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感觉现在的西红柿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qi-ling-24-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时候的「西红柿味」,到底哪去了?


在谈及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西红柿的风味构成,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尝起来的味道,它由可溶性固形物决定。

可溶性固形物,也就是把西红柿的水分全部去掉后剩下的总固体物质里可溶于水的部分。能溶于水,也就意味着能溶解在我们舌头上被味蕾感知。甜味来自于可溶性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等;酸味来自于有机酸提供,如柠檬酸、苹果酸等;鲜味则来自于游离氨基酸。甜味、酸味和鲜味三个维度的强弱和比例,综合构成了西红柿在我们舌头上呈现的整体味道。


二是闻起来的香气,它由挥发性化合物决定。

任何水果蔬菜,闻起来都会各有各的香味,这是因为水果蔬菜中存在一些挥发性化合物,它们会不停的从蔬菜水果表面挥发到空气中,这些分子进入鼻腔,被嗅觉捕捉到,于是我们就感知到了香味,当然,有时候也可能是臭味。

人们目前从西红柿中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醇、烯、酚、醚、酯等不同种类的化合物高达 400 多种。它们的含量和比例构成了西红柿的复杂香味。

好了,现在我们了解所谓的「西红柿味」到底是怎么来的了:无非就是其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多寡和比例,糖酸比、香气物质的含量等等。



下面我们来分析,西红柿变得难吃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西红柿种植方式变了

西红柿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之后逐渐传播到各地,如今已经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品种。

80 、90 后应该还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吃到的西红柿大多是自家菜园子里种的。我还记得外婆家的菜园角落,总有那么一两株西红柿,结满了成串的果实,果实不大,每次去菜园里,看到有成熟的,可以顺手摘下来,不用洗就吃。那味道,就是记忆中的浓郁的西红柿味。



而现在,市场上卖的,绝大多数是职业农民规模化种植的西红柿,生产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

规模化种植追求更短的种植周期、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卖相,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会牺牲一些口味。当然,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整体而言比过去的靠天吃饭强很多,只要愿意用一些科学手段,比如调整光照、肥料等,也可以从种植技术层面达到改良口味的效果。然而,出于经济效益的原因,大部分西红柿种植者不会刻意去追求口味,更不可能为了追求口味而增加种植成本。这也是上层收购标准决定的,西红柿并不像水果,尽管消费者都在抱怨西红柿变难吃了,但商人在收购西红柿时,收购标准里只有大小、外观、成熟度等,而没有口味这个选项。


原因二:西红柿品种变了

从西红柿被驯化后,全世界范围内对它的育种和改良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于是也产生了种类繁多的西红柿品种。但是,仍然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原因,长期以来,育种方向主要集中在追求产量、个头、硬度(耐储运)、抗虫害等方面,而忽略了口味。有关于西红柿遗传基因的研究显示,在西红柿的育种改良过程中,损失了一些主导口味的关键基因点位,导致现代西红柿品种中的一些风味物质含量降低,当然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好吃了。



原因三:西红柿采收提前了

西红柿的成熟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绿熟期——指果实定形,果面有光泽,由绿色变为白绿色,种子已长大,周围呈胶状。

变色期——由绿熟到红熟的过渡期,果脐周围出现黄色或淡红晕斑,果实着红面不到 1/10 。

红熟前期——一至三成红熟,果实着红面 1/10 ~ 3/10 。

红熟中期——四至六成熟,果实着红面 4/10 ~ 6/10 。

红熟后期——七至十成红熟,果实着红面 7/10 ~ 10/10 。

不同的阶段,西红柿中风味物质的积累也不同,只有到达红熟后期时,西红柿中各项风味物质的积累才会到达顶点,达到它的「最佳赏味期」。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采收后上市的时间来决定果子的采收期。如果是当天现摘现卖的果实,要在红熟后期采摘;隔 1 天上市的果实,要在红熟中期采收;超过 2 天的,要在红熟前期或者变色期采收;而超过 5 天才会出售的,就要在绿熟期采收了。我们在超市买到的大多数西红柿,都在绿熟期就采收了,如果你见过原产地西红柿收购的情景,会发现收购时的西红柿都是绿色的,最多到达泛白的变色期,而很少是红色。



原因四:西红柿储存时间变长了

西红柿的采收提前了,相匹配的是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变长。现代农业以及物流的发展,可以让生鲜农产品南北互通,甚至远销海外。但这是有代价的 —— 本身在绿熟期采收的西红柿,自身积累的风味物质就不多,虽然在储存过程中,西红柿慢慢会自己成熟,产生化学物质的转变以及外观的改变,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糖,果肉变甜、变软,表皮颜色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最终达到适合出售的状态。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伴随着一些风味物质的流失,流失最多的是挥发性化合物,从采收之后它们就一直在挥发,当到达我们手里时,西红柿的香气已经所剩无几。



