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大吃一惊:原来1949年前工资这么高》一文的准确性? 第1页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的

上海市当年有一个历时多年的社会调查,调查范围遍及多个行业的数万职工。

我以前写过,按照大米,猪肉、食用油、糖这些东西的价格折算。30年代一个银元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0元-70元。

当时普通男工大约是一个月1300元人民币,但是当时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星期日,工人劳动时间很长,折合到小时工资很低。

当时男女工差异是很大的,女工大约是800-900元,童工比较惨600元。

30银元属于男工里面的很高的工资了。张金宝那个30多元疑似不是银元,而是纸币。汉口工资不会比上海高那么多。

补充,我正八经的去查了一下武汉的纺织厂工资,当年武汉的工资还真不比上海低。只是张金宝个人不一般。她所在的武汉一厂平均工资是12.9元(男工,女工平均),她拿到14元超过平均水平是相当不容易的。

后来的30元,应该是她跳槽去泰安纱厂当工头才拿到的,这个在工头里面也是高工资了。当时裕华的工头是20元。张金宝的30元相当于现在的小主管中的高工资,不具备普遍性。

原文纺织女工拿30个大洋,类似于现在说码农一年拿50万一样,把华为小主管的工资当所有码农的工资。

这样算美国平均家庭收入才5万多美元。这种写法就是说中国码农超过美国一家人赚的钱。属于以偏概全。



当时的印刷业需要工人有文化,算高收入,最低的月收入也有38元,最高的(加年终奖)达到73元。算现在要4000-5000元了。收入只相当于今天富士康普工的加班工资,但是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华为码农吧。

科长30元是扯淡!

民国工资根据《民国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蒋介石这个级别的能拿到800元大洋的月薪,折合人民币48000元。市长级别的也有300-400大洋,相当于18000元到24000元。一等科员这种中低等公务员有140-180元,收入也不低,最低等的办事员收入在60元左右。

当年公务员是金饭碗。折合购买力过来,不过是3000-4000元的水平,但是从相对地为看,办事员都比工人中的金领多,放到现在就是科员拿30万的水平,TG公务员待遇其实是不如民国的。

巡警工资低是真的,当年的巡警和今天的警察是两个概念,属于末流职业,参考老舍的《我这一辈子》,但是当年的警察是有不小外快的。

至于实习医生的8块银元,购买力不过500元左右,比女工工资还低,不知道他底气从哪来的。

当年的高收入除了政府高官,还有大学教授,知识分子。高晓松他老爷这个级别的动辄就是300-500大洋。可能与封建传统有关。文人待遇很高。这个级别很爽,因为当年保姆,厨师都很便宜(保姆管吃住一个月给3-5元零花就可以),去馆子吃饭也便宜。当年能当工人的少,能当保姆的多,和今天形势完全不一样。

当时上海的房价不便宜,租房租一大间要20-30个银元,亭子间(楼梯下面的小房间)也要10个银元。单身男工女工都是租不起的。一家人住一大间是正常的。

吃饭也有统计,大米白面还是能吃饱的,鱼肉就很少了。燃料,水电都是钱,夫妻两人一家月收入40元,一年基本剩不下钱。如果孩子多,再有老人一起住,那就很苦了,大米白面都是问题。

这个样本是民国最好的时候——无战乱的黄金10年,最富裕的城市——上海的生活水平,其他城市要差一些,农村就更惨了。

就是说民国1949年前平民生活水平的高峰,就是上面的水平,两口之家没孩子,大米白面能吃饱,一家人能租住一个几平方的房子,一年没有余钱。穷的有多惨你就想吧。

革命真不是吃饱了撑的。


user avatar   douzishu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仿写一段哈,别打我:


大吃一惊:原来八十年代最幸福!

八十年代时,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真的买不起东西吗?真的有很多人辍学吗?他们不幸福吗?刚好我手边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早年工人的回忆录,一位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副部级)挖矿专业毕业的学生董秋迪,另一位是一所排名第一的医科大学毕业的周泽欲,通过他们的见闻,可看出当时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水深火热!

