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敦促中国妥善处理恒大危机? 第1页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你们真的以为美帝害怕的是恒大卖给他们的那点儿美元高息债券吗?

高赞回答一个个言之凿凿的说恒大这点债务对中国不足以形成系统性危机和较大冲击

那仅仅是主体债务里一小部分的外在美元债难道就能对美国佬形成什么像样的冲击了?

你大爷的,我发现知乎财经领域的强答佬是最多的,懂得不懂得都要上来长篇大论一下。

恒大高息美元债能有多少,几百亿?而且里面有多少是卖给自己亲友团的海外皮包公司还不好说呢。

美国金融系统当下对中国金融市场真正忌讳的点在哪里?

在利率市场啊。

为什么要中国妥善处理恒大的事情?

我跟你说恒大如果真的炸开了,国内屁民和城商行绝对是最大受害者,受伤程度最高。

但是,紧随而来的,将会是一大波房企的融资利息拉到满格,全面吃紧,它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用各种方式筹集现金。

从而带动中国无风险利率的全面提升。

本来,疫情以来,美国大幅宽松之后,中国一直咬牙不进行全面宽松,中国的无风险利率和美国的无风险利率差距扩大。

这个事情一直让美国如鲠在喉。

中国稳定而庞大的外汇储备+坚挺汇率+高无风险利率,对全球美元流动性形成了虹吸效应。

我之前在自己公众号就说过了,这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一个逐渐开放的经济体在货币财政政策上和美国背道而驰。

这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情况,它将导致全球出现重大流动性错配危机。也是真正的角力场。

美国在台面上没办法的情况下,武力恫吓就是主要的盘外招了。

恒大这个事件的本身,你就是把天王老子喊来,它出事儿之后主要伤害还是落在我们自己身上。

但是推高中国无风险利率,则对美国目前的债务危机来说是巨大的伤害。

美国人真正害怕的是恒大危机背后可能出现的中国无风险利率的突然拔高。而不是害怕恒大卖出来那点儿美元债。

你们强答的真是把本座看得尴尬症爆发了。


好吧,集中回答一下评论区里大伙提到的几个问题。

第一,无风险利率为什么会在爆发不动产债务危机时骤然拔升

说实话这个真的是常识来的

在风险逐渐冒头的阶段,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无风险利率是倾向于下降的。这个阶段我们已经走过了,今年年初到八月份,我们的无风险利率一直在下行。

无风险利率你可以认为约莫等于国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


恒大危机前面这一段,无风险利率一直在下行了,因为央行有流动性投放稳定市场。

但是如果到了危机要爆发的爆发段,即使是国债也会面临抛压。因为危机来临,到处都要现金,现金需求会瞬间蜂聚。

现金需求短时间内暴涨的时候无风险利率会立刻飚起来,一直到央行追加投放了足够的流动性为止。

第二,为什么说美帝不希望中国无风险利率骤然提升。


现在中国美国都存在很大的债务问题,无风险利率的提升,会极大的诱发市场通缩预期。现金流就会一下收紧。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现在不是大宗商品飞涨通胀吗?

我告诉你们,这不冲突。大宗商品通胀是因为供应链出了问题,加上超发货币。庞大人群的需求始终是在的,供给货币给他们+供应链紧张,自然大宗商品就高企。

但是财富分化如此严重的当下,广大普通人纵有需求,却很容易失去收入。

归根结底是因为金融资产泡沫太大(含不动产的金融属性),金融资产在吸实体和屁民的血。金融资产的市场规模是大宗商品市场规模的百倍以上,所以大宗商品的通胀并不改变金融资产面临的通缩风险。

然后它又内含多重结构杠杆。

所以它对利息特别敏感。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中美都希望无风险利率得到控制,不应暴涨的原因。

而中国无风险利率高于美国的部分,主要是依赖我们的实体经济比它有活力,成本比它低。

但即使是中国也不能承受无风险利率暴起然后居高不下。

你们看美国国债的走势,在美国没有任何真正的加息动作的时候,利率就已经从底部攀升,这是外部利率对美国国内利率的牵扯作用。

是一个全球帝国和全球金融自由港必须承担的。

什么布林肯还是谁谁谁买了恒大债券,我是不太信的。我更认为是美国人意识到恒大这块砖头拍下来,足以引发全球无风险利率的一轮暴涨,担心美联储没有足够的武器去应对这种紧缩潮。

毕竟美联储的后招是真的不多了,如果中国不动产债务危机传导出来。可能只有名义负利率才能应对了。但这是不是违反美国法律,或者违宪,是个问题。

第三,中美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中国显然是希望不要爆发不动产债务危机(真爆发了承受代价肯定非常巨大),欧美日实施全面宽松,中国有限偏紧,这样的局面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

通过冷冻成交量来使不动产价格横盘,靠时间换空间来化解。

最重要的是要撑住,在美国下一轮超级宽松之前自己不要搞全面宽松。

但是我刚看到最新消息,哈尔滨已经出台了鼓励购房政策,提出全面给房地产企业减负。是否会蔓延到全国,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的诉求是,最好在自己被迫进行下一轮超级宽松之前,中国先搞量化宽松。接替自己缓解全球美元流动性问题(全球美元流动性很多时候是看信心的,中国虽然无印刷美元的能力,但握有大额储备,如果带头宽松,可以缓解全球美元荒预期)。

美国希望由中国来宽松,自己可以得到缓冲时间,修复家庭-企业-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这样当经济出现再度恢复过热时,可以主动加息刺破泡沫积攒弹药到下一次宽松时使用。

所以现在中美的经济谈判为什么陷入僵持?

