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国家要叫停校外培训机构呢?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li-43-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怎么设置转载或者引用,首先注明这是转载的。侵删。


一分钱饭店里的离奇故事(转)

  瓷器村有一家饭店,每顿饭只收1分钱的饭费。我在这家饭店工作多年,目睹了许多离奇的故事,今天要讲给你听。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一)公益食堂


  这家饭店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生产队的食堂,主要靠生产队拨款维持运转。村民们每顿饭只要交1分钱的饭费就可以随便吃。当然饭菜也很简单,就是萝卜白菜馒头。


  生产队领导曾经教导我们:“食堂是公益机构,要体现公益性。食堂职工要履行‘救饥扶饿’的神圣职责。”我们一直把这些教诲铭记在心。有的村民连1分钱的饭费都交不起,我们就让他进来白吃;食堂门口经常有乞讨者,我们就从后厨给他们拿饭吃。反正这些都会由生产队给买单。就这样,我们食堂的口碑一直很好。


  到了八十年代,食堂归村委会管理。虽然每顿饭的成本已经涨到了5角,但村委会给食堂足额补贴,所以村民们一直享受着“1分钱吃饱”的优惠价,食堂职工也一直在履行着“救饥扶饿”的神圣职责。


  (二)聪明绝顶的村长


  九十年代初,村长说,村委会的平房太寒酸了,要盖一座办公大楼。村干部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支持,负责基建的村长小舅子和负责后勤的村长表弟更是热烈欢呼。村委会的分支机构很多,有犁地部、播种部、浇水部、收割部、打场部、拾荒部、养猪部、喂猪部、杀猪部、卖猪部……等等,按照每人4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计算,至少要盖80层大楼。可是钱从哪里来呢?


  村里开会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聪明绝顶的村长想出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办法:把食堂改名为“瓷器饭店”,也就是“市场化”;村委会只给食堂拨款40%,让食堂自筹60%。所谓“自筹”,就是让食堂向吃饭的村民收钱。这样,就可以减轻村里的财政负担,省出盖大楼的钱。


  村委会的会计算了算帐,说道:“现在每顿饭的平均成本是3元,村里补贴1.2元,食堂只要把饭费从1分涨到1.8元就可以了。我散会之后就去安排。”


  村长瞪了会计一眼,喝斥道:“你脑子有毛病吗?现在村民们本来就对物价敏感,村委会要是宣布把饭费涨到原来的180倍,村民们还不把村委会砸了?”


  会计说:“那咋办?不涨饭费,食堂靠啥自筹资金?”


  村长笑了笑,说道:“我自有办法!”


  (三)以餐具养食堂


  第二天,瓷器村村委会发布了一份名为《以餐具养食堂》的红头文件。文件规定,为解决公立食堂经费不足的问题,现允许食堂向顾客收取“餐具费”。餐具费的收入,将用于弥补饭费收入的不足。


  从此以后,村民们到食堂吃饭,除了支付1分钱的饭费以外,还要支付1至5元的“餐具费”。“1分钱吃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村民们纷纷议论:“村委会控制了饭费的上涨,真是亲民爱民!食堂加收了餐具费,真是贪得无厌!”


  九十年代,瓷器村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是大好,不是小好。村委会陆续购买了18辆奔驰、18辆广本、18辆帕萨特,村长包养了两个小媳妇,还把儿子送到河对岸的阿麦瑞克村上学。其他村子受了灾,村委会慷慨捐款。村干部的工资,也一次又一次地上涨。


  当然,村民们不知道,村委会对食堂的拨款比例却是逐年减少的。到了1998年,拨款比例下降到了10%。这10%的拨款,还经常无法按时到位,有时还会被村委会赖帐不给。这时的“瓷器饭店”,虽然对外还宣称是“公立食堂”,但实际上已经跟自负盈亏的私营饭店相差无几了。


  这期间,村委会也觉得1分钱的饭费实在是低得可笑,于是也给上调了几次。1998年,饭费调到了2元。但是,这时的饭菜档次也提高了很多,物价也涨了很多,每顿饭的成本已经涨到了5元至20元,饭费加上餐具费收入仍然不足以收回成本。食堂没办法,只好采购了一些中高档餐具,以便提高“餐具费” 收入,用于弥补饭菜的亏损。此外,食堂还引进了南非鲍、澳洲龙虾、神户牛肉等高档菜,这些菜可以在2元饭费之外单独定价,卖到上百元,既可以满足高端顾客的需求,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四)四个难题


  2000年,村委会的会计奉命对食堂进行调查,发现了几个问题,汇报给了村长。


  第一个问题:随着物价的上涨和食谱的更新,每顿饭的成本已经涨到了10至30元。但是,按村委会的定价,饭费仍然只能收2元钱。即使加上餐具费和少量高档菜的收入,食堂仍然是亏损的。照这样下去,食堂就会倒闭。如果食堂倒闭了,村民们没处吃饭,就会来找村委会算帐。如何避免食堂倒闭?


  第二个问题:随着村民的餐饮需求的增长,食堂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但是,食堂的职工编制没有增加。因此,食堂现有职工不得不长期、常态超负荷工作。他们每天凌晨3点就要上班,晚上23点才能下班。遇到吃夜宵吃到后半夜的顾客,他们只能强打精神,加班奉陪。增加了的这部分工作量,不是靠增加人员来完成的,而是靠现有职工无偿加班、放弃节假日、牺牲个人.权益来完成的。食堂职工对此有意见,如何平息?


  第三个问题:在这二十多年中,餐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餐饮已经变成了一门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一个人要想当厨师、服务员,先要以高分考入大学,读5年本科,其中大部分人又读了3年硕士,厨师长、厨师、领班等职位甚至只录用博士。新职工在正式工作前,要经过漫长、艰苦、低薪的见习期和轮转期,从摘菜、刷碗、拖地、端盘子做起。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后,终生都要进修、学习、钻研,紧追餐饮行业前沿,才能胜任工作、保住饭碗。顾客对饭菜的口味、色泽、形态、火候、营养、卫生、充饥能力、刀工精度、数量精度等方面以及配套服务的要求非常高,食堂职工必须遵循复杂而严格的技术标准,精工细作,精心服务;一旦出现疏漏,就可能被告上法庭、定罪判刑。因此,食堂职工的工作难度、工作量、心理压力和从业风险都比较大。食堂职工的付出显著超过了其他大部分职业,但是,食堂职工的工资标准却并不高。食堂职工对此有意见,如何平息?


