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福建幼儿园小朋友深夜做核酸不哭不闹,核酸阳性小朋友独自背行李接受检查,想对这些懂事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希望这些“懂事”的小朋友能照顾好自己,并在需要帮助时主动地、明确地表达,不要因为有人表扬你“不哭不闹,很懂事”,就在真正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强装“懂事”——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跟 7 个月大、还不能通过镜子测试的婴儿谈“懂事”,这媒体的大人们也够没心没肺的。

不要忽视自己在和监护人分开、经历隔离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心理影响。没有影响当然好,在今后的时间里,如果觉得莫名地不开心,要和监护人或心理专家谈一谈。如果你现在不能理解这件事,可以让家长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也不要因为有些叔叔阿姨说“CT 机的辐射OOXX”,就对癌症之类抱有特别的恐惧心理。在世界范围内,民众接受的辐射量相关的标准目前普遍设得非常低,明显低于朝鲜、伊朗的一些铀矿附近的自然本底辐射,那里的人并没有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癌症发病率——相反,他们的一些癌症类型的发病率低于常人。同样地,家长可以比孩子先搞懂这方面的事。

我国当前幼儿园相关人员的数量并不足以在这种情况下充分照顾每个孩子,在谈论“核酸阳性小朋友独自背行李接受检查”的时候,不要只“感动”于其独立,想一想这是否安全。不止是身体上的安全,精神安全需要额外的关注。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孩之所以叫小孩,就是小事当大事,又哭又闹;大事当游戏,还以为是在玩一个老师也参加的实景大游戏。

绝大多数人长大也会如此,根本长不大,货币发行量爆表、教育政策巨变….他不知道啥意思,以为好玩。邻居家不小心碰翻了他家门口的纸盒子,可以大吵大闹,搞得整栋楼和小区都出名。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在十几的时候,终于知道大事是大事,小事是小事了的呢?


user avatar   li-pa-pa-46-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

为啥小孩就必须得设定成有点屁事儿就又哭又闹?

我们可能太习惯孩子都是属“熊”的。现在孩子自己打个疫苗没哭没闹倒成了感动的新闻。

不得不反思我们长期以来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太娇惯了。

只能说随着家长们的素质越来越高,对孩子们的道德和心理培养终于逐渐回归理性。

也终于越来越多的看到,当孩子们摔倒时,家长们不是马上去扶起来问疼不疼,而是看着并鼓励孩子勇敢的站起来。

说个可能被骂的题外话。

大概是六年前吧,去日本玩,在心斋桥吃碗拉面,隔壁桌是一个母亲带三个孩子,一个稍微大点,可能五六岁,剩下两个小的大概三岁。

我仔细观察他们,因为吃饭全程这几个孩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就是非常安静的吃自己的面。

大一点的孩子跟妈妈说话时,都是把嘴凑到妈妈耳边,非常小声的说,妈妈简短的回答后,马上继续低头吃面。


肯定有人喷我,日本也有哭闹的孩子,但是自我的所闻所见,确实没遇到。但我在国内出差,坐高铁飞机,经常旁边是带孩子的,往往就是会被吵得耳鸣,在电影院遇到带小孩的在旁边,往往就是全程都在听孩子的各种奇妙声音。

但即使如此,我基本从来不会去表达不满,因为我非常能理解这些家长,如果是我的孩子可能我也不一定有办法把孩子管住,而且我能看出来,家长对孩子哭闹都是在极力制止的,只是孩子就是不听。

所以,我觉得,这是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家长的教育,我们现在学校和社会,可能逐渐的都会把正确的教育理念贯彻的越来越好,也正是这样,才使得我们有了今天不哭不闹自己去打疫苗的孩子。

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我们只是在追赶在教育方面落后的理念,在扭转长期以来过度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

现在只是孩子从“熊”,变得“不熊”了,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2020年初,日本小学校针对这次疫情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最后一段的意思是:随着信息在新闻和网络上的不断扩散,大家不要对中国以及在武汉生活的人产生言论上的不平等对待,请各位家长和孩子说起此事时要从培养孩子的正确人权意识出发,注意言行。


user avatar   da-xiao-bao-ta-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懂事”这个词来形容7个月大的宝宝,你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有些无聊吗?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正确的回答或许是:

这名7个月的宝宝识大体、有大局观,十分配合与支持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在核酸检查中为全国的小朋友们作出了表率,起到了先锋引领作用,值得大家学习!



