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的再多
一到现实里都得闭嘴
这就和一堆人论证中国古代有多少科技成果,领先西方多少多少年等等。但最后又如何?工业革命不还是在西方诞生的?
音乐同理。中国就算考证出在商周时期就有和声体系了,那也不能掩盖几千年后清朝的京剧依旧是单旋律+打击乐的事实。
事实上,在中国许多传统的器乐曲中都能找到和声的影子,都有着自觉或不自觉的纵向和声的运用。但是这又如何呢?西方音乐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拉莫在1722年发表的《和声学》。在这个基础上开启了从古典主义风格音乐开始的主调音乐的盛潮。中国音乐里有没有和声?有。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因此总结一套完整的理论。这些所谓的和声更多是演奏者无意识的“巧合”罢了。
中国的技术在过去也长期领先欧洲。但是自从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中国科技300多年就再也追不上欧洲了。
这种研究说实话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即使唐朝有“和声”,也只是一些初步的、形式上的多声部现象而已,最多就是heterophony到polyphony的雏形,世界很多民族都有,但都未能像欧洲那样发展出成熟、系统、主动并广泛使用的和声理论。把它归为“和声传统”、“严密的和声体系”是否言过其实了?再说了,西洋音乐发展出系统和声,在多声部组织方面取得了领先,但世界各文化、各民族的音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没有或不倚重和声可以说是很多地区音乐的一个特点,不能完全作为落后、有缺陷的判据,为何非得向西乐看齐,证明中国古代已有和声了呢?
说到底还是文化上的自卑心态作祟,潜移默化受“西洋中心论”影响,觉得中国传统音乐不重和声是落后的表现,仿佛证明中国过去也有和声,就能找回一点自信一样。近代中国经历过一波心态崩溃,由此产生了各种PTSD。一个极端是狭隘民族主义,另一个极端则是彻底自卑,怀疑一切自己原本的东西,认为传统的都是落后的,应该全面西化。当年就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中国落后的原因是汉字,不如彻底改用字母文字。近代自卑的“疮疤”如今在语言、科技、军事、体育等方面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现在谁还觉得汉字有缺陷、应该拉丁化呢?
然而音乐领域单一的、西化的评判标准依旧残存,不知何时才能完全摆脱。现在一直在提倡“四个自信”,如果研究者足够自信,就应该更重视充分认识、保存、发扬中国民族音乐独有的一些特色,这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有裨益,实在不必什么都以西洋音乐为尊、拼命向其靠拢,使中乐从理论、形制到作品不断被同化,“你有的我也要复刻一版”,或搜刮历史的犄角旮旯,试图通过证明“你有的那些我早有了”来寻求心理平衡,这与百年前的阿Q们何异?今天东方各民族都已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没必要再抓着“精神胜利法”这种救命稻草不放了。人家有优势、做得好的地方就大方承认,没必要搞这种东西维持脆弱、虚假的自信。
正如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格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真正想开了的话,我们原本就应该承认并欢迎多样性,完全无须自卑,又何来挽尊的必要呢?由此观之,题中引用的这个研究有点努力错方向了。这篇文章已有近三十年,现在情况想必已经好多了吧。
许多类似的游戏,总希望用种种的道德悖论让大家对统治者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剥削我24小时工作都是迫不得已,原来让我的孩子去冒险工作是迫不得已,原来他派我们去送死是在下一盘大棋………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感谢寒霜朋克,感谢11bit,让我们在这个游戏中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大棋,
小人们被冻死,被饿死,被抛弃,绝望的呼喊,愤怒的抱怨,甚至怒而破坏、叛乱,
都只是因为你菜!
原来,我们本可以让我们的人民,有饭吃,不受冻,勇于探索,积极乐观,活的,像个人一样。
我们本可以做到,我们本就应该做到。
领导者们,本就应该做到。