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最近火起来的「社交牛逼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第1页

     

user avatar   xie-bo-han-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01.


郭老师被封杀后,很多人说封得好,说她是第一个通过扮丑和做出格之举赚得盆满钵满的人,或者说她是装疯卖傻第一人。





其实不是。


这些年来,我们岂能忘了凤姐的惊天言论。


“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





“他太老了,而且身高也不够。他也不可能是北大清华,更不可能是经济学专业,我不会选他(陈坤)。”





以及凤姐出道的成名作:“主要秀的是我的衣服和我的身材。”


不了解她的网友可以好好感受一下凤姐的自信。



我们又岂能忘了b哥的身体力行。


b哥在公交车上大喊:“兄弟们好,我姓马,我叫马牛逼!我敢吃屎你们谁敢吗?我就敢吃!我每天吃三斤屎,越吃越牛逼!”





b哥围着一辆跑车搞起了炫富大赏,把他累得够呛。(这个动图真的不是循环播放)





在他那些混剪视频里,充斥着各种荒诞举动,叫人看了难以理解。


我们又岂能忘了通过爆艳照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红人们。


近二十年来,中国互联网世界有太多人试图通过出格行为掀起波澜,他们一定程度上确实做到了。


可话说回来,你觉得罗玉凤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问题吗?


后来看看,无论罗玉凤还是芙蓉姐姐都是知道的,但这么说这么做他们才会有关注度。





因为从那时候起,他们就知道关注度才是利益。


所以怎么出格怎么来,怎么扮丑怎么搞。


毕竟跪着把钱赚了根本不寒碜,寒碜的是没钱。





只不过那会儿直播视频还没火,所以很多人即使想模仿也没办法。


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每个人都是传媒,每个人都能发声。


每个人离成名真的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02.


所以现在,互联网世界向我们展现出了奇葩的一面。


你会看到他们拿脸盆去食堂打饭,当然不是因为真的饭量大。





你会看到他们打扮成蒙面大盗出现在商场,当然不是打算做了最后一票后跑路。





你会看到他们坐电梯——真的是“坐”,当然不是身体有顽疾。





荒诞、奇葩、抽象,常人看了觉得尴尬,只能美其名曰:后现代行为艺术。


即使是一个网络冲浪十年以上的人都可能觉得倒胃口。





如果说,这样举动还算是调皮之举,那么有些行为实在会激怒很多人。


地铁里跳舞健身,如今已成为一种视频风格。



他们不戴口罩,动来动去,主题千篇一律——“没有社恐的人的样子”


但他们可能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


没关系,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视频获得了流量。


实际上,地铁早已成为出格行为的集中地。


上海的地铁站台,很多人等车,一个男人突然叫喊:“哈哈哈,我终于练成了六脉神剑,biu ,biu,biu……”


他专门挑人流量大的人民广场站和世纪大道站,表现如来神掌和蛤蟆功。


乘客们不得不及时退让,给他腾出表演的时间,听他那一声声的喊叫。





这样的事发生了三次以上,次次都能惊吓到人。





很多博主在视频里称这是“社交牛逼症”,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就是为了涨粉,



后来,表演意味实在越来越浓,几乎人人奔着奥斯卡影帝去的。


一个男人在街头突然嘶吼,并往自己头上浇矿泉水。





他伤心欲绝,身上穿着黑外套,脚下穿着人字拖,用几乎嘶哑的声音哭诉土味情话:


“从今往后,雨没下过,风没吹过,心这个地方你没来过。”


(下面视频里的第一个故事。)


这个男人在“啊啊啊”的长声中拿水浇头。


同时跪倒在地上,说一些从此以后两相忘的话,随后转身消失。


我实在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事,但他的个人表演太过出众,现场没有喊“1234567”,不用配音,情绪到位。


实至名归的“哥哥演技炸裂了”,但很明显也是为了涨粉。


不过更多情况下,真的没那么讲究。


复制粘贴前人的大作就行。


安峰在星巴克店里放声大喊“童年的味道”,何尝不是走着b哥/马牛逼的后路呢?





后来那些制造“自信的味道”视频的博主,又何尝不是在模仿安峰呢?





那些博主在手扶电梯上,做思考者的姿势,何尝不是重复b哥/马牛逼的自恋举动呢?