就是围绕无风险利率进行龙争虎斗。

中国希望自己的不动产泡沫横盘消化,不打算参与全球救市,慎重自保。

美国希望中国接力全球救市,自己缓口气修复资产负债表。中国不干,就恫吓。


结束语:

我认为恒大问题最好是定向爆破解决,千万要慎重。

如果万不得已,我支持刮骨疗毒,中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行政管控能力,资本进出管制能力都强于美方。

真是拉导火索的话,它比我们怕。而且我们动员力直达基层,有些问题,迫不得已时拿出举国体制可以解决的。

长痛不如短痛。

反正像哈尔滨那样搞全面给房企减负,出台大量购房补贴政策,我是不赞成的。纵然熬过一时,日后反噬小不了。

但是我心里知道,当下马上刮骨疗毒可能性太低了。

估计会有限救市+有限爆破同步进行。

如果12月合约的十年期国债站稳98.400时恒大还没有嗝屁,说明有限救市有限爆破成功,危机告一段落,中美可能阶段性和解。

那A股,贵金属,都会大涨。

反之,如果十二月合约的十年期国债下杀穿96.200

说明是大爆破,刮骨疗毒,冲击会非常剧烈。

需谨防美帝狗急跳墙。


再做一次更新,回答一下评论区的人提出的几点疑问。

①中国对国际美元的虹吸,是长期以来就存在的,不是说恒大引发无风险收益率暴涨才会进来。

外资涌入中国大陆,在疫情后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显著。反而恒大暴雷拉高了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很多资金会流失。

但是,全球市场里主要成员,牵一发动全身,中国无风险收益率如果忽然大幅拔高,那么美国的金融市场也会全部倾向于追求现金。

从而出现流动性枯竭。

②为什么恒大有这样的威力?因为恒大如果嗝屁了,受其影响的城商行,供应商,以及同行,会连带引起对于现金资产的高度渴求。

即便以最保守的态度考虑,恒大卖掉所有可变现的优质资产,顶多回来壹万亿。9000亿的窟窿你算上货币乘数就能带动3万6千亿的收缩。

跟它深度合作的城商行要应付巴塞尔协议,它的同行要应付三条红线考核,这一板砖敲下去,紧缩规模就肯定超过十万亿。

③为啥美国人担忧这件事?

因为即便大宗商品再怎么通胀,美国人在金融衍生品,不动产,股市等领域积累的泡沫已经过于巨大。边际扩张效益衰退很厉害。这一点和我们的不动产债务泡沫是基本一致的,就是以前你这个数儿能拉起来,现在,不好意思,要十倍。

一旦收缩,就是强坍塌,信心没了,救不了。

④这里没有什么大棋党,我觉得看不懂我这个回答的人才会BB什么大棋党,这里其实有一个极为具体的技术上的问题。

那就是——————美联储缺乏工具了。

美联储现在只是嘴炮收缩+缩减购债规模,美债长端利率的抬升迹象已经十分明显,而且整体债务和股市都为此而显得脆弱。

美联储只是嘴炮收缩而已哦。

一般来说,联储每一次收缩,都是在为下一次更大规模宽松积累弹药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现在是怎么个情况?只是用嘴而已,就已经这样了

如果中国不动产债务危机拉导火索引爆。

那么美国金融市场一样要受到波及,但是很尴尬的一个事情是,美联储没工具了。

再往下走一步,就只能执行名义负利率了,这可不是实际负利率能相提并论的政策哦。

名义负利率,对超额准备金征收罚款,对大额限金储蓄征收罚款。

操作上是否可行?是否违反美国宪法,州法?

这不是什么大棋党,这就是当下确确实实存在的一个直接难点。

美国人自然不希望在货币政策没有操作空间的情况下迎来又一个紧缩危机了。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布林肯就是挣点外快。


从美帝的国家利益来说,布林肯应该烧香念佛,希望恒大一崩到底。

要是能勾出些系统性风险,引发恒大系8000多家供应商的连锁反应,那比一个航母战斗群来南海逛街要凶猛得多。

所以布林肯要么心中默祷上帝;

要么古典一些,站出来讲点自由主义的老调:

你们要尊重市场啊,你们干脆让恒大彻底违约吧,你们和欧洲签的中欧投资协定不是还说要限制国有化嘛,你们不要做太多干预啊。

就,鼓吹休克一把。

但布林肯是国务卿,管外交的。这话有点越俎代庖,不合适。


从背景上,布林肯哈佛出身,94年就跟着克林顿在外交和国防高层混。他不是那种企业带佬靠政治献金跑来捞个头衔的。

那作为专业人士,他应该知道中国一向严控系统性风险,经济稳定具有极高的决策权重。

换言之:要你说?

中国肯定会慎重处理恒大的烂摊子,尤其是涉及实体运转的部分。你是专业人士,你不懂?


所以我个人觉得,布林肯真正的意有所指,在于对中国对恒大的处理方式。

我猜可能恒大真的有很多美系资本的参与。


烂摊子有很多处理方法。粗粗地来说,有两大类:

一是像美帝对待08年次贷危机那样,拿纳税人的钱去填窟窿。这个方法有多大后患,看看从茶党到密歇根民兵就知道了。

说白了就是不处理问题本身,强行用外部资本熬过去。这样交易虽然是持续运转了,但交易的合法性会受到严重破坏。

因为代价实际上也是外部承担。

美帝的民粹势力在08年后暴涨,不仅仅是因为金融危机本身造成的大量中产阶级破产,更因为救市手段的不公平:前前后后起码2000亿美刀(联邦住房系统的收购、美联储的公债、国会的各种补贴和展期)。

救了华尔街,但没救破产的个人,于是美帝民间普遍有华盛顿背叛之感。可以说川皇就是这么“救”出来的。


另一种,我们其实很熟悉。

本质就是公私合营嘛。

我脑子里立马就想到了新四军当年的飞马牌香烟:烟厂老板在日本人和伪军的盘剥下开不下去,我新四军来开。


虽然二者都是外部资本的参与(新四军的管理模式和稳定交易环境,也可以视为一种资本),但二者有鲜明区别:

前者,外部资本很少全面改变被救济企业的性质;后者,会变。

次贷危机里,花旗上来就血亏330亿美刀,背着3000多亿美刀的风险资产;然后美帝国会上来就给了450亿美刀的真金白银,美联储还为花旗提供无追索权的贷款。

花旗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国有化”,但美帝国有控股始终维持在50%以下,用尽各种手段。

所以花旗,本质还是那个花旗。美帝给完钱熬完危机,国家意志基本就停止干预(国会老爷们的孝敬那是另一码事)。

而飞马牌香烟嘛,老板除了拿20%的分红,别的就跟他没啥关系了。


我觉得布林肯真正所指的在这:

假如真的有大量美系资本参与在恒大里,那么布林肯及背后的财团,肯定希望中国一边救恒大,一边尽可能不要碰他们对恒大的控制权,以及恒大的股份价值。


但我觉得这也是一句废话。

怎么可能。

我之前闲扯恒大,就说过了一个“切换成本”的问题。去杠杆造成的后果,现在妥妥得是恒大自己背。

你的股份价值,废纸(不会完全废啦,那么个意思);你的优质资产该变现的变现,你的债务该违约违约。

破产不要紧,你股份废纸了,我再来接。我保证市场交易能够快速恢复(这里指的是建筑和交房)、房子这个资产的价值稳定,就完事了。

你的违约爆炸在你自己的虚拟板块里,简直是利国利民。

国家是来恢复的,不是来买单的,这点从海航的处理上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说啊...

布林肯这番表态,能收美系资本多少钱?

尽管都很熟悉美帝旋转门的模式,但国器拿来这么用,还是很哈人滴。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美帝已经拿不动镰刀了,说起来好笑,美国对恒大的报道基调是这个雷比较大,但是中国有能力处理好这个事,不会是“黎曼时刻”,比中国人都有信心。

如果是以前美国挥舞镰刀的时代,这会就应该大肆炒作中国债务马上暴雷,马上药丸,大家都来做空,恨不得雷赶紧爆。

结果现在布林肯跑过来用最硬的语气说最怂的话。。。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至少现在大家看清了中国房价暴涨背后的实际推手是谁。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毫无疑问,恒大借了美元债,也就是:借了美国财团的钱。

2、那么几个问题就出来了:恒大先还谁的债?a业主?b国内银行?c投资人?d员工?e高管?f美国财团?

显然,从一些资讯来看,e高管已经提前卷资出来了。e解决了。

其余的怎么办?

如果把恒大的房产地产抵给a业主、b国内银行、c投资人,应该是差不多够的。

b银行把房产地产拍卖出去,收回大部财产,损失一部分。b解决了。

c投资人同b。c解决了。

a业主拿到未完工的房产,在管理方的组织下,重新找到施工,或折价找新的接盘侠,受一部损失,经一翻折腾。a也是可以解决的。

d员工,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收入搭进去;当初感觉得不妙的时候,还动员业主买房,也算是做了亏心事。赎过吧。

abcde其实都可以解决。当然,棘手是十分棘手的。

(e高管的责任要追究)

至于f,恒大作为一个企业借的美元债,正常原本是可以按市场规律走的,当初借的时候用什么抵押的,就用什么还。

借的是美元,还不上了?没有美元了,违约呗,想啥呢?


所以,布林肯出来跳脚,明显是希望先放着abcde不管,先让恒大把 f 偿还了。


布林肯有这个底气,

一是美国的金融实力做后盾;

二是恒大里面不乏愿意配合布林肯的人。说白了,就是愿意把资金先转出去的人。


所以,通过这件事,大家可以看到,是不是一个企业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完全应该是企业自己的事

事实证明,企业借了外债,就是会连累国内的其他人。

房地产企业一个个千亿、万亿的,是他们自己的钱吗?大部分钱其实都是从银行贷款贷出来的,都是加了大量杠杆的。

房地产企业想怎么投资就怎么投资不管行吗?这些房企从银行借了钱,以海外投资为名,大量转移资产,最后导致国内资金链断裂,最后受损的仍然是国有银行、国内普通老百姓。

为什么资金转出去就资金链断裂了?因为这些企业在海外都是赔钱的。他们把资金转移出去的真实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在海外能赚到钱!


user avatar   huang-ji-liu-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希望反其道而行之,不妥善处理恒大危机。最好冲得再猛一点,外国投资人的钱直接赖掉。


user avatar   wang-yu-peng-54-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图是持有恒大债券的投资者名单。具体是2025/6/28到期的这一笔,余额总数46.8亿美元。

这一笔里面包含美国多家投资机构与其他金融服务业。其中有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No.4,BlackRock), 以及法国农业信贷(No.1)、瑞士银行集团(No.2,UBS)、英国安石(No.3,Ashmore Group)、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等等。美国总共持有超过13亿美元的恒大国际债券。

第九更有意思,是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而根据米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9/22日的说法,“有太多美国人拥有退休账户、养老金与大学基金,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都投资到了高风险的中国股票市场中”。

所以,你说米国能不急么?

