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没有发现本次奥运会国人不再唯金牌论了? 第3页

                    

user avatar   nan-de-hu-tu-83-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点感受:

1.不一定是大家不关心金牌了,而是很多人没空、没心思关注奥运会。这可能是因为996,学习工作等压力,也可能是因为有很多替代性的活动,比如打游戏、二次元等,自然冲淡了大家对奥运会的关注。

2.看了一下网络社区的讨论,发现体育也饭圈化了,不一定是大家不关注金牌了,而是很多时候连讨论战术布置、临场发挥都不允许了,只能安慰、鼓励、肯定。

3.从媒体的角度看,每天在数金牌,报道金牌,而媒体往往是根据民众喜好来报道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也没有感受到所谓的“不再唯金牌论”。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唯金牌论是国家在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国家实力尚未强大起来时的一个历史现象。因为在经济和军事还有文化这些重要的地方还没有达到强国的要求,就会在其他可以先达到要求的地方努力一把。


说直白点,这其实是不自信。但在那个时代下,我国人民遭到了西方国家的降维打击,生活水平低,也很难自信的起来。这时候,金牌就背负了重要的使命:为国争光。


我国打赢了二战,也在抗美援朝中能和美国正面对抗,按理说,没有理由不自信。然而,我们却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影响力,仍然还是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为国争光拿金牌,刷得是存在感,为的是夺回曾经的影响力。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完成,军事力量也大幅度提升,奥运健儿已经不需要再承载这么沉重的负担了。有航母,即使金牌少了也没关系。运动员可以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在如何在技能上登峰造极。奥运金牌的政治意义也有所降低。而成长在00年代,10年代的国人,整体的生长环境中的物质条件已经比21世纪之前改善很多,给了更多的人文关怀选手们,这是好事。


奥运选手不用再像机器一样,而是逐渐变得有血有肉。


许多运动员也不再只是在比赛中展示自己。他们生活中的一面也被展现出来了。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王小羽就是其中一个。在分享日常生活的同时,她也在练网友们专业的羽毛球技巧。

1秒杀球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3630870834683904

视频搬运自抖音运动博主王小羽(ID:XYbadminton)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主要内容是羽毛球教学+球拍测评。视频教程有慢动作分解,蛮好学的。

另外,国家队的跳水运动员张家齐也有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分享她的日常,和一些运动的技能,娱乐健身两不误(ID:zhangrouroud)


user avatar   ukuk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希望能表现得更出色,但我尽力了。”


叙利亚乒乓球女单选手亨德扎扎对着镜头,遗憾地说出这句话。


在本届奥运的女乒单打预赛中,扎扎不敌奥地利华裔选手刘佳,结束了自己的奥运首秀。


诸多盼望,止步于此。



虽然输掉了比赛,但大家的目光依然停在她的身上。她能站到奥运赛场上,仿佛就已经是个奇迹。


原因是,这位来自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的小将,奥运会开幕式的旗手,今年只有12岁。


她是本届东京奥运会最年轻的选手,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乒乓球奥运选手。


上一次和她同龄的选手出现在赛场上,还要追溯到1968年。



在奥运赛场上被淘汰,并不代表扎扎没有与之相称的实力。


2020年,仅有11岁的她从西亚地区预选赛中一路杀出,站到了全世界面前。走到这一步,她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天赋。



扎扎的对手,39岁的刘佳这样形容她:


“赛前一天我还跟10岁的女儿说,妈妈这次的对手只比你大2岁。比赛时我发现,如果她是14岁或是16岁,我跟她还真的不容易打。


她很冷静,很有天赋。这种运动员值得更好的培养。”



但家国动荡下的天赋,让人不免有些惋惜。


冲突,战乱,生命危险...在她的祖国叙利亚,要坚持乒乓球训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全国动荡,比赛资金缺乏,签证取得困难,她每年最多只能参加三次国际比赛。


这次的首战淘汰也能看出,有能力却欠缺经验,是多么遗憾的事。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当时,扎扎只有两岁。


战火不断蔓延,叙利亚国内安全形势急转直下。从记事起,扎扎就无法正常上学,也不能随意出门玩耍。



5岁那年,扎扎开始与哥哥一起练习乒乓球。混凝土地板,破旧的桌子,不通风的场地,时不时的断电...在这种条件下,乒乓球成为她的人生启蒙。



她为了自己喜欢的乒乓球拼劲全力,在教练的发掘下,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冲击。


她想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世界冠军,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拿到最好的成绩。


她说中国队的丁宁是自己最喜欢的乒乓球运动员,是她唯一的偶像。



“乒乓球给了我一切,教会我成为一个强大和自信的人。”


