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报道了山东两例炭疽病例的情况,其中1例为14岁学生,不幸身亡。
一
我们先说说炭疽这个病,然后再看看这两例病例报道。
这次疫情期间大家熟知的新冠病毒,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而炭疽的病原体则是一种细菌——炭疽杆菌。
先简单说一下区别。细菌和病毒虽然都是微生物,但是两种本质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细菌的个头比病毒大得多,病毒通常只有十几到几百纳米,而细菌比典型的病毒大了一百倍左右;
-细菌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独立生存;而病毒没有,病毒必须在其他宿主体内才能完成生命过程;
-细菌对抗生素敏感,而抗生素治疗病毒无效。
(图2:显微镜下的炭疽杆菌,知道为什么叫做「杆」菌了吧?)
炭疽杆菌比较恶劣的生存条件中,可形成芽孢形态,可在土壤中生存很多年。而炭疽杆菌主要在食草动物中传播,比如牛羊等,这些动物在吃草时,会经口感染到土壤中的炭疽杆菌
所以炭疽主要感染的是这些蓄养或野生的食草动物,但是偶尔也会通过这些动物感染人。而人感染炭疽后有几种表现形式,包括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其中皮肤炭疽占了95%以上(图3)。
皮肤炭疽的形态,我们看看图就知道了,这也是这个疾病名称的由来。
而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炭疽属于乙类传染病,但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单纯说这个,你可能还不太好理解肺炭疽的级别,那么我们再举个栗子,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按甲类管理的还有几种,分别是新冠肺炎、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
这样你大概能理解肺炭疽的危害程度了。实际上,肺炭疽的病死率高达90%以上,比另外三种传染病都高。
二
简单介绍完炭疽,我们再看看这次中国疾控中心周报。
截至今年8月15日,山东省疾控中心共报告2例炭疽确诊病例,其中1例为14岁学生(患者A),另外1例为35岁男子(患者B),患者B从事屠宰牛。患者A于上月6日死亡,患者B已被转移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先说说患者A的情况。
患者A于7月28日突然出现发热、乏力、干呕、腹泻和抽搐等症状,于当天晚上送村里的卫生院,于7月30日再次就医。
7月31日,患者A在村卫生院输液时突然昏迷,并出现牙关紧闭及颈部僵硬,转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8月6日,患者A死亡。尸体已按照炭疽处理条例处理,埋葬地点也已严格消毒。
患者A的脑脊液炭疽杆菌阳性,血清相关IgG阳性,并且血液培养通过PCR检测显示炭疽杆菌阳性,被专家初步诊断为败血症引起肠炭疽或脑膜炎炭疽。
在患者A确诊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进行了主动排查。8月8日,患者B在主动排查的过程中被初步认定为炭疽疑似病例,随后被确诊为皮肤炭疽。
然而在初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患者B有所隐瞒。在8月12日,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患者B终于交代曾于7月25日在患者A的家中宰杀了在山东省阳信县温店镇购买的病牛。
随后,山东省疾控中心和有关卫生部门立即对患者A和B的所有密接者实施了严格的隔离,每天监测密接者的体温和健康状况,并让4700多名密接者和重点工作人员预防性服用了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截至8月24日,在基层医疗机构筛查发热、腹泻、呕吐、皮肤等症状78人,未发现新的炭疽病例。
三
对于公众来说,预防炭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接触传染源。
在CDC的这次炭疽病例报道中提到,一些受访者说在当时屠宰的过程中,地面上随处流淌着黑色的血液,内脏也散发出异味。正是这个不规范的私人屠宰,为后来的炭疽爆发埋下了隐患,甚至让一名14岁的学生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建议,预防炭疽有以下几点建议:
1. 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病死动物,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不买卖,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由该部门进行处理;
2. 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有人出现炭疽的症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及时就医;
3. 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牛羊肉制品,不购买和食用病死牲畜或来源不明的肉类。
所以避免宰杀、剥食病患动物(或者接触了可能被病患动物的血液、排泄物等污染过的物品),基本上你和炭疽这个病就无缘了,炭疽虽有人传人可能性,但是从这些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来看,概率非常低。
炭疽虽然是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但是整体上来说对我国的危害较小且可控。2020年,全国一共有炭疽224例,发病人数在所有乙类传染病中都属于比较低的那一类,而这次出现的死亡病例也属于个例,在过去几年炭疽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很低水平,比如去年的224例炭疽病例,无一死亡(图4)。
并且在治疗方面,由于炭疽杆菌本质上是一种细菌,大多数情况下炭疽杆菌没有表现出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很多其他的广谱抗生素也对炭疽有效,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率很高,预后很好。
因此,大家对于炭疽这个病,并不需要过于担心。
还是那句话,预防炭疽,最重要的就是不接触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