另一方面,恒大9月23日的8350万美元债券利息,9月29日的4750万美元利息,实际上都没有支付,已经进入1个月的延长期。但是离第一个延长期也只有半个月了。

下面是2021年需要支付利息的美债总数。

恒大,不仅仅用足球队教训日本啊。


10/13日更新:看到最新消息,10/12日需要支付三笔总计1.48亿美元的债务利息,依旧是延期一个月。

然而,同时还有下面这个消息。不加速收割不行了。

恒大:首款新能源量产车明年初下线,已投入474亿元_腾讯新闻 (qq.com)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用说呀,当然是因为有很多美国机构投资了恒大的美元债,这个彭博查一下就有了,我看有些答主已经贴出来了。但我觉得这个事很滑稽,你TM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人,欠了28万亿债,而且当中有很多就是中国是债主,自己一屁股债都快还不上了,自己都在违约边缘了,你是怎么好意思来敦促我解决大概是你几万分之一的债务问题的。

恒大的事我们是要解决,但是轮不到你来敦促。2008年你自己发生危机,不也是波及全世界 ,我敦促你妥善解决莱曼兄弟和房地美了吗,你不是该出事出事,然为后印美元让全世界帮你扛事了吗?今天反过来了,你急了,开始敦促别人了?你谁呀?莫名其妙。我们自己有我们自己做事的节奏,用不着你来教,先管好你自己。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来这回恒大团队跑路到美国也没用了,赶紧凑点私房钱给马斯克,直接去火星吧~

对了,还不能从美国起飞,得再打点打点,让马斯克把飞船运到法属圭亚那或者种子岛的基地?


user avatar   deng-shu-39-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明白,中国其实已经掌控了世界经济走势。这次的疫情导致美国经济危机离不开中国。

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当时的财长保尔森亲自跑到中国来求救,请求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帮助美国渡过难关。

中国当即表示:“救美国就是救自己”,大量增持美国国债。

2008年年9月,全球财政状况最好的中国开始采取最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以说也是拯救了全球的信心,其他国家也开始跟进救市。

受中国需求带动的影响,石油价格冲到80美圆以上美国等经济体也实现了掉头向上。

虽然就GDP数据来看,中国离美国还有一段距离,人均当然更差的远。但是在一些角度来观察的话,世界经济的脉搏其实已经被中国掌控。

看经济首先是看一个国家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力。

全球的商品牛市,西方都公认是中国需求带动的。

比如2006石油价格冲破了150美圆,有色金属价格都创了历史新高。

但在2007年底开始中国开始执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打击通货膨胀消除泡沫的时候,全球商品价格开始掉头向下,后来石油价格跌到33美圆。

2009年8月开始,中国悄悄的开始紧缩货币政策,虽然对外宣传是不会退出救市,但实际上货币回拢手段很硬,银行准备金和央票不断的发行,随着对地产投机的打压,股市开始大跌,而这个影响很快向全球传导,全球股市和商品价格在5月份剧烈的震荡。

西方国家的基础建设都早已经完善,国内需求和社会阶层也早已经定型,他们不可能再拿的出类似中国的4万亿措施和家电下乡、智能电网、高铁等战略性的经济措施来刺激整体经济,最多只是用减税和低利息等措施来刺激消费,所以,2008年的危机,真正挽救全球的是中国市场。

自2020年3月全球陷入新冠以来,美联储每月购买1200亿美元美国到期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国搞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6万亿美元下一财年预算案,美国已经累计放水印钞31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

不仅美国选择超发货币,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各国都不约而同选择超发货币进行洪水漫灌,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以新发行的货币持续兜底违约到期债务。

二是超发美元入境其他国家央行也会被动的超发本国货币。

三是主动把货币洪水水位搞得跟美国一样高来防御美元资本的入境洗劫。

全球人数过亿的国家,要么不跟美元玩了,要么自己先躺平不给美元机会割韭菜了。

5月27日,纽约联储发布数据称,具有回笼流动性功能的美联储隔夜逆回购用量规模继续飙升,当日增至485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连续第八个交易日增加,也持续超过去年3月新冠疫情高峰期的水平。

这是什么意思呢?

美国市场钱已经多得不行了,资金方愿意用0利率的价格把钱借给美联储,换取的抵押物就是美国国债。

印钞的后果显现出来了,美国实体经济停滞,美国人更愿意领福利躺平,躺平的韭菜资本很难收割,于是资本市场上可投资的资产也变得少了。

如果美债推销不出去,全世界物价通胀一倍应该问题不大。

由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的货币超发一样的通胀螺旋,美国无法把通胀输出全球只能在美国国内循环,导致了美股暴涨行情,股价随便控制随便涨,美国物价已经开始全面暴涨。

现在美国财长耶论称将支持永久取消美国国债债务上限。

这个信号要表达的意思是美联储将要继续印发几倍几十倍甚至千百倍的美元出来。

美国采用直接向民众补贴现金的救助办法,在开工不足的情况下,货币就会转变为逆差,从非疫区的进口会创造额外的“疫情特需”。

鉴于中国是少数恢复生产的非疫区国家之一,2021年外需增加很可能超出2020年的规模。

美国采用购买金融资产的方式创造货币,就会出现资本过剩,相对地,越发稀缺的资产价格就会飙升。

如果人民币随美元一起宽松。

大类资产上涨压力,这个不用解释。

世界经济低迷之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就是经济“脱实向虚”。

在经济低迷时成功止损的投机性资本,大量从实体经济中逃离。

然后因为经济的低迷,无法找到新的实体投资方向,最后就在虚拟的经济中,变成一种掠夺性的流动性资本,不断通过炒作和哄抬来赚取差价。

房价暴涨,股市疯狂,但可能好景不长,房价终将会在泡沫狂欢中破灭,股市也在疯牛后出现股灾,到时遭殃的是整个国民财富,会被华尔街资本洗劫一空。

在拜登任内、在我们加大资本市场开放的新局面下,这种压力就更大。

西方资本通过媒体、买办垄断了我们很多的市场。

我们的反制就是房子不让炒了,教师轮动了,药集中采购了,校外培训一刀切了,医美严打,白酒限价……。

这些政策都是在严防金融风险。

就是说我们护住了自己的要害,再去发动金融攻击(对外输出通胀)

这些外资想从房地产、医美医疗、白酒、教育(中概股)这些档口推高资产套现的海内外投机者被套牢在中国。

比如持有恒大债券的海外投资者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瑞士银行集团、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法国农业信贷(No.1)、英国安等等推高资产套现的海内外投机者都被套牢在恒大。

舆论战和清理资本买办和发展科技都是有关联的。

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国产替代等大科技方向,是目前国家贴钱投资的主要方向。

进不去医疗、白酒、教育、房地产、医美这些档口外资钱往哪里跑?

