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害怕。
我是成年人,小时候不给长大了疯狂自我满足的故事我们听过很多了,比如小时候不给甜食吃长大了疯狂吃。童年缺什么,长大了就要疯狂补回来。往往不会对游戏成瘾的是没有家长约束的孩子。他们有自我掌握的时间,可以在所有游戏里做选择,反倒不会对某一游戏产生很长的兴趣。并且我曾看到一篇回答说游戏成瘾是因为在游戏中得到了成就感,而现实中没有,我深以为然。真正的引导是让不管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找到乐趣。不管是学习,运动,孩子们都需要正向反馈。
为什么欧美孩子比中国孩子愿意运动?只是因为文化课压力没那么重?不是的。他们那儿学校篮球队,足球队,各种运动队都是学校明星。打学校里,学校间的比赛,家长都会去看,非常荣耀的。国内高中学校里的体育生呢?其他家长普遍认为他们以后不能有什么出息吧,读不了好大学(就算是体育特长生,也只能读体育专业),长大了挣不到钱吧。实际上就是非常简单的,擅长体育并不能长面子,并不能挣钱。孩子自然而然被打压了。
禁游戏并不能让孩子去运动。而五六十岁的决策者们还在感概:我们小时候都没有手机,网络,我们都是在外面疯跑疯玩,身体可比现在孩子好多啦!让现在孩子远离手机网络,他们肯定也能找到我们小时候的乐趣!
同理,让孩子喜欢学习是需要引导的,而不是不让干这个不让干那个从而逼迫孩子发呆。人可以有各种兴趣,很多都不能定义好坏,但是无聊是非常大的失败。其实孩子也从游戏中学到了很多的,比如从策略类中学到布局、统筹,从枪球车类中训练反应速度,从大作中学到审美甚至什么是顺畅的人机交互。很多这样的知识都是自然而然得到的,不好吗?以后的世界是需要很多这种基础能力的,因为网络,电子设备只会更加渗透生活,越来越多的行业会需要程序员,游戏、网络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能力。
综上所述,禁游戏一会造成成年后的疯狂自我满足,二并不能让孩子转而去运动学习,我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以前的防沉迷系统不是挺好的嘛?我们要防的是沉迷,是无良游戏商家,是加强未成年账号识别,而不是不让孩子玩游戏。
说回开头,我很害怕。我害怕这样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像养鸡一样。鸡要被分成蛋鸡和肉鸡,蛋鸡吃产好蛋的饲料,肉鸡吃产好肉的饲料。鸡得到刚刚好能优化产能的放风时间,小时候公母分开,到年纪了就赶紧把种鸡放在一起,甚至人工受孕。肉鸡要在合适的时间出栏,老了肉就柴了。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整个鸡场的效益,没有人在乎鸡活得开不开心,只要别不开心到影响产蛋产肉就好。
可笑的是鸡们也打了鸡血,他们特别开心自己厂的效益比其他厂高。鸡们深信只要自己鸡厂占的市场大了,自己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尽管小鸡仔还在重复他们的人生,甚至如今当个肉鸡都要防止在出栏前就被筛选掉了。老鸡十分赞成给小鸡仔吃更难吃但是更容易出栏的鸡饲料,努力让自己的小鸡仔变成大家羡慕的种鸡,不行就当蛋鸡,最不济也得做个肉鸡,万不能出栏前就被筛选掉了(还不知这其中最大影响因素是基因)。种鸡得到了更金贵的生活品质也十分开心,其他鸡或羡慕或嫉妒。种鸡中有的甚至了解了种鸡在哪家鸡厂待遇更好,可以选择心仪的鸡厂。但天有不测风云,鸡场效益不好了,可以先拿种鸡开刀,把他们榨干换点钱吧。小鸡仔们乐于见到这种事,不管是幸灾乐祸,还是因为鸡场整体效益又进步了。想要提建议的鸡先要先被鸡们围攻,如果有了更多附和声,那就把他们喉咙割破无法发声好了。
说回主题,有人说这会培养恨国党。我不赞成,因为不喜欢或者反对某种政策不叫恨国,这叫对政策表达异议。去静坐不代表反动,只是一种表达异议的方式。既然政策已经决定实施了,我只希望现在的孩子们长大了之后对下一代的态度不是我吃过的苦你们怎么可以不吃?而是我吃过的苦我要努力不让下一代吃。后者绝不是恨国,不过是同情自己的民族而已。
我想为国家做贡献,我努力不忘记我是孩子时候的视角,盼望着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才能是我们的,盼望着大局观下也能尊重每个个体。就像小时侯总盼望着长大一样,我们曾经盼望的是尊重,是话语权。国内有一个高中的校训是“培养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就是每周要全校一起喊的那种)。我想,这本应是每个高中,每个学校,甚至是社会的目标。我经常想如果我们某一天能决策了,我们会不会也变成他们?我不知道,但我愿意尽全力记得那个没有话语权的仰视成年人的视角。因为我希望在我能看到的某一天,我确切地知道今天出生的人类幼崽可以都被当成一个人类个体而不是一只鸡仔来尊重。这一天,离我们还有多远?