  第四个问题:村民们缴纳了沉重的税赋,却不能享受“1分钱吃饱”的福利待遇,每顿饭除了要花2元饭费以外,还要花几元、几十元的餐具费。如果想吃鲍鱼、龙虾,还要花成百上千元。因此村民们纷纷抱怨“吃饭贵”。食堂的职工、灶位、桌位、餐具等资源都比较紧张。在高峰时段,前来吃饭的村民甚至会找不到桌位,上菜速度也会变慢。因此村民们纷纷抱怨“吃饭难”。如果村民们发现“吃饭贵”和“吃饭难”是由村委会缩减食堂拨款引起的,就会责怪村委会。如何避免村民们发现?


  村长听完这四个问题,一言不发,只顾眯着眼睛抽烟。会计不敢多嘴,也只是一言不发地看着村长。等到一袋烟抽完了,村长才转过头来,问会计: “你说,食堂的职工是人还是神?”会计弄不清村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当……当然是人,不是神。怎么啦?”村长点了点头,说道: “这就好!只要他们是人,不是神,就好办了。”


  村长显然已经有了一个好办法!


  (五)一箭四雕


  第二天下午,被村长派去食堂查账的会计兴冲冲地跑回来,向村长报告:“查到了!我查到了!”


  村长说:“别着急,坐下慢慢说。”


  会计坐下,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仔细审查了食堂的餐具帐目,终于发现,他们在采购鲍鱼的时候收取了供应商的1000元回扣。其中500 元用于购买消毒柜,100元用于维修灶具,100元用于更换灯泡、水龙头;给几名干部和厨师长每人发了30元的奖金;最后给厨师和服务员补发了上月拖欠的工资,每人5至10元不等。”


  听完汇报,村长狡黠地笑了:“好啊!我就知道,他们是人,不是神!”


  会计不明白,就问村长:“您这是什么意思?”


  村长说:“他们不是神仙,所以他们不可能凭空变出米面肉菜、水电煤气、桌椅碗筷。如果没有拨款,他们就只能靠歪门邪道来维持食堂运转。他们不是神仙,所以他们忍不住疾苦清贫、高付出、低回报,他们会自己设法用歪门邪道来弥补收入。”


  会计讪讪地问:“那,咱们村里是不是要严查一下,刹刹他们的歪门邪道?”


  村长斩钉截铁地说道:“不!我就是要让他们搞歪门邪道!”


  会计纳闷了,问村长:“为什么?”


  村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亏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怎么还是不开窍啊?你昨天说的四个问题,第一是食堂入不敷出,第二是职工又苦又累,第三是职工收入微薄,第四是村民吃饭贵、吃饭难。你说,这四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会计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我知道!食堂入不敷出是因为村里给食堂的拨款少,又不允许食堂涨价;食堂职工又苦又累是因为村里给食堂的编制太少,食堂又没钱雇临时工;食堂职工收入微薄是因为村里给食堂定的工资标准太低;村民吃饭贵,是因为村里给食堂拨款少,食堂只能向村民收钱,村民跟以前的 ‘1分钱吃饱’比较,觉得现在吃饭贵;村民吃饭难,是因为村里给食堂的拨款和编制少,食堂建设和人员不足。”


  村长说:“不错,你这个会计还算没白当。那你说,这四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谁的责任?”


  会计张口刚想说,又给咽回去了。


  村长厉声问道:“你说,是谁的责任?”


  会计诚惶诚恐地看着村长,结结巴巴地答道:“是、是、是村委会的责任……”


  村长冷笑了两声,干笑了两声,又大笑了两声,最后和颜悦色地对会计说:“你答对了。但是,我要让全村人都相信,这是食堂职工的责任!”


  会计纳闷地问:“怎么让他们相信呢?”


  村长说:“就是要让食堂搞歪门邪道!村委会表面上要打击回扣,但实际上要纵容甚至鼓励食堂从供应商手里拿回扣!”


  村长接着讲道:“回扣可是个好东西。第一,回扣给食堂提供了资金来源,弥补了饭费价格过低和拨款不足造成的亏损,维持了食堂运转,掩盖了村里拨款不足的事实。第二,回扣可以用来给职工发工资奖金,安抚职工队伍,让他们忘记辛苦劳累,甘心做牛做马,卖命加班劳动。第三,按照村民们的一般观念, “回扣”肯定是非正义的。村民们一听说食堂收了回扣,肯定会非常痛恨食堂,于是就把眼光全都盯在食堂职工身上,向他们发泄怨恨,就不会找咱们村委会的麻烦了;同时,村委会隔三差五地假装打击一下回扣,还会赢得村民的拥护和爱戴。这样,你昨天所说的四个问题就全都解决了,村委会还不用花一分钱!”


  会计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才回过神来,赞叹道:“村长,您真是太高明了!这是一箭四雕啊!”


  (六)发动村民斗食堂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瓷器村办公大楼的第44层,4444房间,正在召开“瓷器村宣传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由村长亲自主持,广播站站长、板报组组长、标语队队长、治保会主任等人参加了会议。


  村长指示,在今后针对食堂的宣传报道中,要掌握几个“混淆”。


  第一,要混淆“被动避害”和“主动趋利”。食堂如果没有供应商回扣、高档餐具的餐具费、高档饭菜的饭费等收入,只靠拨款和2元饭费,根本不可能维持运转。食堂的厨师、服务员如果不向顾客推荐高档餐具和高档饭菜,就拿不到工资,久之则被辞退。食堂不可能坐等倒闭,职工不可能坐等辞退,因此他们主要是在执行政策、被动避害、维持生计。但必须通过宣传教育,让村民们认为他们是在主动趋利、利用专业技术进行敛财致富,以激发村民们对他们的仇恨。


  第二,要混淆“合理收入”和“暴利收入”。从行业的技术含量、难度、风险、工作量、付出代价等方面来衡量,食堂职工的合理收入水平应在 1000元左右,但现在大多数职工即使加上回扣工资也只能拿到600元。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抹杀这个行业的特殊性,用低学历、低技术、低难度、低风险、低劳动强度的职业的低微收入水平与之做比较,充分利用村民们“患不均”的心理,让村民们认为食堂职工拿600元就是暴利,以激发村民们对食堂职工的仇恨。


  第三,要混淆“府败领导”和“普通职工”。在食堂里,确实有些领导,依靠回扣拿到了每月数千元的暴利收入,但这部分人的比例在1%以下。实际上,99%的普通职工拿着偏低的工资,却在加班加点、受苦受累、牺牲奉献。必须通过宣传教育,让村民们认为,所有食堂职工都依靠回扣拿到了暴利收入,都富得流油,都有八套房、十辆车、一百个小老婆,以激发村民们对他们的仇恨。


  第四,要混淆“正当的高价账单”和“不正当的高价账单”。有些高档饭菜本来就应该是高价,但在宣传报道时,必须淡化饭菜本身的档次和价值,而要强调账单上的高额数字,让村民们认为食堂在宰人,以激发村民们对食堂的仇恨。


