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会聚脉冲激光,和会聚正常的激光差不多的。而要实现30微米以内,实际上非常容易,很多普通的物镜(比如凸透镜),理论上焦距10 cm内的就可以了。
根据瑞利判据,经过透镜后光斑的偏离角度为
其中 为光的波长, 为光圈的直径,可以认为是(入射光斑的直径)和(物镜的直径)中的较小值
那么如果我们要计算最终的光斑直径的话,则是(其中 为物镜的焦距)
由此可见,激光波长越短,最终光斑越小;
物镜焦距越短,最终光斑越小;
入射光斑越大(假设入射光斑小于物镜的直径),最终光斑越小——这个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反直觉,但是这是真的。
假设你的激光为515 nm,入射光斑直径为5 mm,那么当会聚光斑直径为30微米时,计算得到的焦距为:120 mm
也就是说,此时只要焦距小于12 cm的物镜,都可以实现会聚光斑达到30微米以下。
但是这是理想情况,而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总会因为一些原因比这个值要大。常见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如下:
另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GVD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当超快激光通过光学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有不同的折射率,从而导致通过光学介质的时间不同,从而引入chirp,使得脉冲变长。
一般来说,薄透镜所引入的GVD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实验真的不想要任何的chirp的话,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2. 使用反射式物镜。在反射式物镜中,由于全是反射的过程,所以不会引入GVD。在本人发表的数篇文章中,都是使用的反射式物镜——因为我需要同时会聚两种不同波长的光。经过我的测算,我最终得到的光斑直径为2微米左右。[2][3][4][5]
关于这些光学知识,建议题主可以阅读光学课本。比如下面的这本光学原理,是玻恩与沃尔夫合著的。玻恩就是那位因为对波函数的统计诠释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