———————分割线———————
以上是原答。
作为一个知乎隐身人,从来没想过回答会有这么多认同,感谢!虽然多次想过取匿风光一下,并且我觉得自己说得挺拿得出手的,但还是有些害怕。我也讨厌自己这么软弱,希望有一天我能成长得勇敢一些,或者环境能鼓励我再勇敢一些。好不容易站到了能被看到的地方,就好好满足一下自己的表达欲,一下子又码了好多字。。。
我是个快30的已婚阿姨,不是大哥哈哈。我还以为自己文风是挺明显的中二软妹来着。。特意说一下也是想为改善女性都不关注政策、都不懂游戏之类的刻板印象略尽绵薄之力。
评论我都有看,只是不太想花时间去争论,有时候挺影响心情的。我觉得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每次我看到别人的想法也会好好思考下其中的逻辑,看看是不是我也可以转变一下思路,是不是我思考得不全面或者某个角度的逻辑不自洽。我也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想说服谁的意思,只是希望看到的人可能也能得到一些新的思路。
第一,孩子教育方面。因为身边朋友也多少开始有孩子了,我也已经犹豫了几年要不要生孩子,所以也会关注一下教育方式方面的问题。我没有实战经验,所以只谈谈我浅薄的认知。我认为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懂得因果,懂得自己做事自己负责。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给孩子选择,但是他要自己承担后果。我认为这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一个思维方式。
我以前看过一个知乎回答我觉得醍醐灌顶,但我找不到了。大致是说孩子把碎泡沫拿出来玩,父母就提醒说这个可以拿出来玩但是不好清理,你一会儿要自己收拾好。孩子不以为然玩得很开心。后来父母就让她收拾,她一开始也收拾,但是发现太难了,于是就哭闹。父母就等她自我平息,然后提出可以帮她。于是父母拿出更有效的工具来教她并和她一起收拾。她看父母在收拾了,自己就又去玩了,于是父母也去玩了,并不会帮她。后来他们就一起收拾了好几个小时收拾好了。以后孩子再玩碎塑料也知道找个箱子控制碎塑料范围了。
原作者说得很清楚,这里是自然因果,而不是父母人为规定出的因果(比如不写完作业就不能看电视),这两者非常不同。自然因果中,父母和孩子不是对立面,他们要共同面对的是这个现实的世界。
这是个年龄小的孩子的例子。年龄大一些就是玩游戏的问题了,也是选择与承担后果。这些其实都是很好的练习,因为长大后需要做的决定有很多,成年人必须要明白自己做的决定自己来承担后果这件事。在现实生活中能对自己负责也是能产生成就感的事,现实生活中没得选更容易在游戏中逃避。而很多我们这代人的父母越俎代庖替我们做过很多重要决定,但他们最终并不会为这些决定承担后果。当然,父母本就不该为孩子的人生承担后果,因为父母本就应该尽量将选择权交给孩子,更多的是从旁提出建议。
国家可以把禁毒、禁淫秽贯彻一个人的一生,这是不分成年未成年的,这不需要一个人有很强的自控力去抵制,可是游戏是在成年那一刻瞬间打开的大门。大人可以做而孩子不能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觉得这是个好东西,是个奖赏,权力大的人才能得到,从而更想玩游戏。
第二,教育能力方面。可能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就会觉得这都是理想情况,我哪里有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所以在此声明我没有过实战经验,只是一些浅薄的理解。一方面,我觉得上面说到的这位家长(我记得好像是位父亲)的做法是一劳永逸的。他再也不用一只看着孩子管着孩子怎么玩碎塑料了(这也很花费时间精力吧),而且孩子懂得了背后的逻辑,还会把它应用到碎报纸,沙子等相似的情况上,孩子并没有那么傻。在年纪小的时候给孩子建立更多对现实的认知,长大后孩子有自制力可以让父母少操很多心。另一方面,如果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倒觉得食物是不是健康精致、家里是不是一尘不染这种照顾远远比不上孩子的逻辑培养、习惯养成、三观引导重要。而目前的引导消费把大家的目光和焦虑点都引向了前者,我觉得还是可以把前者看开些。