以上就是西红柿变难吃的大概原因,好在现在人们已经发现这个问题,育种专家和商人们也在着手改进了,相信很快,(只要多花钱)我们就能吃到更浓郁的西红柿了~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两个原因:品种和栽培。


品种上,现在的番茄大部分是硬皮番茄,耐运输,不容易在装车、卸车、转运的过程中破皮损坏。一般来说硬皮番茄为了追求运输性能,是对口感有所妥协的。注意是硬皮,并不是“厚皮”,你说的那种“有番茄味”的番茄皮实际上要厚一点。


栽培上,分为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情况。大棚番茄很难授粉,很多都是点花出果的,用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在花柄刷一下,不需要授粉也会结果,这样口感当然会差一点。露地番茄有昆虫授粉,有风媒授粉,情况好得多,但是为了产量偶尔也有点花的。


番茄的田间管理讲究很多,一般的无限生长型番茄在2米株高要掐尖,使其不再长高,营养全部供应花、果,这时候就会大量开花。以前还有疏花一说,把一部分花剪掉保证果子都长得大,现在都不这么干了,而是大量冲施氮肥。我国氮肥价格长期走低,现在农民也舍得下氮肥,这个时间大量氮肥直接冲施到番茄根部,产量相当惊人,几乎每一朵花都会结果,亩产达到80000斤以上是有可能的,一般都能达到60000斤,差一点40000斤还是有保证的。


整个番茄栽培,从育苗育秧开始就不是传统的方式了。


育苗一般是营养钵营养土,根系发育很漂亮,移栽轻松,番茄没有缓冲适应期,移栽了立刻就能开始长。我见过移栽2周就开始开花的,还不得不剪掉花保证苗长高。


育秧也不是传统方法,嫁接秒居多,直播苗越来越少,前期一个月时间就放开让它长苗,一直到1.8米到2米。这个高度主要是取决于大棚高度和管理方便性,太高了不好弄,实际上要是大棚足够高,用轨道滑车管理,4米以上的苗高都是可以的,荷兰的文络温室产量那么惊人其实主要就是这个原因。我国主要考虑大棚类型不一样,滑车轨道价格贵,一般不追求极限产量。


苗长到位就把苗顶端掐断,这时候一般配合一些化学措施,例如矮壮素改变植物激素分泌,使其失去顶端优势,花一下子就爆炸性开出来了。


最后授粉、点花,现在也有大棚内放熊峰授粉的,大部分还是点花,果子挂出来立刻大量追氮肥保住果子。


这样你才能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吃到番茄




你在抱怨番茄没有番茄味,但是,有番茄味的番茄你却不会买,种那种番茄,农民只有亏死。


我自己培育过一种非常好吃的番茄,味道浓厚,很甜很甜,不慎弄破了皮流出来的汁液跟浓糖水一样粘手。

上面4个是特培甜番茄,下面两个是你菜市场买的那种普通番茄。


就这么看就知道区别,成熟度高很多,这种番茄根本不可能长途运输,皮很容易破掉,损耗非常大。果子也小很多,因为结果期根本不施化肥而是腐熟有机肥,果子不会快速长大,果期很长。


这种番茄大棚里面一年最多出两批,每批10000斤产量顶天了;普通番茄一年出3批到4批,每批60000斤。普通番茄年产量是这种番茄的10倍以上。


普通番茄售价(批发价)1.8元左右,简单估算一下这种番茄,卖不到20元铁定亏本。实际上远远不止,我测算,至少要卖25元/斤才有可能赚钱。


题主你买不买


你买,别人、大爷大妈、普罗大众买不买?


我告诉你没人买的,不可能有人买账,这种番茄确实很好吃,比你小时候吃的一点都不差,但是你要弄到市场上去不会有人买账的,性能没有肉眼可见的提升,价格翻了10倍,市场本身是不可能接受的。我也弄过非常漂亮的包装,放在精品水果蔬菜区试卖过,还有试吃,最终全部送人了事,算是赢了个口碑。


现在就是这样,你不服气没用,指望着农民赔了血本给你种“小时候的味道”,农民又不是傻子。




宏观的讲,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还是960万,你小时候养活10亿人口,吃得苦哈哈惨兮兮的;现在养活14亿人口,还得有鱼有肉寒冬腊月蔬菜敞开供应,不付出代价有可能实现吗


