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贾母是出了名的善良,却对亲孙女贾迎春的悲剧视若无睹,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fever-i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贾母不是出了名的善良,她是出了名的偏心,出了名的会享受。因为她最疼的两个玉儿,恰好是男猪脚女猪脚,所以读者觉得她是个慈祥的老祖母。实际上她对自己很多嫡亲的后代都不上心,除了迎春,还有贾环、贾兰、贾琏、贾琮、巧姐,在她那里都是形同空气,探春、惜春对她来说也是可有可无。只有长得最好看最伶俐的姑娘,才配在宴会上挨着她老人家坐,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那个长得像她老公的凤凰疙瘩贾宝玉!

她是坐在金字塔塔尖的老祖宗,其他晚辈和下人谁敢惹她?她把贾府最顶尖的资源都攥在自己手里,看哪个孙儿顺眼就赏一碗自己吃剩的菜,赏一个只有自己这个级别才配使唤的丫头,或者是几件自己珍藏密敛多年的体己古董,这就是老祖宗的慈爱和品味。

哪怕是最疼的两个玉儿,贾母对他们的婚姻大事、教育前程也没上过心,更遑论其他三春?最初黛玉进府的时候,她让两个玉儿住在自己身边,原文也说是为了“解闷”,然后觉得孙女太多了,让迎春探春惜春都挪出去跟着王夫人住。宝钗教导黛玉不该在行牙牌令的时候说西厢记里的诗词,黛玉感慨道“我长了这么大,从来没有人这么教导我”,你觉得贾母对黛玉的教育上心吗?她要是真的关心宝黛的婚姻大事,会让黛玉日夜悬心忧郁成疾?

老人家最在意的是自己过的舒心,对于儿孙的正事本就不上心,再加上极度偏心,关于迎春的问题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吗?

补充一点,有人说迎春的婚事是大房的家务事,贾赦又收了孙家5000两银子,老太太不好干预。问题是作为祖母,孙女出嫁添点嫁妆总是情理之中的吧,贾母有过问这个事吗?但凡迎春像王熙凤一样有丰厚的嫁妆,孙绍祖还会拿那五千两白银说事?更何况元春探春都不用贾府出嫁妆,惜春是宁国府的,通共就迎春这么一个嫡亲的孙女需要出妆奁,她老人家金的银的宝贝把箱底都压塌了,就不舍得给添点像样的东西?


user avatar   ma-jia-bin-xia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明知迎春所嫁非良家,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我看回答中貌似没有关于大房、二房分家的解读,那我就来补充一下,略有偏题还请包涵。

或问:迎春出嫁中山狼孙家,贾母未出一句劝言,何也?若说祖母对亲孙女无婚姻参与权,为何贾宝玉的婚事贾母却能多番参与?

若立足表面,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贾母疼爱宝玉,远胜迎春,故而对宝玉婚事处处上心,对迎春的未来隔岸观火,避而不谈。

原著中,对迎春出嫁前贾母的态度是有明确记述的:

因来求亲,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和,遂青目择为东床佳婿。亦曾回明贾母,贾母心中却不十分趁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况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况且她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馀不多及。——第79回

贾母觉得迎春的婚事自有其父贾赦做主,自己不好插手,所以就没有太过理会迎春的亲事,迎春却因此被推进了火坑。

根据迎春的判曲《喜冤家》的描述: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可以看出,迎春嫁进孙家后,如羊入虎口,孙绍祖俨然拿她当青楼女子来“使用”,迎春经受了怎样的具体折磨,曹雪芹秉承人文情怀,没有直接写出,但仍令我等读者细思极恐。

由此,读者不免抱有这样的幻想:如果当时贾母能对迎春的婚事上点心,避免这场婚事,或许迎春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其实细究《红楼梦》文本,贾母不管迎春的婚事,并非仅仅是因为偏心宝玉,更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荣国府大房、二房之间早已分家。

细窥荣国府内部复杂局面,大房贾赦袭爵,可荣国府实际一把手却是二房贾政,包括象征着荣国府颜面的荣禧堂,也被二房占据,大房贾赦、邢夫人只能住在荣府花园隔断的另一边。
当然,仅凭如此,还不足以证明已经分家,且看《红楼梦》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在介绍贾琏、王熙凤时,曾有这么一番描述:

