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志愿军战士如何评价缴获或捡拾到的美军野战食品? 第2页

        

user avatar   zhijiang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个有意思的——志愿军对美国咖啡的“用法”。

中国士兵缴获的一种他们从没见过的黑糊糊的东西成了累赘。有人说这是美国兵的宝贝,没有这东西美国兵什么也吃不下去。中国的士兵已经尝过了,觉得这东西恐怕是世界上能吃的东西中最奇怪的了,味道苦得像中药不说,重要的是它根本不解决肚子里的问题。于是,第三十八军的先头部队把缴获来的美国咖啡统统洒在了雪地上作为前进的路标。中国的主力部队就是沿着这样一条飘着咖啡香气的路奔向三八线的。

user avatar   qie-feng-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坐标河南巩义,某姓氏聚集区,有一位老人,抗美援朝的,聊过几次天

比较印象深刻的有

巧克力

肉罐头

速溶饮料(水果味的那种)

妥妥的资本主义罪恶,对了,饮料粉老人家是真的没弄懂,你说糖水吧,懂,但是这个粉冲出来为什么是橘子味的,或者草莓味的(那个年代咱们基本上没有食用香精这种东西,也没有相关的水果,饮料加工工业)

老人家对这玩意感到十分震惊,你说美国人的飞机比我们厉害,步枪比我们先进也就算了,连吃的都比我们先进,而且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这玩意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人家第一次在食品这种日常可见的东西上感受到了时代差,这种震撼感,enmmmm

不亚于二战拿着三八大盖的日本兵撞上了自带单兵导弹能量步枪的动力装甲斯巴达战士?


user avatar   guo-yang-02-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上【真战利品·勺子】的真容&抗美援朝的奖章

刚翻出来看了下,只有U.S字样,还是不锈钢的勺子(不是USA,也不是铝制的,特此更正)

补:我家老爷子=我爷爷···


————————————不锈钢的分割线—————————————————


贵重的上缴,吃的喝的都自己消化了。

我家老爷子是朝鲜战争的老兵。

打仗期间伙食是很差的,一般都是炒面,一种类似糌粑的吃法。充饥还行,远谈不上好吃。

老爷子说有一次他们执行任务结束后,无意中摸到美军的一处仓库,真是发达了!罐头,毛毯,饼干各种吃的用的。

志愿军的条件艰苦,装备也差,于是一部分人抢到了毛毯,想着晚上睡觉舒服点,但他们没有抢到,就只能很委屈地"改善伙食",拿了不少罐头。

返程的途中,一边走一边吃,等到了驻地,罐头也吃的差不多了。

至于那帮拿毛毯的,吭哧瘪肚地背回来,结果没用几天全部充公。毛毯被部队没收,说要分配给更需要的人。

至于一些小物件,留着也就留着了,基本没人管,所以我家还有一把铝制(更正:不锈钢)的饭勺,勺柄的地方刻着USA(更正:US)三个字母,大概老爷子上战场带回家的唯一战利品吧。


user avatar   zui-pao-pang-p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抗美援朝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里提到过一个,就当抛砖引玉吧。


四次战役的时候,志愿军伏击了英军的一支辎重部队。


在卡车上码着许多铁桶。志愿军战士打开一看,发现里面都是些黄色的粉末,以为是硫磺,就随便一脚将其踢翻。


这时一名英军战俘就对战士叽里咕噜说了一通,由于志愿军战士不懂英文。他便连比带划表示这是吃的。


志愿军战士叫他演示一番。志愿军老兵回忆,这名战俘人不错。急忙取来一个钢盔,捧起地上的黄色粉末,有抓了几把雪一起放进钢盔里。然后支起柴火煮了起来。不一会便香飘四溢。战俘带头吃了一口,并不断竖起大拇指表示很美味。


