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新东方推出「优质父母智慧馆」转型培训家长?这一服务前景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lei-ting-z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和几个有娃的同事聊。

他们让孩子上补习班只有一小部分原因是为了孩子的“成绩”

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下班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可能会被活活气死,对生活一片绝望,补课只是为了花一点钱让生活重新快乐起来。

但这一点父母都不会明着说。


所以新东方这一新业务,能让父母重新快乐起来吗?


user avatar   asura-3-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势必不是个长久生意,做不起来自己慢慢黄摊儿,做起来了加速教育行业灭亡。

所有的服务行业,面向产业链中游和面向产业链下游的,结局完全不同。

咱就拿美发行业为例。

早年间做个发廊还是赚钱的,稳定吃周边一片小区,旱涝保丰收。谁不长头发啊对吧?

然后你再看现在,从90年代中叶开始全国开满美发培训学校以后,到21世纪开始留行连锁加盟,美发行业的卷就开始了。

为什么?

早期剪头发的师傅就是师傅,徒弟就是徒弟,师徒关系一脉相承,徒弟不在店里干满两年小工是甭打算学走手艺的。

这也就造成了美发的师傅是不可能量产化的,一个师傅带一个俩徒弟,三五年出师,徒弟自己开店,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老师傅退隐,整个行业的从业者代谢,达到了平衡。

而无论是师傅徒弟,服务对象都是顾客,顾客里不存在神经病,说剪个头发自己挺满意,登时双膝一软咣当跪下了,跟TONY老师说“教练我也想学美发……”

顾客就是剪发而已,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梦想。

但培训班起来就不一样了。

当年师傅带徒弟类似高等动物繁殖,好几年一窝,一窝三五个就了不起了。

培训行业起来,就变成昆虫鱼类繁殖的模式,一窝仨月,几百上千个TONY二世,ERIC三代目火热上市,卷了同行卷自己,最后大家都从小康一个跟头翻到温饱。

不信你看现在满街的发廊。

这就是行业收入从来源于顾客,蜕变到向产业链中游下毒手的案例。

同理的还有健身教练等等,不细说了。

教育行业是类似的,之前教育学生,学生可没有学好了自己开班的念头,考试能用得上就完了。

现在改成教育家长,您可别忘了,每个能来接受教育的家长,都是潜在的讲师。

一全职妈妈,听了新东方的课,回去管教孩子,三胎娃娃分别上了清华北大和复旦。

明明是基因好,但这妈妈转头就能开个公众号,说自己孩子之所以出息,就是因为自己全面传承了新东方的课业精髓,外加自己独门悟出来的绝学,现在打算回报社会,一套课程八千,欲购从速……

别的家长跟新东方一万六的课比起来,铁定乐意选这妈。

毕竟新东方教出来的家大人,还有孩子初中辍学的呢,人家这妈大三元走起,不选她选谁?

因此,即便这门生意可以长久,由于培训的是中游,所以培训的学员,就是以后的潜在竞争对手。

再者

这套课程可信度高吗?静下来琢磨琢磨。

尽管说没跳出来教育这个大圈子,但之前培训的是学生的应用,现在教家长做人,这是看似关联实则完全两套逻辑的事啊!

我可以编写母猪产后护理丛书,但我反手根据多年给母猪接生经验,开个月子会所,谁敢照顾我买卖?

因此,这个课程本身就是一亩试验田,他新东方自己都未必整明白了。之前教育孩子,好歹算是有多少年沉淀的经验在那摆着,现在教育家长,不瞒您说,去的家长都是付费的小白鼠。

新东方在这块,属于在教育的大圈子里头,偷换概念,以外行身份干内行的事了。

三一个

好,即便前两个门槛都跨过去了,大把钱包溢出智商欠费的家长报名,全国分店如火如荼,孩子考试喜报纷至沓来,同行纷纷效仿招收家长……

新东方就快原地猝了。

现在要求教育培训停办,目的是为了释放教育资源,投入到比如说三胎啊减负啊这些概念里。

直接解放的是学生。

而转头培训家长,家庭教育资源半点没省,生三胎的工夫点都在课堂跟老师大眼瞪小眼了,学生负担半点没减轻,只不过以前大棒是机构打下来的,好容易喘口气,家长带着机构的希冀,另一根爱的大棒嗵一家伙杵进来了……

这踏马跟以前有什么区别。

合计着这是宣布制毒贩毒违法,机构一拍大腿:那我干脆教各位种罂粟吧……

机构真是小天才。

因此,一旦热起来,教育机构就不是现在相对柔和的整顿力度了,文件下来,我看各位就连根拔,彻底甭办了吧。

我是琢磨着,上边说的这些,人家机构做商业风险评估的团队早就有定论。

有定论为什么还头铁?