冷子兴道:“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喜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到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二爷到推了一射之地。”——第2回

也就是说,王熙凤、贾琏夫妇乃大房的人,只是在二房这边负责管理家事,这就暗示了一个事实:大房、二房已经分家,进一步可以推断:当年分家后,老太太跟了二儿子贾政生活。

大房、二房分家之细节,书中俯拾皆是,比如第65回,小厮兴儿向尤二姐、尤三姐介绍王熙凤时,就曾提到过邢夫人对王熙凤的态度问题,觉得凤姐不管自家人,老是替二房冲锋陷阵,邢夫人心中有些不悦:

兴儿道:“遇着有好事,她(王熙凤)就不等别人去说,她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她自己错了,她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她还在旁边拨火儿。如今连她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她,说她‘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若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她去了。”——第65回

再如第61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平儿亦曾规劝凤姐: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究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第61回)

再看第55回,王熙凤、平儿掰着手指头算贾家未来的几项大花费,在论到迎春的婚事时,王熙凤是这样说的: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哪里省上一抿子,也就够了。”——第55回

宝玉、贾环都是二房的人,林黛玉是贾母的人,王熙凤口中的“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中,一定包含了探春,但明确指出没有迎春。

这些种种细节都证明了同一件事:荣国府大房、二房业已分家,各过各的。所以王熙凤作为大房这边的人,却为二房殚精竭虑,引起邢夫人的不满;迎春的嫁妆,也跟荣国府官中无关,即与二房分开算账,贾母跟着二房这边生活,自然也跟大房这边分开了。

只不过大房、二房之间拖泥带水,王熙凤、贾琏在二房这边负责管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二房这边,也实在没有能用的人,贾宝玉、贾环都还是小孩子,探春最初也还小,直到第55回才暂时接手大观园的局部管理。

但凡贾宝玉长大,再娶了亲,王熙凤的管家权铁定要被夺,到时候就真的是大房、二房各过各的了。只是因为在《红楼梦》的背景设置中,大房、二房住得又近,导致从表面看来,貌似两家还生活在一起,所以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分家”的现实。

既然分家了,而且贾母还跟了二房,那么自然对迎春的婚事无法插手太深——大家各过各的,谁也别给谁添堵。贾赦告知贾母,也仅仅是走个流程,贾母不适合在迎春婚事这个问题上有太多发言权,贾母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她想的是“想来拦劝,亦恐不听”——贾赦完全可以拒绝住在兄弟家的母亲的建议。

对于迎春的婚事,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贾赦还真是唯一能拍板的那个人,邢夫人只会唯贾赦之命是从,所以迎春嫁给孙绍祖,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悲剧。

迎春出嫁后遭夫家折磨,这就更不用说了,一方面王夫人层层拦阻,不让贾母知道,另一方面,即便贾母知道了,也无非像王夫人一样,同情迎春一番,又安慰式地想着:小夫妻吵架打骂是难免的事,以后慢慢就会好的,这就是那个时代已婚女性的生活常态。


user avatar   shi-shen-2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我自己理解迎春,怒其不争当然也有,哀其不幸却更多。

我有一个亲姨家的表弟,打小一起长起来的。从小但凡有了好东西让我们挑,若是他先挑便罢,我先挑了他必是觉得我的好,然后东西最后必定到他的手里去,但凡我俩有点争执,无论理在哪,挨骂的必定是我,就这样还要我多让着弟弟。

后来我妈跟我姥姥也说,其实她们都知道肯定是我弟惹的我,但毕竟他小就都是骂我。所以现在我面对什么都是不争不抢佛爷一样的性格。

我妈现在特别后悔小时候没站在我这边说过话,闹的我性格谨小慎微的,现在总是告诉我该争的就要争,强势一点,我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可软了十几年成形的性格去哪里说变就变呢。便是有时知道该硬气点的事也生理性地佛起来了。

我在家里不过是因为表弟这一桩便养成了这么个性格,迎春在园子里母亲没了,亲爹又是个能拿她卖钱的货色。宝玉“纨绔”黛玉“刻薄”王熙凤“狠辣”那都是有老太太当心头肉且凤姐后头还有王家。