凡此种种,都是在重走大V们走过的路罢了。


出格的行为实在太多,不胜枚举。


可怕的是,在他们看来,这却是搞笑,非得让路人们和网友们不要当真。


因为这些视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社交牛逼症。





只要你拍的视频往这个框里装,好像都没什么问题,别人看不懂,似乎是别人不懂幽默。


或者是不属于“高情商群体”。



03.


于是,有了这层逻辑上的保护,更多博主没有后顾之忧,开始放飞自我,直接挑战各种底线。


一个抢吃路人食物的视频看得我血压都高了。


视频博主没有跟对方打招呼,直接拿过他们的奶茶、串串、汉堡吃了起来,末了,评价一句味道还不错。


有时候他不那么直接。


博主会先说:“你看(那边),你看”“附件有咖啡店吗”,然后趁对方不注意,就拿起他们饮料、甜筒吃了起来,尝完几口味道,扬长而去。


而那些奶茶、饮料甚至都是对方帮他举着的。


遭此一劫的当事人除了目瞪口呆以外,顶多吐槽或质问几句。



于是博主变本加厉地开展了他的偷食计划。


在食堂里,他碰到一个年轻人,对着对方的餐盘伸筷子夹菜,全程没说什么话,就是想吃人家的盘中餐。


对方几番阻止都没法让博主停止抢食。






这样的恶性抢食事件,在他的视频里实在太多。外人看了,都会觉得非常可恶。


而他给自己的借口是恶搞,好像很有趣,实际上是在用这种过分行为来涨粉。


那么请问,这样严重干扰正常人生活的“社交牛逼症”还有什么趣味可谈?


博主没被打真的得感谢对方的高素质了。


比让一两个人恶心得吃不下食物的,则是让一群人反胃的行为。


有人故意用手指碰了碰巧克力柱的,美其名曰:“真社交牛逼症,还得看我舍友”





没法理解这和人类社交氛围有什么关系,这完全是蓄意破坏食物啊。


他们倒是涨了粉,可试想一下,普通人还愿意去吃这些店的食物吗?


肆意对他人身体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还不少。


有人突然在人流量大的商场里空翻。


空翻并不顺利,博主摔了一跤,也获得了很多点赞。


但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如果踢到了别人怎么办,如果自己受伤了给商家名誉造成损伤怎么办?


反正怎么看都是一股“身体练得挺好,智慧有待提升”的感觉。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出格行为直接影响了公共秩序的行为,让人产生生理性反感。


即使如此,效果却惊人得好。


从个体来说。


某抖音博主突然帮员工拖地,突然当众做俯卧撑等行为,能让他的视频上热门。





从总体而言。


新榜数据显示,抖音上“社交牛逼”作品日均获赞一度近160万。





B站上“社交牛逼”作品日均播放量一度近70万。





把视频做得越来越出格,把视频放在“社交牛逼症”“人类社交天花板”标签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流量涌来。


然而“社交牛逼症”却远离了原初的意义——“善于社交,快速与陌生人打成一片”。





网红们则并不考虑这些,他们想尽法子做视频的初衷早已变成“为了涨粉,为了涨粉,为了涨粉”。



04.


但是这种涨粉是有害的,因为你靠出格的行为涨粉,你的粉丝就会期待你下次做更出格的行为。


你靠扮丑吸流量,那接下来也许只能成为小丑。


就像名言里说的:“哥谭市里你最狂,马戏团里你最忙。麦当劳前你站岗,扑克牌里大小王。”


于是,b哥视频出着出着,最后变成了在马桶里吃麻辣烫。





老八直播啥都敢吃,最后只能直播吃屎。





他们最后通通因为过于出格的举动,遭到反噬和封杀。


这或许就是德不配位吧,核心原因也在于网红没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现在的各种现象已经证明只有好作品才能带来长久的红火效果,说白了还是内容为王。


能带给更多人共情的内容,或悲情,被喜剧,或深刻,或简约,都是可持续的好内容。


剑走偏锋的网络出格行为,只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在这个时候,那些为了涨粉吃的苦,也都成了黄粱一梦。


到时候还会遭到普通人的花样吐槽:


“社交牛逼症和有大病的刻意模仿是两码事。”

“别把没素质说成自信…这顶多是精神病跑出去了。”

“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种好现象,彰显了普通网友手中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毕竟社会上还是正常人居多。


user avatar   shi-zun-de-miao-jian-l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姓马,我叫马牛逼,你们知道我有多牛逼吗?我敢吃屎 ,你们谁敢拉,我就敢吃,我每天吃三斤 ,越吃,越牛逼!”