没别的,收割最后一波韭菜,完蛋前拉一波垫背的,黄金铺路勇闯黄泉。

差不多这意思。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特别豹笑。

你们看,最后又回到了鸡娃不如鸡自己上面吧。

有啥用,哎……

现在整就一个乱舞局……


家长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是养孩子能够收回成本甚至赚钱。

多一个嘴巴要回本很简单,但是,这不符合嘴巴的利益。

2021年了,嘴巴长脑子了,多一个脑子还想要回本,那他妈就难了。

豆瓣的父母皆祸害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多出来的脑子不想和封建恶臭爹妈一起过了么……

家长和孩子的核心诉求在2021年冲突了……

就这,还想回本?



父母还是想的。

大多数人为人父母,不想回本是不可能的。

这片地儿上生孩子就跟本摸彩票一样,就是靠一人突变全家升天的。

大多数父母,想的就是要回本。


同理,孩子也是想的,想就是怎么一成年就摆脱被父母管东管西的情况。

真能不想吗,自由是人类的本能,不要自由的是畜生。


同样的,还是想让大家生。

生不生是一回事,想还是要想的。

但他们又不想出钱。



所以,最终,可惜啊,2021年了,无论是想让你生的,想生的,还是生出来的,核心诉求全灭。

这个时候,搞啥都没用。

同舟共济,然后舟沉了,稳得福。



我话放在这里了,

什么时候把下班时间还给人民,

什么时候把三室四室的房子还给人民,

什么时候通杀互联网垄断企业,

什么时候把二产往死里砍该饿死的统统饿死全弄去三产拉消费,

人民什么时候开始生孩子。

因为中国人其实是蛮爱生的民族,不生,实在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简单打个比方,这代人拼命生产的不是自己的福报,而是公路,是地铁,是大楼,是霓虹灯,这些看上去很繁华但是和自己没有一丁点关系的东西,生活品质根本不符合一个虽然后发但依旧成功工业化国家应该有的水平,这个时候,能生才是不正常的。



在此之前,永远隔靴搔痒,耻辱柱和遗臭万年是跑不掉的。

未来每个人都会记得这个辉煌的文明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就像你们现在天天嘲笑地图头叶利钦玉米地一样。

一笑就是一万年。

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员,我很伤心。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90后真的是最难的一届年轻人:


出生时为独生子女,

读书时各种补习班上的飞起,

高考时碰到各种教育改革,


大学时要给大学生加负,

找工作就业难还遇到疫情,

工作时遭遇996是福报,


结婚会接受房车教育的挑战,

做父母了还要被新东方再次培训,

两夫妻照顾小孩子+2对父母,

未来可能碰上老龄化延迟退休...


说还敢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

90后应该是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一代!


user avatar   amirtemu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爸爸:儿子,我能不能不上培训班?平时上班够累了,周末让我休息一下不行吗?

儿子:那怎么能行,你看小明的父母,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科级干部了,周末也没闲着,还在学围棋,舞蹈,唱歌。你看你,这么多年了升过职加过薪没有,周末还想出去玩?

2.

爸爸:儿子,新东方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和孩子一起完成。

儿子:我平时上课还不够累,回到家里还要陪你做作业。能不能做?不能做你明天收拾收拾回家吧!

爸爸:好嘞!!!

儿子一块搬砖飞过来……

3.

记者:小朋友,请问你周末给家长报培训班了吗?

小朋友:当然,一般放学以后会带他们去学一个小时的英语,周六上午学舞蹈,下午学钢琴,周日的话……

记者:这样家长会不会太累?

小朋友:我觉得应该从年轻培养家长吃苦耐劳的品格,多学点东西,老了以后他们会感谢我的。

4.