探春敢硬气一是生母还在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二是她只要有理按贾政来说便不至于苛责她。迎春呢?便是真闹到老太太那给自己撑腰,贾政那边不当回事便都拦住了。

咱们只能看到现在的这些,更小的时候或许哭过闹过没有用反倒挨得一顿骂又得受人冷眼酸语。习惯以后便是真有机会翻身自己的性格也不中用了。

最开始对迎春会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看法,但看的多了更多的是理解和惋惜,她真的是个命苦的姑娘啊,自幼丧母,亲生父亲和继母对她也是不闻不问,迎春的性格确实懦弱,可是她懦弱的性格又何尝不是周遭的环境折射给她的呢。

“懦弱”亦是她自保的方式,连姐妹们……探春怒其不争,林妹妹宝姐姐哀其不争。偌大个院子,甚至偌大个家族,从未有人关注过她的生活,也从未有一个人真正能了解她,她是何等寂寞。她又是“大姐”般的存在,除了探春又有谁能想到为其多少挣一些待遇,司棋、绣橘虽好,但终究只是丫头,空有心而力不足。

贾府四个女儿中最惨,最令人心疼的当属二小姐迎春了,她生下来就爹不疼娘不爱的,或许她有过短暂的亲娘的爱护,但是书里一开始的时候她母亲就过世了,这个时候她还很小,邢夫人是她名义上的母亲

但并不关心她,贾母喜欢女孩把她接到王夫人这边来抚养迎春说跟着贾母和王夫人生活的这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亲近最幸福的日子,但她所认为的幸福就就是不受虐待和折磨。

在贾府里生活的日子比起她几个姐妹来,她过得最隐忍,迎春不是嫡出她一生下来就带着那种庶出的自卑,然而她又不像探春那样争强好胜,她的诨名是“二木头”又老实又懦弱。

老实或许是天生的,她懦弱一定是被逼的,放眼贾府没有一个真正为迎春做主的人,贾赦一味沉迷于酒色和玩乐,连儿子贾琏都懒得管,更不把这个庶出的女儿放在眼里了,邢夫人只有有事的时候才会过来

教训迎春一顿,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贾母一心都在宝玉和黛玉身上,根本无暇顾及她,贾琏和王熙凤两口子一心都放在了捞钱,管家和讨好贾母上,对这个妹妹不闻不问,查抄大观园的时候,迎春的丫头思琪被查出了事,贾府里谁都不给迎春面子,贾母更是拿处置思琪做例子杀鸡儆猴。

她父亲贾赦为了5000两银子愣是把她往火坑里推,连她父亲都这样,别人对她除了一点怜悯也就只有袖手旁观了,家里人对她不好,下人们也就不拿她当回事了,宝玉屋里的晴雯想吃什么东西,厨娘柳大娘上赶着做了,亲手给送过去。

而迎春屋里的思琪想吃碗鸡蛋羹,柳厨娘不但不给做,还把思琪冷嘲热讽了一顿气得思琪在厨房大闹了一场,其实厨子敢这么对思琪完全是看她们主子的面子,主子厉害,她们自然奉承,主子不行连带着屋里的人也不当回事。

迎春屋里的人在外面,一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屋里人满是怨言,迎春的奶妈把迎春的东西当了做赌资迎春什么也不敢说,还是探春出头替她摆平了这件事,屋里的下人门闹起来迎春也管不了,贾环在别人那里受了欺负,回家哭闹一会儿就去迎春那里了,因为在迎春这里没有歧视。

其实迎春越是忍让后退的就越多,别人就越觉得她好欺负而她也越没有自信,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很不幸这一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她结婚,她嫁的人不但不知道心疼她,反而变本加厉的折磨她死的时候还不到17岁,这悲惨的一生就这样走完。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那时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改嫁一说。


民间倒是偶尔有。都清末民初、移风易俗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为什么惨成那样?

寡妇改嫁。全社会歧视、迫害、诈骗。


那还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加上穷人讨不上老婆,这才不得不接受改嫁女。

贵族,改嫁?

别说改嫁,长时间住娘家不回去、名义上保持婚姻但实际上分居,那名声……

简单说,就是以后探春惜春也别想嫁出去了;宝玉娶妻也成了大问题。没人敢和你联姻了。


你娘家强势,的确可以责骂、压制;但两口子过日子,热暴力不行冷暴力——你总不能“丈夫不睡我老去睡丫鬟”也回娘家说、让娘家给你撑腰把丈夫绑你床上吧?