于是,志愿军战士们便也七手八脚地照着他的方法烹煮这黄色粉末。果然味道不错,远非志愿军的炒面可比。到这时才知道,这黄色粉末不是什么硫磺,而是鸡蛋粉。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爸他们单位的离休老局长,抗美援朝时期是个排长,55年授少校军衔。转业后就在我爸他们单位工作到八十年代离休。因为打仗受过伤,腿脚不方便,于是就住我们家属院的一楼,但是精神健硕,满头银发,整天坐在院子里和左领右舍聊大天,他在单位里威望很高,全院职工家属谁家有矛盾都找他主持公道,我爸那会已经是中层干部了,一和我妈吵架,我妈去老局长那告状,老局长就把我爸叫到院子里训儿子一样把我老爸训一顿,说话声如洪钟,把我爸训的大气都不敢喘。我那会管他叫秦爷爷。

九十年代,我还是小屁孩满院子跑的时候,我就爱去秦爷爷家玩,老头非常喜欢小孩,他自己的儿孙不在身边,所以他看我们大院里哪个小孩都跟自己亲孙子一样,因为我嘴甜,所以尤其是喜欢我。我那会没事就爱窜他家里玩,秦爷爷就给我看他家挂在相框里和写字台玻璃板下的老照片,还有他用相框裱起来的各种军功章,纪念章,奖状什么的。还给我讲故事,不过当时还太小,有的当时都还听不懂,现在也回想不起来了。尤其他家柜子上又一个印着献给最可爱的人的白色搪瓷缸给我的记忆尤为深刻。还有一个事我刚想起来,有一次我去秦爷爷家玩,秦爷爷请我吃水蜜桃罐头,给我吃罐头用的勺子造型很特别,我记忆也很深刻,一头是叉一头是勺,可以折叠。秦爷爷说这是他在朝鲜缴获的美国货。但是据我现在回忆细节在参考我在网上查的资料,那个貌似应该是个德国军队的标准餐具。为啥会在朝鲜被缴获,应该是某个美军士兵在欧洲作战时的战利品,结果在朝鲜又被秦爷爷缴获了。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妈买的年货里就有好多巧克力糖,我特爱吃,每次兜里装的满满的。我爸带着我去秦爷爷家拜年的时候,秦爷爷给我发了压岁钱,我当时兜里有好吃自然也要去孝敬一下秦爷爷。我给了秦爷爷一把巧克力,秦爷爷笑眯眯的吃了后。对我爸说,我第一次吃这个巧克力还是在朝鲜战争三次战役的时候,追敌人追的太快,补给跟不上,断粮两天,饿的头昏眼花。后来在三七线附近打了一个追歼战,灭了南朝鲜军一伙溃兵,大部分被俘虏。搜身的时候从一个军官身上搜出一大包巧克力块,开始他们都没见过,以为这是炸药。俘虏表示这个能吃,他们才尝了下,秦爷爷说他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吃了一大块后立马身体体能就恢复不少。从此他对巧克力就情有独钟,每次战斗结束打扫战场他都要找有没有巧克力。

