不太够,事后看来,这个阶段的国内AI Lab的确跟高校实验室的表现差不多。

算法外包时期,大家不满的是本来以为自己是站在科技最前沿的人,实际上干的事跟外包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的纺织工。我想这里的原因有二。

一是现阶段国内企业并不愿意在AI上不计回报地投入这么多资源,企业要看回报,要看ROI。

二是AI与业务是强绑定的,要体现AI的价值,一定要深入业务,而AI Lab没有自己的业务,只有技术,所以就需要和内部业务或者外部公司合作,为他们提供算法支持。现阶段的AI泛化能力不强,而且依赖于大量标注数据,所以算法科学家/工程师需要针对每个场景搜集数据、标注数据、清洗数据、训练模型(包括调参)、部署模型,整个过程枯燥、繁复,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的纺织工没有区别。


user avatar   shi_yu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腾讯的AI Lab呆了一年,时间不长,老板离职以后就跑路了。简单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先声明,我在腾讯AI Lab做的是CG方向,不同领域观察结果可能会不一样。以下看法、观点也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以及其他同事~

相对于阿里的达摩院,腾讯的AI Lab应该是更接近“Lab”的研究机构。现在腾讯AI Lab的GM是张正友老师,正友老师今年刚刚升了T17级,成为腾讯有史以来专业职级最高(没有之一)的人。大家对公司此举的猜测是,Lab至少还可以坚持几年。在正友老师的带领下,Lab依然有做科研发论文的大环境,而且整体的资源也比较充裕,搞得起烧钱的项目。不得不说正友老师为AI Lab挖来了不少大牛,也从公司层面争取了不少自由空间。

即使如此,腾讯的AI Lab依然有一定程度的落地压力。有几个细节可以管窥一二。

一是今年Lab将使命从“学术有影响,工业有产出”改为“工业有产出,学术有影响”,也就是将工业产出放到了前面,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变化,个人觉得Lab的业务压力正在增加。

二是Lab内员工的晋级答辩都被要求同时兼具学术影响(即要有paper)和工业产出(即要有落地的项目)。如果你一味发paper,答辩的时候就会被challenge工业产出;如果一直做项目没发成paper,同样也过不了。这就显得很尴尬,除非做到极致否则很容易晋级被卡。

三是跟其他大厂的AI Lab同样的一个困境是,AI Lab就像一个内部的高级外包。Lab做出来的研究如果想推销给业务部门,人家不一定需要。且不说Lab的研究成果不一定能精准解决业务部门的痛点;诸如微信、互娱这种财大气粗的BG,谁还不自己搞个研究部门呢,没有强烈的跟隔壁AI Lab合作的动力。

所以什么人适合来腾讯的AI Lab(或者推广到国内其他大厂的AI Lab)呢?个人觉得有这几种:

  • 希望来大厂实习的在读研究生。既能发paper又有工资领,还能认识一堆大佬,难道不香么?
  • 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落地期望的博士毕业生。Lab的环境相对而言更接近学校,如果能继续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研究,如果能接到靠谱的项目,各方面都会很顺利。而且有大厂光环的加持,即使以后离职了也能在简历上留下比较出彩的一笔。
  • 希望从学术界逐步进入工业界的大佬。可以将AI Lab作为进入工业界的第一站,在此招揽一波人继续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做研究。

我当时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去了阿里的达摩院,包括我也是差一点就去了。除了期望在达摩院做科研,还有一个原因是感觉达摩院名气大,说出去好听,写在简历上也很好看。我们“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狗头]

在我决定离开AI Lab之前,有幸跟几位大佬交流过。得出的结论是,在国内大厂的研究部门工作很难有长久的发展。国内比较成功的研究院只有微软亚研院,但是人家微软并不指望亚研院赚钱,只是作为一个科研机构来运营,打出学术影响就够了。事实上微软亚研院也确实不辱使命。而国内的大厂一方面没有这么彻底的觉悟,另一方面即使有这个打算也很难长久坚持下去。腾讯的AI Lab最初就是作为腾讯对前沿科技探索的前哨站而设立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趋势在脱离最初的设想了。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是,离开AI Lab之后我活水到IEG的一个项目组做游戏引擎,业务压力大了不少,整天加班,被美术、策划催着要产出,还有组内技术预研的需求。但是讲道理,我感觉我在这边做的内容才是我当初在AI Lab时真正想做的——既能学习前沿CG技术,也能在成熟的游戏引擎(没错就是UE)上做有趣的特性。当然还能顺便搞钱,业务部门的整体福利和年终奖远高于AI Lab。

最后打一个广告,长期招聘游戏引擎开发方向的同学,专注于PC/Console 3A级图形及相关技术R&D,校招or社招,base深圳/上海,图形程序/Researcher,内推可以联系我或者我现在的老板 @毛星云 ,更详细JD可以参考 @毛星云这篇文章