别说那时,现在办这事都是笑话。


其实直到北宋,改嫁都还稀松平常。甚至宋章献明肃皇后,民间传说原名刘娥的,都是改嫁——原配是一个小银匠龚美;后来蜀地兵乱,逃到了汴京城。龚美生活拮据,不得不起意卖掉刘娥。

结果这一卖,刘娥进了福窝:被指挥使张耆买去,当女儿教授;之后又推荐给了韩王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后又长期垂帘听政,是我国历史上几乎可以与武则天媲美的女中豪杰。

刘娥念旧情,小银匠龚美也由此得了场荣华富贵——宋真宗赵恒也不觉得自己当了什么“接盘侠”或者怕他们“旧情复燃”:念旧才是人情;真狠下心完全断绝关系,那才让人不放心呢。

刘娥(宋朝章献明肃皇后)_百度百科 (baidu.com)


但后期,或许是靖康之耻造成的心理伤害引起的反弹吧,人们对贞节越发看重、甚至渐至变态。

其中影响最大、最著名的老变态,大概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朱熹了:朱熹(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_百度百科 (baidu.com)


到了明清,满人倒是不在乎改嫁,但汉人就完全魔怔了。

缠小脚之类风气,就是因为脑袋变态了。


总之,明清时节,稍微有点身份的,那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婚姻不幸,可以死。

除死,别无他路。


所以迎春这事,换谁都不行。

包括黛玉,哪怕她爹林如海还活着、还做了宰相,丈夫欺负照样没辙。

——就好像其他人拿来举例的曾国藩一样。


换句话说,现在不当回事的“离婚”,在当时比劝人自杀更恶劣。

再换句话说,女儿婚姻不幸,由于离婚不可能,可以采取的手段只剩三个:

1、劝女儿自杀

2、带女儿回家,让她守一辈子活寡

3、给女儿撑腰,和女婿大打出手。打完回家,把女儿留着女婿家,随便女婿在自己家拿十八般酷刑轮番炮制她,什么时候折磨到气消了或者人死了,什么时候算完


你看,还不如劝她自杀呢。

所以可行的路只剩两条,一是劝她自杀,二是带回家守活寡——带回家名声都已经够臭了;然后你再耐不住寂寞传出点桃色新闻、或者夫家干脆捏造点什么葬送你家的名誉,直到你的子孙后代名声臭掉、再也不可能和正经人家结亲……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就是极致的男权社会。

这种社会里,女家手里没有任何筹码。除非横下一条心,劝她死。不然就只能默默承受,梦想有一天丈夫能浪子回头……或者熬到年限、熬死男人——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句俗话可不像它听起来那么轻飘飘的。

除此之外,你都是在和整个社会作对。


user avatar   zhong-xiao-juan-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面那篇答贾母非大善而是大恶的,简直要看笑了。小孩子才简单评判好人坏人,大人的世界都是复杂多面的。

贾母的行为要放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来进行分析,她就是年纪再大,阅历再丰富,也会受到当时的认知水平和阶级环境所局限。

“人生而平等”,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基本的常识和认知。但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奴仆是动辄就可以被主子打杀或者发卖了的。贾府整体上还算是善待奴仆的,贾母身边的丫鬟也都过的还不错,没见她整天说要打这个卖那个。但就算是她,也会责怪因着给父母戴孝不到主子身边伺候的袭人“如今也有些拿大了”。这不是她不善良,而是纲常就是如此,她一生接受到的认知和教育都是如此,不能以现在的认知去要求她。

“一夫一妻,婚姻自由”也是现代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在贾母那个时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常。元春入宫,这是皇权的体现;迎春出嫁,这是父权的体现;迎春最后被虐待致死,这是夫权的体现。在迎春的婚嫁问题上,对于不怎么得自己欢心的儿子的一个不怎么优秀出挑的庶女,贾母能对将迎春嫁给孙绍祖持反对意见就已经说明贾母是一个慈爱的、真心疼爱晚辈的长辈了,但能决定这件事情走向的是迎春的父亲,作为祖母也是不好过多加以干涉的。贾母如此疼爱凤姐,对于贾琏和多姑娘的事儿,不也认为爷们年轻时候都这样,不是什么大事么?