  村长最后总结道:“食堂职工都是普通人,必然会带有普通人的各种缺点。你们要细心挖掘,将小事扩大化,将个案普遍化,将鸡毛蒜皮上纲上线,让村民们认为食堂职工都是十恶不赦的大贪屋犯、大杀人犯、大渎职犯。顾客与食堂发生纠纷时,你们要大篇幅报道顾客的声音,尤其要用浓墨重彩渲染顾客多么悲惨、痛苦、无助,同时,要少报道或者不报道食堂的声音,不给食堂任何辩解的机会。要抢在事实查清之前,先行认定食堂职工一定有罪,先行认定顾客一定有冤。要通过“一言堂”式的报道,把食堂彻底批倒、斗臭。等到食堂的负面形象树立起来之后,他们的正当做法也会被怀疑为营私牟利,他们的好心好意也会被怀疑为驴肝肺,村民们将再也听不进他们的澄清辩解,他们一张嘴就会被村民们视为狡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加班加点、吃苦受累、牺牲奉献更是会被完全忽略。村民们会认为,“吃饭贵”“吃饭难”是食堂职工造成的!


user avatar   qiong-yuan-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原答案之前首先陈述两个事实:

1. 每个省的考入大学的比例是基本上固定不变的,一个孩子补习也许能提高自己的分数,全省孩子一起补习只是一起“抬高了分数线”而已。并不是高考困难的省份一波学生分数特别特别高,大学就会多给几个名额。一些重点学校所谓提高升学率,是在本省固定大的蛋糕中多切了一块(那一定有另外一个学校少了一块),并不是额外多争取了一块。

2. 现在培训机构的分布情况决不是倾向给偏远地区补差,而是给好的地段继续添砖加瓦。因为资本进入,逐利的。一线城市学区房都是聚集了砸重金“重视教育”的家庭,资本的嗅觉最灵敏,这里有为孩子舍得砸钱的家长。一般来说,培训机构师资,一线城市核心学区大于周边地带,普通省会城市大于周边其他城市。

有的人误以为薄弱地带“更需要补”机构就会额外倾向薄弱地带,抹平不均。实际上相反,它因为追逐利益会加剧了学区本身已经造成的不均。

说网课有助于抹平城乡和地区教育资源不均的,有道理。国家已经录了一全套中小学课程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全部免费。大家登上去看看这国家官网上面的师资。

再看看收费不菲的培训机构师资:

羊晚记者卧底调查教培机构:授课老师可一个月速成 话术软硬兼施磨家长mp.weixin.qq.com/s/BAE-


﹌﹌﹌﹌﹌

原答案

首先,培训机构做大,资本进入市场的时候,他就可以高薪挖走公立学校的优秀老师。这个现象其实已经在各地开始陆陆续续发生,现在必须止住。一旦到了整个培训机构的老师资源总和优于教育部系统下公办学校教师资源总和的程度,那就是说家长在公办学校遇到的几乎都是低水平老师,只有去培训机构才有可能遇到更好的老师,为了接收更好的教育不得不去培训机构,上学反而可以时常请假,这个时候就很可怕了。相当于培训机构有一个凌驾于国家教育部之上的以资本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民间教育部”。因为这个“民间教育部”以赚钱为第一目的,他们将把家长和孩子引向何方,很难控制。

其次,培训机构与一些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努力掐尖招生的学校“狼狈为奸”,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生态。每个省有多少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是不变的。无论补习不补习,这个由该省的高等教育资源决定,招生人数不会因为分数整体抬高而增加。但培训机构会让小学初中阶段提前抢跑,额外加料的孩子更加集中地出现在“重点高中” ,加上一些军事化管理的手段压榨这些孩子每一分钟,短视地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提高重点学校升学率。实际上只是在固定大的蛋糕中掠夺更多比例。让散落在非重点学校的聪明学生考大学变得越来越难,加剧教育不公平。抬高了本省分数线,不断加剧内卷。并加剧了“筛选前置”。要想上好的大学就必须上好的高中,想上好的高中就必须上好的初中,上好的初中必须通过一个培训机构与掐尖招生重点班“狼狈为奸”搞的非常神秘“秘考”。这种秘考是教育局官方不允许存在的,但是江湖中一直神秘地到处冒泡,监管起来也是“按住葫芦起了瓢”。因为家长不敢让孩子中考高考出现更多不确定性,所以被裹挟着“过早被筛选”。

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都会了解,你高中以后学得怎么样,和小学六年级时候考没考100分几乎是没有什么相关性的,过去在初中高中会有几轮大洗牌。但是现在这种裹挟会让有限教育资源更多倾向于小学成绩更接近100分的孩子,那家长在培训机构裹挟下势必会引导孩子过多精力于这些初阶问题精确性。这种短视地学习习惯,其实扼杀了孩子长远的学习能力,减少了对未来有创新性探索的兴趣。所以评论中所谓“中产”的家长不要觉得这是“阶层固化”,你掏了钱,表面看起来短期分数高了,也许他把你本来聪明的娃教傻了,你还在替它数钱。

这些从小学初中一直就开始依赖培训机构“加料”的孩子,虽然抢占了本省考大学的名额,但是越来越多比例的“做题家”在大学发生厌学。没有自学能力,创造力,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你很难想象一个在小升初英语100,语文99的孩子,经过长达六年学习最后考入大学,四年后本科毕业论文中文内容苍白无干货,杂乱无逻辑,英文摘要像机器翻译。(他的学习已经过早地将太多精力放在初级阶段的确定性方面,而对于学习高阶知识探求未知新领域缺乏动力和能力)。

这是可以接棒的接班人吗?各行各业都这样,国家未来会怎么样?

国家的这一重大举措能不能贯彻到底,把过去跑偏的教育纠正回来。这关系到娃未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中。每一个家长都不能说,这大事我管不了,我就想孩子有个体体面面的职业,不想他去流水线拧螺丝钉。

那往小了说,就决定在未来你娃中老年的时候,各行各业是更多的钟南山袁隆平这样的骨干脊梁出现得更多,还是所谓“985废料”“甩锅侠”更多。决定了再次遇到疫情或粮食危机,他是能健康活下来还是不幸成为“时代的一粒尘”。

做为家长,我是为国家这一重大举措伸大拇指叫好的。虽然我有点遗憾它来得稍晚了一点,来了总比不来好。

最后加两段,推荐大家读一本书《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帮助孩子做过学某思奥数题的家长不妨对照思考一下,这种小学奥数是真正的数学吗?

