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内毕业经济学博士找高校的工作有什么经验之谈? 第1页

  

user avatar   siji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既然如此,我大体说一说我找工作的经历吧。

我是今年刚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的博士生。我们学院的要求比较高,我本该在2015年正常毕业,然而由于发表要求没有达到(要求至少一篇国内的A类,或者我们自己学院规定的国外C类及以上),所以延毕了一年,终于达到毕业要求顺利毕业。

去年暑假刚结束的时候,我就接到通知我们的论文已经接受了,意味着我可以正常毕业了。那个时候就开始想找工作的事情了。从去年大概十一月份开始关注就业信息,投简历,到最后确定工作,一共投了七八个学校,面试了几个学校,最终拿到两个offer。这个过程犯了不少错误,也对土鳖的就业市场有了大体的了解。

从头随便说说吧。中国经济学年会从去年开始仿效AEA的年会开始搞job market。去年的经济学年会刚好在华师大举行。当时我连简历都没有写好,匆匆忙忙的把我之前随手一写的简历改了改,打印出来打了个车就直接过去了。不过去了之后有点失望,前去招聘的学校并没有宣传中那么多,有些高校摊子摆在那里,人都已经不知道去那里了。而且高校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华科、华南理工、华师大、上财、西财这些985、211高校,也有一些中西部的非常一般的学校。基本上从招聘老师对你的热情程度就可以看出这些高校自身的水平。

第一次找工作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我转了一圈,自己想去的和对我特别热情的我都留了简历。其中华科、华南理工、华东师范、西南财经、上海外国语这几个高校是我主动投的。后来在这几个高校中,首先是上外,先是安排了一个面试,主要是双方聊了一下各自的情况,然后约定了一个试讲的时间。对于我来说,那次聊天对方给我透露的信息是,我有可能还要负担很多基础数学课的教学工作,这肯定是我不愿意的。不巧的是,试讲的时间前一两天,刚好有别的安排,所以放弃了这次试讲机会。

华南理工在12月份的时候联系我并给了我面试机会。面试过程暂时不表,在这里说一段当时一个面试官跟我的对话吧。面试结束之后,有位老师单独问我,有没有出国经历?我说还没有。然后他跟我解释,在理工科学校,招人要过人事处,但是人事处会比较关心你有没有出国经历,论文是不是一作(你也知道经济类国外期刊都是按照首字母排序的)。在很多理工科院校,这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人事处要把关,然而人事处对经济类的专业根本就不熟,如果全部按照理工科那样的搞,经济类是非常吃亏的。

后来我们学校的金融学院搞了一个金融的博士生论坛,也有job market。因为我不做金融,本没有投稿,不过有个哥们在deadline的时候建议我还是去看一看,就投了文章过去。这次去的高校非常多,也是参差不齐,有好高校,也有差的高校。不过专业不太对口,来的基本上都是金融系,这次获得了一个上海纽约大学的一个面试,看我的简历说我的编程很好,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做研究员。上海纽约大学自然不用多说,去那里跟的导师也是金融的大神。然而我并不做金融和时间序列的东西,而且经过了解,我觉着还是尽快找教职比较适合我,所以面试官跟我说如果感兴趣继续联系他,我也没有继续联系。

后来又投了上海对外经贸,参加了面试。再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得知广东外语外贸也在招人。于是赶去广外参加了一场面试。那边的院长、老师人都非常nice,开出的待遇也非常诱人,团队的研究也非常有意义。然后这两个学校几乎在同一时间给了我offer。这真的让我非常非常的纠结。不过最后经过慎重的考虑,我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上海。上海虽然对青年教师待遇比广东差很多,不过这里的学术氛围还是要好一些的,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有一些在上海的朋友、合作。更重要的是,我觉着趁着年轻还是先在超一线城市奋斗一把,万一成功了呢。

这期间我还投了暨南大学的师资博士后。这个博士后号称发了《经济研究》三年每年的薪水有28w,这个待遇相当的诱人。不过遗憾的是,通知的面试时间刚好跟我其他的事情冲突,无奈没有成行。

此外我还投了北京的几个高校。其中人大的一个学院点名只要985毕业的博士,我发了封email问上海财大可不可以,对方回复我说需要看专家意见。最终北京高校没有一个给我面试机会。