其实哪怕完全的放羊教育,孩子都很容易学到自己做事自己负责。我们这代人小时候被自己锁在家里的也不少,自己在家爬上爬下,看电视玩网游,自己分配时间,都可以学到很多自作自受的道理。小孩子在还无法理解的时候,很多决定自然而然是父母去做,但也可以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让他想想如果他来做决定他会怎么做。甚至父母也可以把自己工作上的问题拿来问问大一些的孩子,有时候新时代的视角可能也会帮助到成年人。
孩子的成长必然是父母逐渐减少对孩子控制的过程。父母主动,那可以提前给孩子一些测试,觉得孩子能力足够就交给孩子自己;父母被动,那就孩子自己从父母手中抢来,这俗称为叛逆期。
没有父母能做到完美,但如果有一天我决定成为父母,我一定努力时刻提醒自己,尊重孩子天生的性格、能力,给予孩子能力之内的自由选择空间,帮它理解这个世界。说起来好像很难,但主要策略大概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最好的同龄朋友来对待吧。
第三,我反对这项政策。上面都在讲教育,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策略,有的家长想让国家帮忙限制游戏,不想的家长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孩子自由,这样不是很好吗?我认为这样不好。
首先我认同家长对孩子玩游戏的类别、时间、花费有一定的控制权,特别是在孩子自制力不够时候需要一定的引导(不等同于完全不给)。但我认为这样的控制权应该大概是这种给予方式:国家强制游戏公司甚至手机应用平台必须提供未成年监护系统,比如未成年账号与成年人账号绑定,成年人账号可以限制游戏时间,花费类型等。甚至国家可以有自己维护的监护系统,简单一些的可以是库,复杂一些还可以是服务器,甚至可以确认关联账号身份证号的亲缘关系来防止不讲道德的成年人卖身份证号。也就是未成年有随时玩游戏的权利,但这个权利受到自己监护人的控制。
费这些劲,实际上不是一样吗?这不一样。一个孩子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只会影响这个孩子,可一个政策却是有很大影响的。这个政策的背后的意思实际上是:在中国,未成年人是没有自由玩游戏的权利的,未成年人是有规定玩游戏时间的,其他时间玩游戏其实是违反了国家规定的。背后的逻辑是zf有权规定未成年人的娱乐方式。我不同意。我也不同意zf有权决定成年人的娱乐方式(对社会伤害过大而成年人又没有自控力的除外哈)。对人民的教育和对孩子的教育是一样的,求仁得仁,包办越多,越可能出现巨婴。不同选择也就不懂责任。
一直在讲社会责任感,我觉得这也是一部分。理论上来讲,如果允许大家投票决定规定,大家应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自己认为的对社会有利的投票选择。当然这太理想哈,欧美这些老牌投票国家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不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投。基于这点,哪怕我是一个有孩子并需要控制孩子游戏时间的家长,我也反对。因为控制孩子游戏时间与否是我的决定,我不希望政策代替我来管理我的孩子。因为这代表zf可以拿走我孩子的权利,现在是未成年的时候,以后可能就是成年的时候。
最后,关于各种政策。我不喜欢有人把这类政策的实施归为制度不好。我认为各国制度各有优劣,很难讲哪里的就先进。而且国家也不是一个物理存在的实体,它是人组成的,是所有人的共同作用力。我们并不应该总是去争论哪国的制度更好(其实是比烂),而是通过比较来取长补短努力改善自己的制度。没有哪里的制度是完美的,但如果没有有责任的人去努力,就会有钻空子的人去利用。最后我们的后代永远都要在一堆比烂的里面挑一个还凑合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觉得慢慢我们也应该开始关注一些政策制定上的制度发展。这不只是zf的职责,这也是每个人的义务。我真心希望大家都来行使这个义务,哪怕与我意见相左,好好监督每个政策的制定。提出质疑可以促使政策背后有强大的理论或实践支持,推进政策制定的规范化,尽量避免一拍脑门。
我不否认这会影响政策制定实施的效率,但是不同政策不同的轻重缓急。像是这种未成年玩游戏的政策,给大家更多时间去反馈意见,在政策之后附上更多的论点论据来证明政策的有效,最后决定出一个完善一些的可以使用更久的政策,不好吗?
