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一谈大内氏的情况吧。
大内氏是以周防、长门两国为根据地,横跨日本的中国地区和北九州地区的西国数一数二的大势力,而且从南北朝到战国期大内氏都非常活跃。
众所周知,室町幕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非常有限,幕府有守护在京的规定,理论上所有守护大名都应常驻京都,但实际上即使应仁文明之乱以前,也只有近畿、中国的守护常驻在京,远国的守护基本在地,比如九州的大友、少二、岛津等。大内的领地恰好位于中国和远国之间,因此大内和幕府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很早就开始构建独自的领国秩序。
大内氏从大内教弘的时代就开始发布分国法,在政弘、义兴时代则是分国法制定的高潮期,逐渐奠定了战国大内氏的组织架构。
大内教弘在宽正二年(1461)制定了以山口为中心的裁判制度,事实上就是以山口为领国的首都,控制各分国。当时大内教弘实际控制的地区有
周防国六郡、长门国九郡、丰前国八郡、筑前国十一郡、安艺国东西条地区及数个岛屿、石见国一郡、肥前国一郡
战国期,大内氏的领国也基本在这个规模上下浮动。
大内氏的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位于山口的中央政厅和在各分国设置的以守护代为中心的支配机构。
负责具体政务执行的是奉行众,主要有高石氏、宇野氏、饭田氏、相良氏、门司氏、杉氏、伴田氏等组成,即是官僚,也是近臣。每天八时需要定时上班,处理政务。
在奉行众之上,有评定众,评定众由大内氏庶流陶氏、问田氏等、谱代家臣杉氏、镰仓御家人出身的内藤氏等组成,他们同时又大多兼任分国守护,是大内氏家臣中的重臣集团,也可叫做宿老。他们每个月召开六次评定会议,评议重要政务,同时大内氏的当主也会出席。
中央政务的组织架构:大内氏当主-评定众-奉行众
2. 分国支配机构:
对于分国,一般按照守护代-小守护代(郡代)的支配架构进行管理。守护代一般世袭,周防国陶氏,长门国内藤氏,丰前国伯耆守系杉氏,筑前国丰后守系杉氏,石见国问田氏。他们同时也是中央的评定众。
郡代的存在形态各分国不尽相同,筑前国的郡代大多出自周防长门的国人,丰前国的郡代则主要是守护代的被官,
另外,重要的贸易港口、商业都市博多,则直接设置代官管理,是大内氏的直辖领地。安艺东西条作为大内氏领国的最东端的飞地,也是直接设置代官管理。
到了大内义隆期,分国守护代和中央奉行众的矛盾扩大,守护代更多代表了各分国在地武士的利益,而奉行众作为大内氏的近臣,代表大内氏的利益,守护代陶晴贤和奉行众相良武任的对立就是其中的代表,为后来大内氏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参考:和田秀作「大内氏の領国支配組織と人材登用」(伊藤幸司編『大内氏の世界をさぐる』勉誠出版、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