总结下来,土鳖找工作可能碰到的歧视有:

  1. 高校歧视,985、211高校的歧视,有的高校甚至要求本科学校也是985。这里不得不说一个笑话,大神宋铮老师本科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的,非985非211,一个玩笑是,宋铮的简历去不了合肥工业大,因为合肥工业大招老师要求本科院校985。如果连国际顶级经济学家的简历都过不了国内二三线高校的简历关,我觉着这些高校应该反省一下了。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好的高校反而越不会有高校的歧视,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好的高校招老师的时候,能够甄别出一个博士生的水平;差的高校甄别不出来,那就只能靠这些外在的标准了。
  2. 出国经历歧视。在这个问题上,有三四个高校都问过我。而且我的感觉是这个歧视,理工科院校大于经济类院校。一个原因可能是,很多理工科如果你没有出国经历是找不到教职的,而人事主管部门并不完全理解这其中的差异。另外,可能在经济类,因为出一篇质量好的论文是很困难的,所以publication可以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度量指标。而对于理工科,发SCI的难度跟经济类发好一点期刊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很多理工科博士毕业都是很多很多篇SCI在手上的,而理工科要出文章,实验器材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publication在不同的candidate之间比较的时候可能不是很有说服力。
  3. 一作歧视。同样的,理工科院校可能这方面歧视更为严重。经济学国内的期刊是区分一作二作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作是导师大家也都理解,不过仍然有很多高校只认一作。而对于国外的期刊,一般是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这个时候还要区分一作二作,这就不公平了。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对这个更加看重。
  4. 性别歧视。听说过,但我是男的(强调)。

而对于publication,虽然大家都在说publication重要,但是当你碰到以上的歧视的时候,可能publication反而没那么重要了。一个没有publication的海归和一个有国外不错的publication的土鳖博士,可能高校还是要那个没有publication的海归。土鳖天然受歧视。特别是有的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对于引进人才的海归/土鳖比例是有要求的,海归比例不能低于多少多少。碰到这样的,你也只能吃哑巴亏了。

当然,同等条件下,publication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如果你想在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找到教职,没有国内的A类发表可能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国内的情况是,东部发达的确要求高、待遇低,中西部要求低、待遇高。如果对工作地点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暂时先去中西部的高校是个不错的选择,生活会非常惬意。此外,不管是朋友还是导师,有介绍的自然最好。

最后说一下面试。不同高校面试不太一样,不过基本上有这么几块内容:

  1. 专业面试,可能是报告自己的研究、研究计划,也有可能是大家随便聊一聊。土鳖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写job market paper,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做presentation的训练。在这个面试一定要着重体现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平时多听seminar多向海归学习这些做presentation的技巧。
  2. 英语面试。很多土鳖在这方面比较吃亏,包括我。有一次我去某高校面试,看到了英语面试官给我的评价:专业用语准确,但口语有口音。我一直觉着口语只要能交流就够了,想想印度人、日本人的口音比我还重,但是最后还是可能会在这方面吃亏的。
  3. 试讲。有的是英文试讲(跟英语面试结合起来),有的是中文试讲。讲的内容不一定多难,讲点简单的就可以了,关键是语言(汉语、英语)要流畅,思路要清晰,形象要有个老师的样子。

最后,我的个人建议是,如果你预期未来一年有非常好的发表,如果不急的话可以延毕一年,找工作会舒服很多。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去读一个博士后缓冲一下,但是我的感觉是,如果能拿到教职,还是先拿教职,因为博士后出站之后还是要找工作,师资博士后也不是一定能留的。同样是研究工作,能拿到教职有个稍微好一点的待遇,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如果实在没办法,读博士后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关话题

  目前拥有财富最多的经济学家是哪位?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这些年经济仍然在增长,为什么感觉工作越来越难找? 
  执行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后果会是什么? 
  读完博士,我发现我未来的孩子依然有可能身处寒门,我该怎么办? 
  为什么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德国比战胜国中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文学博士是冷门吗?我想选的是古代文学的宋元方向,容易考吗? 
  怎么回复(对付)教授/编辑/审稿人的哲学三问? 
  怎样理解帕累托最优和纳什均衡及其关系? 
  中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看大盘,看的是什么?要看什么?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感觉自己太自负了怎么办?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