这个代价,有一部分就是口感。


另一部分就是农民工资长期低迷。


保口感保不住产量,这是必然的,追求产量才能养活更多人,只能牺牲口感。


你别看番茄产量高,实际上也不怎么赚钱。普通番茄一年搞得好一亩地能收18万斤,一斤地头批发1.5元算是很给力了,也不过27万元。但是这是成本冲出来的,成本非常高,首先一个满足无限生长型番茄需要的大棚,至少棚高4.5米以上,钢结构,承重至少设计到80吨以上,还得抗雪载、风载,保温、降温,通风、滴灌,成本价一亩地是28万元以上,好用的32万一亩很正常。


一年育一批次嫁接苗,育成壮苗,成本一亩3万左右。


化肥、农药、机械、地膜、请人放熊蜂这些一起算,5万。


人力是主要成本,这种番茄,大棚里面一个工人最多管理一亩,一个月工资低于6000人家根本不给你干,我去建筑工地搬砖不好么?大棚里又热又累我凭什么?一年7.2万人力资源成本少不了。


算下来,你能赚个鸟毛,这还是不出事的情况下,爆发一次灰霉病你就等着血本无归吧。




所以干什么都不能脱离市场、脱离现实,你要不尊重市场不尊重现实,你连“看起来像是番茄却没有番茄味儿”的东西你都吃不到。


要实在想吃味道浓郁的番茄,我建议你自己种,种番茄其实不难,自己在家也能弄,就一个花盆的事情。你想让它结成什么味道都行,毕竟就那么几株,很好操作的,自己琢磨一下就行了。


但是你肯定弄不好,我见过无数想自己弄的,没一个真的能弄好。


这还是小批量,大批量规模化栽培那是另一回事。


我强烈建议你自己种几盆来吃,各种教程网上多得是,你最后一定会忘掉“小时候的味道”,老老实实去菜市场买的。


user avatar   li-yi-20-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7年1月2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刊登的封面文章,就阐明了西红柿变得难吃的原因。


一个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对比了近400个品种的西红柿后,找到了现在西红柿不好吃的根源:与传统品种相比,现代品种共有13种风味相关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显著降低。

西红柿里的挥发物虽然含量很少,但是它们对西红柿的味道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证明,人类对多种口味的感知其实大部分来源于鼻子而非嘴巴,人类在吃西红柿的时候,西红柿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会释放出来,嗅觉系统将其送入能感知味道的区域,与味觉、触感、温度等综合,最终产生味道。


所以,可以说挥发物通过嗅觉左右着人们对风味的判断。


而挥发性物质之所以会减少,完全是由于人类自己的选择,在现代育种过程中过于注重产量、外观等商品品质,却导致了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最终西红柿变得越来越难吃。


总结起来以下三点原因:

1、因为与风味相关的挥发性物质含量降低,现在的西红柿确实变得难吃了。

2、过去这些年,人类选育西红柿的标准是耐贮存、个头大、品相好,并没有看重口味。

3、西红柿提前采摘、冷链运输以及冰箱冷藏,也都影响了西红柿的口感。


另外补充一个冷知识:

中国的西红柿年产量连年排名全球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三成以上,排在第二三四位的印度、美国和土耳其加在一起,才刚刚能和中国打个平手。

作为一个番茄出口大省、全球三大核心产区之一,新疆番茄的产量占全球的1/4。

要知道,新疆番茄的番茄红素是欧洲产品的两三倍,尤其是对于番茄膏、番茄酱需求量比较大的欧洲,每年的进口量都是数一数二的。

新疆番茄有多牛?纪录片《航拍中国》中早就提到过了——“全球每4瓶番茄酱中就有1瓶来自新疆。”

据《中国日报》英文网站2019年7月介绍,新疆番茄产业兴起于1978年,种植面积已达533平方公里。相关企业一年能加工380万吨番茄,这里番茄制品的年产量超过了6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世界番茄贸易额的25%。

2019年新疆获得出口备案资格的番茄制品企业为116家,年生产加工能力突破160万吨,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近几年,番茄酱年出口额均在5亿美元以上。番茄制品的出口已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

仅是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生产加工规模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着。而如今,无论从栽种、采收、加工、升级,更是有着一套专业的机械化生产模式。




user avatar   wendaoban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问题,一下就把我拉回30年前光着屁股偷领居家绿色西红柿的童年时光。

西红柿还没长熟,就被我们偷吃了。

现在的西红柿,在科技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后,越来越多新品种琳琅满目让我们目不暇接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也出现越来越多杂交西红柿,你不知道它是西红柿,还是番茄。