她对未来满怀信心,但一个战乱中的叙利亚,或许很难照亮她的前路。



她才12岁,她还有梦想,有很长的路。



很多人知道她的故事后为她揪心。而在今天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中国邀请了这位12岁的小选手,来华训练。


中国奥委会在知道她的情况后特意发出邀请,如果一切顺利,她将在9月来到中国。



如果有稳定的训练环境,有更强大的指导,或许她真的能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伸出援手的我们,似乎是在为自己培养新的敌手。



但在新闻评论下,大家更多的还是感慨和祝福:“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


我们这片土地也曾有过动荡不安,有过运动员在屈辱中走上奥运赛场的经历,有过被强国侵占、排挤、蔑视的无力。


所以看到扎扎的经历,大家心中同时浮现出的,是曾经那个茫然无助的祖国。



就好像,我们伸出援手,是拉了一把几十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中国。


我们能看到,有些国家的运动员来参赛,已经没有余力去冲击奖牌,去站在全世界的祝福之中。


他们属于那些奖牌榜上看不到的国家。


他们站在这里只是为了向大家宣告,“我们的国家,还在。”



弱国无外交。同样,弱国也无体育。战乱与贫穷下,很多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希腊运动员Thodoris因为贫穷告别赛场,因为没有收入承受不了经济拮据,采访中他泪流满面。



“我不是因为表现不好才哭,我哭是因为,我的运动生涯结束了。”


“我已经无法再全身心投入比赛和训练。如果觉得我是逃兵,我很抱歉。”



同样让大家动容的,还有之前出现在亚运会的伊拉克运动员亚拉·阿扎德。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比赛,没有指导也没有陪同。他是伊拉克唯一的羽毛球运动员,他说“伊拉克有战争,但我只想打球”。



国家提供参赛保障,稳定的环境和系统化的支持与训练,才能让运动员专心追逐自己想要的梦。


如果国家不能给足足够的支持,个体的梦想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这种悲剧,我们已经不会让它重演。



时间回到1932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远赴洛杉矶,独自经历3个星期海上漂浮,因状态不佳黯然退场。


比赛结束后他又因路费不够无法回国,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凑够回家的钱。



那年的报纸这样写:“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当年的期盼,更像是绝望中的奢侈祝愿。



而今2021,东京奥运上一次次升起五星红旗。后辈已远离苦难。


我们的委屈和不甘化为大国风范,有能力载着更多运动员的梦想,一路向前。



Source:
theguardian.com/sport/2
weibo.com/2970036311/Kr
weibo.com/6172396163/Kq

user avatar   waltery-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术圈破“唯”,体育圈也一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不再唯金牌论了,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了,除了夸奖不能再说其他的。

你说可惜?“他不是银牌,他是世界第二!!”

你说这球打的不好。“你行你上啊”

好多人就是被营销号带着跑,人云亦云,一会儿骂戴利,一会儿骂卡拉库尔特,一会儿骂水谷隼,然后再人生攻击伊藤美诚。

这是变好了吗?


7.28更

有点受宠若惊,在知乎这么多年第一次有那么多人赞,当然,也有人说我。

我想说一下,我觉得夸运动员一点问题都没有,确实也应该夸。有些人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从来没说过不能夸。我小时候也练过一段时间体育,我知道练体育真的是很辛苦,能代表国家去参加奥运会的人肯定是没得说。但是,竞技体育一味的夸奖真的不是什么好事。确实,我们普通人论专业确实是不如这些奥运选手,但是我认为有些人说许昕这场表现的不好,也不至于被骂吧。

我平常体育比赛看的比较多,赛后我作为球迷也会和其他球迷一起讨论比赛的内容。谁谁谁今天打的不好,谁谁谁今天状态很差,今天第几分钟那个球不应该自己瞎打。只要不是那种对运动员人生攻击,我觉得正常的评价比赛本身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然后我还想说,虽然现在我们普通的民主不再对金牌有执念了。但是,奥运金牌对于运动员来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像举重这种项目,大多数举重运动员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都指望着拿块奥运会金牌来改善家庭生活。金牌和银牌的奖金差距是巨大的,包括各个体育局和赞助商的奖金和奖励。


7.29更

今天捷报频传啊,孙颖莎4-0完胜伊藤,提前锁定女单金牌,羽毛球混双也会师决赛,女子4*200自由泳破世界纪录拿金牌,张雨霏88分钟之内两块金牌,太牛了。期待下午乒乓男单顺利会师。


user avatar   zhang-zheng-xi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真是烦死你们这些一口一个国人这些人了,中国有14亿人,每个人与每个人都不一样,都可能有着不一样的处境和思维,你和马云的区别可能比你和空格的区别还要大,你们凭什么用某件事某些现象定义来给我们定义和画像?又凭什么把你们自己以为正确的价值观强加给我们?甚至还想对我们指指点点?

