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张文宏发文透露近况,称我国抗疫策略目前最适合我们自己,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2页

     

user avatar   ternence-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一章明确了为什么要坚决抗疫,那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走什么样的抗疫路线的问题。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社会属性怎么变化、病毒属性怎么变化,既然是传染病,其防控的关键不外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核心,所有的措施都应围绕这三个核心展开,并不断查漏补缺,与病毒比拼速度、坚韧、细节。

复盘新冠病毒传播以来各个国家的抗疫路线,不外乎以下几条路线或者其组合。

路线一:主要依赖物理抗疫的清零路线。该路线相对激进,需要严格落实三个核心措施,即通过大面积饱和式封控限制传染源流动,利用密集流调、大规模核酸测试最大限度发现传染源并切断传播路径,借助口罩的普及保护社会面易感人群。总结而言,就是在局部对病毒形成压倒性优势,从而压制并进一步消灭病毒。

路线一的执行国家,主要有中国、早期的澳洲以及部分岛国。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比如,在2020年疫情初期,中国以采取过饱和区域封控为主,及时将可能的传染源控在原地,给后方腾出手援助抢出了时间。再比如,早期澳洲,也是严格执行入境隔离政策,通过关口建立对外物理免疫屏障,对内采取各类禁令、封锁扑灭零星疫情。新西兰,先天具有隔离相对优势,也是走的清零路线。可惜的是,澳洲在2022年6月开始,病例数逐渐从个位数增长到四位数,慢慢超过抗性阈值,之后不得不放松管控措施,被动选择了另一条路线,更不幸的是,在2022年12月又遭遇了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大爆发,想要再回到路线一是难上加难了。


中国新增病例



中国新冠致死率


澳大利亚新增病例


澳大利亚新冠致死率



新西兰新增病例


新西兰新冠致死率


路线二:主要依赖医卫资源的温和路线。该路线相对温和,受制于当地基层组织、民众意愿、经济形态等非科学因素,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上并不坚决,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例如高比例高频次疫苗接种、充分医疗资源支持等方式,将疫情对整体与个体的影响控制在相对可接受的范围内。

路线二的代表国家,有西欧部分发达国家、以色列以及中后期的新加坡等国家。比如,以色列在2020年3月执行了相对严格的隔离措施,但之后均逐步放宽各项限制;通过大面积高频次推广疫苗接种,整体在短时间获得了较好的免疫屏障,新增感染、死亡均压制在相对可接受的范围,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当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下降时,疫情开始明显反弹,直到遇上免疫逃逸能力突出的奥密克戎毒株,又开始大规模疫情。

以色列新增病例


以色列新冠致死率


新加坡新增病例


新加坡新冠致死率


丹麦新增病例


丹麦新冠致死率


芬兰新增病例


芬兰新冠致死率


路线三:主要依赖自然免疫的社达路线。该路线与三个核心措施偏离度较大,政府在组织抗疫方面严重缺位,更多的是依靠血厚、部分民众组织自发行为来抵抗病毒侵袭。如果说执行路线一路线二的抗疫国家可以称为积极抗疫主体的话,那执行路线三的国家基本可以视为消极抗疫主体,这部分国家寄希望于自然感染形成抗体为主的方式形成免疫力,以此抗新冠病毒。

路线三的代表国家,有英国、美国以及印度等国家。比如,英国早在新冠疫情初期,就提出了“群体免疫”的抗疫策略。美国在疫情初期,也有诸多反智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疫情的传播扩散。相比英美而言,印度在疫情初期几乎默默无闻,但是在21年养蛊养出的Delta变异毒株在欧美开启了新一轮的肆虐。如果说印度是受制于自身资源条件不得已选择了消极抗疫路线的话,那英美等国家在经济、政府动员能力都尚可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消极抗疫路线,只能说这些国家主要群体的价值观实在是太社达了,国人着实难以理解,不予评判。

印度新增病例


印度新冠致死率


美国新增病例


美国新冠致死率


各条路线,是疫情之初各国基于本国政治、经济、科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的,不是标准答案,也没有最优解。各国抗疫方案必须参照疫情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迭代,才能找到更适合本国的方案。

从病毒演化的情况看,血清分型、免疫逃逸已经客观存在,路线二、路线三的逻辑基础开始逐步瓦解。从过去的波次来看,有着大量感染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长期存在,新毒株的出现是必然的,如果新毒株致死率升高或者其他次生影响加大,未来这些国家可能被迫面临路线转型。即使新毒株毒力、传染力、免疫逃逸能力维持过往毒株的水平,也意味着路线二、三通过自体免疫+疫苗免疫构筑的免疫屏障不再有效,陷入重复感染的恶性循环。

路线一也不是没有优化空间,从细处看,比如对一线高风险人、货的物理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口岸边检、进口渠道),对重点区域的环境检测要更深更细(污水检测、垃圾检测),对长期接触密集人流的相关人员,要纳入统一监管体系。从整体看,要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预警平台、流调平台,建立全国性的检测、预警、管控队伍。四方责任、权限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项防控措施要可执行,可追溯,界限清晰,责任明确。

