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辩论赛反方:人终究一死,一切都是徒劳。这个题应该怎么辩?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起来,题目的意思是反方论点被设定为“人终究一死,一切都是徒劳”,作为反方的提问者对此感到困扰。

这大抵是安排正方宣扬“正能量”、声称虽然人终究一死但这一切并不徒劳,而反方要做陪衬、支持“丧气”的“一切都是徒劳”,将反方摆在很不利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反方宣称“一切都是徒劳,所以我不打算辩论。你说什么都算你对好了。反正你死的时候自己体会一下就知道究竟如何了”,是一种好的行为艺术。但这可能引起主办方反感。

反方努力去辩的话,比行为艺术更有可能引起主办方反感。如果你不介意这个,那么论据要多少有多少。

全世界范围内,医院里的患者们在临终的几个月花掉了巨额的医疗经费,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月。满嘴“重要的是过程”的人们到最后究竟怎么样呢。

主办方将我们反方放在这样的立场,其实是相当贴近人生的行为艺术:明知道将来会怎么样,还要装作努力的样子。所以,作为对“人生”的态度,我们打算努力驳倒正方。

“人终究一死”这个前提本身是假命题。地球上存在大量没有自然寿命限制的生命形式。而且“个体”的范畴不局限于“个人”,良好合作并低冲突的集体比个人更符合“个体”的定义,那集体可以长久地存在。更长远地看,死并不能持久地存在,人是物质及其运动形式,可以无限次地重新呈现。

“人终究一死,但过程不是徒劳”的说法,表面上是鼓舞人们,其实在一开始就放弃了人不死的可能性,非常有害。在这种情况下做的事之所以能号称不是徒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有能够受益的人活着——在这样的口径下,一旦考虑“所有人都死”,“一切都是徒劳”就更接近真实:

  • 你可以等下一次呈现出来,但现在水平下积累的一切需要重新开始。
  • “想要以连续的形式永远存在下去”是人类的原初动力之一,对这个进行否定是可笑的。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一切都是徒劳,那么死算不算徒劳?




  

相关话题

  现在在网络上辩论真的有用吗?是不是直接物理闭嘴比较管用? 
  如何看待华语辩论世界杯「传统偶像/虚拟偶像更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辩题中正方和评委的态度? 
  「你行你上」这个逻辑到底是不是强盗逻辑? 
  全职家庭主妇,应当获得工资吗? 
  大学生活太糟糕了,慢慢发现自己开始不适应,去辩论队又能力不行被刷下来了,课程晦涩难懂,我要怎么办呢? 
  辩论赛中有哪些不易发现但是其实很常见的逻辑谬误? 
  如何看待梁逸峰成为第18届香港大专生辩论赛决赛最佳辩论员? 
  如何评价“每个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这个观点? 
  辩论赛遇到的最奇葩的破题立论? 
  加入了大学辩论队,中途退出是不道德的么? 

前一个讨论
大学里计算机老师那么厉害,为何不从事薪资更高的程序员工作呢?
下一个讨论
大学第一次接家教,因为价格谈崩了,请问我哪里出了问题呢?





© 2025-02-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