你谁啊你?

就算我唯金牌论了,怎么了?犯法吗?竞技体育,菜是原罪。我不喜欢也不想关心什么洪荒之力,我就愿意把掌声送给最优秀的选手,不可以吗?失败者比胜利者获得了更多的流量,才是对竞技二字最大的侮辱。

请复读一遍奥林匹克精神:

“更高更快更强”

不是“重在参与“吧?不是“娱乐至死”吧?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京奥运会的段子能讲几十年了,少那几块金牌也不亏……


user avatar   tang-guo-47-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对日本断代培养乒乓球夺牌运动员,中国奥运代表团显示比较宁静,我们不再需要一个项目一枚金牌来证明中国在世界体育领域的存在了,因为我们无处不在。

金牌是奥运会最高荣耀象征,中国代表团一直没有放弃为这份荣耀奋力拼搏的精神,不过中国更在乎的是自己科学训练机制和运动员个人能力匹配是否完善准确,要知道人类已经将运动极限发挥出来了,未来竞争的是核心科技装备和科学训练方法。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差距根源是奥运规则话语权掌握西方国家手里,我们需要适应西方国家制定体育规则,这里面包括竞赛和正义处理,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我们被西方规则黑了且无处申诉,对于这样的无奈最好解决问题方式提升世界体育多元话语权体系保障公平公正,在追求奥运改革路上最大障碍是资本控制了比赛,奥运会需要大量资本来支持以保障延续,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在推广该运动伊始靠的就是四处化缘,后继者们随着时代发展想到了电视转播权和赛事广告赞助及门票等收入来源。

这一次东京奥运会,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日本政府是血亏的,不过国际奥委会却是提前收割了资本红利。在资本控制的奥运会里,中国人要保持独善其身需要趋利避害,我们不会与资本利益集团合作搞暗箱操作,我们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最大话语权,最佳的方式是我们展示自己在各个体育领域实力同时注重体育精神和价值观传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综合而言,中国奥运代表团在五日赛程里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和专业素养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获得成绩的运动员们也及时被家乡政府和民众贺电鼓励,没能出线或者事务的运动员在遗憾反省之后开启新的征程,大国体育精神有更大的包容格局。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发展+电视失去主导地位后的必然趋势。

先说第一个。我年轻时,奥运在中国如日中天,许海峰拿到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据说是中国自被称为东亚病夫以来的里程碑意义。全民看奥运看金牌榜,觉得奥运是世界第一大盛事。(后来拿到北京奥运主办权还引发了全国性狂欢)

可到米国留学一看,在米国屡次拿到奥运转播权的ABC几乎次次赔钱。看奥运关心奥运的真心不多。比起四大赛事,橄榄,棒球,nba, 冰球收视率零头都没有。

另外我惊奇滴发现,米国参加奥运的以业余运动员为主,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和有其它正经工作的。

难道中米在不同维度,中国真的跟村里人一样跟不上城里人的步伐?

后来发现,不完全是,奥运在米国历史上也曾经受到过重视,一个是早期商业体育还不发达时,另一个是米苏争霸时。后来因为经济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和选择太多,四大赛事越来越占据人们的业余时间,奥运就逐渐冷了。

(另外由于米国的人均富裕程度,群众体育极其发达。运动员虽然业余,但训练和器材绝对是专业到令人发指,随便一个大学的设施都灭中国的省队训练中心。参与各种运动的人群也非常发达。)

就象新闻,米国在成为老大前是非常关心欧洲新闻的,成老大后,除了自己村里的事,就懒得关心外面了。

中国随着经济发展,选择越来越多,见识越来越广(比如看到外国人,早期北京上海都会围观,现在在北京上海,多看你一眼都懒得看了)。奥运,春晚就不是唯一焦点了。

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民族自信也不靠几块金牌了。

第二个因素是电视的没落。体育赛事,要一堆人聚在一起看直播才有意思。以前电视最起码能聚集起一家人。现在各自拿手机平板娱乐,所有体育赛事都会受影响,除非有极高的商业推手强推,把观看该赛事培养成生活一部分。