我爸当时还问了个跟业余的问题,说志愿军是不是也跟红军一样是打草鞋的?打仗行军那么废鞋,一双草鞋才能管几天啊。

秦爷爷说,我48年参军开始就从没穿过草鞋,国内穿布鞋。去朝鲜夏天穿的胶鞋,冬天翻皮大头鞋。不过说实话,那会打仗哪有车坐,打仗全凭着两条腿跑,漫山遍野的蹦跶,质量再好的胶鞋也穿不了几天破。但是我们连队胶鞋都很少穿,我们人脚一双美国作战皮靴。那会我们一线作战看战斗力就是看鞋,要是哪个部队战士都是一水的美国皮靴,那绝对是主力王牌。因为打仗多的部队,缴获才多,那靴子轻巧,结实透气,穿着很舒服。一场仗打完打扫战场的时候,有的装备可能会被打烂,会被敌人破坏扔掉,武器缴获了可能不会用,或者没配套弹药,军服缴获了就没法穿,但是靴子人人都有,也不存在敌我识别,并且无论死的活的人身上都有靴子,扒下来就穿,相对比较好缴获。是战士们比较欢迎的战利品,秦爷爷还说,他们喜欢扒南朝鲜俘虏或者尸体上的军靴,因为南朝鲜军好打,至少52年之前,南朝鲜军战斗力很弱,和国内的国民党杂牌军战斗力差不多。经常一仗就整建制成团成营的歼灭,只要被围,他们立刻投降,尸体扔的漫山遍野都是。并且他们身材和中国人差不多,鞋码容易找。所以他们最喜欢打南朝鲜的秋风。美国人不太好打,火力太强,战斗意志也不弱。被围住了也很少能全歼,朝鲜战争中我们能成建制消灭的美军最高也就是营级。而且美国兵的身材高大,鞋码普遍偏大,不好找合适的鞋。

秦爷爷是在我上高中时去世的,现在走了也有十多年了。

我后来参军入伍,就在吉林省的边防部队服役,每次看到界河对面的朝鲜,我就会想起秦爷爷说的巧克力和军靴的故事。


user avatar   mao-mao-2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是陪同慰问的时候听说的。

炒面这种日常的就不多说了。

老人家说有一次打赢了,连长从战利品分给他淡黄色长方形包装的类似巧克力又不太像的东西,说他身体弱,这个给他,其他的上交。

然后老人家说急行军腿抖的时候咬一口管用的很,他舍不得吃。

后来,在什么地方打狙击的时候,化整为零,没有给养,打了几天,扛不住了就咬一口。

最后美军没打下来就走了,他说他挺后悔,有私心,留着巧克力自己保命,自己反冲锋拼刺刀时候有力气,但他见有的战友最后手都抖,拼不过人家。

他说,没分给战友很愧疚。

等到胜利了回撤的时候,老人家才敢把巧克力吃完。

乌合麒麟有一副插画。当志愿军老战士尝到现在的军粮_哔哩哔哩_bilibili

补充:经评论提醒,这幅插画的作者是钢铁时代,我是从乌合麒麟微博上看见的,也没见啥描述。不好意思,特此更正。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流寇主义主要表现有:不愿做艰苦工作建立根据地、建立人民群众的政权,并由此去扩大政治影响,而只想利用流动游击的方法,去扩大政治影响;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不耐烦和群众在一起作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

这一段话来自1929年12月古田会议通过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我看很多人没有搞明白,以为志愿军有个“随掠而食”的“李闯式流寇主义”

这个东西是坚决批判,坚决反对的。这是政治错误,要上纲上线。

因此一切缴获要归公,是铁律。

第一次战役期间,主要问题是后勤几乎没有,有的部队吃过一些联合国军的食品,但是随后就被制止了。

缴获的物品就地封存,由负责打扫战场的战士登记后,全部上缴。登记工作,就是后面评战功时的记录。

我们家就有个志愿军老战士,他就从来没有吃过美军遗留的食品。因为他自己使用的步枪是一支卡宾枪(他是枪炮班的,主战武器是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步枪是自卫武器),最热衷的就是寻找卡宾枪配件和子弹。

为什么不吃?

上面说过这是纪律,另外一个情况,就是美军故意投毒,设置战术陷阱。因此必须上交,由相关人员鉴定后处理。

美军战俘只是解除武装,然后集中交给政工干部。有人拿过俘虏的手表,被发现后,当即就被扣押,送到后方上军事法庭。

后来有人看见已经腐烂的美军尸体上有手表也不敢去摘,因为后果严重。

反对流寇主义是建军的基本思想,这一点造成的混乱和很多人不理解,《亮剑》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很大。李云龙从团长被解职成炊事班长,因为军事能力强,一路起起伏伏,但是一直升不上去,就是这个人有很重的流寇主义作风,在政治上不合格。因此给他安排政委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事实证明,一旦李云龙失去了政委的指导,就会接连不断地犯错误。

