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最近很多学术明星被学生低级学术不端所坑? 第1页

  

user avatar   kana-naga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题目不做评论,我想说的开一点,谈谈一般情况下,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被动不知情者是否就得彻底打倒。

先说结论: 我不赞成把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不知情非主谋者一棍子打死,因为这反而和我们打击学术不端的目的背道而驰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也是科研界很常见的状况。

比如某篇文章,点子是A想的,推导的差不多了以后,交给B去做实验并整理成文章。这时候A和B挂共同作者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但如果A进行了学术不端,比如他的点子是剽窃来的,B则几乎不可能发现。一个领域一年文章几百上千篇,没有人能做到每篇都看过来,何况一般A也会对抄来的点子进行一定的包装(比如像duo li那样洗一下)。

同样,如果B进行了学术不端(比如抄了段落、改了实验数据),A也几乎不可能发现。正常人几乎不会想到把B的实验再做一遍、或者给B的文字查个重。

更多的,A或者B有可能只是负责了一个大工作的某个模块(比如一个七八个环节的大项目,他做了里面的一块)、给文章提供了几组数据、做了文字修改等等。他们对文章的贡献足以挂个coauthor,但并非文章的主导者,对文章是否不端不了解也无法掌控。

……

这时候,你能说不知情的A或B有什么原罪、活该被锤死么?可大多数学术不端的非主谋者恰恰就是这种境地。

学术研究本质来说还是基于信任的。比如,我们引用文章的时候都假设前人的成果是正确的,并在认为他正确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探索。我们和coauthor合作的时候也信任coauthor提供的材料是没有问题的,这构成了学术界无数collaboration的基石。正是这种信任推动了学术的进步

这就是为什么学术不端的后果如此严重,因为它破坏了这种信任,就动摇了整个学术的地基。

但同样,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学术界的「信任」传统而遭牵连,还是应该留有余地。因为,我们打击学术不端,本质目的恰恰就是要维护这种「信任」。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彻底打倒,反而是因为他秉持了我们想要维护的「学术信任」,这就显得滑稽了。

所以,学术不端发生后,coauthor当然应该承担coauthor应有的责任,但还是应该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要一棍子打死。否则,学术圈的信任没有了,反而不利于学术的进步。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货拉拉乘客坠亡案司机提出上诉?改判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嘉晖事件的后续是怎么样的? 
  读博期间强烈怀疑自己所在学科的价值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腾讯叫停企鹅号黎明计划并向 UP 主道歉,你能接受吗?该计划存在哪些问题?后续腾讯需承担哪些责任? 
  如何看待学生称「被强制要求到工厂实习,右手被卷入机器」?学校将承担哪些责任?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称「未来政府中将会出现女性职位」,这意味着什么?会给阿富汗新政权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衡水中学张锡峰的演讲? 
  湘菜馆背《离骚》免排队,你还见过哪些有意思的类似活动? 
  男子直播「酒店水壶撒尿」并声称给下一个顾客用,反映了哪些问题?入住酒店该如何确保卫生? 
  如何看待新华社猛批宣扬暴力、灵异,变味的“剧本杀”? 

前一个讨论
选择的导师太累了,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谈论深度学习工具时,很少有人讨论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包?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