很多西红柿种植,都以为追求产量和外观,去忽视了口感。

到现在,也只有在乡下吃一两颗农家肥浇灌长大的西红柿,才能找回一点儿时的口感。

当然,现在去乡下,也不用偷。更加不用光着屁股就能吃到曾经领居家的西红柿。

特别是切几个西红柿凉拌,加点糖,真的是美味佳肴,酸甜可口。

不说了,偷西红柿去。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鲍威尔终于承认了通胀可能不是暂时状况,但紧接着拜登又抛出了一个新提法:通胀已经见顶了。那么参照历史,接下来的话术我们都可以猜到了:

1,房价没涨。

2,房价确实涨了,但是是暂时的。很快就会降下去。

3,房价上涨不是暂时的,但房价的涨幅应该正在见顶。(we are here)

4,房价虽然还在上涨,但涨幅的增加速度正在减慢。

5,虽然房价上涨的越来越快,但房价上涨的势头正在被遏制。


user avatar   shui-mo-qing-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user avatar   qi-bei-bu-yi-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山东男人,180,抢答一波。

这又是一个挑动南北对立的问题,估计和那位说北方男人太高,作为劳动力不适合工业制造业经济发展的神贴一个作者。

什么时候身高成优越感了?

什么时候月匈大就成优越感了?

个体差异而已。

找对象又不是80年代集市上挑牲口,得看肩高,看牙口。

都2021年了,一个男人要是靠个头产生优越感,说明这个人基本就是个草包,长那么高个头白瞎了。

有的喜欢肤白貌美大长腿。

有的喜欢36D,锥子脸,水蛇腰。

有的喜欢小鸟依人,有的御姐控萝莉控,

还有的非得娶处女,还有的硕士以下学历不考虑。

但真没见几个执着于女孩子身高的,150—180的女孩子,我身边的北方男人都娶过。

另外,不是每个北方男人都高大魁梧,有40%的175以下。这种身高对于150—170的女士,都不算什么身高优势的。何况南方女士也有50%以上是身高高于160的。

男人最重要的是品行,修养,能力,责任感,而不是多大块头,毕竟现在农业也机械化了,重体力劳动,耐力劳动,已经占比极地了,高大魁梧,威猛彪悍,只具有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

治安越来越好的今天,都市里面也不需要一个巨石强森一样的肌肉男来给予女士们安全感。

女人们也不用想太多,男人喜欢你,爱上你,想和你结婚,不会因为你个头矮点,罩杯小一个号而犹豫。

最后,这种南北对立的话题,就谈谈GDP房价和产业领域就行了。扯到男女身上,简直就是人为的撕裂。


user avatar   hu-chu-c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

没想到这么多人赞,正好今天新图解禁了,更新一下,再统一回答一些问题

这是新图,这次时间紧,用了不到一个月,品质要求比之前高所以还挺累的,而且试了一下手绘鱼眼透视

然后回答一些问题

关于为什么我可以有这么宽松的时间,其一是项目组给的时间本来就挺多的,其二是我又跟他们说我要时间充裕一些的活,so

关于我为什么一天只工作三四个小时,因为我不想把时间都放在工作图上,我还想画自己的练习来更快进步,也还想享受生活,而且我本身身体不太好,也想养一养

关于我一天三四个小时够不够吃饭,够吧,一个月一张图也勉强过五位数了,而且我是北京本地人,省去租房的钱,不仅够吃饭,还够买点乐高玩玩

以下原答案

—————————————————————

别人不知道,说我自己吧,我一般一张商业插图,单人的画二十几天,多人的画一个月,每天画三四个小时,品质如下





我属于越画越慢,现在一个月都要打不住了,主要是为了提高品质

至于你问怎么提升速度,答案很简单,画的更准,不来回改,速度就提升了

但是这是靠练习精度和水平得到的能力,不是单纯想着提升速度可以达成的

还有一点就是提升速度会让你进入舒适区,而进入舒适区会妨碍探索和进步的速度,所以不建议新人太在意速度,对于画师来说水平才是关键,速度只是挣钱的时候锦上添花而已

垃圾生产的再快也还是垃圾,金子淘十年也还是金子


user avatar   sun-tao-17-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相关话题

  有哪些食物被误认为是纯天然食物而实际上却是加工食物? 
  有哪些看似「黑暗料理」,实则好吃到抖腿的食物? 
  你做过的最难做的一道菜是什么? 
  美国上学,学校给了一小块地,应该种些什么好? 
  如何做好一顿用茄子为食材的好菜? 
  包菜是如何进化成今天这样的? 
  春节有什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美食? 
  有哪些好吃而且有名的甜点? 
  中国哪里的石榴最好吃? 
  中国哪里的石榴最好吃? 

前一个讨论
好律师牛逼在哪里?
下一个讨论
操场埋尸案被害人家属将起诉《操场》电影片方,能够获得支持吗?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