——焦双喜


user avatar   an-yong-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交牛逼症的本意是在公共场合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没有社交包袱,放飞自我的行为或状态,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与社恐相反的概念,形容在社交方面不胆怯,不惧怕他人眼光的社交状态。

当我第一次听说社交牛逼症的时候,我一脸懵逼,那是什么?

直到我追根溯源,查到B哥马牛逼在公交车上公然发表吃屎言论的视频:“我叫马牛逼,你知道我有多牛逼吗,我敢吃屎,你们敢吗?我就敢吃,我每天吃三斤屎,越吃越牛逼。”

当你第一次看到类似的视频时,你有没有经历下面四种反应:

第一反应是我的天,太牛逼了(本能的惊讶);

第二反应是感慨这人不会疯了吧(理性的评判,他竟然敢做这样的事);

第三反应是怎么还想再看一遍(还有点爽的感觉);

第四反应是我想转发出去,让别人也看看(传播的欲望)。

那你到底在爽什么?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奇怪的分享欲?

我们先从视频本身开始分析。

如果B哥表现得再疯癫一点、语无伦次一点,或者视频里他的吃屎言论是在一个没什么人的地方,你大概率会把他认定为疯子或精神病,我们会感到厌恶和排斥,而不是爽。

也就是说,一个关键要素是,他的视频呈现了一种状态:一个正常人在一群人中做着与众不同的事。

这就可以用逆反理论来解释。

逆反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自由或独特性受到限制时,就会引起“事与愿违”的反从众行为,即人们会采取行动来保护他们的自由感和个人特质(Brehm & Brehm,1981) [1]

在群体中保持独特性是一件既危险又令人着迷的事。

比如,当所有人都穿了正装,只有你没穿的时候,你会感觉很有压力,甚至尴尬到想逃离;

但再换个场景,如果你发现自己跟别人撞衫的时候,一样会感到尴尬。

这是因为,当你感觉到自己的独特性受到压抑时,你就会触底反弹,产生逆反。

例如,你喜欢戴贝雷帽,当你发现周围的同事觉得好看而效仿你时,你很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换戴别的款式甚至干脆什么都不戴。

保持一定自由的需求也是一样的道理。一项对美国56个学校所做的调查表明:

达到法定饮酒年龄21岁的学生中有25%是滴酒不沾的,而21岁以下的学生中,能做到滴酒不沾的人却只有19%(Engs & Hanson, 1989)[2]

回到本文的话题,在我们当前的文化背景下,如果说从众和独特必须二选一的话,我想大部分人会选从众。

比起绽放自己,我们更容易把自己隐藏起来,伪装成跟其他人一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安全,而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

以社恐为例,害怕与人交往,害怕表达自己,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不被支持,越是这样,我们被压抑的那部分独特性就越渴望展现。

而刚刚好,社交牛逼症的始祖马牛逼,通过近乎癫狂的状态替众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逆反”。

我们不敢表现得不一样,有人敢,他还替我们承受了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并且这种异样的眼光看起来丝毫没有伤害到他,这无疑踩到了我们的爽点上。

当我们爽的时候,情绪被诱发的时候,就自然的有了分享的冲动,这就是典型的情绪社会共享理论:

Rime等人(1991)的研究发现,情绪事件发生后,人们迫切地分享情绪体验是一种普遍的倾向[3]

奇怪的分享欲就这样产生了。

这也就是社交牛逼症可以火起来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人像视频博主那样夸张,但的确也有不少人做到了“社交牛逼症”的状态,在社交上不胆怯,不惧怕他人眼光,可以充分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我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她真的很牛逼。有一回一个人到办公室找她对接工作,她热情自然的态度让所有人都以为她们两个是老熟人,事实上她跟我们一样,完全不认识那个人。

还有一次,有个特别没礼貌的男生冲到我们办公室,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对着空气跟她要隔壁房间的钥匙。