让我们都响应国家号召,停止伤害孩子,也停止互相伤害吧。


又补充:文汇报刚刚发文,题为““双减”要减的是对教育的急功近利之心,“减负令”组合拳效应将陆续显现”,看来我对双减文件阅读理解基本正确。

mp.weixin.qq.com/s/VmOV


user avatar   luo-luo-60-48-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知友说的,国家建国以来投资万亿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被挖空了,名师优师都给挖到机构去了,

本来是利国利民的教育,成为商人的风口,进而商人变成大鳄,资本家,这与我们立国性质违背,

优秀师资挖到机构后,机构又收割了百姓交完房贷车贷后手里的最后一点余钱,我养一个孩子的辅导班钱都不够,还二胎?还三胎?胎你妈。影响了国民生育率,

同时切断了穷人最后的上升渠道(没钱上辅导班,公立学校挖空),阶级固化,社会不稳,人没有希望,没有上升途径,躺平已经是最平和善良的举动,

刮走了百姓手里最后一点钱,没钱消费,没钱养老,不敢生病,不敢看病,等等,百姓很容易就因病致贫,一点风吹草动就家庭塌垮,日子毫无希望后,鱼死网破,反社会就太容易了。这一系列后果却要国家给擦屁股,实质是国家给资本家擦屁股,

最可恨的是,造成小学生严重内卷,毁了几茬几代孩子。

本来大家都在学校坐着学,现在机构出来,打出旗号:要么我们培养你,要么我们培养你的对手。

(该句违规,已删除。)

反正最后家长们都疯了,别的孩子在机构学了,排名靠前,压过我的孩子了。我们也报名,反超回去。

跟我学?特么的,给我的孩子再加俩班。

你加俩班?我们也加俩,我们还再加俩小时。

呵呵,我们再加全天

特喵的我们不睡了

。。。。。。。

。。。。。。。

其他略微上心点的家长,一看,我们赶紧也报吧,不然跟不上了。

不久,学校老师上课时:这题有多少同学会?举下手。

这么多同学会啊!那不讲了啊!我们看下一题。

本来一直放养孩子不报班的家长:你们这些二逼王八蛋。

然后冲向机构:语数外编程机器人统统给我报上。

本来大家坐着学,慢悠悠学,逐步变成大家都站着学,跑着学,家长孩子全都疲于奔命!

可是,可是,最后,最终,大家不过都是普通人啊!这么辛苦,最后不过是普通人,最后不过上一个班,挣一份钱而已,这样做值得吗?我建议所有家长都去辅导班,补课那里踢门掐脖,干死补课,把钱留兜里,让孩子们都去玩会,比全民冲向辅导机构交钱好。

就是天才,这么过日子也得扼杀了啊!天才这么过日子,疯的更快吧!


最后,所有小学生在三年级就全班都近视了。毕竟他们在学校要坐够一天,放学后还要再学一晚上。

那么,国家还能招来兵吗?几茬孩子都是眼镜了啊!这么小就近视成人后就是深度近视啊。再往下招还没人生孩子了!

那么,这几代孩子体质如何?全天坐着学的豆芽菜或者肉墩子啊!

那么,这几代孩子心理健康吗?这比996都狠,你觉得他们心理健康吗?

那么,这几代孩子真能成为国家科技中坚力量吗?(结论已出:不能,这样长大的孩子除了会考试,其他啥科研也搞不了,还净出心理问题)

然后机构呢?盆满钵满,移民了,出国了,上市了,还国外上市了。

你倒是说说该不该管他们?

我觉得都管晚了!

这几年好多事就一个感触:你们怎么才管啊!

这次就一个感触:大医治未病!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以后百分之50的人都会去读技校或者职业技术大学,德国模式开启。

一文说透《双减》政策,补课彻底没戏了

为什么要搞双减政策?之前看有些朋友还是不太理解,这次彻底梳理一次。

①避免产能过剩


以中国钢铁产业为参考吧,业内经常有个段子,说世界钢产量排名:

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而第五名是唐山瞒报的钢铁产量。

这几年国家一直去钢铁行业产能,减产的减产、关闭的关闭、合并的合并。

自6月下旬以来,江苏、安徽、甘肃、山东、浙江、湖南、山西、江西等省份相继提出,2021年全年粗钢产量不超过2020年的要求。

趋势就是:2016-2020年的钢铁行业工作重点是去产能,今年的工作重心则向压减粗钢产量转移。以后相关企业会加速兼并重组。

原因并不复杂,比如从报道来看:

在2013年-2018年期间,中国生产线项目的过度投资,导致行业内产能过剩,供需失衡。

生产流程复杂,产能调整反应慢:钢铁产品生产包含炼铁、炼钢与轧钢三个环节,其中各环节涉及多个生产系统、工业控制系统与供应链层级,具备流程复杂、体系庞大等特点,存在资源浪费及产能受限的情况。

缺乏数据标准,难以统筹发展:钢铁工厂设备种类和应用场景繁多,各类工业环境及设备具备不同的数据后台,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设备管理、市场运行、产品生产等数据格式差异较大,导致钢铁企业间数据难以兼容,从而影响产品的信息化联动,制约行业发展。

这些问题怎么来的?

因为钢铁产业市场就这么大,但是中国的钢铁中小企业太多了,缺乏优质钢铁大企业。而小企业新增越多,行业利润就越低,就越难产生优质大企业。

这点煤矿行业也一样,山西、内蒙古煤矿行业现在这几年环境好很多了,就是打击中小私人煤矿,合并成为规范化的大企业。

一堆小作坊相互恶性竞争,把市场搞的乌烟瘴气,相互还都没有利润,这就是典型的内卷,也叫产能过剩。

生产者太多,消费者太少。

国内这几年煤矿行业好多了,没有天天出事了,而钢铁行业是正在好转,就是因为兼并。

小作坊全部踢出去,或者合并进大企业,清空整个市场以后,大企业也就有利润了,而技术升级、产业升级也只有大企业玩的好,发展也就上正轨了。

说这和高考有什么关系?

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存量搏杀啊。

钢铁、煤矿、高考名额需求,都是一个存量市场,有人多吃了一口,其他人就得少吃一口。

就好像,你不把那些钢铁煤矿行业中黑作坊、小作坊给打击掉,中国的钢铁煤矿产业升级就发展不起来,这些实体产业都是高投入、高风险、技术难度很大,普通小企业无法承载这些发展需求的。

高考也是一样,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无论985、211这些名牌大学怎么扩招,他的招生数量都是有限的。

如果人人都成为985、211的大学生,就等于全中国都没有985、211大学生,能否理解这个概念?

985、211的大学生最值钱的就是他的学历,而如果所有人都拿了这个学历,985、211学历就不值钱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大学生学历价值光速贬值的原因,因为大学生太多了。

而教培行业培养的是什么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人才吗?

