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这是书读多了看不清事实和劳资关系吗?企业捐款的目的是什么?企业捐款的目的是为了打造口碑,塑造企业正面形象,讲好品牌故事,树立一个正能量的品牌文化,这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花钱投资无形资产。企业的名声就是无形资产。
提高员工待遇是什么行为呢?增加负债。大家看待公司经营和管理问题,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就拿出资产负债表出来看,看看企业的行为到底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哪一项,你就能理解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个,不做那个。
为什么说提高员工待遇是增加负债呢?因为应发工资是属于负债表这一侧的。你给员工提高待遇,就是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的利润就少了。但是如果企业捐款,会获得好名声和曝光度,让更多人认识这个企业和其旗下的品牌,等于是打了一波广告,还赚了口碑,看似钱花出去了,但是无形资产增加了,以后是会把投出去的钱收回来的。
取消996,给骑手缴纳社保,这是以为我国在没有可以让劳动人民合理对抗企业无良行为的前提下,企业会良心发现做慈善给你交社保吗?这是装糊涂呢,还是在体制内呆太久了觉得外面的世界都很讲理,你说“请你提高我们的待遇,给我们交社保吧”,然后资本家就说“好的,明天我就取消996,给他们交社保”这样??
我也希望这么简单啊。企业如果愿意提高员工待遇,只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来自上面的压力才提高待遇,或者是不提高待遇就没人来干活,非常简单粗暴,不要认为不捐款就可以了。对于资本家来说,我就是把钱烧了拿灰糊你一脸也不会把钱给你的!凭本事赚到的钱我为什么要给你?我想怎么花是自己的自由。
外卖骑手这个行业怎么样,说实话我不了解,就研发生产制造类企业来说,也不是所有的领导或老板天生就喜欢为难工程师和工人。
两个生产同样产品,月薪同为3000的工厂,A厂让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B厂让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那B厂必然能给客户报出比A厂更低的价格,长此以往A厂要么倒闭,要么也得把让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才能生存。
因此,想取消996并不能指望个别老板大发慈悲。大环境不好,老板只要“良心发现”,厂子也只能倒闭,只有出现某种强而有力的限制,让所有的工厂每天最多只能工作8个小时,谁敢超过谁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8小时工作制才能彻底落实。
绝大部分法制国家对劳动时间的限制都是通过执行《劳动法》来实现,所以只要劳动监管部门拿出当年查计划生育的高标准去企业查《劳动法》的落实情况,或者参照《公务员法》制定《劳动法》,相信资本家就算再黑心也不敢让员工多工作一分钟。
另一方面,加班这个事很大程度上跟个人意愿高度相关,就算企业再黑心,只要劳工们都拒绝去需要加班的企业上班,企业为招人也只能减少加班。
那我们就想想看,是不是基本工资太低,房价等生活成本又太高,轻轻松松干8个小时很难维持生活,以至于就算有企业想取消996反而会被劳动者鄙视。
中国目前7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都由中小企业提供,2016年后中小企业PMI长期在枯荣线上挣扎,许多中小企业企业主也常常即是资方也是劳方,这几年各种忙碌还赚不到钱,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资本家,一旦竞争对手都不加班,他们里不少人也很想早点回家陪老婆孩子甚至再找个小三。
综上所述,在充满竞争的商业环境下,想要企业取消996并不能简单指望通过宣传和呼吁唤醒企业的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劳动法,增强基本生活保障,增强劳方话语权才是更有效的手段。
但我们想想看,同西方国家相比,现在中国的税收,土地,行政,资金,环保消防,矿产资源,工业电气哪个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如果我们的劳动者们每天还都要跟西方那些懒汉们一样下班就走,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没了优势又怎么论证编制和体制的优越性。
回到外卖骑手身上,要是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把社保都交上,还可以跑得慢一些,那北京上海送一单快递外卖不得30元-50元起步,这个价格已经是纽约东京伦敦水平,那咱们一线城市对比纽约东京伦敦的效率优势从哪而来?
因此,思来想去,姚洋院长也只能呼吁企业负起社会责任,不愿再谈及更多。
这个事情可以这样看:
增加人力成本的经常性开支,对应的风险是确定的,量化空间过小。
而变成非经常性开支,风险的概率空间就很广阔了,量化的边界跨度也就太大了,也就失去了量化的基。
企业可以考虑成立第三方的非盈利性组织,每半年度补充资本金,相当于提前预支用工的社保。然后这部分资金属性上划归于存款保证金这类属性即可。
这样就解决了量化没有基的问题,企业也有冲动去做这个事情。
既然是创业,那咱们可得按照生意的思路来。
有戏么?