当然,这个趋势也才刚刚开始。不还有人在网上大骂运动员吗?某个赛事的粉丝骂正常,全民因为金牌骂会逐渐淡去的。

期待中国自己的商业赛事能起来,哪怕是看踢毽子。整天看NBA, 欧冠挺丢人的,不是不能看,而是自己的商业体育太菜。何必以自己弱势的足球,篮球来商业化呢。不如重新制定规则发展蹴鞠。或大力推羽毛球,乒乓球也挺好,毕竟群众基础广。

另外就是期待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我这里并没有说举国体制不好,或金牌不重要。想想我们在过去30年里,差点匍匐在米国灯塔光环之下,公知恨国裆泛滥。如果体育赛事再弱鸡得一大糊涂,我估计连文化自信,人种自信都打到地沟里去了。

另外也别以为米国或西方就不重视奖牌,就不是举国体制。著名的36年柏林奥运会就是脂肚优越性甚至人种优越性的战场。

认为体育与政治无关是中国公知洗脑术的一部分。我从公知洗脑术中清醒过来就因为96年奥运会入场式时,abc解说员在中国入场时大谈中国银权问题(一如今天污蔑新疆)。我当时就惊到了,不是公知说体育是体育,政治是政治么?

后来才发现,米国(包括西方)是政治挂帅到骨子里的文化与人群。(当年十字军,今天白左的zzzq,全是意识形态挂帅的结果)。

而把奥运会作为脂肚优越性的角力场,作为文化角力的一部分,是冷战米苏共同的意愿:

米国体育赛事中百年经典之一就是80年代(凭记忆,时间点可能有误),米国冰球队战胜苏联冰球队。引发米国淫民和媒体狂欢。你说米国人不在乎面子?纯粹是屁话。只不过米国得面子机会多了不那么在乎一个的得失而已。

另外,米国奥运会也是举国体制,只不过是另类的举国体制。米国奥委会是少数从米国联邦政府拿到资金的组织。(你问问橄榄球,NBA等有么?)。

在奥运会上,米国让苏联干下去,你以为米国不在乎?

只不过米国的举国体制是严重依赖私有化商业体系而已。国家只掏钱。训练靠成熟体系。

米国中学各项赛事的全国联赛,观众的总观看次数比我们全运会还多。更不要说大学NCAA的赛事。每年观看大学生赛事的比看奥运会的多多了。除了这两级,各个社区,城市还有自己的业余赛事。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体育是米国第一大娱乐产业。与之相比,什么好莱坞,什么流量明星都是渣渣。

中国要发展商业体育,首先要重视的是群众基础。而不是跟着欧米屁股后头人家玩儿什么我们玩儿什么。

我们那个年代,孩子们必玩儿的项目是:

弹球,扇三角,撞拐,骑马打仗(人骑人)。这4项都可商业化。少量资金撬动赛事,媒体铺天盖地引导。

弹球冠军可以冲着流量明星Wyf们滋尿比手指。这赛事就成了。

非得别人玩儿什么我们玩儿什么,看NBA精彩,回来再看CBA, 咋看?这观众数量绝对几何级缩小。

中国要么优先商业化蹴鞠,弹球,踢毽子等特色项目。或者商业化乒乓球,羽毛球这类我们的优势项目和有群众基础的项目。

商业化广场舞都比商业化足球,篮球强。

不就是锻炼加娱乐么?


user avatar   seeyok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唯金牌论本来就不是好事

对运动员来说,拿牌的凤毛麟角,可是拿不到牌的,却又一起训练的。未来怎么办?

有多少人从小就走这条路,一路走到黑的了?未来能干啥。

国外有多少运动员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运动,并且还有自己的生活,只在奥运会前集训一下

一个是个人行为,一个是集体行为。


唯金牌论,只会在一类国家中出现。举例:纳粹德国,苏联。


当然,我们肯定和他们不一样




                    

相关话题

  为什么互联网行业会出现35岁中年危机,而金融和医疗行业越老越吃香? 
  这些年,互联网科技怎样改变了贫困乡村的生活? 
  如何评价东京奥运会跳远名将模仿《海贼王》路飞二档经典动作,随后夺金? 
  Google 有哪些逆天的黑科技? 
  橄榄球运动员容易受伤吗? 
  58同城做了哪些恶? 
  如何看待中国今天的办事速度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快? 
  哪个免费的在线流程图制作软件最好用? 
  如果我是个门将,被动技能是丢一球后不会再丢球,在国际足坛会怎么样? 
  奥运会为什么有发安全套的传统,运动员比赛也带自己的性伴侣吗还是其他原因?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BLM(黑命贵)的全国性协调组织谴责美国政府对古巴封锁政策?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四川攀枝花出台新政:生育二、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发 500 元补贴?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