兖州煤矿工人一月150元人民币

董秋迪后来曾担任兖州煤矿工人代表,在1980年的时候,他被分配到兖州煤矿来做煤矿工人。一个月后,“领到了半个月的工资——30块钱,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矿上扣下来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一个月居然能赚60块钱,可以勉强养家糊口了。”第二年,董秋迪成了熟练工,月薪达到了150元,“这样,我给家里寄了五十,给她寄了五十,自己留五十,我开始有了一点积蓄。

或许不能淡化“贫困年代”“比较艰苦”的说法,可是底层工人竟然一月150元的工资,怎么解释呢?

又或许,会有人问,150元有多少?多吗?我们看周泽欲先生的回忆录,他在上医学专科学校时,同时在课余时间在省立灌肠医院当学徒。胡老先生给他定一月30块钱,后来见他很能干,很聪慧,就给他提了10块钱,一月给他40块。

四十块啊!想都没想到!我拿了钱,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可见,周泽欲一月拿三四十块钱,就已经能令他非常得意了。而与此同时,中国最发达的上海市,公安骨干巡警月薪才只有74元!而干部们,也只有100元的固定工资。一个底层工人,工资竟然是干警工资的两倍,比干部工资还高,着实有趣。《八十年代生活史》还披露: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是90元而已。可见,底层公人拿150元的工资,这个数目是很高的。

八十年代物价便宜

而在当时,物价低廉:

大米 0.12元/斤
大白菜 0.02元/斤
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 140元
看病 0.98元/次

其他城市,大抵如此。

80年代的北京,几块钱可买十斤好猪肉,吃一份饭才几角钱,农村小麦一斤才0.143元!这都是活生生,现实的例子。到现在,竟然还有人说,八十年代的人穷、困、潦、倒。当我们知道一个底层工人一月竟有150元工资的时候,还会认为“以前老百姓生活不好,很多学生初中辍学去打工”吗?那只不过是某些人拙劣的谎言罢了。

全民富裕

八十年代老百姓的富裕生活,不是偶然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譬如:某孙姓农民,在榆林的艽野开办了一个砖瓦窑,一月竟有数千元的收益;同样出身在双水村的双职工家庭,他们一个在县城当教师,一个是卡车司机,再底层不过,月收入竟在400元以上,等于现在的4万元人民币;乡村小学教师、医护人员、搬砖工,月薪50元,等于现在的5000元,足以养家糊口,受人尊敬。再说在供销社卖商品的普通营业员,他们的月薪是140元,等于现在的1.4万元。联系当时的物价,你就会知道大家的生活有多轻松。

就这,居然还有人说那时候,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底层百姓,生活穷困潦倒。呵呵,一个严肃的问题是:如果真的穷困潦倒,何至于一个小小的售货员,就受人尊重呢!?


参考文献:

周泽欲.我的岁月[J].中国史,1998,(3):167-173.

董秋迪.秋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B].现当代文学,2003,(1):32

富察大豆.吃乎是吃乎知乎是知乎的差异化研究[D].Blueshit University,2015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bei-feng-20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看过原书胡扯八道的结果,我很多年之前就写过的东西,贴过来。其中作为基准的物价有所变动,我也就不逐一修改了。

《真实》一文描写:

南昌起义前后,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刚好我手边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共早期革命家的回忆录,一位是张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可看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水深火热
武汉的纺织女工一月30多块大洋

这两本回忆录对大革命时代的记述,主要是工人运动,那我们便沿着他们的记述往下看吧:张金保曾经担任过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她从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七块大洋,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或许是不能淡化万恶的旧社会,否则怎么要起来闹革命呢?所以张金保才这样说“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

哦,工资是30多块,我们来看看物价:
《真实》一文作者引述的米价

而在当时,物价低廉: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 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二号梗米1石14元

我找到的北京米价

《北京地方志》>> “物价志”: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直奉军阀再次开战。10月,吴佩孚军溃败,北京地区百物腾贵,面粉每百斤价格达银洋8.27元。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北京市1月面粉价格每百斤银元8.4元,3月涨至8.7元,6月涨到9.3元。

上海米价(上海价格志 >> 第一章农副产品价格):
民国15年苏浙旱灾,更因北洋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孙传芳和张宗昌先后在上海附近混战,导致米价扶摇直上。8月,曾高达每石17.85元。
民国16~17年逢丰收,米价分别降到14.77元和11.17元。民国16年发生蝗灾,秋后米价回升。
民国18年11月开始,每石粳米超过15元。民国19年4~5月,粮价继续上涨,最高达到24元,引起社会不安。