好,下面进入说人话阶段: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常常观察到不同的孩子,有的在扎针时哭天抢地、拼命挣扎,显得比窦娥还冤。

但是,也有的孩子具有大将风度,平静如水、波澜不惊,打针嘛,小case啦。

人与人的差别为何如此明显呢?

这不奇怪!



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由先天与后天两部分所组成,对于小婴儿来说,先天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

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个性,用专业术语来说,称为“气质”。

请注意,这个“气质”为专业词汇,与我们平常说的“气质”一词,意思上有所不同。

大多数情况下,气质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品质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他的经历、他的环境以及他的健康所改变(特别是在生命的早期)。

我们可以先来学习一下常见的气质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欣赏他的独特性,并尽量减少与他的冲突。

至少有以下九点构成了气质的主要方面。

1、活动水平

孩子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及水平。

2、规律性

基本生理功能的节律性或规律性,如进食、大便、睡眠习惯等。

3、进退

孩子对新刺激的反应方式(胆大包天或犹豫不决),无论是对人、情况、地点、食物或日常生活中的变化。

4、适应能力

孩子适应变化或新情况的难易程度。

5、反应强度

孩子对某一情况作出反应的强弱水平,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例如:孩子看到一只小狗后,是立即跳起来暴揍它,还是迅速地逃之夭夭,都是强反应的表现。

6、情绪

孩子语言和行为中的情绪,是积极的或消极的,是愉快的或压抑的。

7、注意力强度

能集中精力或专注于一项任务的能力。

8、分心

是否容易因环境刺激而分心。

9、感觉阈值

儿童反应所需的刺激量。一些孩子对最轻微的刺激有反应,而另一些孩子则需要大量的刺激。

通俗地说,神经是纤细还是大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题主描述的这名孩子,在第5条,反应强度,第9条,感觉阈值,这两个方面,或许属于反应强度弱,感觉阈值低。

这样好不好呢?

无所谓好坏,只是,不同的气质,需要的教养方式有所不同。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气质特征。

容易相处的孩子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对周围的世界作出反应:他的情绪是积极的,他温和友善,很容易适应新的学校、新的同学,这种称为易于抚养型。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大约有40%的儿童属于这一类。

另一些孩子,他们的情绪通常是温和的,但他一般会慢慢适应陌生的环境:交新朋友时,他们犹豫不决、害羞;遇到新的人和环境时,反应往往是退缩;面对困难,他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他对新的人和环境更加熟悉,他就会比较容易地接受他们。这种称为缓慢型

也有部分孩子属于难于抚养的气质,他们往往对外界作出消极和强烈的反应:他可能从小就很容易发脾气,性情暴躁、固执和紧张,他可能会很难适应新的环境。这种称为难于抚养型。这些孩子通常会有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行为问题,对父母、家人造成很大的压力。



针对孩子不同的气质特征,正确应对很重要。

怎么应对呢?

1、易于抚养型就不用多说了。

2、对于缓慢型,最需要的是耐心

因为这样的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神经纤细、敏感,如果家长态度粗暴、急于求成,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可能会导致孩子时时处于警惕和应激状态,容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3、难于抚养型是最麻烦的一种。

首先,一定要注意区分难于抚养的气质和身体或心理的健康问题,家长如有怀疑,请及时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难于抚养型的孩子可能在气质的多个维度都存在一些麻烦的问题,需要家长了解气质各维度的特点,顺应孩子的气质特征进行科学养育,使其气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如对活动水平高的孩子, 父母可适当多安排一些运动量大的活动以消耗其过剩的精力,而且,用一些平静的活动,如亲子阅读、做手工来让孩子保持一定时间的安静;对活动水平低的孩子,则应适当增加其活动量,不要替代孩子做他应做的事。

对于适应性弱的孩子,在面对新环境、新食物、新事物的过程中,要给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不要强迫孩子,要循序渐进让其慢慢适应。

反应强度高的孩子,对较小的刺激往往也反应过度,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刺激他们,不要动辄打骂,态度可以坚定,但应该耐心、温和;反应强度低的孩子,可能显得比较木讷,不过,他们也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能够专心致志。

总的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越高,家庭的氛围越积极,虽然孩子存在不同气质的差异,其行为方式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接纳他们,逐渐引导,对于某些孩子,这可能很艰难,但是,我们只能如此,我们也必须如此!