不是,都是同质化人才啊。高考学科的内容,目的是选拔,全民在这些学科学习上面疯狂的过度投资,就和在2013年-2018年期间,中国钢铁生产线项目的过度投资是一样的。

如果放任不管,最终一定会导致行业内产能过剩,供需失衡。

钢铁企业的产能过剩,就是卖不动,利润低。

而高考学科投资过度,结果一定就是大量人以后毕业就失业 ,根本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

目前国内已经有这个趋势了,比如2020年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去年的就业率断崖式下跌,签约率甚至不到两成。

去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去年5月25日,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仅为35.17%,签约率甚至不足两成,仅为14.48%。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2020届就业率在四成左右,较往年下降较大。

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在春招季活跃求职的2020年应届生较2019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了22%。

同时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去年2月8日公安部发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已登记新生儿共1003.5万。

如果按照这个生育率和大学扩招数量,以后人人都是大学生了。而如果人人都是大学生,那就业率就真绷不住了。

其实这几年就业率不好,教育产业化结果,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全部产业化了。

这些机构、学校只扩招,却不管学生就业,最后导致学习的内容完全和市场脱节,正在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果北京大学谁都可以读,那北大就不值钱了,要恢复大学生学历价值,就必须分流,不能继续人人都是大学生了。分流也不是阶级固化,而是鼓励不同领域发展。

所以今年2021年4月9日,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就是以后一半的人去分流。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制造业强国德国,早就开始这样了。


②减少内卷


双减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降低生育成本中的教育成本,同时减少内卷,让人活的轻松点。

《双减规定》我归纳如下:

1、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去年有二个教育相关的视频大火。

其中就是一个男子在家长会上突然情绪崩溃大哭,原因居然是他工作太忙,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信息,被老师提醒后,突然就失控了,边哭边说自己加班、开会又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过去很多家长抱怨,学校很早就放学了,而且是越来越早。而很多家长又在工作,没有下班,这就出现了一个空档期。如果把孩子放在校外机构托管,又得多花钱,这个问题很棘手。

现在政策直接规定了,要增加学校对孩子的托管功能,不能早早就放学,要晚放学,在学校多搞活动。让老师多加班照护孩子,文件说老师如果时间不够,文件说可以搞弹性上下班制。

这样家长就不用担心放学太早,孩子没人管的问题了,老师会替大家负重前行的,人民教师为人民服务。

2、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3、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

同时去年还有个视频也很火,就是退出家长群事件。

一个家长怒斥不良老师: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我那么有时间收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说实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

针对这个问题,双减点名禁止老师这么搞,如果遇见老师还在强迫你给孩子批改作业,保留证据,举报绝对有用。

为什么有用?我后面会说的。

老师补课也禁止了,这是两方面发力,一方面是降低教育花费。

一方面是降低内卷,比如,为什么第一名非得是满分?还不是因为教培资本煽风点火,说你不培养孩子,他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家长一怕,就都急了。

于是严重内卷开始了。

其实如果大家都不发疯一样跑,90分也能成全班第一。而且这是高考,前面我说了,高考内容对实际就业没有帮助,过热、过度投资是浪费社会财富。

反正怎么选,录取名额都不会变多的啊。

还不如大家一起佛系算了,都跑慢点,一样可以决胜负。

只要没人补课开挂,大家就都轻松了,懂了吧?

这就是国家的高明,如果看见还有老师在补课,建议劝对方回头是岸。

4、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

以后没有分数了,我前面说了都跑慢点,一样可以决胜负。

如何让大家愿意集体摸鱼?答案就是制度保障。

以后考试成绩不是具体多少分,而是分ABC档,比如:

小卷最爱福报论,他天天996、007通宵学习,考试题目全对,考试打分是A档。

隔壁小王按时“下班”休息,有时候经常摸鱼打篮球,只做对了80%题目,结果,他也是A档。

最后一点评,老师说小卷和小王水平是一样的。然后小卷痛哭流涕,搞了半天白卷了,没有排名可刷了。

5、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二年级不能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这就是对禁止内卷的配套措施,有些“工贼”不是喜欢说我自愿“加班”吗?我自愿996补习吗?

现在直接限制死了,就这么点作业,就只考这么点内容,让你想卷都没有内容可卷,直到逼你学会正常作息。

过去二年级早就补习练题热火朝天了,现在是二年级都没有题了,这就是真正的釜底抽薪,绝杀内卷。

6、禁止资本运作

这个出台以后,所有的培训上市公司全部死了,线上线下都一样死,新东方和好未来当时直接蒸发百亿美元市值

一、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二、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三、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四、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五、中央明确: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首先是禁止了所有层面赚钱的运作方式。其次是消灭了补课市场,不准放假补课,该打篮球就去玩去呗。最后是强制把机构登记成为非营利性机构,意思就是你这机构辈子基本就告别钱了,成一个免费题库了。

一部分是给力的政策,一部分是需要落实力度的,不用怕落实力度问题,因为上问责了。

7月月底,中国政府网公布了《教育督导问责办法》,明确了教育督导的问责情况,将作为单位或个人在考核、晋升、评优、表彰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和评职称挂钩了。

随后8月初,国务院又公布了《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方案》,明确督办“双减”纳入省级政府履职评价重点。

别说上问责没有用,看实际数据说话:

7月2日,宁波鼓励社会举报严打教师有偿补课。

7月24日,辽宁丹东5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

7月25日,南昌4名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被通报。

7月27日,黄山一教师涉嫌在别墅有偿补课被查。

7月28日,安徽黄山、陕西榆林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8月4日,合肥一中学教师收费补课被查。

8月9日,吉林四平,5名教师疫情期间违规补课被罚。

8月10日,长沙严查教师有偿补课违规收礼。

8月13日,违规办小学作文班,平潭一中教师被查处。

8月17日,新华社通报:山西3名教师有偿补课被解聘。

最轻的惩罚是全市全校通报,颜面扫地。最惨是直接没工作了,这年头搞个编制不容易啊。

有人可能会说,上市公司确实是躲不开,只能死。但是我偷偷躲起来补习,你奈我何?我一条路关系链打通,都是自己人。

但是防不住学生举报啊。

要知道,在8月11号的时候,国务院明确了:建立双减情况半月通报制度。各省自2021年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报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汇总分析后形成专项督导半月通报。

各省成果半个月通报一次情况,如果哪个地方落实慢了,国务院肯定会上紧箍咒的。

所以现在举报确实是真有用的,而且力度很大,已经成为学生的武器。

就比如8月16日,一场谍战大戏拉开序幕。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处废弃厂房里,天天夜晚灯火通明,有大量人口鬼鬼祟祟的流动,难不成是有人在里面搞“交易”?