下面问题来了,北京的粮价一目了然,上海的价格又如何,一石折合多少市斤呢?
《真实》作者指出【原文中的"石",应为156斤】这是对的,因为清代【南方大米一百升,其重为百六十斤】杨绛先生也在《阿菊闯祸》一文中说:一石是160斤。

换算一下:27年上海米价约为14/160*100=8.75元/百斤和同期北京米价基本相同。

那么张金保的工钱(30块大洋)如果在上海大概能买到多少大米呢 30/8.75*100=343斤 14块大洋可以买160斤大米,看起来很鼓舞啊。

折算成人民币呢?

《上海市场大米批零价格稳中略有涨跌》2009-8-19
8月18日,上海粮油零售市场价格行情,其中:10kg小包装粳米(普通)为35.66元/袋;散装粳米(普通)为3.29元/公斤

以大米折算的话,张金宝的工资(30块)约为343/2*3.29=564元人民币 (14块)约为263元人民币。
用同样的方法以猪肉折算:
《真实》作者说【猪肉1斤0.28元】看了一下应该是批发价(注意,批发和零售价格相差很多哦):
上海价格志 >> 第一章农副产品价格>> 1928~1949年(1~5月)鲜猪肉批发价格(年度平均价)
1928年35.39元/50公斤
1929年28.60元/50公斤
1930年29.82元/50公斤

09年8月27日批发市场 大宗价(元/公斤)
上海曹安批发市场 猪肉16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猪肉 15.45

折算一下30/0.28*16/2=857元人民币


张金保用420元人民币(14块)“勉强糊口”是很客气的说法了,不像作者心理阴暗。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上海的物价和武汉的能一样吗,上海的工人收入又是多少呢?

我们去考察一下民国上海工人的收入,看看张金保所在的行业是什么情形……


民国16~25年(1927~1936年)名义工资:这一时期工人工资总的水平要高于民国16年(1927年)以前,每日工资大致为0.5~0.6元,每月工资大致为14~15元。其中印刷、造船、机器、丝织工人每月工资较高,一般都在20元以上;缫丝、火柴、棉纺工人每月工资较低,一般都在12元以下。(上海工运志 >> 第四篇工资生活与福利 >> 第二章工资水平)

照这个说法,大家的收入也就是400多块人民币,这个收入在现在的上海生活,大家觉得如何?

再具体点,看看《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美) 裴宜理是怎么记述的:

英美烟公司不同部门工人的劳动条件是相差很大的。1926年,机器间技工(修理全厂机械设备)的平均月工资为30元以上,卷烟部操作工是20元以上,而包装部(工人数量68%)的女工平均是13元,烟叶部(15%)的女工则平均每月只有10元多一点。男工一星期有50一100支香烟的补贴,女工一年50支。P192-196

缫丝业绝大多数缎丝厂每张机子雇用2到4人,每个大缥丝厂拥有的工人数在500至1000间。妇女和童工占了被雇用者的95%。厂主大多为江南籍资本家。P235

上海丝织工人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些幸运者占据着技术岗位,薪水高,人们往往称之为贵族工人。20世纪20年代,世界经济给丝织业带来了繁荣,但是几年后,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恐慌,1931年全国的大水灾,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的沦陷,1932年中日之间在上海发生的冲突,丝织业在这连续不断的惊涛骇浪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前景暗淡。大部分的小厂确实经不起这许多袭击而关门了,成千上万的熟练织工被迫失业。P249-250

上海每小时工资收入1932年
丝织业 0.112
棉纺业 0.044
缫丝业 0.034
上海每小时工资收入1930-34年
丝织业 0.096 0.091 0.112 0.104 0.087
缫丝业 0.044 0.041 0.034 0.038 0.029(这些数字没提是男工、女工还是均值)
p262

算一下,一个“贵族工人”拿到30块的话每月要工作多久?30/0.112=268个小时,也就是说上海滩“幸运”的“张金保”们每天干10个小时,每月干上27天就能得到900元人民币的工资了。如果你不幸去了缫丝厂、棉纺厂、或者卷烟厂,同样的工作时间,你的工资就仅有300来块人民币了。

300块人民币,再加上家庭,在上海生活算不算水深火热呢?