最后,也聊聊我家两个孩子吧。

同一爹妈所生,气质类型却全然不同:

​我家小丫,从小就胆子小,爱哭鼻子。

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班上体检,需要验血,看到老师的通知,我心里就犯了嘀咕,小丫可怎么办?

去幼儿园的路上,我旁敲侧击、迂回婉转,将这个可怕的消息告诉了小丫,还好,她当时很平静,没什么反应。

放学时,我赶紧询问老师,小丫今天怎么样。

老师说,挺机灵的,验血时东躲西藏,四处游击,不过,最终还是成功被抓获,查了血。

回家的路上,我问小丫:“今天查血痛不痛,哭了没有啊?”

小丫说:“当然痛啦,不过我只哭了一小会儿。”

“那同学们呢,都哭了没?”

“他们才傻哦,都不知道痛!”


小熊可就不同了。

1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去打预防针,小熊全程保持淡定、配合。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护士阿姨把针扎进自己手臂,注射药物,再拔针,全程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打完后,小熊把另一只手臂递给阿姨,说:“这边还没打。”



user avatar   zhang-zheng-xi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比以前吹的夏令营里的日本小孩牛逼多了?

河南人被黑了多少年,但是今年河南水灾中河南人民表现出的超高素质,谁不得肃然起敬?

事实证明,只要给中国人吃饱穿暖,保证一个相对公正清明的社会氛围,我们中国人的道德品行不比任何人差,甚至远远超过。


user avatar   zzz-76-93-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岁的孩子在没有监护人陪伴的情况下,去做CT,你们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很感动??

当然还是有很多话想对这个孩子说的:

好好努力学习,高考考进top 2,之后就很容易出国了,你要对得起自己童年独自做CT的这段经历。


user avatar   cher-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懂事的让人心疼。不知道核酸阳性的孩子应该如何隔离,最合理的方案难道不是父母出一个人做好防护在医院陪护吗?至于幼儿园核酸检测很晚,我觉得有点过了,这个病潜伏期那么长,阴性又能说明什么呢?即使核酸阴性回家也不是安全的,那么何必这么晚了坚持当天测完?


user avatar   zhuangshili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说对警察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了,再加上欢哥那一曲激昂慷慨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今生都难以忘怀。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这一首歌词,短短几行而已,却写尽了中国公安的风采,是对人民警察无悔付出与牺牲奉献的最好褒扬。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日本拟上调可以领取养老金年龄至75岁(65-75岁之间自由选择)? 
  「绿教」这个称呼是歧视性用语吗? 
  如何看待本 8 小时的车程,新能源车因排队充电共花 16 小时?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哪些改变?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相比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来说高度发达,但我们为什么依然很累。?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若希腊字母不够用,新的新冠变异毒株或以星座命名」,新冠病毒毒株会无限制变异吗? 
  如何看待打麻将和同桌起纠纷,56 岁男子三次抱摔 3 岁女童被刑拘?还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美国临床数据表明「奥密克戎病例死亡率为德尔塔病例十分之一,且住院风险低于德尔塔病例」,透露了哪些信息? 
  香港疫情严峻,大批港星返回内地,目前香港防疫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重庆保时捷帽子女先动手被男司机反击? 
  常熟农商银行多名员工称「查出肺结节,数人切除部分肺组织」,银行称办公环境检测合格,事件真实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建筑学刚毕业,为什么总听人说,画几年方案再转施工图是容易的,但画几年施工图再转方案就难了?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飞行员果断弃机跳伞造成地面平民伤亡的例子?





© 2024-05-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