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苏联和东欧问题,有几个段子对于认识苏联和东欧情况很重要:
1、苏东剧变后有经济学家提议波兰学日本,波兰总统说“我们是欧洲国家,怎么能和亚洲国家(生活水平)一样?”
2、导致东德修柏林墙的时候,东欧人均猪肉消耗量是80公斤/年,当时我们还不足5公斤。
3、特殊年代有一个you派逃到苏联,他蹲过国内的监狱和苏联的监狱,他表示苏联的看守比国内的有人性,他不会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伤害你,言下之意大家都懂的,他还会在阳光好的时候让犯人多放一会风。
苏联这个国家和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是以欧洲国家和白人自居的,他们对物质要求,对苦难的承受能力都和东亚不一样。
这么说吧,越南人看着觉得很好的物质待遇,苏联从领导层到普通老百姓很可能觉得糟糕透了,一分钟也不想忍了。
这么说吧,如果各位还对初高中数学中关于“条件”的论述还有点印象的话,我们可以用其中的一些解释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注明的是,任何政治问题都是牵扯多个复杂领域,情况高度复杂而且混沌的话题。简单的语言描述可以了解一个大概面貌,但具体的深层原因恐怕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经济困难,精英腐蚀,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充其量只能算“苏联解体”这一事件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因为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美国也并不是没有存在。
比如经济困难问题,在里根上台之前的长时间内美国几乎年年都在发生超高速度的通货膨胀,最夸张的一年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自尼克松下台开始美国几乎每年通胀率都不会低于百分之五。而里根时代大砍税收和工业补贴政策天魔解体大法的效果,我们在今天能很清晰地看到。
如果硬要说苏联解体的充分必要条件,我认为是苏联中央改革的停滞。
在哪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里,苏联高层的改革速度几乎可以说是停滞,在赫鲁晓夫的开拓处女地运动之后,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改革几乎就完全停滞了下来,苏东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率远远低于西方世界。无论是苏联对比美国,东德对比西德,波兰对比英国,捷克对比法国甚至于80年的朝鲜对比韩国。苏东阵营最基础的经济效率都显得相当低效。这样的低效反应到百姓日常生活中问题就是百姓日常消费品的匮乏和单调,而这样的匮乏和单调在和西方世界进行对比之后,百姓就会本能产生对自身体制的质疑和反思,埋下了问题的种子。
我的个人观点是,苏联的解体是当时苏东世界低效经济效率趋势发展的必然,而戈氏极其愚蠢的政治改革新思维和叶利钦,索布恰克和库奇马等人崛起则是一个偶然事件。这些偶然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让这个必然事件以一种极为草率和粗暴地方式,暴戾地施加在了那个时代。
苏联是个偶然,七十年锻造不成功,解体就成了必然。
两类词的来源不一样。英语的底层是日耳曼语,然后诺曼征服之后又被讲法语的贵族深深影响。
pig这个词来自日耳曼语。现在德语的“猪”也还是pig。饲养动物能直接接触这些活物的基本都是农民。所以他们对动物的用语也就保留下来了。
pork这个词来自法语。古时的肉食者基本非富即贵。他们见到的基本都是烹饪好的熟肉,而平民很少能吃到肉。所以对于肉类的称呼更多地来自于贵族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