但《真实》一文作者说这种生活很不错,因为:

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首先当时的陈存则不是见习医生,而是学生,这个区别至关重要。

【原文】【我在中医专门学校读书的时节】,呵呵,陈同学还没有独立呢。
【原文】【每月由四伯父给我零用钱二元,包括鞋袜及膳费车费。那时一顿午餐,吃得省俭一些是铜元八枚,要是吃得丰富一些,要小洋二洋。】
事实上就算是伯父给的这二元,也仅够每天吃个中午饭罢了。如若每顿都“吃的丰富些”,只能吃10顿哦。至于其他伙食,住宿等等杂用显然不用陈同学自己掏钱。

【原文】到重点了 【我虽然每月只得薪金八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气概为之一壮。内心有说不出的快乐,外表上也觉得飘飘然,因为当时八块钱是有很多东西可买的,我除了添置衣衫鞋袜之外,还陪母亲和弟妹上菜馆去吃了一餐。记得那时的“和菜”,四菜一汤是一块钱。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余五块钱。】补充一句薪金8元是陈同学打工所得,不是做医生而是【为丁福保先生做抄写和剪贴工作】,

看原文,陈同学用4个“银元”(8+2-1-5)就能过一个月了。
《真实》作者没算上四伯给的两元,和请客花去的一元,以至于后文反复说“3元过1个月,3元过一个月”挺好玩的。
这位陈同学,要是在社会上混,用120块人民币“吃过用过”一个月还能气概为之一壮,那真是很厉害啊。“外表飘飘然”倒是很有可能,那是饿的。事实上他是不指着这几个小钱活着的。

综上:陈先生描述的仅仅是学生时代自己花零钱,买中午饭的经过,哪能和居家过日子相比。不过《真实》一文的作者也就当真了。并且成为了他全篇立论的基础——3元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快快活活过一个月。要照这么折算,“张金保”们的生活还真是很快乐,不过现实远非如此。

《真实》一文还这么描述物价:

《银元时代生活史》也有类似记载:二十年代的上海,大米1担3到4个银元,老刀牌烟一包3个铜板,剃头8个铜板,绍兴酒1斤1角钱,臭豆腐干1 个铜板买两块。拿了1块钱稿酬,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茶资8个铜板,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也才花去20多个铜板。《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则提到:1929年,每块银元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

大米1担3到4个银元

——《真实》前文不说是【物价低廉二号梗米1石14元】么?在这里1担不等于1石(dan)么?


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茶资8个铜板,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也才花去20多个铜板。

哎呦,26年陈先生一个学生【吃得省俭一些是铜元八枚】这六七位同学吃的想来十分节省。


至于鸡蛋《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是这么说的:
【原文】【以主要食物的价格计算:1930—1936年大米每石10圆左右(当时1石=160市斤),合每斤6.2分钱,猪肉每斤2角钱,白糖每斤1角钱,食盐每斤2—5分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鸡蛋每斤2角钱。】乘以30换算一下,6块钱一斤呢,不便宜。顺便提一句【猪肉每斤2角钱】是35年历史最低价(而且得去批发),之前没有这么便宜,以后也再也没有了。

有意思的是《文化人》的作者和我估算的银圆价值相同【1928年以后的十年内,中国的银圆、国币和法币比较坚挺,只在1937—1938年间物价水平(受抗日战争影响)有轻微的上涨,但仍保持基本稳定。所以30年代的经济情况便于用同一的物价、币值标准来和现在作比较。以生活必需品、日用品的实际购买力估算,1930—1936年银圆(或国币)1圆,约相当于今人民币30元左右。】

《真实》一文又说:


包惠僧是湖北黄冈人,参与领导过二七大罢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北洋军阀“用一套福利设施的办法笼络员司、麻痹工人,在交通部内设有铁路员工福利委员会及职工教育委员会,在铁路上也组织了一个员工联谊会,福利机构遍布在各段各厂各站,大的车站,都设有扶轮学校,主办中小学教育,专收员工子弟,一律免费,每年年终发双薪,季节发奖金,这些小恩小惠从局长员司到工匠为限,小工却沾不到边。”