或者有对腾讯AI Lab感兴趣的同学,实习or正式,主要是CG/Neural rendering方向,可以帮忙内推。

↑上图是之前在腾讯AI Lab上班时拍摄的,从南山的科技生态园向东望去,云雾缭绕的深圳天际线。


user avatar   zhu-que-si-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儿可以说是很利益相关了。

我之前在达摩院的算法岗实习过,后来几经波折转到了别的bu的开发岗。

不过我转开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更喜欢做开发,而不是因为算法岗做不下去被迫转了开发,其中的缘由我写在了这个回答中

从我一个普通校招生的视角出发,现在大厂的AI Lab已经不是最开始的AI Lab了,而是一个需要自负盈亏,承担很多业务指标,以赚钱为目标的大型算法外包。

这其实也是国内AI Lab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互联网公司终究是以盈利为目标的,而AI Lab又是一个需要极大投入,短期内看不到产出的地方,这对财报的影响太大了,大股东们也不愿意自己花了大价钱请了这么多学术大牛ROI却这么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佬选择回到学术界。

另一方面现在算法模型的封装度在提高,以前训练模型还得懂反向传播的推导,现在调用pytorch的接口就可以轻松实现了,所以竞争的地方就从智力变成了体力,谁更能调参,谁胜出,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多部门情愿自己搭建算法团队也不想用AI lab的接口。一方面沟通成本高,另一方面即便我的效果不如你,也不会差太多,大部分场景都能cover住了。

这使得AI Lab的定位愈发尴尬,做研究?短期没有产出股东不喜欢。做业务?那为什么要有AI Lab。而且随着好做的业务场景算法逐渐落地,算法岗求职也变的困难,于是就有了“如何看待算法岗校招人间炼狱...”。

之前达摩院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现在需要自负盈亏。

之前字节AI Lab有马维英大佬坐镇,现在这个Lab已经合到各个业务线里去了。

之前AI四小龙风光无限,现在依图IPO终止。

资本也回过神来了,啥最重要啊?赚钱!赚钱!还是赚钱!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间再次证明,国内靠谱的研究院只有MSRA一家。


user avatar   summer-cl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要把国内几家巨头的AI Lab对标Deepmind、FAIR、Google Research的话,可以说AI Lab已经死了。

虽然挂着Lab的名字,实际上已经变成业务部门或者给业务部门做支持的部门了。

忽略Lab这个词的话,其实现状也没有毛病,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嘛。大厂为了牌坊好看,还是会保留AI Lab的。



不过呢,研究院都要求自负盈亏了,那还搞什么科研。

都去搜(huang)推(du)广(du)搞落地,搞钱呗。



顺便反吐槽某些吐槽AI研究落不了地的研发人员,你们是真的没搞过科研吧。

还有比AI学术研究转化到工业界应用更快的领域吗?

大多数领域都只能以年甚至十年为单位转化成工业应用。AI领域的学术转化都是以月甚至周来规划的。新出的算法,三个月后就要上线测试效果怎么样了?

就这还嫌落地慢,算法无用?那么基本就告别一切学术研究了



在这部分人眼里,能拿十多个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贝尔实验室最多也就称得上一句华而不实而已。

Deepmind这种烧钱大户肯定是满足不了“落地”要求的,也就是个公关部门,连华而不实都算不上。



现状无非是AT两家加起来一万亿美元市值也没搞出像样的研究院而已。别挂牌坊了,老老实实卖狗肉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就是吃口饭而已,还非要装成高科技。这就容易让一些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最后再补充一点。

让科学家去做科学,让工程师去做工程。用学术要求科学成果,用营收衡量工程项目。一流国家可以养一大批科学家攀登科技树,不入流国家接住成熟产业就够过日子。

中国研发经费GDP占比已经高过欧盟,这就是中国和其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最大差别。国家如是,企业亦然。二流公司不需要企业研究院,没必要为难自己,本来也不是靠攀登科技树吃饭的。


大多数公司的问题是,并不需要或并不觉得自己真的需要一个研究院或者AI Lab,但却非要挂着研究院的牌坊,又非要研究院来赚钱。这就成了一件很好笑的事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不是种地,不是现在种了半年后就能当饭吃


也不能把国内的AI Lab一棍子打死了。据一些自己和朋友的亲身经历,国内有那么两家研发占比超过15%甚至20%的大厂的研究院是有部分真正的研究团队的。H厂和B厂的研究院里虽然大部分人也需要面对短期的营收压力,但是还是可以维持部分团队做长期自由探索,不计短期回报


能维持这样一定规模的、纯粹的研究团队非常难能可贵。而这两家正好也是这轮反垄断政策里没挨揍的那极少数大厂。


user avatar   wuxianc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身在AI lab或者身在产品线的人,多少有点互相看不上。

对于AI lab的人来说,我调了这么好的模型,这么好的效果,你们为毛不用,不但不用,还找各种理由借口踢我皮球?