钱能往哪里跑?

新闻联播都指明出路了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工业母机、新能源、进口替代、高精密。

高端制造和国产替代,这些还处在低位。

升值对目前的RMB资本来说并不友好,拜登不会放弃特朗普限制RMB资金投资高科技企业的限制。资本外流,又没什么好买,就又回到了地产、消费品牌这些老路——显然未来10年的核心资产并不是这些。升值对国家来说,会造成资本浪费。

2020年经济的一个动力,其实是上半年不被看好的出口,下半年因为海外疫情,​竟然是超预期的,如果升值太快,经济承压太大。​

如果坚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不随之宽松,外币计价的中国资产就会非常便宜。

美资将大举涌入收购中国资产。

这就要求中国在成为储备货币之前,不能开放资本市场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严控资本FDI,防止廉价资本通过股市或FDI抄底中国资产。

比如:

SOHO中国:就此前高盛代表黑石集团收购本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要约,鉴于目前满足先决条件的进展不足,各方一致认为无法在最后截止日当天或之前满足先决条件,各方也一致同意不会推迟最后截止日。为解除本公司在收购守则项下的持续义务并维持有序的股票市场,各方在咨询执行人员后决定并一致同意不作出要约。

一场不成功的美国廉价资本抄底中国资产的案例。

二战历史中最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恰恰是如何通过事前的机制和协调避免战争的发生,而不是战争中如何战胜对方又或者是“他们是邪恶的,肯定会失败”这种蠢想头。

现在是又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当口,上一次交替,世界上的最大工业生产者坐视、放任乃至纵容各方势力角逐直至引起不可挽回的世界大战从中渔利。

这一次世界有了新的选择,这次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者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就是在绕开“修昔底德陷阱”。

美国债务危机,从投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假如是高成长性的,就不怕负债,但假如是成长性很低,投资回报超不过资金使用成本的话,债务迟早会成为危机。

比如日本,这个国家前途就比较渺茫,高负债又没有高增长,这个炸弹迟早也会爆炸。

所以说,美国必须要依托一个高成长的经济体来保持他们的成长性。而这个希望,他们必须要寄托在中国人口大国,只有这个高成长性的人口大国需求的持续旺盛,才能使他们的产品找到出路,从而挽救他们的经济。

近几十年以来,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日本,但日本由于其政治依附于美国,一直没有利用外汇储备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是很可惜的,而中国由于政治独立自主完全可以在最近的美国债务危机的时候有所作为。

2008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个稳定的并且实力不断受到削弱的美国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当时,中国做为全球财政状况最良好的国家,却率先采取最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来挽救了08年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全球经济在09年以来已经不断的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这次,也可以伸出援手,但是必须要拿条件来换。条件就是:

一是取消对中国的武器出口禁令,

二是快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三是取消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

四是在政治领域比如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上减少对中国的干涉。

而外汇储备有些时候就是西方国家的睾丸,中国可以时不时的捏一下。

就象西方国家利用台湾问题经常性的捏中国一个道理。

“历史从不重复自己,但它会押韵。”

此时此刻 恰如彼时彼刻,让人想起历史上一个赌徒-约翰.劳。

在他给自己立的墓志铭上这样写“约翰.劳,杰出的法国国库管理人。”后来法国人听闻也给他上了一个新的墓志铭“一个著名的苏格兰人长眠在此,他的算术天才举世无双,他用简单的代数法则,把法国弄得病入膏肓。”

英国在印度的胜利为英国赢得了一场大胜,尤其丰厚的战利品和赔款让英国人欣喜若狂。

英国战略很简单,那就是一次攻击失败,就发动十次进攻,十次都失败了,就发动更多的。

海军在扩充,陆军在扩充,给普鲁士的军事补贴在翻着番的增加,胜利的天枰开始向英国一面倾斜,但是代价是天价的军费,即便是富裕如英国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英国有办法,那就是通过金融市场发行国债来圈钱。

法国人要想和英国竞争,那么也必须加大军事投入,不过他们没有英国的庞大金融业只好和私人银行家借钱,说白了就是借高利贷,利率10%以上(主意!现在用的纸币每年都会贬值3%到6%,而哪个时候用的硬通货,同样的利率要比现在的高3-6%,也就是法国政府相当于现在以15%左右的利率借贷),而英国国债的利率在3%到5%之间,成本远远低于法国国债。而且法国筹资的渠道有限,而英国则不仅金融发达,而且有英格兰银行这样一个发钞银行,实在没人认购了就由英格兰银行用国债券抵押发行纸币来筹资。

“无尽的金钱是战争的原动力”这一点古罗马人就已经领悟其中的奥妙。对于缺少金钱支持的法国来说,每场战争都是打着打着就发觉动力不足的了。

在路易十四晚年这种情况就可以看的一清二楚,法国要想和英国竞争就必须发展自己的金融业,和现在的某些国家一样,为了快速发展金融业,他们也曾经把希望寄托在引进国际金融人才身上,不久之后他们觉得发现这位真命天子——苏格兰人约翰.劳。