家长:我们这一代80后命真苦。一出生,计划生育,没有兄弟姐妹。读完小学,小学免费了。读完中学,中学不收费了。读完大学,不包分配了。出来工作,碰到996。准备结婚,房价上天了,买不起。当了家长,要求生二胎三胎。一胎好不容易长大,补习班把家底掏空了。好不容易把补习班取缔了,针对家长的培训班又来了……

儿子:啰嗦什么,一天到晚叨叨叨,今天新东方老师教的你都会了?我看考试的时候你笑不笑得出来。


user avatar   jiang-cai-kao-yan-b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八九十年代我们正在上小学,流行培训班培养孩子,我们去了学习培训班

2021年,等我们当了父母,流行培训家长,我们去了家长培训班

二十年后我们当了爷爷奶奶,父母要996,流行爷爷奶奶带孩子,于是我们去了爷爷奶奶培训班

不能怼着一代人褥啊!


user avatar   han-dong-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培训家长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商业机构培训家长有一个致命伤:

  • 只有家长不焦虑了,他们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
  • 但是只有家长焦虑了,他们才会为各种教育服务买单。

——这种天然的内在矛盾,使我并不看好这类培训。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7普后一刀切突击双减真是为了减孩子的负?

是为了减家长的负好让大家生孩子。

你这个可好,把孩子身上减的直接加到家长头上了。

这是要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着干啊!


user avatar   madm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久前我的一个学生家长因为孩子课业繁重,就向我提出了她来跟我上课,学会了回去给孩子讲的想法,被我否决了。

我觉得新东方这个不太可能弄成对家长的学科类培训,但是肯定后面会有这么干的机构。结局也肯定是被叫停。

总之还是需求在,砍掉市场作用不大。


user avatar   laomu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曾经的“内卷之王”老母亲我先来忏悔一下。我的老读者基本上都是因为我鸡娃关注我的,所以我最近几个月突然画风一变,写了一大堆家庭情商教育的回答,很多人都不适应了。

我想先谈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改变。

其实我现在还是一样鸡,娃报的12个兴趣班也还在上。但我很久没有再强调这事。

我以前是日企的法务,辞职专门带娃,为了给娃启蒙英语,自己先报发音课,到现在还每天上外教口语课(双减政策出了以后我又买了一年自己上……),还在外面上了上万块钱的家庭教育课程。

最夸张的是,我竟然还和孩子一起从零学习西班牙语,因为我担心她以后去美国(我们有签证,因为疫情没去)不会说西班牙语,人际交往上吃亏!

但我近期分享自己鸡娃的视频却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我觉得现在家长真的是需要上培训班,但需要培训的是家庭沟通、相处的技巧。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父母应该退居“规划师”而不是老师的位置。

并且每个家长和孩子的资质不一样,盲目模仿我的进度也是不可取的(这点我一直在强调但是并没有用)。

然后你们也知道了,七月出了双减政策,家长最后还是被迫变成了鸡娃主力军。

我觉得这事对我本身没啥影响,我自己学习能力很强,工作也自由,啥都能学点。但我们只是兴趣所在,并且条件允许而已。

我一直在为养育好孩子而努力,在家庭教育、科学育儿、语言类启蒙方面都学习过,但我这些动作不是被迫的,只是因为我对孩子的爱,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 就像健身,坚持的人从来都是因为喜欢,而不是因为什么毅力。

那其他人怎么办呢?


1.享受996福报的家长,时间和精力从何而来?

让父母重新背起书包?但有没有想过人到中年的父母,有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工作996,通勤路上来回各1小时,下班早的话去趟菜市场为一家人准备饭菜。吃完饭洗漱打扫,运气好的话孩子已顺利完成作业,避免一场鸡飞狗跳。怎么着都到晚上九十点吧,双方父母身体健康不用操心的话,这会倒是可以休息一下。

然后你让每天疲惫到极点的人,拿起笔和本子继续上课?因为别的父母都学习了,你不学怎么当“优质家长”,你不学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

真的要把这股“妖风”再刮起来吗?还是快乐学习,直接躺平呢?