我也曾经失望过,但我发现失望改变不了什么,什么也不说不做不会让这个世界更好。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以顺应当前制度规则的方式来改善我们的制度。可能我太中二吧,但我现在想努力当个人大代表。
80后90后的防沉迷系统,叫打断你狗腿。
以上。
去打游戏
去打游戏
去打游戏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其实老蓬这已经是很明确了:中国学生别过来,还要回来的话,我可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
理智的人应该想办法离开美国,而不是现在还心存幻想地考虑怎么过去。
诚然中美只要不打世界大战,最终还是会有和好的一天,也许就在大选后,也许三五年,也许等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如今还试图往美国跑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这个“代价”。
写了篇感想: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犹记得早在3月份那会儿,当我发现欧美国家居然没有办法搞定疫情、进而开始甩锅给中国之后,脑海当中立刻写满了“第三帝国”四个字。
从那之后,我又写了不少文章警告还在美国的中国人,如果有条件就请尽量回来,最起码不要继续留在美国,否则犹太人曾经的遭遇可能就是他们未来的命运。
从那之后到今天,差不多也过去将近半年时间了。我看到很多原本计划在美国多留一阵子的人已经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甚至连14天隔离期都结束了。
各位,未来你们一定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历史上,第三帝国对犹太人下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某篇文章里,我就相对具体地分析过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何那些犹太人总是心存侥幸不愿意第一时间逃离,直到后来想走也走不掉的原因。
对于犹太人的种种束缚,总是乍一看好像没有特别严重,受害范围也不算大,但不知不觉之间,舆论已经形成了一种“必须消灭犹太人”的意识,犹太人注意到自己在德国成为社会另类,哪怕是街头小娃都会怒斥杀死犹太人。
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些事情,如今都在美国一步步上演。
如果说之前中美之间打贸易战,还可以被理解为国家竞争的一种形式,那么从特朗普开始喊出“CHINA VIRUS”之后,就已经在强化一种中国人和美国乃至其他“自由国家”的人不是一个物种,中国就是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意识。
大家不要觉得懂王看起来像是个小丑,但是当他利用自己强大的舆论工具来推广这个词之后,受众们就会逐渐接受这个设定,下意识地认定中国要对疫情负全责。
所以,特朗普顺理成章地将“中国负责论”写进了下一个任期的章程,毕竟铺垫完毕了嘛。
之后就是对“中国群体”的一种妖魔化宣传,方式大概可以有:
1.中国破坏美国安全(tiktok跟华为);
2.中国正在阴谋颠覆美国政权(拜登亲中论);
3.很多中国人都是来美国窃取情报的。
当网内网络上有不少人还在自满“哎呀,原来我们厉害到能够左右美国啦”的时候,站在普通美国人的立场上,会如何看待我们呢?
恶魔,一个似乎无处不在、无恶不作、无所不能的恶魔。
恰似从中世纪就被称之为撒旦伙伴,千百年来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的犹太人。
可想而知,这些美国人走在街头,看见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可能只是亚洲人)时,心中将产生怎样的恐惧。
所以,当美国高层开始一步步将“中国人”从正常秩序中剔除时,遭遇到的阻力就会非常非常小,最终有了蓬佩奥的这段发言:
也有了美国部分高校赤裸裸驱逐中国公派留学生的现象:
你瞧,这两招乍一看温情脉脉,仅仅只是“考虑限制入境”,亦或者是仅仅只针对“公派留学生”,大多数在美中国人的利益似乎没什么影响。
巧合的是,历史上希特勒也曾经这么干过:
1933年,纳粹政府颁布法律恢复了对公职人员资格的限制。该法律试图将纳粹的反对者排除在外,这些反对者包括犹太人和政治反对派。公职人员必须提供关于其父辈和祖父辈宗教信仰的文件,证明他们属于“雅利安”血统。如果不能证明,就会被开除。
很多犹太人想了想,好像也只是公职人员才受到限制,他们做生意或者当个公司职员啥的又不受影响,怕个球?
等怕了,也晚了。
当前,疫情、经济萧条、大选等多重因素,导致了中美关系短期内不可能稳定。
甚至不排除在某些意外的状况下,发生擦枪走火,毕竟光看最近湾湾跟南海的局势,明天打起来都不奇怪。
乐观主义者可以认为,只要熬过今年困难期,明年一切就要恢复正常了。
但谁又能给未来一个明确的保障呢?
只要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普通人在大国对抗面前,必然是脆弱无力的。
今天也许还能想办法买到去中国的机票,明天所有持中国护照的人就有可能失去自由。
以中国当前实力,保障大陆范围(甚至第一岛链内)国人的安全,问题不会很大。
但距离能够将航母开到珍珠港甚至洛杉矶港的那一天,估计还有很长很长时间。
只是真有这一天,也就不存在中美关系紧张了。
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我们做出很多努力,甚至于很多的牺牲与代价。
而目前依然在美国的每个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代价”。
所以,哪怕是今天刚下飞机的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幸运儿,都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
就算未来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我们还是可以坐在空调房间里敲键盘,当个吃瓜群众。
当然了,那些想要继续留在美国的群体,也纯属个人自由。
毕竟1美元的炸鸡特别好吃,美国政府不管对自己做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
其他的随口答: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