换做我,我会尽量控制情绪,保持耐性跟他说话,换做办公室另一个同事,她会直接怼回去,让气氛降至冰点。

而我的社牛同事却没有丝毫不爽,她热情洋溢的对他说,“拿钥匙对嘛,好咧,没问题”,同时一边递着钥匙,一边大声对他说,“用完记得给姐拿回来啊”,她刻意把重音放到了“姐”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那个不礼貌的人来还钥匙的时候,竟然破天荒的说,“姐,你的钥匙”。

不难发现,相比社恐,你会发现身边的社牛对负性情绪的敏感性更低。

Romero-Canyas等人(2010)的一项研究中, 给被试递增呈现从中性到愤怒表情的静态图片, 让被试判断图片的表情是中性的还是愤怒的,结果就发现那些害怕被拒绝的人会把偏中性的表情认定为愤怒的表情 [4]

可见社恐对负性情绪的敏感度更高。

相反,社牛就不会这样,他们对情绪不敏感,不太容易纠结别人不回应了怎么办、被拒绝了怎么办,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解决问题。

有人找我对接工作,那我尽量把气氛搞的好一点,有人不礼貌,那我就想办法让他们礼貌,如果我喜欢你,想追你,就立刻搭讪表白,如果被拒绝了就再另想办法。

当然,成为社牛也未必只有好处。对情绪的低敏感也很容易让他们变得隔离,很多时候觉察不到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觉察不到别人的情绪,很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

因而,无论是社恐,还是社牛;无论是保持独特性,还是保持与集体的一致性,都需要做到心理状态的平衡。

而心理状态的平衡离不开生理的平衡。心理和生理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方的状态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变化。例如,流行病学研究指出, 疼痛与抑郁有着高达 30%~50%的共病率, 且二者呈互相加重的关系(Ohayon & Schatzberg, 2010) [5]

正如社牛和社恐需要做出不同的心理平衡一样,不同人的生理平衡过程也是需要差异对待的。

但如何科学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生理平衡状态呢?维C摄入够了吗?要不要补充维B?补多少?

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中优秀的品牌汤臣倍健,致力于精准营养领域的研究。

汤臣倍健干血斑检测中心,正在研究通过干血斑进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重金属、小分子代谢物及大分子蛋白等的全自动连线检测,为实现个体营养状况的精准评估提供支持。

基于干血斑检测的精准营养干预方案是汤臣倍健在精准营养应用领域的一个研发方向。

主要是基于干血斑检测技术评估个体维生素营养状况,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维生素检测及补充方案。

说回到题目,社交牛逼症被迅速传播的背后是我们对保持个人独特性的一种渴求。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谁是不渴望被接纳的,我们都在寻找那个可以“求同存异”的平衡点。

希望有一天,每个人的“与众不同”都能被温柔以待,每个身体的营养需求都能被科学营养精准补充。

参考

  1. ^ Brehm, S. S., & Brehm, J. W. (2013).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 theory of freedom and control. Academic Press.
  2. ^ Engs, R., & Hanson, D. J. (1989). Reactance theory: A test with collegiate drinking. Psychological Reports, 64(3_suppl), 1083-1086.
  3. ^ Rime, B., Mesquita, B., Boca, S., & Philippot, P. (1991). Beyond the emotional event: Six studies on the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 Cognition & Emotion, 5(5-6), 435-465.
  4. ^ Romero-Canyas, R. , Downey, G. , Berenson, K. , Ayduk, O. , & Kang, N. J. . (2010).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the rejection–hostility link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8(1), 119-148.
  5. ^ Ohayon, M. M., & Schatzberg, A. F. (2010). Social phobia and depression: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8(3), 235-243.

user avatar   meng-yu-ling-q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如果你是在你的社交圈子里故意表演牛逼,那么大家只会觉得你在逗大家

第二,如果你是在公共牛逼,那么大家只会觉得你在表演,你表演得好大家得一乐儿,你表演得不好大家也懒得看你

第三,就算是,假设,你真的是比较羞涩的人,你觉得你穿着个中缝都裂开了的,露出了你的平角内裤的裤子在沃尔玛大润发逛街买东西,你发现了之后你会羞涩吗?我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实际上,没看到你这个的人,就是没看到你,因为大家根本就不会第一眼刻意注意你的下体,除非你是嫪毐哪个级别的,第二就算有人注意到你,也只会觉得你不小心,这又不是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儿也懒得理你,你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你是他,你也懒得理你