有戏,这是目前短视频领域为数不多的明确方向——生活短剧。
但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凭啥是我?
内容创作领域能成的创业者有这么几种类型:
1天生英才的
这种人一下生就主动了吃某个创业方向的饭,稍微做一做就能爆发。
有人天生幽默,张嘴有梗,声音有特色,或者脸长得好看也成。
不过人群里这种比例太少,可遇不可求。
2战绩辉煌的
行业老手,打工时间很长,简历上项目案例1~2页纸都写不下的那种。
内容领域玩到后面也是工业化的军备竞赛,有些人是大厂一路打怪升级,天赋可能稍差,但是拉拢资源、做生意、攒资源能力突出。
科班出身创业,胜率一般比较高。
3市场敏感的
内容行业的特点就是变化快。
我老说追风口不好,只要是因为很多人反应速度太慢,等他们去追的时候基本只有接盘一种可能。
但是市场上确实有风口追得好的人。发现早期市场机会,迅速入局,等到差不多的时间迅速套现出手。
回头还能靠讲课开班收割一拨二茬。
这种玩法到了至高境界,是自己就能造出风口。
说了这么多,每个内容创业者都要好歹想一想自己准备靠什么成功。
想了不一定就成,不想肯定不成,稀里糊涂的赚钱,最后会凭借实力亏回来。
更重要的是进行尝试,看看自己想的到底是不是对的。
比如给自己3个月时间,拍30个视频,看看数据上支不支持自己吃这碗饭。
去年有个大三学生问我全职自媒体,说看了一些大V成长历史颇为感动。按照学习成长方法坚持了半年多。
我问他数据咋样。
每周3篇,阅读数平均没到100。
看了几篇作品,我及时地制止了他,没啥天赋、知识储备不足,多流量不敏感。
大三学生时间有限,还是准备考研更重要一些。
如果是业余爱好,那无所谓了;如果是创业,记得给自己一个止损线。
祝愿这位朋友早日能找到“为啥是我能成功”这一问题的答案。
以上,供参考
记得今年夏天在去南京的高铁上,
有一个中国人带着两个日本人坐在我后面,看起来是日企的中国员工带着日本领导出行。
他们三个(尤其是日本人)说话声音有点大,让我不自觉地就听到他们的谈话。
两个日本人会讲一些中文,口音很重,时不时遇到不会讲的词就会换成英语和中国人交流。
我记得很清楚有这么一个对话
“那个,窗外的,就是中国的乡村吗?”
————当时正好经过一片田野
“是的,这就是普通的农村。”
一片惊叹声,“看起来太好了,比日本xxxxxx(夹杂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中文,听不懂),简直和这个火车一样优秀。”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时代的风向变了,
中国不再是弱国了。
那难怪这个上古文明衰亡了
如果是便宜的离谱的,一般有这几种
1.那些截图都是一年未必能有一次,或者你永远也抢不到的捡漏价。
2.截图是P的
3.产品不是正品
4.这些产品本身只值这么多钱
如果是稍微便宜一点,一般是这样的
1.代理拿货价不同,会比自己买便宜
2.利用各种返利方式,可以拿到一些好价
3.群里人多,可以找商家团购
4.也有可能不是正品,但是用接近正品的价格销售,以次充好,这种应该不多。
另外,这个回答下面,果然都是推荐自己群的……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从1g到3g,进步都比较大,到4g移动网络已经比较成熟了,能够承载超高清视频。大家用的都很爽。
5g出来是中国第一次深度参与制定标准,但是做出来很烂,为了一丁点看不见的所谓低时延、高网速,却使用了超高频波段。但凡懂无线电原理的都知道超高频电磁波的基站覆盖会极端差,相当于WiFi的效果。为了实现还算凑合的覆盖,基站数量是4g的好几倍甚至10几倍,耗电量也是几倍。无论是固定投资还是使用成本都是天文数字。
之前2-3-4g,欧美日都是提前中国很多年开搞的,唯独5g网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怎么建。但是国内华为和一些该行业的既得利益集团煽动不动技术原理拍脑袋的官员批准推进了5g基站建设,给国家已经造成了至少数千亿的损失。
这个5g除非花几万亿甚至10几万亿,以及巨量的电费维持,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5g降频,降频就是4g效果了,就神经病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