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受制于评论者当时所站的立场。
《三国志》是晋初问世,陈寿没法大夸刘备。
但裴松之做注时,常璩和习凿齿对刘备的态度,那就友好多了。
司马光写《通鉴》,以魏为正统,对刘备又是另一个态度:认为不算名正言顺,不能真算汉朝遗统。
而吕思勉先生一向推崇曹操,所以觉得刘备取蜀,机谋多而正义少。
各自都有所处年代与背景的缘由。
就算是三国那时代,袁绍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可吕布临死前气急败坏,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
所以刘备到底有没有信义?
张松跟刘璋吹刘备“善用兵”,可是赵戬又说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则败”。
所以刘备到底会不会打仗?
我觉得,这玩意得去掉各种乱七八糟的极端评价来看。别太以成败论英雄。
刘备有个特点,当时熟他的人和不熟他的人,评价经常不同。熟的人看的是刘备这个人,不熟的人看的是他做的事。
常璩说“先主名微人鲜”。名微,确实。
刘备早期到处当活雷锋,孔融求救于他时,刘备那句“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细想来是有点酸楚的。
所以他人到中年,事业不算成功但名闻天下,“有英名”,实在是自己争出来的。
他依附曹操时还无所成,但个人魅力在,曹操看得出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周瑜未见刘备时,也就那样;与刘备并力于赤壁之后,就跟孙权说了,刘备不简单: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傅干回答赵戬的“拙于用兵,每战则败”,也是这么说的:“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程昱郭嘉,也都是“刘备有雄才而得众心。”
则刘备的坚韧、仁厚、度量和用人,都是公认的。事后也证明,他就是靠百折不挠和大度用人,鼎足三分。
至于缺点……
曹操自己作为死敌,承认刘备的同时,嘴炮一句“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作为曹魏谋士,说得更直接,“有度而迟。”
陈寿在《三国志》里也明白说了:
先主弘毅宽厚,很像刘邦,英雄之器——刘邦出了名的“善将将”,还是能用人。
但“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机变权谋这些,不如曹操,也符合曹操所谓“得计少晚”,刘晔“有度而迟”。
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位大人物说,刘备善于用人,但好感情用事、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后一个“不能区分主次矛盾”,那就是判断和决策不是顶尖,那就是“得计少晚”、“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了。
则抛开各色极端评价——类似于体育评分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则刘备历史形象大概是:
善用人、有大度、仁厚坚韧,机变权谋稍微慢一拍。
季汉具体怎么样是另一回事,但刘备这几个特色,在三国时已形成大致基本认同,后世也一直没怎么变。
至于后世吐槽刘备的,大多集中于,从他作为一个君主的角度出发的挑刺。如苏洵苏辙说刘备时,也都认为刘备有度量而无取天下之才。还是“有度而迟”。
妙在这个“得计少晚”、“机权干略”缺一点,拖了刘备争天下的后腿,反而可能成就了刘备个人的另一个特色。
不忍取荆州,携民渡江,为了关羽征吴。
这些细节,从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历史角度看,都不能算聪明,没给他实际的利益。但凡从大角度出发,都会觉得刘备欠缺一点。
从各色大历史角度,曹操实是三国这个时代的主角。《通鉴》都站了魏角度。朱敬则也只把刘备当个边陲割据者。
但对民间而言,就会觉得,刘备是个坚韧的好人。他与他的战友们,是坚韧、真诚而浪漫的团队。故此各色民间故事角度出发的话本、小说乃至后世各色叙事作品,刘备与季汉作为三国中势力最小者,往往是戏份最重的。
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历史上大多数普通人,比起机变干略,还是更喜欢折而不挠、真诚仁厚的热血故事。
一个马桶牌子,用来装奥利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