“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多元,工龄长、技术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于小工和临时工,那就苦极了,从八九元到十一、二元不等,工作的时间除正规的十小时而外,还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

“工匠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与一般政府机关的中下级职员差不多,比人力车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高得多。小工的工作情况与生活情况就比较苦,他们的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工作还没有保障。”


具体的福利制度,除免费的扶轮学校外,包惠僧没有多谈,但另一本《中国近代史通鉴》则透露了一些:在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之下,京汉铁路的工人也取得一些胜利,如“每年有十五天官假休息,一年有两身工作服,六十岁退休,工资照发”。

上文其实是包惠僧和凌楚藩的对话(凌是铁路工人),谈话中专门讨论了铁路工人的“福利制度”,可不是“没有多谈”,凌楚藩是这么告知包惠僧的:“工人福利方面,也是徒有虚名……福利机构……花钱不少,所用的那些人,都是一无所长的特权阶级的私人,这些家伙营私舞弊,贪污腐化。福利费真正用到工人身上的,那是很有限的……一般的工人生活都很苦,没有心思干活”

嗯,是有这种福利,我还能提供个更狠的【武汉四局:备两艘拖轮接送女工上下班,并派警卫保护女工路途安全。】看看,多么和谐。但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工人。提供福利的是有数的几个工厂。被作者“碰巧”都挑出来了。要知道还有更牛的单位呢:
民国17年(1928年)前后邮政各类人员月薪:
类别 每月工资(元)
洋邮务长1200~1875
洋副邮务长1050~1200
华邮务长1050
华副邮务长787.50~937.50
邮务官240~690
邮务员82.50~450
邮务生35~150
拣信生21~71
邮差19~68.5

出自 上海工运志>> 第四篇工资生活与福利 >> 第二章工资水平

震了吧,邮差收入70元,牛不牛?但这些显然是塔尖人物,八卦一句,杜月笙以有邮政职工做自己“弟子”为荣。

《真实》一文又说:

综合张金保和包惠僧的记述来看,大同小异,即二十年代前期和中期,无论是铁路上还是纱厂,工资都不低;不同之处是,张金保没有谈到小工,包惠僧则多次提到。然而,即使按小工最低工资8块钱,也完全吃得饱饭。在上海当见习医生的陈存仁,同样的月薪,吃了用了,还剩下5块钱呢。包惠僧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只要3个银元,就可以在旅馆包吃包住1个月。

3个银元的神话就不要提了,估计作者又对包老爷子搞了什么春秋笔法。可怜的小工就抱着

240块人民币“被吃饱饭”了。

至于“小工”问题,嘿嘿。
我们来看一下民国期间真实的雇用方式 (上海工运志 >> 第二篇雇用制度 ):
1、学徒工制
【学徒每月的“月规钱”,20世纪30年代一般约0.4~1元,个别有二三元,这些钱大致相当理发、洗澡的费用。有些行业、企业在年终发给学徒“鞋袜钱”,无一定标准,有的第一年6元,第二年8元,第三年10元;有的第一年12元,第二年16元,第三年24元。】乐观点看,每月3元(90块人民币),刚好【吃了用了】哩。

【大隆机器厂学徒民国16年(1927年)后实行月工资制,每日为2角2分,例假、事假、病假均无工资,厂方也不供给伙食(每月自付伙食费四五元)。大百货公司学徒(练习生)通常领取工资(商业企业一般都供给职工伙食),永安公司月工资民国19、20年(1930、1931年)为4.79元、3.6元,大新公司民国27年(1938年)为2.71元。学徒如损坏东西,要照价赔偿;如患病工伤,药费自理。不少学艺契约明确规定:学徒如遇生病死亡,店方概不负责。一般学徒满师要在4年左右,5~6年以上的也不少见。】
附图:

2、养成工制
【养成工制度是一种变相的学徒制度,没有师徒关系。该制度产生于日本,“养成工”一词直接来自日文。民国11年(1922年)前后,养成工制度首先引入上海的日商纱厂。养成工主要是女性,年龄多在14~18岁。订契约的养成工不得中途退出,严禁与外界接触、同老工人来往。一些日商纱厂将养成工集中在一个车间,由东洋婆子(日本女工头)监督劳动,放工后,不许回家,集中住在工房。英华里(又叫养成里)、月华里都设有日商纱厂的养成工工房。工房区域有围墙围着,大门紧锁,门口有专人看守。养成工不能自由外出,家属不能随便探望。住在厂外工房的养成工,上下班时都由工头或包工头带着。】