对于产品线的人来说,我擦,这个不就是从开源代码上胡乱改吧改吧,这些我们产品线的人也会啊,为毛要把饼分你们一口?再一看代码质量,烂的一匹。。。得了,ppt idea已经掌握了,已经知道这个方向的做法,有肉吃了,(可行性判定已经成功!),我们工程队上吧,分分钟搞定。

一则原创性研究在短时间内直接变现的能力,从概率上来说,太有限;二则目前很多产品线还是以稳定的技术为主(例如延时要求,吞吐量要求,然后才是精度,一般88%和90%的精度下,速度要求还是重要考量因素)。

我记得15年的时候,在bat中的一个厂子,搞基于dependency parsing tree的parsing arc的"word embedding"以及term weights,搞了半天,也难于说服产品线的人来用。。。另外,产品线的人也不傻,第一手数据,第一级别的机器,分分钟搞了个deep QA,把偏research的team搞的很被动。。。

然后在巨硬,也是类似,我们辛苦搞出来一个推荐模型,产品线的人死活不用;然后等分家的时候,他们又跳出来说,他们帮忙做了界面,要我们把代码交出来 -- 不是老子不想用,是没想分你饼吃;等这个东西我可以占了的时候,那老子肯定用!

没有银弹。。。

AI代码的github化,开源化,导致AI Lab的整体对营收的贡献处于很尴尬的局面。。。


2021年8月17日

追加一些想法。

其实,AI Labs被产品同化,不见得是坏事。

AI的大爆发,背后本来就离不开几个东西:(1)超大规模数据,例如imagenet,语音数据,视频数据,文本数据下的预训练模型等等;这些也说明AI本身是”接地气“的,是要产出到产品的;这个和你搞个贝叶斯网,搞几个创新型理论不冲突---工业实践本来就是在理论之后的。而产品向的源源不断的新数据,仿佛AI算法(推荐,搜索,广告匹配等等)的”养料“--再nb的算法,遇到超大规模数据的时候,也会遇到性能的”瓶颈“。所以,产品-》数据-》算法模型更新-》产品,这是个良性循环。(2)超大规模算力,这个不多说,GPU,TPU等等,已经证明了一切(看看nvidia这五年的股票涨幅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而国内如地平线,寒武纪等等,都是杰出的代表。

的确,这若干年,AI算法,底层算法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国外的若干AI labs是走在了前面的。但是,随着国内积累的数据的逐渐量变到质变的变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AI原创算法(例如近几年的ACL等顶会的best papers都是花落大陆科研机构,大厂等等)。追赶,赶超,超越,引领,是个潮流。而算法本来就是工科的比例占的多一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新的算法应用到产品中,造福大众,提高生产效率,丰富人民物质精神文明(有点高,但是是背后的客观规律。。。),也是AI算法的一个重要的归宿。

所以,抛开AI labs,单独看AI algorithms, models, codes, products,还是国内具有很大的优势的 --- 举例子,日本的RIKEN的一个Sugiyama老师的研究室,一年可以发几十篇neurips, icml, iclr之类的,可相当遗憾的是,很多优秀的人,只能去日本的google, 日本的facebook,日本的。。。因为无法看到他们自己的bat。。。我当年读博的时候,每每提到这个事情,都能深刻体会到日本高材生的羡慕嫉妒恨 --- 他们明明研究做的很不错,但是就是无法为本国的新兴IT企业效力。。。(貌似还有个Rakuten在苦苦支撑。。。)


再者,我非常佩服国人的眼界,在大家的眼里,除了美帝,还有其他国家什么事儿吗???在AI领域,除了美国的那少数几家AI labls,大家还care其他的吗?当我们眼里只有第一的那些厂子的时候,其实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因为我们早就是要超越目前第二的位置,在追赶第一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带闪电!你看看,国外哪家AI labs不是华人占相当一部分??让国外的去证实”可行性,方向性“然后我们快速追赶,变现,进产品,甚至copy from China将会越来越多。

谁会否认,AI在中国的落地产品,已经不逊色于任何其他国家呢?虽然会有非常的挫折和反复,但是:道路是相当曲折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个人对此充满信心!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xin-zhi-yuan-8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原阿里钉钉 CEO 无招将离职创业,多名钉钉老将加入? 
  如何看待网络主播年入百万千万? 
  欧洲有哪些统计机器学习比较强的大学或者研究院的?? 
  商汤科技三年半巨亏 242 亿,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亏损?反映了 AI 行业的哪些问题? 
  我们难道必须发展人工智能吗?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对职场人意味着什么? 
  编写基于机器学习的程序,有哪些编写和调试的经验和窍门? 
  我该辞职跟男朋友一起创业吗? 
  如何看待微博用户「将记忆深埋」所做的面部识别帮助程序员避免成为接盘侠? 
  机器学习到底是什么,如何使用这项技术? 

前一个讨论
如何解释阿里张勇所谓的「理性多了,感性少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字节跳动的员工喜欢一直戴着工牌?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