电视剧其实从头到尾都在讲这件事情,但是很多人故意忽略这一点,一昧强调李云龙的军事才能,认为军事第一。而实际上,解放军的建军思想是政治第一。

讲军事不讲政治,最后必然一败涂地。这一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被严格执行,对于缴获物资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当然,你说有没有个别情况,利用相对混乱的局面,打点秋风,私自搞点补给,这可能无法完全避免。但是总的来说,志愿军的军纪是被肯定的。

美军的物资没有大家想象的有吸引力,要是贪图这点东西,谁愿意去朝鲜打仗?美军的凝固汽油弹扔下来的时候,只要沾到身上,在地上打滚都扑不灭,死状是非常惨烈的。战士们还要专门训练,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脱衣服。死亡就在眼前,打败敌人才是唯一的目的。

现在居然在讨论美军的巧克力很美味,认为“随掠而食”翻俘虏的口袋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就是一瓢大粪。


关于志愿军随意处置敌军物资的情况,最好不要道听途说,哪怕是一些所谓的电视专题片,这里面只是希望加入一些有趣的描写,增加可看性。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大家经常说此类影片各种硬伤,但是为什么一说到美军物资时,却没有人怀疑,认为美军物资的吸引力惊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当时中美实力对比深信不疑,认为当时的志愿军喜爱美军物资,一些电视剧也经常这样表现,带来深刻的印象。

但是,你能找到实锤材料吗?某某志愿军亲口承认在某年某月,吃美军食物、穿美军皮鞋、扒美军手表、大声称赞美军的咖啡好好喝。

这样的材料是不存在的。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七天攻势”也就是志愿军只能维持七天左右的连续进攻,然后就会因为缺乏补给而后退建立起防线,等待后勤支援。这个时候,李奇微马上命令部队反击。

然而,有下面的描述吗?

志愿军一些部队通过寻找美军遗留物资进行补给,然后进一步穿插,继续攻击前进,甚至深入到敌后,再度获得补给,给美军带来重大杀伤。

没有这样的事情。

大部人都是在脑补冰天雪地,物资短缺,看见了美军物资喜出望外。

这个情节就是受到《亮剑》的影响。张大彪的那句:“日本的牛肉罐头都让我走不动道了。”

众所周知,日本陆军的牛肉罐头就是牛血和淀粉,张大彪不可能喜欢到吃上瘾。抗日战争是在敌后建立根据地,缴获的物资一样要集中处理,而不是士兵私分。这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美正面硬钢完全不一样。

志愿军的补给虽然差,但是有。对于战役发起都是建立在有一定的保障情况之下,绝不可能让战士以“随掠而食”的形式攻击前进,这样的风险太大。而且违背了解放军的基本原则。

现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主要是讲中美之间的斗争,《跨过鸭绿江》中才大量出现韩国伪军的情节。而实际上,朝鲜战场中既有韩国的特务,也有国民党的特务,以及美军的特工人员大量搞破坏,利用战场物资动手脚,布置诡雷,投毒,放置生化武器,传播鼠疫等等。这些遗留物资并不安全,根本就不允许战士接触。这里面有大量血的教训。

我家的志愿军老战士说过,他有一个战友,当年就是在敌人的弹药箱上坐了一会,当天晚上就屁股就开始红肿,出现溃烂,高烧,战地医院处理不了,只能往后面送。在北京的医院治好后,留下很大一块疤,伴随终生。

他们是看着美军的东西,不敢动。

有人还认为,部队运动到前线,又没有人看见,私自搞一点,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你们是怎么理解支部建立在连队?

没有人看见,有党员就是有人看见。

连队有指导员,排有党小组,班有小组长和党员、预备党员和共青团员。

这是党指挥枪。

总结会、经验交流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不良风气作斗争,主动反映问题,你以为这是闹着玩的?