3、童工(12岁以下)
【童工的工资比成年工人低得多,成年工人中的女工工资一般低于男工40%左右,童工工资最高不过为女工的70%,一般为50%左右,工时却和成年工人一样。在纱厂和其他工厂里,他们和成年工人一样干12小时一班。】



4、包身工
【20世纪20年代初,包身工制度首先在公大、内外棉、喜和等日商纱厂中实行。招工时,包工头与包身工的家属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订立“契约”,规定由包工头付给包身价银,一般为20~40元,以30元为多,有的一次付清,多数则分次付清。包身期通常为2~3年。包身工的年龄越小,包身价越低,包身期越长。】(“贵族工人”的代偿品,算算她们的月工资是多少,一月一元(30块人民币!)而已,不过包吃住,具体吃住水平可参看《包身工》一文)
再上份文书:
【凭中言明,包得大洋三十元整,以三年期满,此款按每年三月间付洋十元。自进厂之后,听凭招工员教训,不得有违。倘有走失拐带,天年不测,均归出笔人承认,与招工员无涉,如有头痛伤风,归招工员负责。三年期内,该女工添补衣服,归招工员承认。倘有停工,如数照补】

《真实》一文又说:

寻乌,太偏远了,位于闽粤赣边境的深山里,我们还是以大城市作例证吧。到1933年,上海工人的月工资一般为20元,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为400 元以上。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的月收入超过50元,达到小康水平;中级职员、工程师、中学教员、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和一般演员的家庭,月收入一二百元以上,则进入中产阶层。

——嘿,作者的标准好简单哦,在上海双职工家庭年收入400*30=12000元,两个人一个月赚1000元就算小康了?


我们来看看上海工人实际的收入与支出:


民国16~25年(1927~1936年)实际工资
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无论是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都有一定的提高。就本期而言,民国20年(1931年)以后,名义工资不断下降,直到民国25年(1936年)才有所回升,由于同时期生活费指数下降速度更要快些,因此实际工资呈上升趋势,民国22年(1933年)至顶点,指数为115.99,其后虽下降,但仍高于民国19年(1930年)。以米计算的实际工资变化情况也大致相同。上述各点从下列表格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我们已经说过了,《真实》一文作者反复陈述的“陈医生3元过一月”的故事是虚假的。作者在在此之上构筑的种种推论也就无法成立了,《真实》的作者并不真实。

上海工人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水深火热”,大家看上表就可以得知了,我不多言。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明显是脑子有坑啊……


现在的工人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工人变多了。



是,以前一个铁匠木匠啥的努力半辈子有可能可以置办自己的产业,你不会以为你活在以前就可以随便成为铁匠或者木匠了吧?


以前的工匠有门手艺那就属于中产阶层了,但是手艺并不是像今天这样有专业的就业培训机构用科学的方式教给你的啊。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因为手艺难得,才造成人才稀缺,人才稀缺导致地位提升。



其他的数字什么的都没有必要去较劲,你只要知道,无论在什么社会,你所处的阶层取决于你的稀缺性。



既然你享受着普及的教育条件,那你就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拿以前的工人和现在比,为什么不去想想既然当年工人条件那么好,为啥还有那么多人不去做?


user avatar   zil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泽东:中国佃农生活举例(1926年)

地点:湖南湘潭西乡。

时间:民国十五年。

假定事实:一个壮年勤敏佃农,租人十五亩田(一佃农力能耕种之数),附以相当之园土柴山,并茅屋一所以为住宅。此佃农父母俱亡,仅一妻一子,妻替他煮饭喂猪,子年十二三岁,替他看牛。这个佃农于其租来之十五亩田,可以全由自己一人之力耕种,不需加雇人工。因穷,田系贩耕,没有押租银可交,所以田租照本处通例要交十分之七。