“你三点下课,在外边疯玩儿。
他在家上一对一。
你背着书包去上培训班,发现培训班被关闭了。
他在家上一对一。
你自己有很多题不太明白,问你妈,你妈不会,想问老师,老师下了课就走了。
后来他考上了清华,你去了技校。
你发现提出关闭培训班的,是他爸爸。”

2.父母需要终身学习,但不应该成为学科教育的“老师”

其实我非常支持父母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希望父母能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希望父母看一些儿童心理的书。通过学习能更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不拔苗助长,也能在了解孩子基础上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我之前也在其他回答中说孩子0-3岁的英语启蒙,最好是父母用买回来的绘本一起学习,能让孩子在家里开口说话,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进行启蒙,家长的英语水平也能提高。

我也提倡家长在陪孩子读绘本时,能用加入手工、户外活动,让孩子觉得英语好有趣,读书好好玩。

是的,我非常支持能这样学习的父母,我希望通过和孩子一起学习互动,爸爸妈妈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亲密,互相更信任。所以我所向往的父母保持终身学习是纯粹的,不掺杂压力和焦虑的。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因为“竞争”才发起的。

所以我不希望把这个KPI强加到父母身上,更不愿意看到之前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内卷,再把父母卷进漩涡。

一句话:家长学习没有错,但是谁都不能把节奏带偏!

3.报班就能成为“优质家长“,不报班呢?“优质家长”都学啥?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什么样的家长是“优质家长”?不报班的父母还有没有机会成为“优质家长”?会不会以后周末孩子在家写作业玩耍,家长见面打招呼第一句就问“你周末上XX课了吗?”

孩子回来会不会就说“我们班其他爸爸妈妈都去学XX课了,你为什么不去?”“爸爸妈妈,这次我没考好,因为你们没上XX课,XX课上讲XXX”。所以我很好奇家长课程内容都有什么?可千万别是“暗度陈仓”啊。

这有2个段子,逗大家一笑。

4.父母在养育中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孩子在养育过程中,父母的家庭教育确实非常重要。与其把学校分数和家长挂钩,不如让家长多承担“把孩子教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重担。

古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今有“父母是原件,还是是复印件”。由此可见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至关重要。那么到底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以下是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1)父母首先需要有和睦相处的夫妻关系,为孩子创造温暖舒心的家庭环境,幸福的原生环境,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根基。

2)其次,父母为孩子树立努力工作,积极生活的正面形象。乐观积极向上,是我认为生而为人最需要具备的。人生多难啊,尤其是人到中年,便会发现身边的至亲至爱会永远离开,发现人在天灾疾病跟前如此渺小。悲观的人太苦,所以多带孩子去广阔的天地看看,在大好河山中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品质。

3)再次,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良好品质。比如阅读习惯、尊老爱幼、分享、自尊自爱。

4)最后,便是应该为孩子提供日常起居的生活必备品,保障孩子人身安全,给孩子足够的爱和信任。

除此以外,其他的学科知识培训,都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父母的必修课

再重复一遍,我是自己感兴趣所以才自鸡,娃也喜欢学习所以我才鸡娃,但我真的不支持让所有父母都开始卷自己。当然时代潮流之下也没有办法,所以大家还是自己拿主意吧~~

欢迎看看我的其他相关回答:


我是 @多语启蒙老沐哥 ,关注我,和我一起做优秀的父母吧~




        

相关话题

  网传沈阳一家长请老师给孩子补课,结束后举报老师并要回补课费,如何看待家长的做法和老师的补课行为? 
  美甲培训机构哪家强? 
  有哪些比较好的中小雅思培训机构及工作室? 
  一家IT培训机构说工资不满6000块不交培训费,请问靠谱吗? 
  国家未来会下定决心全面禁止寒暑假培训吗? 
  教育部称 97.5% 的家长对新学期减负满意,双减工作具体成效如何? 
  IT培训机构兄弟连倒闭,反映出什么问题? 
  教育部称 97.5% 的家长对新学期减负满意,双减工作具体成效如何? 
  国家未来会下定决心全面禁止寒暑假培训吗? 
  如何看待杭州这对 19 岁双胞胎姐妹分别被牛津和剑桥录取?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十几岁小女孩夹死猫的事件?
下一个讨论
一头牛就几千乃至上万,为什么很多牧民还是很穷?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