提到苏格兰人很多人可能的第一印象是格子短裙、风笛和电影里非常拉风的双手大剑,实际上这是苏格兰高地人,他们说盖尔语(和爱尔兰语一个语系),几乎和低地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和盛产勇猛战士的高地部落不同,苏格兰低地人的语言和英语几乎相同,他们是商业民族,在金融也方面有非常高的建树,比如现代保险业就是从苏格兰发源的,在大英帝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家银行”叫苏格兰皇家银行,英格兰银行也是在苏格兰人的建议和指导下建立的,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合让苏格兰人的金融才智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约翰.劳1671年出生在一个苏格兰爱丁堡的富有银行家家庭,父亲死后他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带着钱去伦敦发展。这个人喜欢酒精、女色、赌博以及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奢侈放荡让他一度几乎花光了父亲留下的巨额财产,不过他很快找到了新的财源——他把自己的数学天才用在赌桌上,在伦敦的花花世界里很快赢得盆满钵满(现在很多华尔街精英都是前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的职业赌徒,有的觉得赌桌的赌注太小,不过大部分是因为所有的赌场都已经拒绝他们入场,所以只好改行,金融投机和赌博一样都需要对数学的天赋)。

1694年,他因为女人和别人争风吃醋,结果在决斗中把对方打死,逃离了英国。

此后若干年里,他流浪在欧洲大陆,从荷兰到法国再到意大利,一面在赌场里赚取生活费,一面增长见识,在游历的过程中,他似乎收获了某种灵感,形成了一套经济理论。

他认为,要想国富民强就应该想尽办法增加货币数量,最好是增加纸币,因为贵重金属数量有限又经常大规模波动。

从长期看货币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会造成物价上涨,因为货币增加后经济更加繁荣,那么各种货物更多,所以经济增长会赶上货币发行量,因而没必要对物价问题担心。

用现在的话说,约翰.劳的主张就是“量化宽松”,主张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刺激政策,而在当时世界经济正处于大通缩,所以他主张绝对是对症下药,只要采用绝对会立竿见影。

1704年,在他的官司经历了十年的诉讼有效期之后,约翰.劳返回了英国,写了一本叫做《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书,向英国政府推销自己的经济理论,不过英国人对这个放荡子的激进大胆经济理论并不感冒,他们坚持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发展金融业,此后他们摸了一百年的石头,最终实践证明约翰.劳当年的主张是正确的——拿破仑战争的巨大的军费需求,让他们不得不让英镑纸币和贵金属脱钩,而超发的货币作为政府的财政,一部分投入本国军费,另一部分提供给欧洲大陆上的反法联盟国家作为军费补贴,而前者的全部和后者的大部分又变成订单和服务费流回到英国的生产领域。

巨大的政府消费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际上经济史学家们现在都没法断言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驱动力是什么,究竟是纺织业的不断进步,还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财政刺激)。

被英国政府拒之门外之后,约翰.劳返回欧洲大陆,向各国统治者兜售自己的经济理念,不过等待的是一系列的闭门羹。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现在是处处不留爷才把爷难做,约翰.劳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做自己的职业赌徒。又经过十年的蹉跎时光后,他终于时来运转了,当时欧洲的第一大国——法国决心给他一个机会。

当时的法国承受着路易十四战争后留下的二十亿里弗尔(当时的法国通用银币单位),而每年的财政收入为1.45亿里弗尔,扣除开销,根本不够偿付利息的,所以法国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很快这笔债务就增长到三十亿,而且因为政府信用由于债务的飞涨而越来越低,所以借贷的利率也越来越高,从长远看政府除了宣布破产没有任何办法。(这三十亿的国债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的直接借贷,大约占三分之一,另一部分叫做年金——你大致可以把它想象为一种光支付利息不用偿还本金的国债,不过持有者可以卖出,所以它的价值也是会受到政府信用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摄政的奥尔良亲王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像你住在一座吱吱嘎嘎响的危楼里,你向所有的知名建筑师求助,不过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最后你在窗户口看见道边有一个变魔术的,于是决定让他来试试——这个变戏法的人就是约翰.劳,一个声名狼藉的浪荡子、职业赌徒,既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也没经营过一家银行,却夸下海口可以改天换地。

尽管是死马当活马医,不过毕竟是欧洲大国,做事必有谨慎的一面,他们决定先给约翰.劳一个试用期——1716年的时候,法国政府给了约翰.劳600万里弗尔作为启动资金,同时给了他一项政策他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纳政府税款。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证明约翰.劳对金融掌控是炉火纯青的,他的银行给法国政府带来大量的纸币,同时又没有造成纸币贬值——无论是在原则上还是实际操作中,这些银行券都能“见票即兑”在银行变成硬币;与此同时,他还让法国政府降低硬币的含银量,这样硬币贬值纸币坚挺就逐渐让法国人养成对纸币的信赖。

1718年,约翰.劳的试用期结束了,他的实验银行被升级为法兰西皇家银行,总揽法国的纸币和硬币发行,以及烟草专卖等财政大权。

不过作为“转正”的代价,奥尔良亲王要求立即为法国政府解决即将到期的10亿里弗尔债务。于是法国的央行行长约翰.劳一咬牙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决策,下令法兰西银行发行10亿纸币。这样一大笔纸币突然涌入市场,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弄不好就会造成银行信用的尚失,发生纸币的挤兑,法兰西银行就会垮台。

不过约翰.劳另有高招,他给这笔“热钱”找了一条渠道进行疏导,他建立了一家国有控股的垄断企业——密西西比公司,垄断新发现的路易斯安那的贸易、开发和土地出售等权利。

然后一面动用各种媒体和渠道热炒密西西比的“概念股”,声称密西西比河流域发现了黄金,以及大量的皮货供应,和善的土著人;一面规定国债和纸币都可以用来购买密西西比的股份,法国人纷纷用纸币购买公司股票,这样用公司的股份来回收市场上的纸币,不过回收来的纸币并没有被用来开发密西西比流域,而是低息借贷给政府用来偿还高利贷和应对各种开支,而政府还债资金以及各种采购和开支流回到市场之后,又被密西西比股票从新吸纳回来,并贷给政府,这样经过滚动运行,约翰.劳很快超额完成交付的任务。