第一 支出之部

(一)食粮。佃农和他的妇人每人每年吃谷七石⑴二斗,小孩吃谷三石六斗,三人共吃谷十八石。每石时价四元,共七十二元(大洋⑵,下同)。

(二)猪油。三人至少每月吃猪油一斤,一年十二斤,每斤二角五分,共三元。

(三)盐。三人至少每月二斤,一年二十四斤,每斤一角三分(铜元四百三十文),共三元一角二分。

(四)灯油。每月煤油至少一斤,一年十二斤,每斤七分(二百三十文),共八角四分。

(五)茶叶。一年至少十斤,每斤二角,共二元。

(六)工资。三十六元(此农人如不租田耕种,可往人家做工,一年可得工资三十六元,今不做工,便损失此项工资了)。

(七)种子。每亩四升,十五亩六斗,值洋二元四角。

(八)肥料。买牛浆,洋一元买二千四百斤,放一亩,十五亩共支粪钱十五元(如买猪粪,一元买二千斤,可放一亩,共十五元。如买豆子,每一石价九元,每一石毛谷田打豆三升,每亩有六石毛谷,应打豆一斗八升,每升价九分,共洋一元六角二分,十五亩共二十四元三角。如买菜枯——油菜子粕,每四十斤价一元,每斤二分五厘,每亩要打枯五十斤,价一元二角五分,十五亩共十八元七角五分。但豆与枯饼,种十五亩田之佃农无资格放)。又十五亩田须打石灰一千五百斤,每千斤价二元,共三元。二项共十八元。

(九)牛力。租牛,包秧下田(谓包犁好至秧可下田),每亩租价一元,内除人工二角四分(本来租牛人工在内,但前面假定事实不加雇外面人工,故此佃农应往他家做零工弥补此项犁田人工,而于牛力租价内将人工除去),计七角六分,十五亩共十一元四角。作十五亩田之佃农,总是自己喂了一头牛,且牛可踹粪,安得不喂?今以喂一头牛论,买一头中等牛,要费本钱四十元,依本处每元丝银百两息谷八石推算,四十元合元丝银三十两零七钱(大洋一元三角合元丝银一两),计每年息谷二石四斗五升六合,每石价四元,值洋九元八角二分四厘。

(十)农具消耗。

(1)犁二架。十五亩田,每年要用二架犁。每架毛犁弯一角。毛犁底、犁把手、犁箭三样共一角。毛货做成犁要一个木匠工,工食三角四分三厘(木匠工价一元七工,每工一角四分三厘,伙食二角)。犁头、犁(金+别)四角。上桐油半斤,一角五分(每斤三角)。一犁共一元零九分三厘。二犁共二元一角八分六厘。

(2)铁耙一架。六元,可用十年,每年六角。

(3)耙头二把。每把五斤,一元四斤,二角五分一斤,每把一元二角五分。二把二元五角。可用三年,每年八角三分三厘。

(4)锄头三把。

(a)挖锄一把。五斤,一元四斤,一斤二角五分,五斤一元二角五分。可用十年,每年须含钢一次,七分(二百三十文),十年七角。以上共一元九角五分。以十年均分,每年一角九分五厘。

(b)田锄一把。三斤半,八角七分五厘。可用五年,每年含钢一次七分(二百三十文)共含钢三角五分。五年共一元二角二分五厘。每年二角四分五厘。

(c)藁锄一把。一斤半,三角七分五厘,可用二年,每年一角八分七厘五。锄头三把,每年消耗共六角二分七厘五。

(5)打禾桶一个。木料一元,钉子、钳子一元,木匠工八个一元一角四分(每元七工),木匠八工伙食一元六角,上桐油三斤一元,挡折一床(包做五串,每元三串三百计)一元五角,共七元二角四分,可用二十年,每年三角六分二厘。