所以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标准去看到和要求贾母,作为国公府里的“老封君”、“老祖宗”,社会等级赋予了她很多作恶的权力,比如凤姐一封信就能决定金哥他们两个人的生死命运,贾赦为了几幅画就能逼死石呆子,贾母的权力比他们只有多没有少,但她没有去作恶。

在晚辈面前,她没有时时摆架子和立规矩,而是爱和年轻人玩笑和取乐,正是有她的庇护,年轻女孩们活泼的天性和多样的才华得以展现;

在弱者面前,她没有仗势欺人,反而最是怜贫惜老,肯周济刘姥姥,还说冲撞了他们的小道士“可怜见的”;

在奴仆面前,她没有动辄打骂,面前的丫鬟过的比寻常家的小姐还好,她为鸳鸯做主,喜出望外平儿理妆那里,也能说出“这次是我错怪了她”;

在当时的社会纲常下,以上种种,贾母是无愧于“慈”与“善”的,只是拿到现代来说,她的“慈”与“善”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不是她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发展和等级制度的局限。


user avatar   li-he-21-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迎春的悲剧在于她遇到了一个家暴狂丈夫。一个女人被丈夫家暴,在现代社会也还会遇到那些劝说她“忍一忍”的亲戚,何况是在古代?有点同情心的陪着哭一哭,没同情心的根本不会搭理这事,由于“孝道”,根本没人把迎春被家暴的事告诉贾母,贾母也没主动问过迎春过得好不好——她只是在知道迎春婚事的时候心里有点不很满意,但也没有反对,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嫁谁当爹的做主也就算了。

本质上是贾母不上心,其次贾母并不是什么善良的人——鸳鸯算是贾母心腹了吧,又能怎么样,死了亲娘也不能回去奔丧,贾母张嘴就是“与主子论起这孝与不孝”——善良在哪儿?遵守封建等级制度倒是真的。

当然了就算贾母上了心也做不了什么,在那个时代,还能大张旗鼓和孙家打官司,把迎春接回来和孙绍祖离婚?看看曾国藩,手握大权封疆大吏,女儿被女婿+公婆折腾得要死,他只是写信说女婿有资格不贤能媳妇一定要顺从,你爹我平时就忍啊忍,所以女儿们你们也忍气吞声吧。无独有偶,他的孙女,长子曾纪泽的女儿,也是被抽大烟的丈夫折腾死的,曾纪泽也是束手无策。

封建时代女人就是被敲骨吸髓的药渣,唯一的特权是生下儿子、养大儿子以后,可以欺负媳妇。


user avatar   li-chu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li-ying-tong-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yin-su-su-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主要是甄嬛的性格决定的。

甄嬛算是一个比较讲情义的人,但她不是那种喜欢燃烧自己去温暖照耀别人的主角。

宫斗环境里也不允许这种人存在,这种人也成不了赢家,毕竟这后宫是皇帝的后宫,不是你女主角的。

而安陵容一开始可能误以为甄嬛是那种上天派来拯救她于泥淖的天使,毕竟从来没人对她这么好,且有能力对她这么好(她娘肯定想对她好但有心无力)。结果慢慢发现她不是甄嬛喜欢的那种人,能为了一个陌生人出头不惜得罪人的甄嬛也只能存在于入宫前。她就开始慌了,如果甄嬛不要她,她怎么办。

对于甄嬛这种心比天高的人来说,没点真本事是很难被她看上的。

甄嬛喜欢的人,都是遇见她之前就很强大的,对配偶她要求极高,她号称“女诸葛”,如果在政治上没点脑子和作为,其实她根本看不上(例如温太医),所以配得上她的也只有皇帝(果郡王是心灰意冷之后改了想法,但果郡王本身也足够优秀了);对女性盟友呢,她则要求对方离了她,自身也足以在宫里立足,她才看得起。