外界有人问,门口保安就辩称是一家物流公司,里面全是工人。

但是在当地教育局的调查下,他们还是暴露了!原来是偷偷搞补习。

奇怪?为何严防死守,在一个废弃工厂内部补习,外部还有保安,结果还是暴露了?

新闻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被我发现了真相。

搞了半天,是学生直接曝光的。

最后这个被采访的学生,还恶狠狠的说了句:“反正是我妈带到这儿的。”

充满了不甘和厌烦。

学生分二类:

一类是就是大多数,不喜欢补课。

一类是少数学霸,可能有一个名牌大学梦,努力补课,想考个好大学。

虽然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补课,但是家长、老师、学校会逼着学生补课。

而每个补习班都有,天天补课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的学生。

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早就厌倦了,补课也没有用,但是自己还得被逼着补,那么这些学生会干嘛?当然就是举报。

而现在是严打,学生举报一个,可以挖出来死一片。

学生是没有什么卷出个好未来的概念,不是全部,但是占比不少,这些孩子都深度厌恶补课。现在的学生因为上网课,接触手机的机会又多,如果学生在手机上看见可以举报老师,那些学生就会举报。

老师把各个领导、家长关系打点好没有用,学生如果感觉压力大,万一他被老师骂生气了,他只要举报老师一次,老师前途就毁了。

很明显,上面这个新闻,就是这样的惨剧。

那我不是老师,我自己作为社会人,给学生补课,总没事了吧?

这确实是不存在丢编制的风险了,就是会违法被封,甚至可能入狱。

我分析你听听就懂了。

首先搞补习是不能无证上岗的,1对1得办理办学许可证,如果没有,就是非法经营。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偷偷给学生补课,没证没事的。可是早在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通报了培训机构非法办学、教师无从业资质,最终被告人获刑六年的案例。

说说最近两个被立案的案例:

8月8日,含山县因网上流传的一则“含山查处补课场所”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经初步调查,视频中“老师”贾某既非在职教师、也无教师资格证。

经初步调查,补课机构为“含山青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无办学许可证,开办线下培训班系违法经营,且涉嫌招生虚假宣传。

视频中“老师”贾某既非在职教师、也无教师资格证。含山县相关部门对该机构及有关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已立案调查。

8月17日,广州南沙一知名校外机构无证办学被立案查处。

现在是严打双减期间,顶风作案的话,轻者可能被查罚款。重则一旦数额巨大,极有可能被当典型被法办,了解一下罪名吧,可能涉及非法经营、偷税漏税、涉嫌合同诈骗罪等等。

说白了,你没证,你这生意本身就不合法,但是证已经不能申请了。

当然现实中,全国各种政策落实有快有慢,所以肯定目前还有生意继续的,但是又能继续多久?私人的力量真的能对抗国家吗?

补课,现在开始真的行不通了,教了补习费的,赶快去退钱吧。

还有,双减只影响学科类补课(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外语,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

跳舞美术不影响,凡是高考不考的,大家随意补。

所有人都不补课了,也就等于所有人都补课了,而且这是还免费的,多好,这是国家级的福利。

长辈那代人没钱补课,还不是该干嘛干嘛了?

不卷,日子也能过的。

而且在教培死之前,补课费用已经天价化了,动不动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三分之一花费补课,这健康吗?就是因为补课赚的多,很多老师上课已经不讲了,你只能被迫去培训,然后培训机构高薪挖走好老师,最后结果是什么?就是有钱才有教育权。

这是错误的,因为穷人理应拥有教育权。

如果一个人是边疆的守边战士,人家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家庭,周围也没有补习机构,也没有钱补习,是不是这样的家庭,就会失去教育机会?就得被教培机构培养的对手刷下去?

这是我们想要的美好社会吗?

简简单单上学,简简单单考试,出了结果以后,就认了吧,公平就是这样的,大家都一样,没人有权开挂。

政策执行不会一步到位,但是从处罚案例来看,国家的铁拳也没有和资本、个人玩开心。

至于有人说,我个人可以躲起来教课没人发现,我认为长远看,这是做不下去的,因为你不能认定国家不会加码。

人不要和趋势做对抗,而且我党也比投机者更懂什么是游击战。

对于公平,中国的态度是认真的。

就算有人目前还能偷偷做,也得明白,做不了多久了,为了公平,改行吧。

补课、超纲学习的举报方法:

微信公众号搜索: 微言教育

这是教育部的公众号,点击服务,可见举报栏,可以直接举报给教育部。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frankychen-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如看演出时,原本大家好好地都坐着看。

但是场地都有个前后,前排的观众可能看的更清楚,后排的观众就看的模糊。(就好比一个班级,总有人学习好进了985、211,有人念了普通本科,有人念了专科、中专、高职)

这时候,如果有后排观众想改变这种状况,他跑到前排,站起来观看。(就好比某些学习不行的学生,疯狂找家教补习)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观看体验都不好了,而且如果你不跟着挤进前排站起来看,那你也无法看到演出。(就好比别人找家教,带来你的焦虑,导致所有人都不得不疯狂找家教,你10点睡觉,那我就补到11点再睡觉)

这个时候如果不维持一下秩序,造成的结果就是,还是那么点人能挤到前排,但所有人都变得非常累,且耗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却并没有因此改变什么,还是只有那么点人上985、211,还是有人会去念高职、中专。


再类比一个,如果不从立法角度禁止无限制加班996,那么总有人为了更高的工资、更容易的晋升机会,而去主动选择加班。

而其他本来想安安稳稳上个班的人,会因为这些主动加班的人,而减少了收入,甚至有被淘汰的风险。逼得原本佛系躺平的人,也不得不加班996。

但加了这么多的班,身体落下一身毛病,社会蛋糕就这么大,并不因为你的加班而使蛋糕变大。你抢占的只是你同事的蛋糕,但最终真正获利的也许只有你的老板。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有高赞答案写的很到位了。

补充一些思考吧。

在经济增长较高的时候,分配和行业消费协调没那么重要,但经济进入平台期之后,如果某些行业伪装成刚需,且收入消费链很短,没有长线就业拉动,那么这种行业产生的GDP就是低效的,同样数额的GDP,在重工业拉动的就业人数可能是1万,在教培可能只有300,因为产业链太短。