了解党建作风问题,可以去看看《董存瑞》这部电影。

《亮剑》里面有清晰的党建内容吗?

你可以不关心这些问题,但是最好不要脑补。

你对志愿军有意见,有想法,那是你的问题,即便是如此,这里是在给大家讲具体情况,希望大家了解到真相。


user avatar   nick-77-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内容全部凭记忆,如果不对请大家轻喷:由于美军的狂轰滥炸,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一度很糟糕,前线士兵冬天食物只有冻硬的土豆,后来周恩来动员东三省和山东民众做炒面,也仅能让前线士兵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美军口粮无疑是珍馐佳肴。而且据测算当时美军一个师一周口粮可以满足我军四到五个师一周的补给,或者一个师一个月的补给。所以当时要求抢到美军口粮的部队要统一上交等待上级统一分配。但是美国人发现这个问题后,一旦美军撤退,立刻就会派大量飞机投掷凝固汽油弹烧毁食物。所以当时又有命令先头部队一旦发现食物要立刻在敌人飞机过来之前抢救食物。志愿军老兵的回忆录中有写到,曾经他们发现了美军的供应仓库,正在抢运的时候美军飞机就过来扔汽油弹,没办法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食物被烧掉,最终只抢到了一点食物,整个连的人都哭了。不过最让人动容的是记得老兵说的:(大意是)我们不是因为食物被烧掉才哭的,而是想到其他兄弟部队还没有东西吃,我们太不争气,连吃的都看不住,就气哭了。


user avatar   xue-feng-hao-qu-zhu-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简单转述的答案,获得三千赞实在有愧。大家有时间更该看看下面三个链接。

——————分割线——————

在一个纪录片里,一个老兵说,咱们见识少,老闹笑话。有一次志愿军缴获了很多成桶的黄色粉末,以为是硫磺,打算倒掉把桶留下。一个白人俘虏用手在嘴边比划了一下,意思是能吃。志愿军不信,像赌气一样把他拉过来,笔划着让他吃。这俘虏用随身携带的小瓶汽油点着火,用饭盒装雪,开始煮粉末。水热了志愿军看出来了,那是鸡蛋粉。


下面这个问题和全部回答被隐藏了↓

你们可以看这一个,内容类似。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个别的吧

就是富豪帝国主义和穷逼帝国主义的区别


我一个长辈,是我爸爸的一个表舅,有一把当年鬼子的刺刀,我小时候冬天拿去池塘上剁冰块,然后断了·········特么的刺刀断了····

另外一个是美军的刺刀,我小时候想把我坏了的一个儿童车的车轮卸下来,

它是这样子的

两边是车轮,中间是一个铁棍,

我卸轮子卸不下来

用钢锯锯了三天才锯断了一个轮子旁边的铁棍。

另外一个我翻柜子翻到了美帝的刀子

用刀子压着铁棍,然后拿锤子砸刀子

硬生生就把铁棍砸切开了·········


西游记里孙悟空收了三个王子当徒弟,然后拿着变小的金箍棒和妖怪打的那一段

大家还记得吧

我就拿铁棍当小金箍棒




然后被我爹暴揍一顿,把美帝刀子锁了起来···············




        

相关话题

  为什么陆军的坦克、空军的战斗机数量较多,而海军的舰艇则很少? 
  海豹突击队和阿尔法小队,哪个更厉害? 
  求大神讲解美军中平民出身军官的上校天花板? 
  如何看待歼10换装矢量发动机首飞成功? 
  为何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重量普遍较轻? 
  如何看待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美军现役军人支持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 
  有人讲美军打胜仗全靠装备好,没有这么好的装备美军什么也不是,是这样吗? 
  俄罗斯坦克不是“有遮阳伞”吗,为啥还怕标枪导弹? 
  为什么觉得栓动步枪比自动步枪帅? 
  如何看待中国近年军备快速扩张?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宁美国度?
下一个讨论
大学舍友哪些行为让你恶心至极?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