(6)箩筐六担。包做每元三担,共二元。可用二十年,每年一角。

(7)络脚六担。每担百文,共六百文,合洋一角八分,只用一年。

(8)鸢箕四担。“长携”、“钩索”各二担,每担一角,共四角。只用一年。

(9)撮箕三个。一个打禾用,一个晒谷用,一个盛米用,共值一元,可用十年,每年一角。

(10)风车一架。六元,可用六十年,每年一角。

(11)晒谷用具。谷筛子一,匀耙一,扯谷耙二,共一元五角,可用十年,每年一角五分。

(12)南盘一个。一元,用五年,每年二角。

(13)米筛二把。二元,用十年,每年二角。

(14)推子一张。二元,用四年,每年五角。

(15)碓一张。二元,用三十年,每年六分七厘。以上十五种农具,每年消耗六元六角零五厘五。

按⑶:农具之消耗固为一大项,而开办的本钱之利息乃为一更大项。十五种农具之置备共费本钱三十九元五角五分六厘,以二分月息计,每年利息九元四角九分。单农具一项已如此之巨,若将所有支出费用计算利息,当为一惊人之数,本篇均未计入。

(十一)杂用。季节庆吊通情送礼,人客来往烟酒招呼,及此外一切零星用费,每月至少一元,全年共十二元。

以上十一项共计一百六十七元三角六分五厘五。

按〔20〕:衣服一项,每年三个人至少要穿六丈布(即两匹布),布价每尺八分,共四元八角,染水、缝工在外。但普通贫农的衣服都是由女人做了穿,很少耗钱买布,故上面不列。

第二 收入之部

(一)田收。每亩年获谷(稻)四石,十五亩,共获六十石,交租四十二石(十分之七),自得十八石,每石价四元,共七十二元。

(二)喂猪。每年四十元(每月三元三角,至少有此数)。

(三)冬季或砍柴,或挑脚。一冬可寻钱二十元。

(四)工食省余。九、十、十一三个月出外砍柴挑脚,不在家里吃饭做事,应从支付项下除去这三个月一个人的伙食和工资。每月伙食二元七角四分(谷六斗二元四角,油一斤二角五分,盐十一两九分),三个月共八元二角二分。工资每月二元五角,共七元五角。二项共十五元七角二分。

以上四项共计一百四十七元七角二分。

第三 结论

收支相抵,不足一十九元六角四分五厘五。

即每年一百四十七元七角二分之收入,还须假定在下列六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

(一)绝无水、旱、风、雹、虫、病各种灾害。

(二)身体熬练,绝无妨碍工作之疾病。

(三)精明会转计(本处会转计谓会计算)。

(四)所养猪牛不病不死。

(五)冬季整晴不雨。

(六)终年勤劳,全无休息。事实上呢,六个条件具备者乃很少的,尤其是第三和第五个条件。穷苦佃农总是老实者多精明者少,在生存竞争十分剧烈之今日农村,此点关系荣枯极大;而冬天往往风雨连绵,害得穷苦农民大大减少砍柴挑脚之收入。至第一条之天然灾害,第二条之疾病,第四条之牲畜病症,都是在所难免。第六条则表示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然事实上佃农不能个个这样终年无一天休息地做苦工,稍一躲懒,亏折跟来了。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这种小部分靠正业大部分靠副业,计算起来每年亏折一长项之佃农生活,在中国现时重租制度之下,是极其普遍的。许多佃农每年尽其勤力所获之副业以与生活相挣扎,还觉得可以勉强遮敷不甚感亏折之苦者,则以工资一项全不计算之故。

(本文乃与佃农张连初君会谈之结果。)

根据《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单行本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丛书之一,一九二七年三月版)刊印。

注 释

⑴本书中的“石”和“担”,有的是容量单位,有的是重量单位,它们所表示的量各地不完全相同。这次出版时均照原文排印。

⑵本书中的“大洋”(光洋、杂洋)、“小洋”(毫洋、毛洋)、“铜元”,这三种货币之间的比值,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不完全相同。这次出版时均照原文排印。

⑶本书正文中的“按”和“注”都是毛泽东自己加的。




  

相关话题

  两岸统一后,中央会怎样安排两蒋的遗体? 
  如果满清是一个汉人政权,近代史会不会不一样? 
  为什么部分人会对国军有偏见? 
  如何正确理解先富带后富? 
  如何评价晚清重臣张之洞? 
  大清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48 年长春之围到底死了多少人,饿死百姓责任在谁? 
  中华民国是如何接手清朝全部领土的? 
  如何评价郝柏村声称「若连胜文败给柯文哲,中华民国就灭亡了」? 
  民国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的说法成不成立? 如果成立,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前一个讨论
怎么评价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点子上?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能够体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图片?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