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茅鸿
连我16岁的女儿都想去机场看接机
很多人说251。
说另外一个被开除的华为员工。
说孟的香港籍,加拿大居留权。
说孟的豪宅名牌。
但是,正常矛盾的顺序还是民族矛盾高于阶级矛盾。
先打赢外战,然后才是胜利果实国内怎么分的问题。
蒋领导中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一天,同样是延安的节日。
孟的案件,恶劣在美国滥用其长臂管辖和单边政策。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要管到全世界的公司,全世界的金融机构。
美国法院要抓的人,在加拿大也能抓。
美国用这种霸权,打击商业竞争对手,日本,法国都无可奈何。
中国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你能抓,我也能抓,而且我能判死刑。
这是力量与意志的体现。
中国没有美国驻军,不用北约保护,内政不被美国干预。
日本、法国只能忍着,而中国可以反击。
中国用国家力量,保护自己的私人公司,对抗美国霸权。
三年拉锯,最后美国还是肯谈了。
孟回国,意味着美国以后搞类似的绑架不会占便宜。
打完朝鲜,美国再未对中国直接作战。
打完越南,美国未再与中国打代理人战争。
孟回来了,美国敢再绑架中国公司高层干涉商业竞争吗?
通过最近这段时间观察知乎我发现了,就是只要是国家推崇的主旋律,比如孟晚舟回国,比如长津湖,比如最近的星巴克和警察的冲突。每次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的时候呢,总是会有一些奇怪的声音,如果是有一点不一样的声音那无所谓毕竟我们才是一个包容的国家。可是那些声音都一个比一个奇怪,他们就是有些特点,特别爱给别人扣帽子上来就“民粹主义”“小粉红”“无脑爱国”。怎么滴你家开帽子厂的啊,还是说你有叠buff的爱好,想标新立异也算是正常,但是一直给别人扣帽子你是啥毛病呢,稍微爱国一点的就是民粹主义,你这么不爱你的国家要不你也出国换国籍得了呗,漂亮国的空气都是香的快去吧
话说在前,我看好像很多人都纠结的是说她特殊待遇,但是实际上当年的渔民詹其雄船长在钓鱼岛事件中被困时,回国也是完全同样的待遇,包机迎接,那时《新闻联播》还放来着,没想到大家记性这么不好。
那就我来帮大家回忆回忆吧↓
你问我有什么感触?
我觉得感触挺好。
你为什么点按时间排序?
这个规格,绝对值得好好研读。
一方面讲,即使把孟晚舟事件上升到极高的高度,这种规格的迎接回国依然显得“过度”。包机、大使陪同可以视作出于安全考虑,但是央视新闻直接直播、官员的机场迎接,以及图中所示的这种亮相,完全超出了应有的规格。
但另一方面讲,孟晚舟事件前后三年,多部门参与其中,对于其整体的定位是相当清晰的,因此并不存在“事发突然、反应过度”的可能性。孟晚舟女士离开加拿大的消息是25日中午前后发出的,但显然,包机绝对不是那个时候才从中国往过飞的。显然,对于孟晚舟女士的回国,决策者是早就知情的,当然也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安排一个恰当的欢迎仪式。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符合规格的,只不过孟女士回国这件事的重大意义,还没有完全彰显出来。与其相关联的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绝不止在孟晚舟本人这个层面,甚至超越华为这家企业的层级。
首先是政府包机、大使陪同,说明这是国家行为,美国人要粗暴直接击落的话,那就等于宣战。其次走北极航线,别说避开阿拉斯加等地方了,甚至直接避开了公海领空(加拿大还是有自己的太平洋领海的),走北极航线,出了加拿大之后就是俄罗斯人的地盘,美国人想要拦截等于要面对俄国空天军。
国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让你没法拦,你如果硬要拦就等于世界大战开战。
为了一个孟晚舟做到这种程度?说明孟晚舟并不只是代表着她一个人。同时,也说明中美关系已经到了战争边缘,互信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即使是孟晚舟被释放,仍要担心美国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半道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