不过密西西比的“善意的谎言”,并不能维持太久,即便是有茫茫大西洋阻隔,总会有消息流传回来,法国人总有一天会知道密西西比不过是遍布丛林和沼泽的荒蛮土地。

不过约翰.劳还留有后手,他继续不断推出新的概念股,密西西比公司(官方叫法是西方公司),不断被授予新的贸易垄断权,包括和西班牙属美洲、西非、印度以及中国的贸易权力。

不过这些大部分仍然是炒作概念,公司很少有盈利,接管和重组的“国有企业”也都是一些运营不善的贸易公司,要把这些“垃圾股”炒上天,还需要别的手段,那就是约翰.劳还有一个绝活,他法国的央行行长的职位,他控制着货币的供给量,当他发现公司的股票有下跌的趋势,那么就让银行发行新的纸币,这样货币流入股市就抬高了股价(就像现在央行降息将准来救市一样),而在追涨杀跌的心里下,法国人就重拾热情。

而一旦发现纸币有贬值风险,就让公司发行新股,让股市吸收热钱,减少实体经济中的货币。

法兰西银行和密西西比公司的总部建立在同一座大厦——马萨林宫内,据说当年的行长办公室和总裁办公室就一条走廊之隔,约翰.劳下令发行新股,就从走廊这边到走廊那边去办公,反之则从走廊那边到走廊这边。

大量的货币刺激政策,不仅让法国政府摆脱了债务危机,而且也让经济一片繁荣,工商业和贸易都迅猛发展,从某些意义上说印证了约翰.劳的论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商品的生产都在增加,所以物价上涨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不过也有和他的论断不尽相同的地方,就是有的产品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其他产品增长,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产品的增长,所以食品价格迅速上涨,而食品价格上涨又造成城市工人生活成本增加,造成工资上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加工成本也在上涨,最后就会发现所有的产品价格都在涨价。

从这些现象里,后来启发了一些人,建立了第一种系统化的经济学理论——重农主义,重农主义认为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唯一创造价值的是农业生产,其余的手工业和贸易都是农产品价值的组装,所以要想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的生产能力。

实际上我们现在也能观察到一些类似的现象,那就是一些无法迅速增加产量的基础性产业可以在经济繁荣期内赚大钱,比如前些年的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就几乎赚翻了。

尽管经济明显过热,不过在约翰.劳的高明操作下,在法国集权政府强大的权力支撑下,视乎局面仍在掌控之中,不过还有一些东西是这个体系没法掌握的,在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之前,约翰.劳和法国政府必须解决这个庞大的金融冒险计划中各种问题。

通俗历史读物往往把约翰.劳描述为一个冒险家、金融赌徒、早期证卷市场上的无良“庄家”,但是实际上似乎并不是这样,即便是这样的人,法国的当权者也不可能允许那整个国家和社会去当儿戏,所以他是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的,其中可能要经历非常冒险的阶段,但是计划里是有最终解决方案的。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把密西西比公司和法兰西银行合并,然后让这个超级金融机构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集合体,负责处理发钞、征税和处理国债的所有问题,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吸纳过去的高利贷国债,实现“债转股”,这样就降低了政府的融资成本——这第一点约翰.劳已经通过精妙的计划和高超的操盘技巧完成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这个超级金融机构如果没有盈利能力,那么上述所有的努力就都会付诸东流。

那么利润从那里来,有三个渠道,

第一海外贸易利润,这个太不靠谱,只是作为抬高股价的一种炒作概念;

其次两项才是约翰.劳真正看重的,一个是通过法国的税收来直接征集金钱,这笔税金用来偿付银行给政府的巨额贷款的利息,年利率为3%,这将是一笔稳定的收益;

另一个是通过发行纸币对整个经济体间接的征税。

按照约翰.劳的计划,需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解决法国财税体制中一个巨大的历史遗留问题,那就是包税制度。

法国的税收体制是这样运行的,法国政府拥有的几乎每一项征税权都被委托给包税人去征收,包税人先把一笔钱交给政府,买断包税权,然后进行征税,多征出的部分就是包税人的利润。

比如说政府要对一条道路征收通行费,预计一年可以征收到10万里弗以上,那么政府就和包税人进行讨价还价,最后包税人以每年8万里弗的价格成交。

那么在每一年年初的时候,包税人把8万里弗的银币汇给政府,然后雇佣一批人开始征税。

如年景好可以征到16万,那么就有8万的利润,如果年景不好就赚的少一点——当然实际上这种垄断行业是很少会赔钱的,必要时巧立名目,提高税率总会让自己有钱赚。

这种办法是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当时国王没有一个完整的税收系统,也没时间组建一支税务人员队伍,所以就把各种征税权力承包出去,这样来钱非常简单,但是同时也造成大量税款的流失,摆脱包税人集团的控制是从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政府就努力去做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做起来非常难,因为包税人集团规模庞大,而且和法国政府经过长期的共生关系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包税人既是承包商,也是政府的官员,也是银行家,是法官,是贵族,和国内外的金融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没有人有勇气搞定这批人。如果不搞定这批人,那么不仅仅是税收流失,政府筹集不到资金来偿付贷款利息,而且纳税人用纸币缴税,而包税人确要求法兰西银行把纸币兑换成硬币——这帮人是“国际公民”,对法国没什么感情——这样就造成银行的硬通货流量绷得很紧,遇到突发事件很容易发生“跳票”,所以约翰.劳的计划中必须搞定包税人利益集团,只要搞定了他们,法国就有足够的税款,同时他发行的纸币也可以一统天下,这样整个计划所有的漏洞就都堵上了,一切完美无缺。

但是这个苏格兰人过高估计了法国这个威风凛凛的集权政府的威力,通常这种政府看起来一副金枪不倒无所不能的样子,但是一碰到利益集团,尤其是政府内部的利益集团就马上会疲软下来,所以约翰.劳没法最后完成他的计划。