下一章,谈谈代价与收益。


user avatar   eric-de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张医生的言论必须做到清晰严谨,切不可说九成正确的话,再说一成意思含糊不清甚至完全没有证据支持的话。

张医生既然占据了这个舆论地位,就要拿出与这个舆论地位相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不求像写论文一样一字一句地斟酌自己的公开发言,但也要对自己引起争议的言论或者引起争议的行为负最终的解释责任。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对自己的言论、行为,以及它们带来的影响负责,是张医生作为公众人物,作为医生,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救治组组长,甚至作为一名普通人的应尽义务,希望张医生的粉丝们周知。

至于一些混在粉丝中带节奏的,企图将张医生本身的言论问题模糊成网友阅读能力问题的,企图将张医生受质疑模糊成政治攻击的,希望你们能在美国日死亡人数再破千,多州陷入医疗紧张状态的今天,重新审视张医生过去的言论。这些言论是否有一些地方曾经给大众带来误导?是否客观上传播了对新冠的懈怠态度呢?是否有不严谨不科学之处呢?


user avatar   dav-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文宏防疫有功不假,但他同样说过很多不合时宜,容易引起误会的言语。

例如:去年疫情初,张文宏表示,中国人无需为美国疫情干着急,新冠疫情对于美国的医疗体系来说,可以从容应对。在谈到纽约被美国列为疫情“重大灾区”时称并不是病例数越多说明防控越差,相反病例数多的地方恰恰可能是因为检测越到位。比如纽约州病例数大幅度的增长,事实上跟检测到位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如果你在一个地区看到病例数很多,无需为检测担心。后来,美国疫情是个啥样大家都知道。

再例如张文宏称开展全民筛查核酸不可行,不能期待一个病例都没有。并且举例说,"假设在人口近1500万的武汉市开展全民的核酸检测,当地检测能力最高一天2万例,这样需要开展超过700天时间。这种方式效率不高,没有切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可实际呢,从5月14日零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28人,完成了武汉全民核酸检测。而且现在,一定范围的全民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了常态。

以上这些言语还可以说是疫情初,对新冠病毒和我国的防控能力不大熟悉。那今年以来,张文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要完成疫苗接种形成全民免疫好放开国门就令人难以理解了。例如张文宏表示,我国开放国门的速度还是需要尽快的,目前美国、英国等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已经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开放国门,这就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沟通与交流将会开始恢复正常,而先期开放的国家之间,一定会建立新时代背景之下较为紧密的关系,我国作为一个疫情控制得当,反应速度最快的国家,在过去一年中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速,对于我们的伤害是惨痛的,但是时代需要把握的,我们也需要尽快开发国门,将我们优秀的疫情控制成果转化为发展上的优势,面对挑战之后,当然也需要抓住机遇,因此,尽快开放国门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再例如张文宏称: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事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给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

上述言语你要说有好大问题倒也谈不上,但是非常让人舒服,总有一种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的感觉。不过放开国门是一定要坚决反对的,新冠病毒变异太厉害了,现役疫苗基本都防不了Delta传染,防重症也只对个体有用。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只要被Delta毒株感染的人一多,一定会发生医疗挤兑,死亡率就会上去,例如最近美国医疗资源又开始紧张了,这还没到冬天,才8月份呢!而且估计Delta毒株在冬季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所以现在放开国门就等于49年加入国军,即使明年欧美用肉身检验出了新冠已经流感化了,我们再放开也不迟啊。

综上,张文宏说了这么多有争议的话语,引起反驳乃至批评是完全正常的。作为一个网红专家,张文宏不可能只享受网红的好处,网红本来一言一行就是被放在放大镜下的,而且现在全球集体右转,各国民族主义高涨,如果他不注意下自己的言辞,以后会翻更大的车。

最后,我国抗疫策略不仅仅是最适合我们自己,而是适合所有国家,不适合的国家只不过是死的人不够多而已。估计再过几年,我国抗疫策略就适合全球大多数国家了!


user avatar   diskonl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相关话题

  3 月 18 日 31 省区市新增本土病例「2157+1713」,新增死亡病例 2 例,各地情况如何? 
  西安上千人因 9 位石家庄密接者被集中隔离,自费 4466 元(1月6日已免费)合理吗? 
  《暮光之城》男主罗伯特•帕丁森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新作《蝙蝠侠》停拍,如何看待近日多位明星感染新冠? 
  有哪些你觉得不好吃,又没营养,却还被人追捧的食物?为什么? 
  知乎如何看待中医将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全球医学纲要? 
  美国那种完全不喝水,只喝含糖饮料、啤酒或牛奶的人,健康会出问题吗? 
  如果你是医生,你愿意冒险去援鄂吗? 
  5 月 26 日广东新增 2 例本土确诊和 4 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防疫情况如何?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134期? 
  10 亿美元和 100 年的健康生活,你会如何选择? 

前一个讨论
中国拒收1000个集装箱的印度虾是什么原因?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最新民调「拜登支持率降至上任以来最低」?特朗普有可能重新回归吗?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