你不用问我为什么在沃尔玛穿着开裆裤逛街都不会有人问,我直接回答你,这个我有一个朋友,叫梦羽灵泉,他就这么干过,后来他发现之后,他告诉我了这个道理。

第四,甚至于说你真的在做一些特别影响公共观感到了无法回避的程度,比如说当街脱裤子拉屎之类的事情,你在新闻报道中顶多也就被定义为“某男子”“某女子”罢了,还真以为自己多么重要非要强调社交牛逼?你还真以为别人有“尴尬”的心思?无非举报给井茶叔叔就完了

所以,如果那种“刻意表演”的任务中任务尴尬失败的情况,那么确实可能可以用那句“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因为别人知道你这是表演,而且表演失败,别人当然觉得尴尬,可是如果你只是穿着开裆裤逛街,真的没有那么多好事人愿意刻意去理你,即使他们真的爱凑热闹觉得这个人有点儿傻逼,也同样懒得理你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交牛逼症的出现,反映出我国没有搭讪文化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新的形式和陌生人进行搭话前准备。一个人如果有什么行为让人觉得好笑时,通常会让陌生人降低对其的防备,从而容易建立起首次的联系。


由于我国进入了陌生人社会,社会上的骗子很多,人与人之间普遍不信任,很多人因为有亲和力,面相和善老是被坑,因此想和陌生人建立关系,非常困难。搭讪通常是死路一条。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个帅哥或者美女,你想和ta搭讪,认识对方,基本上不可能。对方会认为你是推销的,或者是骗子。所以很多人根本没法找到对象,因为你除了自己的圈子里介绍的人之外,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途径去认识别人,那有啥办法呢?


这种背景下,社交牛逼症出现了。由于社交牛逼症是很浮夸的,目的是制造一些笑点,这样可以降低周围人防备,顺便可以认识点人。然而,社交牛逼症又有很强的社死属性,在线下对于撩妹来说也不容易。甚至,外国人对国人的防备都要比国人对国人的防备低。


社交牛逼症其实和以前读书的时候,班上那些想引起女同学注意的男生行为很像。都是搞点浮夸的,逗比的行为,让喜欢的人注意自己。只是那时候在班上,大家都互相知道对方是自己同学,出了校门之后,面对陌生人,你都不知道对方是不是骗子。只能用一些笨拙的耍宝来引起别人注意。


这事情很奇妙。有时候有些人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还不错,不是因为ta本人多优秀,只是因为ta正好在你想要的圈子,而那个圈子的人,也没什么机会认识你的圈子,大家可能看对方挺顺眼,但是都不敢迈出第一步。


社交牛逼症,目前是打破陌生人防备心的一种低成本又可以大批量复制的方法了吧。

给大家支个招,如果一个男生眼神对视一个女生,这个女生眼神转移之后,又在45秒内转回来的话,那么说明这个女生是希望这个男生接近她的。因此,大家可以试一下。详情请看下面视频↓

关于眼神的知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7883062126981120

视频搬运自抖音科普博主Ethan清醒思考(ID:EQLQ),他用非常精致的原创动画,讲解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内容,浅显易懂,非常实用。


user avatar   zhang-yu-11-66-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以前是社恐深度患者,现在社交牛逼症宗师级。为什么能牛逼起来,那是有历史积淀的。


小学的时候,我每天都要沿着学校围墙走路上下学。围墙很长,和一堆排房连在一起。

大概是这个意思。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喜欢整个肩背和头贴着学校围墙,一路擦着走。