所谓夜长梦多,很快另外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发酵起来,其中之一就是波旁公爵路易.亨利.德.波旁——当年大孔代亲王的嫡系孙子,尽管他们家族已经不再享有亲王的称号,不过仍然是法国权贵中最有力量的一族,摄政的奥尔良亲王的权力竞争者。

这位炙手可热的公爵看到密西西比公司的兴盛,希望能够参与公司的管理,并且低价买进股票——这是当初为了“推行改革,减少阻力”的一种措施,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尤其是权力中心的那一小撮子人富的特别容易,这些法国权贵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低价买进“原始股”,然后等待股票上市后价格不断攀升,进而发了大财。

食髓知味的公爵要求接着玩这个游戏,并且要求分享约翰.劳的权力,但是约翰.劳显然不想妥协。

于是恼羞成怒的波旁公爵把手中全部的股票都卖掉,换成三马车的纸币来到法兰西银行,要求兑换成硬币。

然后法兰西银行发生“跳票”了,然后是恐慌和挤兑,货币危机又击垮了对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股市一路下滑。

持有股票和纸币的法国人一夜之间损失惨重,愤怒的追讨约翰.劳。他企图到奥尔良亲王那里避难,不过群情激昂的法国在哪里也庇护不了他,他只好逃出国境。

两年之后,他的恩主奥尔良亲王也在一片咒骂中死去,取代他摄政王位置的是搞垮了法兰西银行的波旁公爵。

约翰.劳后来逃到威尼斯,在那里他继续自己职业赌徒的生涯,直到1729年寿终正寝。

后来有人认为约翰.劳和他的法兰西银行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充足的准备金,实际面对像波旁公爵这样的恶意挤兑,当时的任何银行都会发生跳票,包括被认为最成功的英格兰银行都是如此。

比如当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曾经恶意挤兑过英格兰银行,不过这个行动刚一开始,包括英国王室贵族、商人、军政要人在内实力人物就纷纷表态,这个初来乍到的德国犹太人立即就明白,英格兰银行身后的利益网有多么庞大,如果他不想上街时被人突然砍死,或者睡着睡着觉脑袋就不翼而飞,那么最好老实一点。

在当时的纸币和今天的纸币在理论上是一样的,但是在实际运用上却不一样,因为很少在日常生活中流通,大部分是用于大笔资金的结算。

这些纸币的印刷都非常简单,一张纸片上面印着几行字,后来才多了一些花样,没有今天的复杂的防伪标识,所以你要是上街拿着这些纸片购买东西,也没人敢收,日常都用硬币。

一般来说只有大规模的资金交易才用纸币,如果发现了假钞,那么很快就能追查出来。

所以今天的纸币是一种不记名的银行券(我国和少数国家是主权货币),而在当时是一种半记名的银行券,持有纸币都是为了长期保有,大规模持有纸币的人,都是和银行来往密切的人,经常需要借助银行贷款之类,在当时的英国,如果有人要求大规模兑换纸币为硬币,那么银行工作人员就会对你进行“劝说”,威胁以后不给你贷款,这样你就不敢提这样的要求了。

而越是持有纸币数量越大的人,和银行的关系就越密切,最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来支撑着英格兰银行。

而在约翰.劳的法兰西银行后面却没有这样的利益网络,当然法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而英国的政府是松散的,法国政府要有力和统一的多,法兰西银行的迅速成长,取决于强大的政府机器的支持,但是这种看似无可不能的政府也并非看起来那么风光,尤其是碰触到利益集团时,最后在这个权力金字塔顶端,只有放下一张宝座的空间,权力争斗又会殃及池鱼,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法国发生“密西西比泡沫”的同时,英国也发生了“南海泡沫”的股灾,这件事是他们看到约翰.劳的成功示范,于是也搞了一个“南海公司”(拥有和奴隶贸易以及和西班牙殖民地的贸易权力),为政府解决国债问题。不过在“南海泡沫”破裂之后,英格兰银行充当了救生员,收拾残局降低了损失,而法国却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了一个篮子,把银行和公司紧紧捆绑在一起,最后一起毁灭,却没有收拾残局的方法。

最后和所有的金融落后国家一样,他们没有尝到金融的好处之前,就经历了残酷的伤害,于是一大堆知名学人、官人或者半官半学人就都蹦出来嚷嚷什么“股市不如赌场”,“建设有波旁特色的法国资本主义不需要英国的金融模式”等,最后就没人再敢尝试继续金融改革了,直到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他们才从新组建银行发行纸币。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制定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整体发展规划,避免废旧手机等设备泄露个人信息? 
  杭州杀妻案被告人许国利提起上诉,一审被判死刑,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幼师将男童衣服脱掉,摆出侮辱姿势后拍摄裸照,并上传到网络分享? 
  媒体报道称沙特考虑对华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什么?释放了哪些信号? 
  如何看待俞敏洪回应媒体刊文《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新东方直播带货可能遇到哪些问题?怎样做能更好? 
  年纪大了会影响找工作吗? 
  如何看待塔利班或90天内攻占阿富汗首都?有哪些原因和影响? 
  如何看待 2021 年中国人每日平均休闲时间是 2.82 小时,比 2020 年增加 24 分钟? 
  如何看待人民网发文「2.64亿!老年人力资源如何开发?」? 
  新工作很满意但是要长时间久坐,腰有问题的我该不该离职?前途和健康哪个更重要? 

前一个讨论
清朝似乎将除了汉地之外的地区都称为国,请问明朝对于这些地区是什么称呼?
下一个讨论
既然粉丝这么愿砸钱,为什么流量明星电影的票房总是上不去呢?几个亿就到头了,很少有破十亿的?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