低效GDP会在资金周转很少次数之后,就成为资本的利润,进行沉淀,进而加剧分配的集中化。

所以如果要共同富裕,必须清理和限制低效GDP,释放消费力,在教培行业释放出来的几千亿GDP,放到其他消费领域,对就业和税收的拉动是教培的几倍。

与教培类似的,还有中介业务和一些咨询业务、医美等等。

未来都有被限制的可能。

同时,对垄断平台的定价权进行干涉,逼迫垄断平台放弃超额利润,让利于中小业主,也必将是一个趋势。

以上。

供参考。


user avatar   m-k-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出于恐惧和焦虑,但不是家长们的,随着时间推移,恐惧和焦虑淡去,情况又会进一步变化。

双减不是一起突如其来的独立事件,它和滴滴被查、阿里罚款、soho中国出售资产、去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近期的蔬菜价格大涨等等,是一整套事件,只有把所有事情联系起来看才能看清真相。

以上所有事件都起于共同的根源:稳定。在内,经40年高速发展,经济开始呈现令人担忧的滞涨风险,经济“似乎”在减速,至少是没有提速,而过去几年里的货币增速远超08年次贷危机时的4万亿规模,过去四十年本朝全靠着6-7%的高增速和房地产才能勉力维持通胀水平,但现在GDP的发展速度来不及吃下这么快的货币增速,过去5年资产市场膨胀的多厉害,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焦虑资产价格出现断崖式崩溃。

在外,因为某些原因,国际环境急剧恶化,中外对立程度为80年代以来所罕见,外资大量、加速离场,外汇储备日蹙,这就在经济上加剧了国内窘境。同时国外思想文化渗透骤然增加,给国内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政方针带来了可能是8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于是开始一连串收缩战略以保稳定:对内冻结房产交易,不惜白菜萝卜涨价也要延缓资产价格暴涨速度,以争取时间;严查国内大规模资本并购以防资本大量出走,严控国内大企业境外上市(也是资本外逃的一种方式),严防境外对国内核心产业、部门积累影响力,以防渗透。一句话:对内要收紧,对外要严防,才有可能稳定局面,保住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


所有部门都要联动,教育部门作为维稳的核心部门之一,也要扮演重要角色。


最初,双减与幼儿园私转公、部分私立学校转公办、禁止vipkid之类的外教在线授课、要求审查在华国际学校教材等是一套组合拳,它们真正的任务是要遏制境外资本以及思想对国内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其实还没有开始发力,甚至还只是在发育阶段,但明智的做法的确是提早出击,扼大患于萌芽,先动手总是好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境外上市的巨头教育机构第一波受到冲击。


因为在教育口本就敌弱我强,又占主场优势,教育部的出击目前为止是各部门里最成功、最提早完成任务的,轻松几拳下来,境外资本在本朝教育行业本就狭小、脆弱的阵地溃不成军,而此时其他部门却还在艰苦鏖战,怎么办呢?总不能就干看着兄弟部门艰苦作战,我们这边坐下喝茶吧?于是,两项传统艺术开始发挥作用:加班文化与部门扩张。


这两个传统在私营企业里也很盛行。所谓加班:原任务早早完成了,不能干坐着,得更进一步,不能别人还在打仗你提前下班,房市调控依然严峻,经济增速令人担忧,外交部仍在日夜操劳,国防还在为台海焦灼,你这时候闲下来,如何能容啊?;所谓部门扩张:在执行某些任务时,有些部门权限的扩张总是受部门里所有人欢迎的。以往教育局和私营培训机构交集很少,它们主要受工商税务管理,而现在这万亿市场突然间交到了教育部门手中。所以教育口在基本达成政治任务后,矛头就只能指向国内私营机构,甚至发展到连一对一家教都要必欲除之后后快的地步。“双减”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焦虑的家长们,难道30年来今天才才突然发现家长们很焦虑吗?个人的焦虑是小局,稳定发展才是大局。


那这样说来,是不是教育口有些执行过度了呢?是的,但这种过度执行符合国情。凡国家地广民众,区域差异大,都有一个现象:如果要干成一件全局的大事,你就不可能刚好拿捏好分寸,要么是各地执行不力,要么是执行过度,90年代有句口头禅: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说的就是这种两极化,后来经验多了,就有了成熟的办法,也是我们老祖宗的故智:要全国办好一件大事,必先放任各地各部门执行过度,事后再行适度回调。80年代粗放式的开放、村县级过度的计划生育执行力度、地产调控的猛收猛放,都是经典案例。所以不放开让人家过度执行,可能原有的成果都保不住。


那双减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呢?


前面说了,这项行动从一开始到现在,它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要消灭教培行业,而是要这个行业要服从稳定大局。实质上本朝的教培行业怎么能发展起来的?除了它有市场需求外,最根本的还有一条:这个行业这些年来其实和我们的教育体系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就像驾校和交管所的关系一样,互相有矛盾又互相分工,各自干着对方不愿意、不能做的事情。又好比国企和私企的共生关系,互相不能、也不愿意去替代对方的职能。


施政者都清楚:教培需求没办法消除,你要强行消除需求,要么废除高考、要么就冒险激化社会矛盾,都不符合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而既然需求没法消除,假如真把现有教培机构全打倒了,很快一大批地下更不规范的小机构、个人都会冒出来,到时候更加难管。教育局总不能成立城市巡逻队,天天走街串巷找这些散兵游击队吧?那样情况就失控了!


在过度行政的这层外衣下,从一开始埋藏的真实目的是要让教培行业处于一个可控范围内,但是既然需要过度行政,所以宣传上必然要过度。不然基层根本执行不下去。


出于这些了解,我一直还是赞同双减的、尤其赞同幼儿园私转公,因为这个野蛮生长的行业的确自身有太多问题,有些恶性问题令人发指,治一治,于国于民其实都有好处,尤其是很多私立幼儿园,真堪比莆田医院。


最后的情形,就在教培行业一片哀鸿声中,政策也到了回调修正的阶段。教培行业数量会有些减少,但会以各种形式更多纳入管控,比如牌照这种传统方式,效率虽然低些,但总比没有的强。有不少人看到有意为之的过度宣传就以为教培行业要被全面消灭,还以为双减是“为民请命”(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哪些“民”这么仇恨别人家的孩子去补课,以至于要向本朝请命必要歼而灭之的),那这些人就太小看我们今天的上层施政者的全局观和管理这么巨大复杂的国家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是直来直去、非黑即白,稳定才是大局。抓住这两个字,当今所有问题都能得到答案。


user avatar   xiao-hei-73-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了,格局小了。

最开始我也在纳闷国家为什么要叫停培训机构。

后来想起一句话,让子弹飞一会儿。

然后我发现其实,很多都没说到点子上。

不是为了生育率,也不是为了那些明面上的东西。

一个政策出台绝对是立体的,所以所以我们要从多维度来看这个问题。

当叫停培训机构的时候我们看不明白,情有可原。

但是当国家开始整顿娱乐圈的时候,就该意识到到什么了。当人民日报批评996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个其实不是单对培训机构出拳的!