这个立足不是要你一定是宠妃、位高权重,而是要你离了甄嬛也无所谓。比如叶澜依这样的,什么都不在乎,也没有家人,一身轻松,就算她不得宠,她也无所谓的,哪怕她丝毫不想跟甄嬛交好,甄嬛心底也是有点敬重的。但前期的安陵容完全做不到这点,她实力太弱了,还有拖后腿的爹和瞎了眼的老娘,她只能指望甄嬛拉扯她,除了甄嬛她一无所有,甄嬛不重视她了,她马上怕的要命。可前期的甄嬛,一来实力不够没有余力拉别人,只能找一些能稍微帮下她、又不那么需要她帮的盟友,二来她对皇帝还抱了恋爱脑的心思,又怎么会乐意拉别人上位受宠。淳儿做朋友明显更适合此时的甄嬛。

她喜欢跟淳儿玩。别说甄嬛了,淳儿和安陵容比,阖宫里谁不更喜欢淳儿呢?没有攻击性(但是伤了安陵容),看着喜庆,还是小孩儿心性。安陵容苦就苦在,没人喜欢她,好不容易遇上一个甄嬛,甄嬛也没有特别喜欢她,于是心理扭曲了。出身低,姿色平平,在家被欺负,家庭极度不和睦,导致她不入选前途可悲,入选了也是前途可悲。于是养成了谨小慎微又敏感的性子。这种情况下只能指望一个太阳式的主角用自己的无止境的热量去温暖她,拯救她。可惜甄嬛不是这种人,宫斗也不是日漫剧情。

宫斗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安陵容这样的,无论她是跪舔甄嬛到底还是跟甄嬛散伙,甄嬛都不可能特别看重她,因为性情就是不投,其实甄嬛本质也是慕强的,你厉害的话,虽然不一定跟她玩的很好,她心里还是会给你留个位置,只要利益不冲突就可以结盟。所以安陵容想要得到甄嬛的特别相待,还真不能跟她一个阵营,不然她永远觉得你只是个跟班,跟着甄嬛安陵容也没什么成长机会——甄嬛的盟友基本上都是成熟期的,例如眉庄、敬妃、端妃、欣贵人等,就连淳儿,也一来就得到皇帝宠爱,在宫里人缘也好,她们结盟属于强强联合,而且属性不冲突。例如眉嬛,眉姐姐说的什么,她知道甄嬛哪里厉害,她比不过,于是她就在其他地方用功,做到不比甄嬛差。包括恩宠这一块,也是眉姐姐先放弃了,不看重了,又得到了太后的护荫,于是甄嬛无论多么得宠,眉庄都有底气在她面前挺直腰杆。而安陵容,光靠自己完全没机会修炼,甄嬛也不可能给她请老师提高(她手里也没这个资源),其实也只有皇后能给她这个资源这个机会,安陵容也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被甄嬛高看。可惜吧,这个宫斗环境太过恶劣,她虽然强大了,可手段不光明,甚至伤害了甄嬛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等她死了,甄嬛才能释怀。

顺便想探讨一下眉庄得宠甄嬛感觉还行,安陵容被宠她马上觉得郁闷的问题,有很大可能在甄嬛心里眉庄得宠是理所应当的,并且早有心理准备(眉庄实力被她认可),而安陵容得宠,甄嬛觉得是自己让出去的,分出去的,因此闷闷不乐。


user avatar   ju-li-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成拳的阴招儿挺多的,封眼、插眼、戳喉、踩脚摁倒打百汇、上星、哑门、濂泉、人迎……

我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呢?




     

相关话题

  《红楼梦》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怎样激起高中生对《红楼梦》的兴趣? 
  为什么《红楼梦》里贾元春在皇宫过得不快乐? 
  贾母第一次见刘姥姥是怎样称呼她的,可否详细分析一下? 
  《红楼梦》里最让你心酸的画面是什么? 
  如果林黛玉能以她刚进贾府时的小心谨慎走完她那一生,她的结局会是怎样? 
  大家对林黛玉这个人物都有什么样的见解? 
  为什么《红楼梦》里有些丫鬟宁愿在贾家继续当丫鬟也不愿出去呢? 
  如果曹雪芹写《三国演义》会怎样? 
  林红玉是林之孝家的女儿,为什么在怡红院会被晴雯等人欺负? 

前一个讨论
原神真的有问题吗?服装的设计真的有问题吗?
下一个讨论
中国演员为什么大多数没有国外的演员演技好?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