遇墙擦墙,遇房擦房。


不长骨头、倚着墙走很省力,身体摩蹭在墙,被硌的感觉也很舒服。


学校围墙后,紧接着就是排房,连着一排很多很多关着的门。有木头门、铁门、卷闸门。

当然,这些门我也通通擦着走过。这些人家,一定不知道自家门为啥老是那么干净。

我还发现,门的材质不同,身体摩蹭的感觉不同。这大概是我物理的启蒙。


在这些门里,我最喜欢木门。

它有种木香味,倚着走,木门的凸起硌着也很舒服,不像水泥疙瘩那么硬。


后来有一天,我照常放学回家,背着书包,紧贴围墙擦着走,来到了我最爱的排房环节。

当走到木门时,那几扇木门的味道,真的好喜欢,巴不得这一路全是这种木头门。

于是我加大力度,贴得更紧了。倚着走,享受与木门的每一寸摩擦。

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户人家几扇木门中的一扇小门,是没锁的。

门只是合上了,但没上锁关紧。


因为一直紧贴着门摩擦着走路,整个身体的支点都在门上。

当我蹭到那扇门的时候,门直接被顶开了!整个人破门而入,啪一下摔进屋内。


我睡倒在地,抬头发现我摔进的是一个客厅,里面一家人正在吃晚饭…

画面静止了,他们端着碗,拿着筷子,瞪大了眼,很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什么东西摔进来了。

空气凝固……

我已经回忆不起当时我是怎么收场的了,总之,很安详。



后来,我经历这种社死的场面越来越多,社死的天赋树,我算是点满了。

所以,其他的路径我是不知道,但社死发展到极致,就会获得社交牛逼症。



如果那件事搁在现在的我,我一定会在摔进门后,迅速一个翻滚站起来,立正敬礼,再摇头晃脑地问候:

“哟!哥儿姐儿几个吃饭啊,加副碗筷?”


(图回头我再画画吧~最近太忙啦)


user avatar   li-li-an-07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互联网+智能手机模式,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简单易操作。可问题继踵而至,无论是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学习还是交朋友,都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信息的真实性不能有效保障。

因为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这会导致每个疑心病重的人会将现实中对于他人的屏蔽状态带到网上,我不太认可在网络就可以畅所欲言的看法,互联网背后的人,也是现实中的人,你仍然无法判断这个人是带着怎样的目的与你接近。

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出门,出门对他人也是带着深深的戒备之心,主要是信息传递过于迅速,负面信息会被过度解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正在崩塌。

或许社交牛逼症的人会在社群或者网络比较讨喜,属于高情商的人,互联网经济现在也很火爆,确实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现实中喜欢聊天的人,在网络也同样善于聊天。一个人可以只需要通过对方的照片识别对方可能是一个美女/帅哥,就愿意与之聊天,而付出的只有时间成本和一点点流量。这种人,一般都靠不住的,ta们今天可以和一个人打的火热,明天就可以换另外一个人打的火热,他们不懂友谊,更不懂爱情,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既不需要友情也不需要爱情。

Ta们对于人物和事物并没有明确的喜好,也缺乏基本的判断力,日常瞎起哄很有一套。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过于枯燥和无聊,又或者是自己本身过于枯燥和无聊,ta们不能承受长时间的忍耐和孤独,不断的需要他人廉价的认同感才能感觉好受一些。

相比较社交牛逼症,我可能更喜欢社交恐惧症,ta们对生活有着比较的深刻的思考,不轻易去建立一段关系,可一旦认可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动摇,这种人相对来说,无论是交朋友还是谈恋爱,都更靠谱一些。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老年人进来想学新词。草,原来就是“有病”。。。


user avatar   nsy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梗跟我当初看到蓝瘦香菇时一样感觉又尴尬又不好笑又别扭。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相关话题

  既然 IP 地址每个人都不一样,那为什么路由器 IP 都是 192.168.1.1 呢? 
  最近看女儿卖了一幅小画给一个小朋友,收费120,有点忐忑想问问看是不是收贵了? 
  如何评价5月14日许嵩新歌《万古》? 
  如果中国只有 5 至 7 亿人口,哪些行业和公司不会活得像现在这样滋润? 
  Apple Pay 联合银联正式宣布入华,这对国内移动支付将有怎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百度网盘官博回复限速问题? 
  是什么引起巴以冲突的真正原因? 
  如何看待高盛获批全资持有在华证券业务? 
  造谣祖孙照为「老夫少妻」的网民被刑拘,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警方通报三人通过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这是如何做到的?可能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前一个讨论
岸田文雄以日本首相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给你 10 亿人民币,但之后的每月都将你随机传送到中国陆地上任意地点,你愿不愿意?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