而是社会主义铁拳开始打向愈发猖狂的资本了!

随着资本的不断发展,一部分资本家开始忘乎所以,甚至已经忘了宪法对新中国的定义。国家不是没给过机会,前两年轰轰烈烈学宪法,就是在给资本家最后的机会,认清形势。然而,我们看到了,资本裹挟越来越严重!

资本造星圈钱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现在又把魔爪伸向科教文卫事业!这可是在触动国家根基了!任由资本发展下去,那中国的未来真的令人担忧!

所以为了我们的后代,能够继续和平稳定以及相对公平的环境下成长,国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资本发起前所未有的出击力度。

或许,在未来,回首2021年,我们会感慨,我们成为了见证历史的一代人!

————————————————————————

突然看到这么评论,有点惶恐,评论区也有人提出一些问题。我个人水平有限,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有谈及触及根基的问题,可能我当时一时兴起,没说清楚。我的理解是,资本造势现象。

现在网络上当涉及热议的时候,大家会发现,一些傻不拉几而且不是正常人三观的一些言论往往会占据热议位置。而真正理性的发言,却会引来攻击。

为什么?

这个就涉及资本造势了。

利用资本,控制舆论,裹挟民意。继而让国家在指定一些政策的时候会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干扰。这个是让人很生气的!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种经历?为什么喷子很多,现实中真的有这么多喷子吗?其实未必!

很多时候,你难道没有一种被机器人喷的感觉吗?

这就是它们的恶!

认为资本可以控制舆论,裹挟民意,无所不能!

该拾掇拾掇,整顿整顿了!

————————分割线————————————

这是我收到最多评论和点赞的回答,超感动。

当然了,我不能说我说的是对的,我只是随口一答,在评论区,也有一些不同观点。但是有些观点我真不能苟同,还有一些评论真的是不知所云。

我觉得沟通也好,交流也罢,断不可断章取义,所以对一些断章取义和装瞎的回复,我也不屏蔽,但我也不回复了。

顺便回答一下什么是我文章里的资本。

其实资本这个词真的被用坏了,不同的人对资本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专们来说一下我的回答中的资本到底是个啥概念。

其实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需要资本的介入。因为苏联模式是有问题的,过于教条导致最后经济崩溃,所以中国大胆尝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我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这个大前提条件下,适当允许资本市场的运行,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激活我们国家的经济。所以大家也看到了,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尤其入世以后经济的发展速度真的是有目共睹,在这个阶段资本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就是资本良性运营的结果!

那什么是资本?为什么现在就必须整顿资本了呢?

我个人见识也不高,我认为的资本是一种偏执的欲望。其实凡事不管是好是坏,一但偏执,就成为恶!就算一个人胸怀天下,当随着力量逐渐增强,权力被无限放大的时候,这种拯救苍生的欲望也会随着放大而成为一种偏执,对苍生反而是一种恶。

资本从诞生之日起,在其幼年时期因为条件限制,它只能不停地发展,这个发展过程确实会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姑且称之为良性资本。此时它是以个体户、企业家的形象出现在我们视野里。

但是当资本不断壮大,它就需要挣脱牢笼来反噬社会,趴在人民身上吸血。因为资本的扩张是盲目的,是不计后果的,这就是西方经济危机的根源。

而我们国家的资本扩张到一定程度,其实就变成了买办资本!大资本家已经够让人反感了,更何况是买办资本?这类资本是一种畸形的,利用国家政策或者政策漏洞盲目扩张,丝毫不考虑社会的承受力。

那必然打破社会的公平性。

就成了我们看到那种丑恶嘴脸,甚至贪婪到连那一块钱一把菜的买卖都想攥到手里,利用已有的资源,疯狂盘剥人民,收割社会财富!

如果说外国的资本还懂得对外扩张掠夺别国,那么我们国家的这类买办资本简直就是社会毒瘤!平台两头吃!吃了卖家吃买家!制造焦虑、贩卖焦虑!恨不得天下生意他一个人做了,美其名曰省去中间环节,让老百姓买到最便宜的商品,吃到最便宜的外卖!但是经济的运转是有规律的,就算真的实现了厂家到消费者这种直通,就一定是好事么?那些一级二级分销,他们是商人的同时,也是消费者。侵害他们的利益,最后导致他们没生意做,资金困难,店铺关门,小厂停工,工人失业、服务人员下岗,还要带动消费?于是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整个社会货币流通形式单一,财富不断聚集,人们购买能力变低!

这是好事儿?

所以劝一句那些精神资本家,不管你是资本家也好,无产阶级也好,企业家也好,对这种万恶的买办资本,我们应该是战友,是同志!只有将这种买办资本彻底驱逐,大家才都有盼头,经济才能以更多形式运转起来。简言之,大家才都有钱赚,才能提升生活质量!

国家正在做这件事,有问题么?

所以我说的整顿资本,我认为就是要整顿这类买办资本!经济毒瘤必须彻底铲除!

水平有限,也希望抛砖引玉,知乎大牛很多,我也期待能有大神进一步帮我答疑解惑,毕竟咱这种月薪不足五千的人最关心时事,这特么有错吗?

我觉得没错,如果人人都不关心时事,那这个社会才真的完了!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外部条件不利时,动物会少生或者绝育。


user avatar   hu-yan-luan-yu-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教育资源基本在国家手里。

所谓公立教育,是国家购买教师的劳动,以福利形式提供给全民。

政府也不推卸责任,很大方地把办学的任务担负起来了。

而另一方面,教师是没有议价权的,教师的劳动只有一个买家。


随着通识教育的覆盖率越来越高,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教育市场繁荣,教师出卖劳动力时有了更多选择。

政府要么加钱,要么眼睁睁看着公立教育水平下滑。


教培机构,就相当于你自己办了个卷烟厂一样。

拿你开刀有什么问题吗?




     

相关话题

  学霸君被曝即将倒闭,国内线上一对一是否有未来? 
  本人想学次时代建模,有没有靠谱的培训机构推荐啊? 
  如何看待国家整治培训机构? 
  三部门表示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这将为校外培训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假如我考试第一名,培训机构可以用我的信息宣传吗?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意见发布:「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北京官方称将及时公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该回应透露了哪些信息? 
  河南省多地通知:校外培训机构暂停营业什么时间开? 
  北京官方称将及时公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该回应透露了哪些信息? 
  如何看待教育部等 8 部门发文规定「企业设立的培训机构不得称大学」? 

前一个讨论
学术圈有多乱?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媒体报道加拿大运动员玛格丽特·麦克尼尔获得冠军都要加上她是中国弃婴,还说什么要帮她寻找父母?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